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增液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损伤一例
2021-01-06廖坤莹洪永敦
廖坤莹 洪永敦
1 病例摘要
患者,女,49岁,因“发热伴腰腹痛3天”于2020年1月2日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见其精神疲乏,头痛,面红目赤,口干烦渴,伴恶心欲呕,腰腹痛,大便数日未行,舌干,苔黄腻,脉弦滑有力,腹平坦,双肾区叩击痛,余查体未见明显异常。患者3天前发热,体温最高38.8℃,至广州某社区门诊就诊未改善,入院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 10.43×109/L,血小板总数170×109/L,血红蛋白量126 g/L;超敏C反应蛋白10.54 mg/L,降钙素原 0.28 ng/mL;生化:肌酐 298 μmol/L ,尿素14.55 mmol/L,白蛋白30.8 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5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4 U/L,钾 3.90 mmol/L,钠 139.8 mmol/L,尿微量白蛋白42.7 mg/L,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 129.45 mg/g;凝血组合:凝血酶原时间 10.6秒,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7.8秒,血浆纤维蛋白原 4.56 g/L,血浆 D-二聚体 1.39 mg/L;尿组合:尿蛋白(1+),隐血(1+);上腹部CT提示双肾炎症可能,腹膜炎可能。初步诊断“泌尿系感染(?),急性肾损伤”,辨证为热邪内阻。中医以滋阴增液、泄热通便为治法,方用增液承气汤加减,处方:大黄后下15 g、芒硝6 g、枳实15 g、生地15 g、麦冬20 g、玄参15 g、生姜15 g,2剂,日1剂,水煎服。追问其家住潮湿偏低楼层,家鼠肆虐,查其流行性出血热IgM、IgG 抗体阳性,明确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同时加强补液、护肝、护肾治疗,并每日监测尿量,关注生命体征变化,嘱其卧床休息。
二诊:患者大便通畅成型,腹痛缓解,多汗,纳差,无恶心呕吐,口干,腻苔减少,脉弦滑。上方去大黄、芒硝,加白芍15 g、天花粉15 g、知母15 g、石膏20 g,3剂,日1剂,水煎服。
三诊:患者面色如常,纳差虚烦,口干欲饮,尿频,舌质干,苔薄白,脉弦细。复查血肌酐80 μmol/L,尿组合:尿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9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1 U/L。方用竹叶石膏汤加减,处方:生石膏 20 g、淡竹叶15 g、麦冬15 g、麦芽10 g、鸡内金10 g、稻芽10 g、法半夏10 g、山药15 g、炙甘草6 g、熟党参30 g、白术10 g,7剂,出院带药治疗。
患者2周后复诊,病情稳定,无发热头痛,复查生化:血肌酐57 μmol/L,钾4.18 mmol/L,尿蛋白(-),凝血四项正常。后续随访,患者状态稳定。
2 分析与讨论
2.1 疾病的诊断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经鼠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理生理特点为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1],临床上典型表现为三红征即面红、颈红、上胸部红,如醉酒貌,三痛征即头痛、腰痛、目眶痛,常以发热和消化道症状多见,并伴发多脏器损伤,以肝肾损伤多见。具体发病机制可能与病毒的直接损害、免疫反应、微循环障碍继发相关[2]。出血热可分五期,发热期时患者出现恶寒发热等症状,当地社区考虑为上呼吸道感染,经退热后仍反复发热并出现腰腹痛,故至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患者发热伴腰腹痛、尿频、无尿痛,且查体双肾区叩击痛,结合生化、尿组合结果,考虑为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肾损伤,但并无细菌尿及脓尿等相关依据,引起急性肾损伤的病因尚不明确。患者入院后头痛腰痛明显,经仔细查体可见其面、颈、上胸部潮红,如醉酒状,出现典型出血热表现,且发病季节为出血热高峰时期,追问其家住潮湿偏低楼层,家鼠肆虐,考虑汉坦病毒感染,查其流行性出血热IgM、IgG 抗体阳性,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明确。
由于症状的复杂,本病常与多种疾病相混淆而误诊,由于得不到早期正确诊断而失去最佳治疗时机,这是造成死亡率高的原因,因此鉴别诊断十分重要。病程的早期易误诊为急性发热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肺炎;病程的中后期出血表现明显时,常误诊为血液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肾脏损害明显时,易误诊为肾脏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孟肾炎;某些患者以腹部症状和体征为突出表现,常误诊为腹部外科急症,如肠梗阻、腹膜炎等;有明显消化道症状者,误诊为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3]。临床需加强对流行性出血热病的认识,仔细询问病史及细致体检,全面分析其检验结果,提高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率。
