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人关怀视角下农村留守老年人生活压力的社会工作干预

2021-01-06何林憶

客联 2021年11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子女老年人

何林憶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现代化的加快,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村落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空巢化等“三化”现象。“三化”现象的形成是由于我国目前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对于青年劳动力的需求不断上涨,因此大量的农村青年劳动力输入城市,离开农村。然而,由于农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观念等因素不适应在城市的生活,以及农村留守老年人对农村故居有所依恋,所以他们大多数选择留在熟悉的农村,这样一来农村留守老年人便成为了“三化”村落常住人口的主体。由于农村青年子女外出务工,家里的生产重担和生活重担全都压在了农村留守老年人的身上,而且其生理状况、精神状况、情感交流状况、社会互动状况等令人堪忧。农村留守老年人的生活压力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社会问题,因此,帮助农村留守老年人,解决他们面临的身心社灵各方面的生活压力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工作以及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一、农村留守老年人生活压力分析

目前,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很多的农村地区涌现出大量的留守老年人。这些农村留守老人经济条件缺乏,医疗服务缺乏,生活照料不足,精神慰藉需求得不到满足,生活压力的困境日益凸显。

1.经济压力颇大,物质生活水平偏低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靠农业生产难以维持农村家庭经济开销,所以农村子女被迫外出务工,这就出现了农村留守老年人现象。目前农村留守老年人的经济收入状况并不乐观,物质生活水平偏低。

2.身体机能逐渐衰退,面临照料缺失的压力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身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疾病。对于农村留守老年人而言,医疗费用是他们面临的一大问题。虽然我国目前有针对农村医疗推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由于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很多农村留守老年人不清楚申请流程所以仍然没有缓解因疾病带来的经济压力。大多数农村留守老年人依旧存在“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情况。中国传统的农村养老方式是家庭养老制度,主要就是由子女赡养照顾父母,但是年轻子女的外出造成老年人的生活照料缺失。农村大多数子女由于经济上的压力和时间不足,除春节和特殊情况返乡外,几乎不会特地回乡照顾年迈的父母,这就导致了农村留守老年人生病时儿女不在身旁,老年人得不到有效的照料,导致了农村传统家庭养老制度遭到破坏,所以“养儿防老”在当下大部分农村并不实际。

3.承受隔代照顾和监护的压力

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因从小生活在农村,从事的基本上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即使上了年龄,身体状况变差,农村留守老年人也仍然会继续耕种。并且子女外出务工,有些家庭难以承受城市高额的教学费用加之工作繁忙没时间照看孩子,所以大多数外出的子女都会将孩子留在农村,由家中的留守老年人照看。再者说抚养孙辈需要很多开销,外出务工的子女给予农村留守老年人的有限经济补贴难以为留守老年人的生活带来实质性的改善。相反,农村留守老年人抚养孙辈无疑是加重老年人的经济负担与压力。

4.缺乏与儿女的情感交流,精神生活空虚

其实上了年纪的人,更渴望得到儿女的关心和呵护,常言道“父母在,不远游”,子女应该经常陪伴在父母身旁尽孝道。但是由于外出务工农村子女大多只有在过年或特殊情况才会返乡,所以子女与留守老年人的情感联系也逐渐變少。

5.有助于释放压力的文化娱乐生活匮乏

农村生活不同于城市生活那样丰富多彩,大多数农村缺少文娱活动、娱乐基础设施等,且农村留守老年人连智能手机也不会用,偶尔看看电视,有很多老年人无农活做时就在门槛上坐着就是一整天,缺乏生活乐趣。

二、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年人生活压力

1.个案工作介入的适应性

个案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帮助有需要的困难个人活家庭,促进其与社会环境或周围他人之间关系更加和谐。

首先,农村留守老年人的生活压力问题主要受到个体和家庭的双重影响。由于年轻子女长期在外工作,老年人与子女分开生活,老年人和自己的儿女长期缺乏交流,造成家庭关系的淡漠,产生很多农村留守老年人生活压力问题,比如经济支持不足、身体护理缺失和精神慰问缺乏等。这些压力大多与农村留守老年人生活所在的个人和家庭环境有关,个案工作可以使用专业干预手段和方法,制定更具针对性、精确化的个案服务,来帮助农村留守老年人采用有效的方式应对生活压力。

