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刻内涵、时代背景与发展路径
2021-01-06陈慧
陈 慧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 201620)
2020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提出,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两会”、企业家座谈会、中共中政治局会议中等公开场合不断重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可以清晰预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经济将顺延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格局进行深度调整。对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如下问题:如何深刻理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新发展格局具有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基础?中国如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上述问题的科学回答,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与理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路径,同时也对理解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世界经济复苏的可行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启示。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深刻内涵
(一)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加入全球产业链生产、国际价值链分工,通过要素低成本的优势,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实现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道路一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建设的大步迈进,另一方面却在发展关键时期面临发展迟缓、后续力困难的问题。事实上,中国经济发展前期的“低端嵌入”与“大进大出”的典型特点是遵循国外客场经济下的发展态势。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出口战略使中国经济早期发展面临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依赖国外市场,缺乏对自身发展资源的开发利用,国内市场容量和内需的成长缺失;二是代工经济下,关键核心技术受限,难以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技术经济附加值;三是国家经济水平逐步提升,廉价要素优势与经济发展持续目标不匹配,亟待产业转型优化。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有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投资需求潜力巨大。几十年发展经验与资源的积累,使得我国在产业链、供应链以及消费市场方面已经具备了大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早期经济发展的出口导向应逐步转换为国内产业需求质量和需求多样化的发展,提高国内需求规模,挖掘国内市场潜力,通过强化国内经济市场的升级转型弥补国际市场需求的周期性疲软,缓解国际经济动荡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同时以此为契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发展目标,通过创新驱动经济的长效稳定发展,增强我国经济后发力的安全与稳定,优化提升完善且高质量的供给。
(二)国内国际循环的联系互动
从需求经济角度分析,经济活动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多主体要素之间的流动循环为价值增值的经济活动提供了发展生机。如果以国家为经济体的区分边界,在全球化经济的长期推动下,国家只注重内部经济循环而忽视国际循环的例子微乎其微。因此,理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闭关锁国”经济的误解实质上是忽视了双循环经济国际国内循环的紧密联系。一方面,国内大循环是国际循环的根本,国内市场需求和竞争模式的完整为扩大进出口规模,提升国家的竞争力打下良好基础。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以内需抓手更好地联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国内、国外资源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国际大循环为国内大循环向高层次发展提供动力与支撑。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的关系实际是相互影响并相互促进的,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国际国内循环的相互配合。
(三)兼顾主动与动态双循环
首先,“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不是在全球经济动荡与新冠疫情蔓延下的被动之举,而是依据中国国内经济发展需求,新阶段经济转型需要而做出的一项主动的、长期谋划且具有前瞻性的战略安排。早期经济发展的“低端嵌入”与“两头大”为国家的高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与发展阶段的推进使得经济的追求应逐步从“高速”迈向“高质”。事实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谋划正是国家高质量经济发展阶段的应有之举,是中国经济动能积聚、厚积薄发的必然。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关键节点上,“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提出是符合中国现阶段发展需要与基本国情的,是放眼长远,前瞻未来的重大战略性全局部署。
其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动态的、灵活的,是依据实际经验与国内外经济形势不断调整与完善的。从改革初期,通过学习“亚洲四小龙”的经验建设深圳特区到沿海经济带的逐步形成,中国的经济发展部署向来是依据国情与实际的。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以加快基础建设的政策主张初步扩充国内需求;随后,“十一五”“十二五”以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为抓手,形成破解依赖出口导向,重心转移完善国内建设的发展格局,提出“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2015年,中国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发展转向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结构性问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0年8月25日,习近平在经济社会领域座谈会上强调,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时俱进的建设构想彰显着中国的双循环发展格局必然是不断更新、完善,而不是一成不变、一蹴而就的。
二、新发展格局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基础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
