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纯毫针针刺治疗鼻鼽的选穴规律研究*

2021-01-06何梦阳张刘波朱宇清

针灸临床杂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毫针印堂合谷

何梦阳,张刘波,朱宇清△,张 矛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2.中日友好医院,北京 100029)

鼻鼽属于西医学变应性鼻炎或过敏性鼻炎的范畴,以鼻黏膜变应性炎症为主要特征[1-2],伴有鼻部堵塞感、鼻音重、阵发性打喷嚏、眼痒和流清水样涕等症状,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故又称之为变应性鼻炎。鼻鼽由体内多种细胞因子和免疫细胞参与,是在易感个体接触某种过敏原后由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炎性介质释放所造成的。临床常将过敏性鼻炎分为两种,一种为常年性,一种为季节性。目前出现了新的分类方法,在“过敏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一文中根据过敏性鼻炎临床症状的持续时间将其分为间歇性和持续性两种[3-4]。从公共卫生的角度看,过敏性鼻炎是一个世界性的大问题,过敏性鼻炎在成人中的患病率从拉丁美洲的7%到美国的14%[5],我国更高,达28%~39%[2],其中我国成年人的患病率为4%~38%[6]。当过敏性鼻炎持续反复发作时可伴有多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者可合并哮喘、中耳炎和睡眠障碍等,鼻鼽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3,7-8]。

目前西医学常采用药物疗法、避免接触致敏变应原和免疫疗法等治疗过敏性鼻炎,其中最为理想的治疗是免疫疗法中的脱敏治疗[9-10]。但脱敏治疗只对过敏原较为单一的患者有良好的效果,加之过敏原不易精确找出、脱敏治疗周期较长、治疗费用较高,并不是可以普遍运用到临床的治疗方法[11]。而中医学选取的单纯运用毫针针刺治疗鼻鼽的疗法,具有安全性高、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和价格低廉等优点。本研究通过选取分析单纯毫针针刺治疗鼻鼽的临床文献,探讨临床采取单纯毫针针刺治疗鼻鼽的选穴规律,以期在鼻鼽治疗中提供指导和帮助,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检索从1987年1月—2019年9月期间在万方数据库、中国知识网数据总库和维普中文期刊资源等中文数据库中关于鼻鼽治疗的文献。

1.2 检索方法

①使用“鼻鼽”“针灸”“变异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或“针刺”作为关键词检索路径进行检索;②按照纳排标准进行文献的筛选;③建立Excel表格进行统计学分析归纳选取文献中的选穴规律。

1.3 纳入标准

①临床包括以针灸为主要干预手段治疗鼻鼽的文献;②确诊为鼻鼽且有明确的疗效评价标准;③以针灸治疗为主要干预手段的临床研究;④文献类型包括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疗效观察。

1.4 排除标准

①综述类、动物实验研究类、个人经验和案例等报道类的文献;②鼻鼽诊断标准不明确者;③具体用穴描述不清者;④非单纯毫针针刺治疗,包括电针、温针灸、针刺加艾灸疗法、针药联合治疗、微针疗法(如头针、耳针等)及穴位敷贴、穴位埋线和穴位注射等疗法;⑤重复发表或临床数据雷同仅收录最新1篇;⑥使用针刺治疗的病例数少于30例者。

1.5 统计学方法

1.5.1 数据标准化 将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文章进行归纳、总结与整合,依据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对穴位名称与归经进行规范化处理。

1.5.2 数据库建立 建立单纯毫针针刺治疗鼻鼽的Excel处方数据库,所保存信息由1人录入,另1人校对,并将其导入SPSS Statistics 20和SPSS Modeler 18。

1.5.3 统计软件 应用统计学软件在SPSS Statistics 2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在SPSS Modeler18中对单纯毫针针刺鼻鼽的数据进行关联规则分析。

2 结果

2.1 腧穴选用频次分析

检索到与之相关的文献共1 350篇,根据纳排标准筛选后剩下的文章为71篇,详见图1,涉及51个腧穴,十四正经腧穴45个,经验穴3个,经外奇穴3个,使用频次共541次。其中使用频次由高到低的前15个穴位依次为迎香、合谷、印堂、足三里、肺俞、风池、大椎、肾俞、上迎香、上星、脾俞、风门、曲池、百会与通天。详见表1~2。