2.2 流行性出血热中医辨证回顾
随着传统中医中药事业的发展,中医也越来越多用于临床治疗。从疾病归属上看,大部分学者将其归为中医“温病”范畴,属于温病中的“伏气温病”与“春温”“伏暑”“温疫”,也有学者提出其与《金匮要略》中的阴阳毒有许多相合之处[4]。从病因上看,疾病的发生取决于疾病的内在与外在因素,可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病因属性可分湿、热、寒、瘀、虚[5],分述如下。
(1)湿:伏暑即夏月感受暑湿病邪,伏藏体内,发于秋冬季节的邪气。从流行病学看,出血热好发潮湿地区与秋冬季节,且临床表现多见胸闷、纳呆、呕恶、身困、腻苔等湿象[6]。流行性出血热多发于秋冬季节,发病急骤,病情较重,病势缠绵,初起即有暑湿内蕴气分。
(2)热:如所谓[7]出血热“为温疫热毒伤人”“系温热疫毒感染所致”,热为阳邪, 热性炎上, 故出血热在临床上以高热、酒醉貌、三痛症(头痛、腰痛、眼眶痛)为早期症状,甚则吐衄下血,中医辨证属卫气同病、卫营同病或气营两燔[8]。
(3)寒:少数素体虚寒患者,感受寒邪,可由表寒伤阳入里成虚寒证。寒毒来势凶险,短期内可出现格阳、戴阳证,继而阴阳离绝。
(4)瘀:出血热易损伤血络,尤其重症病人,毒邪深入血分,血热毒盛,络损血瘀,呈一派瘀象。无论寒邪、湿邪,皆从热化;无论寒邪、热邪,终将阻滞三焦气机而生湿停水;且无论其疫毒之属性为寒、为热、为湿,均好犯血络而留瘀。湿阻气机,热灼津液,毒邪内盛,络脉受损,皆可致瘀热内阻。
(5)虚:出血热早期即出现肾损,系素有肾阴不足,青壮年多因劳累过度,抵抗力下降而令疫毒趁虚而入,另外,本病普遍存在湿毒阻碍气化,水液运行受阻,引起阴津内耗。
从病机上看,患者素有肾精不足或抵抗力下降,外由疫毒之邪在六淫如寒、湿作用下侵入人体。疫毒具有六淫邪气的致病特点,发于春季时多兼温热病邪性质,发于秋冬季多兼湿热病邪性质,初始即见里热证候则多兼伏气温病特性[9]。从卫气营血辨证上,出血热初起之时,病在卫分,即见恶寒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卫分不解,迅速传入气分,而火为阳邪,火性炎上,故见面红目赤,口干咽痛,颈胸部潮红,若夹湿邪,见食欲减退、腹胀、苔腻等;病邪传变迅速可入侵营血,气血两燔则高热不退,舌质红绛,甚者逆传心包或引动肝风出现烦躁不安,神昏谵语;而营血热盛,迫血妄行,则有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疫毒之邪最易伤阴,灼伤肾阴,阴液枯竭则小便闭涩,若阴伤及阳,疫毒内陷则口唇紫绀,脉沉细数,甚则四肢厥逆、冷汗淋漓等内外脱证。如经治疗,肾阴渐复,但肾气亏虚,固摄无权,膀胱失约可致尿量增多[10]。通过对出血热辨证之回顾,常用治法可分清热解毒法、凉血活血法、化瘀泄下法、宣畅三焦法、滋阴固肾法。
现代资料表明,中医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并不具有特异性。对于疫斑热,吴又可推崇下法治疗重症。赵俊等[11]认为“瘀热水结,阴津耗伤”为其主要病机,温病邪热深入血分,导致血热相结,久之疫毒邪热深入下焦,进而结于膀胱,气化无权,水道不畅;此外肾阴耗伤,导致肾脏功能失调,出现少尿、尿闭,自拟泻热逐瘀方。周仲瑛[12]认为瘟疫邪毒致病而酿生热毒、瘀毒、水毒,治疗以清瘟解毒为原则,初期多为气分证或气营两燔证,但鉴于“到气就可气营两清以截断病势”,故无论气分证或气营两燔证均可采用清热凉营法;重症时多表现为蓄血证和蓄水证,治疗上可采用清热凉营加泻下逐瘀利水。热为阳邪,热可化火,均可灼伤阴津,因此养阴宜贯穿整个发病过程。
2.3 本案辨治思路
出血热一般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与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病程发展。在发热初期,患者见恶寒发热、疲倦乏力表现,按卫气营血辨证法,此属卫分证,易误诊为风寒感冒;入院后患者已达卫气兼见证,尚属疫毒侵袭阶段,但热不寒,口渴喜饮,汗多,腹痛胀满,大便不通等气分腑证,根据中医的“脏腑以通为用”“温病早投攻下不为大害”“客邪贵乎早逐”的论述,故可用承气类攻下之。病人原有阴液不足,而大便不通数日,除热渐入阳明以外,阴液亏损、不能濡润亦为一主要因素。盖阴液不足则肠燥便结,而肠燥便结则易于留邪,助长热势。此时若贸然投以承气,则徒伤阴液,变证峰起,甚至有亡阴之患[13]。故以增液承气汤加减,于此基础上加石膏、知母、天花粉,这对抑制发热,控制出血,存阴保津,使本案患者从发热期越期,而至多尿期及恢复期,防止病情恶化,减轻对重要脏器的损伤,缩短病程起关键性作用。
患者尿量明显增多,肾功能开始恢复,尚见口干欲饮、纳差虚烦、脉细等余邪未尽之症,机体此属邪退正虚的病变过程,主要以益气养阴生津为大法,固其根本。肠胃在出血热的卫气营血传变中发挥重要作用,“六腑”的生理功能为受纳并腐熟水谷,传出化物,传导糟粕,疏通水道,运行水津等,如《灵枢·本脏篇》:“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当脏腑生理功能正常,“气阴”才可产生。恢复期主要是休息,饮食调养,选用竹叶石膏汤加减,配合稻芽、麦芽、鸡内金、山药等健脾开胃之药,辅以党参、白术益气补血,以调济阴阳,防其“食复”“劳复”。
前人治温以救阴为要及《素问》有“阳病治阴”之法,在发热早期即投养阴生津之品,如在发热期 , 只要见到舌红少津 , 口渴或汗出较多 , 就须在清热解毒同时参以生津之品 , 如生地、石斛、麦冬、芦根之属,故能起到缩短病程之效。根据出血热伤阴既速又甚的特点,因此滋阴生津需早用重用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