其次,农村留守老年人不仅存在物质生活方面的压力问题,精神心理方面的压力问题也尤为严重。绝大多数农村留守老年人由于缺乏与儿女与外界沟通交往的机会,所以他们存在着很大的被他人倾听和与他人沟通交流的需求。个案工作者就可以运用个案工作的叙事治疗模式,通过与农村留守老年人进行多次的会谈,专注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故事,对他们表达同理、接纳、尊重并愿意积极帮助的心理,促使老年人可以打开心结,以达到辅导治疗的目的。同时,由于早期经历、身体健康状况、性格特征等个人因素的差异,农村留守老年人往往具有很强的异质性。因此,个案工作的一对一、面对面的服务模式可以更好的关注到农村留守老年人个别差异性,了解不同老年人不同需求与压力问题,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活动,成为帮助农村留守老年人应对生活压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2.小组工作介入的适用性

小组工作是指将具有相同特征或问题的社会成员组成团体形式,运用小组动力以及小组治疗的功能帮助小组成员改变非理性的错误认知、修正行为模式以促进小组成员得到进一步发展。

其一,我们可以发挥小组集体力量去帮助农村留守老年人应对生活压力,在小组中进行角色扮演等活动,促使农村留守老年人顺利完成角色转变,使他们以积极负责任的角色模式在家庭和社会中生活。此外,在小组工作中,可以将有类似情况的农村留守老年人召集起来,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之间的联络与互动,扩大农村留守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让留守老年人感受到被包容被接纳,从而进一步增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对社会的归属感。

其二,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建立不同类型的老年人小组,运用团体动力学理论解决小组成员面临的共同问题。比如,在教育小组中,小组工作者可以教授老年人身体调节、情绪调节、认知调节及其他调节方法技术,让老年人学习到各种应对生活压力的方法和技能,促进老年人在小组的互动中获得成长。还可以在农村组建社区生活互助小组,帮助患有疾病、无人照顾、行动不便的农村留守老年人,对其提供基本的生活照顾,促使打造人性化的农村社区。

其三,鼓励农村留守老年人多参与到组织的小组活动中。在团体活动中,可以帮助其他小组成员获得新的想法、知识,树立新的价值观,比如为农村留守老年人提供相互学习和经验分享的场景,老年人彼此分享自己应对压力的有效方法。通过分享和学习,促进老年人行为的改变和社会功能的恢复和发展,使他们能够积极面对生活压力,生活更加积极,最终实现真正的全人健康。

3.介入建议

首先,在农村留守老年人设计干预服务时,要注重开发老年人的优势和潜能。一旦给农村留守老年人贴上问题标签,这就违背了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平等待人的初衷,对服务成效大打折扣。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在干预过程中,应该摒弃以问题为导向去看待农村留守老年人,要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增强权能理论,去发现和挖掘农村留守老年人的优势和潜力,使老年人感受到自己是具有权利和能力的,可以更好调动老年人参与改变的决心,实现老年人的自我提高,帮助农村留守老年人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应对自己的生活压力。

其次,在对农村留守老年人开展服务时,社会工作者应该秉持“人在情境中”的理念。通过改善农村社区基础建设,增强环境中关心尊重留守老年人的社会风气,可以更好的解决老年人生活压力问题。此外,帮助农村留守老年人有效应对生活压力,使老年人以一个积极的角色生存于农村社区可以有效发挥农村留守老年人的优势,比如老年人几十年生活在农村,对于当地的人文地产景比年轻人要熟悉了解得多,可以更好的为农村生计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与策略。

最后,干预服务应该注重恢复农村留守老年人身心社灵各方面的健康,而不仅仅局限于一方面。生理層面,社会工作者作为服务提供者,可以运用一系列提高身体健康的行为疗法,帮助其摆脱疾病困扰,提高生命质量;心理层面,社会工作者作为心理辅导者、情绪支持者,可以运用认知行为疗法以及理性情绪治疗法,缓解悲伤情绪,缓和老年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寂寞感;社会交往层面,社会工作者作为资源链接者、服务协调者,可以能动地链接农村社区所拥有的人力、物力、社会资源,为农村留守老年人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社会交往互动;灵性层面,社会工作者作为治疗者、支持者,可以运用“自我觉醒”“冥想”等干预方式,有效调节农村留守老年人的消极态度,增强老年人对自己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自信心,促使老年人探索生命的意义,培养农村留守老年人积极面对生活压力的态度。在身心社灵全人关怀视角下,促进老年人自我整合,帮助农村留守老年人有效应对来自身心社灵各方面的生活压力。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子女老年人
社会工作者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现状及对策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核心信息
Tomb-sweeping Day
马戏团
我国女性社会工作人员的激励机制研究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教育子女陋习
老年人的“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