表1 常用穴位的使用频次和频率(频次≥10)

表2 常用穴位的使用频次和频率(频次<10)

2.2 腧穴所属经脉统计

单纯毫针针刺治疗鼻鼽以手阳明大肠经(139,25.69%)和足太阳膀胱经(114,21.07%)为主。详见表3。

2.3 腧穴所属部位统计

单纯毫针针刺治疗鼻鼽以头面部(255,47.13%)选穴为主,其次为腰背部(107,19.87%)。详见表4。

表3 常用穴位所属经脉的使用频次和频率

表4 穴位所属部位的使用频次和频率

2.4 针刺治疗鼻鼽选穴聚类分析

为了进一步研究单纯毫针针刺治疗鼻鼽的选穴规律,使用SPSS 20数据分析软件对单纯毫针针刺治疗鼻鼽使用频次10次以上的15个腧穴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见图2~3。由图2冰状图结果可知,按群集数4来分,可以得到3个无效聚类群和1个有效聚类群,为印堂-合谷-迎香。按群集数6来分,可以得到3个无效聚类群和3个有效聚类群,分别为:大椎-曲池,风池-肾俞,迎香-合谷。图3树状图显示:如果聚为两类,则迎香、合谷、印堂和足三里为第1类,其余腧穴为第2类;如果聚为四类,则足三里为第1类,迎香、印堂和合谷为第2类,肺俞为第3类,其余腧穴为第4类。

图2 针刺治疗鼻鼽高频穴位聚类冰柱图

图3 针刺治疗鼻鼽高频穴位聚类分析树柱图

2.5 针刺治疗鼻鼽关联规则分析

用SPSS Modeler18.0数据分析软件将单纯毫针针刺治疗鼻鼽时使用频次≥10次的15个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配伍关联的分析用置信度和支持度来表示其效用[12-13],意在表明治疗鼻鼽的组穴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穴位的配伍形式,设置支持度和置信度分别大于15%和80%,获得156条关联规则,将支持度>30%、置信度>90%的12条关联详见表5,支持度和置信度分别为前后项同时出现的概率以及前项出现、后项出现的概率[14-15]。例如印堂-合谷同时出现时,迎香必会出现,支持该关联规则的处方占50.7%。

表5 针刺鼻鼽穴位选择的关联规则分析

3 讨论

鼻鼽最早在西周《礼记·月令》中以“鼽嚏”一词被提及:“(季秋之月)季秋行夏令……洞藏殃败,民多鼽嚏”[16],在《黄帝内经·素问》中“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鼻鼽之名得以确立。中医学认为鼻鼽多因肺脾肾三脏亏虚、正气不足以致卫表不固致使腠理疏松,当风寒之邪气侵袭人体肌表时,风寒邪气束于人体皮毛,阳气无从泄越故喷而上出为鼽为涕[17]。治疗时应遵从祛风散寒、扶阳固本的治疗原则,施以针灸、贴敷、汤药、推拿与气功等疗法进行治疗[18]。其中对于鼻鼽的针灸治疗古代医家早有研究,一如《黄帝内经·素问》曰:“冬取井荥,春不鼽衄……此之谓也”,又如《素问·缪刺论》所云:“邪客于足阳明之络,令人鼽衄……刺足大趾次趾爪甲上与肉交者……”等。

本研究表明治疗鼻鼽使用频次由高到低的前15个穴位依次为迎香、合谷、印堂、足三里、肺俞、风池、大椎、肾俞、上迎香、上星、脾俞、风门、曲池、百会与通天。

其中迎香穴位于禾髎上,鼻下孔傍,为鼻部局部治疗要穴。因为迎香穴所属的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其可宣肺通鼻,为治疗鼻鼽的经验穴位[19]。战国时期扁鹊所著的《神应针灸玉龙经·玉龙歌》中这样描述:“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两穴可堪攻……一针未出气先通……”,西晋时期皇甫谧撰写的《针灸甲乙经·血溢发衄》中又言:“鼻鼽不利,窒洞气塞……鼽衄有痈,迎香主之”。上迎香位于鼻唇沟上端尽处,也可称之为鼻通穴,可通鼻气,属于经外奇穴。印堂位于两眉间宛宛中,处于督脉的循行路线上,督脉向下循行经过整个鼻部正中,可有效治疗鼻部病证。迎香、上迎香和印堂分别位于鼻部上、中、下部分,三穴合用可有效治疗鼻鼽,靳瑞教授将此三穴合称为“鼻三针”,临床常被用来治疗鼻部的各种疾病[20]。

