APP下载

中医治疗皮肤瘙痒症的证候分布及方药规律分析*

2021-01-07司富春赵欣杰

中医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频数方剂证型

司富春,赵欣杰

(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省中医方证信号传导重点实验室、河南省中医方证信号传导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 郑州 450046; 2.河南中医药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河南 郑州 450046)

皮肤瘙痒症是一种以无原发性皮损、仅有皮肤瘙痒或继发性抓痕、血痂为主要特征的皮肤病,中医学称为“痒风”或者“风瘙痒”[1]。《诸病源候论》有云:“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而俱往来,在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古代中医学对皮肤瘙痒的病因病机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一般认为是因湿热蕴于肌肤,不得疏泄;或血虚肝旺,致生风生燥、肌肤失养而成。目前,西医采用的大多是抗组胺药物治疗,并发症和复发率相对较高。中医在治疗皮肤瘙痒、防止复发方面有着独特的疗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寻求中医的治疗。本文旨在整理近30年中医诊治皮肤瘙痒的文献资料,深挖皮肤瘙痒病机,分析皮肤瘙痒的中医证候分布及遣方用药规律,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

以“皮肤瘙痒”和“中医药”为检索词,对1988年1月1日—2019年6月15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万方医学网、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中收录的中医诊治皮肤瘙痒的文献进行检索和分类。共检索文献447篇,纳入含完整方药的中医治疗皮肤瘙痒的临床研究、个人治疗经验以及验案类文献136篇,排除重复发表或重复引用的文献以及使用药浴、外敷等非内服方法文献311篇。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库建立

运用WPS Office 2019 Excel软件建立皮肤瘙痒中医证候和方药临床文献数据库,包括证型、症状、舌脉表现、方剂及中药等信息。

2.2 证型、症状、方剂、药物标准化和统计

证型名称和分类按照《中医诊断学》[2]证型标准进行统一规范。单个或一组病例内有多个证型按不同证型统计;一个证型附一个以上方剂,按不同方剂统计。方剂功能分类参考《方剂学》[3],自拟方不做分类;中药名称、功能大分类、功能小分类,以及归经按照《中药学》[4]和《中药大辞典》[5]归类整理;一味药有多种归经者,按多种归经统计。

3 统计学方法

使用WPS Office 2019 Excel建立数据录入系统,运用SPSS23.0对证型、症状、方剂、中药进行频数分布分析和聚类分析。

4 结 果

4.1 皮肤瘙痒的证型分布

136篇文献共计13种,单个证型在文献中出现频次共计242次,其中肝风内动、风邪外袭、阴虚火旺、湿热蕴脾、血瘀证、血热证为常见类型,占86.36%。具体证型分布见表1。对13个证型进行分析,归纳出9个病机要素和4个脏腑病位。病机要素中实证5个,分别是风淫(110次,37.04%)、热淫(42次,14.14%)、湿淫(38次,12.97%)、血热(19次,6.4%)、寒淫(5次,1.68%);虚证3个,分别是阴虚(37次,12.46%)、气虚(15次,5.05%)、血虚(1次,0.34%);虚实夹杂证1个,为血瘀(30次,10.1%)。脏腑病位依次为肝(83次,64.3%)、脾(37次,28.7%)、胆(5次,3.9%)、肺(4次,3.1%)。

表1 136篇中医治疗皮肤瘙痒文献中证型频数分布

4.2 症状聚类分析

标准化整理统计症状(包括体征、舌、苔、脉象)后得到48个,频次位于前8名的症状依次为皮肤瘙痒(236)、舌质红(145)、脉细(125)、脉数(86)、苔黄(84)、舌质淡(79)、脉弦(78)、皮肤干燥(70)。对其中频次>15次,百分比>1%的24个症状进行聚类分析,聚成四大类。见表2。

表2 136篇中医治疗皮肤瘙痒文献中症状(频次>15次)聚类结果

4.3 方剂频数及类别分析

统计共得方剂252首,其中成方114首(45.26%),自拟方138首(54.76%)。成方中运用频次较多的方剂是龙胆泻肝汤、当归饮子、消风散等,其功能分类使用频次较高的是补益剂(28次,25.69%)、清热剂(27次,24.77%)、治风剂(25次,22.94%)、解表剂(13次,11.93%)。自拟方多按补血滋阴、祛风止痒等治法进行组方,因无明确归类标准,不予分类。见表3。

4.4 药物分析结果

统计共得204味中药,总用药频次2 597次,按药物功能分为36小类,并对每味药中出现频次最高的首位药进行统计,按药物功能进一步合并用药总类别,归为18大类。其中清热药(690,26.65%,序号2,5,10,11,35)、补虚药(681,26.3%,序号1,3,8,20)、解表药(390,15.06%,序号4,6)、活血化瘀药(190,7.34%,序号7,15,27,34)、平肝息风药(175,6.76%,序号9,14)、利水渗湿药(167,6.45%,序号12,13,28)、祛风湿药(65,2.51%,序号16,21)。清热药为第一位,主要是清热凉血药、清热燥湿药、清热泻火药;补虚药居于第二位,主要是补血药、补气药、补阴药。对药物归经分析,按频次高低依次为肝(1 014,20.68%)、脾(860,17.45%)、心(692,14.05%)、肺(608,12.34%)、肾(574,11.65%)、胃(514,10.43%)、膀胱(282,5.72%)、大肠(166,3.37%)、小肠(81,1.64%)、胆(62,1.26%)、心包(52,1.06%)、三焦(22,0.45%)。见表4。

表4 136篇中医治疗皮肤瘙痒文献中药物分类频数结果

4.5 药物聚类结果

利用R型系统聚类法,对频数>15、频率>0.60%的44味中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到6个聚类方。其药物组成、功能主治及适用证型,见表5。

表5 136篇中医治疗皮肤瘙痒文献中药物聚类结果

5 讨 论

本研究对近30年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发现皮肤瘙痒症的主要证型是肝风内动、风邪外袭、阴虚火旺、湿热蕴脾、血瘀证等,其中肝风内动所占比重最大。肝风内动主要包括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动风和血虚生风。对出现频次最高的8个症状进行分析,发现均符合血虚生风、阴虚动风的临床表现。根据中医学对风瘙痒的病因病机认识及证候要素频数分析,风淫与本病关系十分密切。

《灵枢·经脉》载:“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虚则暴痒。任脉之别,名曰尾翳……虚则痒瘙。”关于皮肤瘙痒症的证候要素多认为是虚证,但在证候要素分析时以实证居多。出现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在分析时将六淫邪气统归于实证,然而风淫所致瘙痒实为虚证,这一点应进行辨析。在临床遣药组方时,要将此考虑在内,既要疏散风邪、祛除表证,又要注意祛除内风、补益阴血。对高频药物进行R型聚类分析得出的6个聚类方分别对应瘀热互结、血虚生风、阴虚风动、风邪外袭、脾虚湿困,以及肝胆湿热证,也体现出了中医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相应性。

皮肤瘙痒在临床上是一类较为顽固的症状,长期运用西药会使患者产生耐药性,相对而言中医在该症状的治疗上安全性和治疗效果都比较明显。但由于本病是多种疾病的伴发症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在个体差异和地域区别的基础上联系其他疾病进行综合治疗。

猜你喜欢

频数方剂证型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和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的小儿肺炎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基于信任模型的中医药方剂相似度计算方法
中药方剂,新冠肺炎患者的福音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证候要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何谓中医“七方”
频数与频率:“统计学”的两个重要指标
中考频数分布直方图题型展示
学习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