合谷穴位于手大指、次指间,为治疗头面部疾病经验要穴,且为肺经所表里的大肠经的原穴,对鼻鼽的治疗有着理想效果。明代杨继洲编写的《针灸大成》中的四总穴歌将合谷的功效与主治特点归纳为:“面口合谷收”。足三里穴位于膝下3寸,胻外廉,是强健要穴,有调理阴阳之功和培土生金、补益正气、抵御外邪之效。风池是胆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位于颞颥后发际陷者中,为祛风要穴。针刺风池可祛风解表、利五官七窍[21],从而治疗鼻鼽。明代杨继洲所著《针灸大成》中指出:“风池主……目泪出,欠气多,鼻鼽衄……”,宋代王执中编纂的《针灸资生经·鼻衄》中亦提及:“风池主鼻衄窒喘息不通……”。

肺俞、脾俞和肾俞均为膀胱经上的背俞穴,是肺、脾和肾三脏的脏气聚于腰背部的腧穴。肺脏主气,司呼吸,针刺肺俞可调理气的宣发和肃降,《黄帝内经·脉度篇》这样描述:“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肾为先天之本,针刺肾俞可鼓舞人体元气,扶正祛邪;脾为后天之本,针刺脾俞可培土生金、补脾益肺,从而治疗鼻鼽。

大椎与上星[22]为督脉上的穴位,均可振奋人体自身阳气,抗御外邪、固表卫外,起到疏通经络、宣肺祛邪和通利鼻窍之用[23-24]。风门可祛风解表、疏经通络,治疗鼻鼽。在明代杨继洲所著的《针灸大成》中就提出了“风门……主多嚏,鼻鼽出清涕……”的观点,明代株橚所著的《普济方》中亦指出:“……风门,治鼻洞涕生疮……”。通天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头顶承光后1寸5分,可宣通肺窍、开塞通鼻[25]。《黄帝内经·病能论》中提及:“上经言,气之通天也……”,明代高武所编写的《针灸聚英·百症赋》亦有“通天去鼻内无闻之苦”的观点。百会穴位于前项后1寸5分,顶中央旋毛中可容豆,直两耳尖,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会,是督脉上的穴位,可补气调肺、扶正祛邪,治疗鼻鼽。

由穴位所属部位的使用频次和频率可得,取穴部位主要集中在头面部,体现了局部取穴的规律。本研究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迎香-合谷的相关性最高,其次是迎香-印堂,再其次是迎香-足三里。为进一步挖掘单纯毫针针刺治疗鼻鼽的临床选穴的规律,对其中输穴使用频次≥10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冰状图和树状图显示,可得到以下有效聚类群:迎香-合谷-印堂-足三里,印堂-合谷-迎香。其中迎香穴为手足阳明经的交会穴,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因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故能有疏风解表之功、宣窍通鼻之效,从而治疗鼻鼽,体现了表里经的相互配合。迎香、合谷和足三里均为阳经腧穴,故均能提升阳气、扶正固本、抵御外邪,体现选穴应以阳经的腧穴为主。

其中经络使用频次最多的为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黄帝内经·灵枢》中有云:“大肠手阳明之脉……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是主筋所病者……目黄泪出鼽衄”;明代楼英所著的《医学纲目》中亦有提及:“针灸鼻鼽,独取足太阳……”[18]。因手阳明大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均经鼻部,所以按照“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治疗原则选取手阳明大肠经及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较多。

综上可知,针刺治疗鼻鼽临床选穴应以局部取穴为主,同时重视表里经的相互配合以及阳经腧穴的应用。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有:①本研究排除了温针灸、灸法、耳穴、电针和头皮针等内容;②本研究仅纳入了国内中文期刊的临床研究文献,内容较局限;③纳入的针灸文献对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学的证据大多不充分,可能会对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造成一定影响。

猜你喜欢

毫针印堂合谷
眼轮匝肌毫针排刺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
毫针深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分析
温针与毫针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的疗效对比
锋勾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20例临床观察
球迷·缪印堂荐评
缪印堂的“年画”
缪印堂荐评
牛年看牛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