1.改革开放积淀的发展经验。
回顾四十多年的改革经验,中国参与国际贸易,融入全球产业链的过程结合了我党正确的战略部署与全体国民团结协作的经验探索。在长期的贸易发展中,中国跨越了无数的坎坷,最终确立了我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总体而言,改革开放与市场化建设不仅让中国得以融入世界生产贸易的大循环,同时也释放出时代红利与发展经验,在提升国民财富水平的同时,基于大循环的溢出效应增强了全体国民应对经济危机,把握发展机遇的眼界和魄力。由此,中国改革开放积淀的经验为应对当下疫情危机造成的全球动荡,稳定经济态势打下良好基础。
2.大国经济转型的发展契机。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节点上,中国完善的产业结构与居民显著提升的消费潜力基本构成了向大国经济转型的潜在要素。从生产供给角度看,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从消费需求角度看,14亿人口的消费需求不仅具有许多国家难以企及的消费规模,同时,多样化的市场消费需求与规模广阔的市场容量也使得中国国内消费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传统发达国家逼近发展天花板、经济增长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正是发展中国家把握转型契机,攻占国际贸易份额的关键时期。中国具有幅员辽阔、人口规模与市场需求超大的大国优势,这也为中国技术研发的边际成本降低提供了关键支撑。高新产业产品和服务边际成本的降低为中国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努力发展高端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奠定基础。
概言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在国内经济结构亟待转型,凸显国内大规模市场优势与内需潜力挖掘的大背景下提出的,符合中国大国经济转型契机的全局性战略部署,是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萎缩环境下,提升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关键举措。
3.破解逆全球化的发展担当。
在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下,国际产业链与供应链逐步呈现本地化、区域化的逆全球化发展趋势。同时,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剧对全球经济网络的冲击,许多国家纷纷通过缩短产业链供应链的方式试图维护国内经济的安全稳定。针对西方国家以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开展的逆全球化经济,中国仍然注重对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产业链供应链的通达性建设。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局思维,勇于承担大国责任,以双循环的格局挖掘彼此经济的内生增长潜力,实现优势互补、高质量的协同发展。可以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破解国际经济逆全球化,实现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举措。
(二)支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
1.制度基础。
首先,在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经济活动的情形下,中国通过高效、有序的疫情防控,最早实现了国内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具有超越全球同期国家的先行发展基础。其次,在制度建设中,中国正逐步推进“顶层设计”与“底层驱动”的关键匹配,优化行政管理部门的结构安排,破解超负荷的经济基础,通过裁减党政机关、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放利于民、让利于民,为内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格局建设打下良好的制度基础。最后,国家深化、优化对外“全面开放格局”,兼顾内外循环动力,为实现制度服务发展的灵活调整。
2.信任基础。
在国际贸易与国内经济建设过程中,种种冲突与摩擦的产生大多源于契约信任精神的违背或政府间的信任壁垒,因此践行诚信,积累信任资本成为政府、民众和社会的共同话题。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增进不同国家或地区、民众、政府以及社会组织间的信任是优化双循环新格局的社会基础。中国一方面通过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搭建政府与民众、政府与社会组织间的信任基础;另一方面,中国通过标准的贸易规则与完善的权益保护维护国内外经济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合法有效的经济贸易往来。因此,中国在非正式制度层面积累了良性的民间信任资本,在正式的制度层面通过完善的法律体系与契约的公正奠定了贸易信任基础,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进一步发展。
3.消费基础。
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是消费结构,新发展格局需要国内国际的消费需求作为重要支持并以此为发展动力推进经济的长期向好发展。其一,中国具有发展挖掘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消费力基础,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消费人口的大国,约4亿人口的中产阶级更是巨大的消费市场,发展空间巨大的消费市场需求为拓宽并完善国内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二,中国以世界工厂的身份在全球化经济发展初期以中低端产业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行中国制造的国际流行度。随着国家对标高端产业升级优化的发展需求,中国将逐步在国际经济循环中以高新产业经济作为攻克点,逐步摆脱对国际医疗、精密机械、集成电路与高尖端材料科技的依赖,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向中高端迈进的历史转变。
三、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实践路径
(一)供给视角: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其中核心要义之一便是优化国家产业结构,攻克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短板,不断推进产业创新,打造中国贸易市场的高端产业供应链。提高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驱动的高质发展要求中国首先需要集中大国体制的国情优势,努力攻克生命经济、智能经济、5G通信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发展难点,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发展,全要素生产率的体产生提供高科技的技术支撑。其次,通过成功攻克的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制造业开展融合发展,以互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为载体,5G通讯为依托,智能设备为终端,推进数字化产业与传统经济产业的新旧结合,为中国的制造业优势注入数字经济力量。最后,对标国际高新技术产业的高端市场,通过产业动态比较推进国内产业市场与技术链的创新后续力,赶超国际市场高端产业标准,努力打造中国产品的国际品牌。
(二)需求视角:完善并扩大内需平台,促进国内大循化格局发展
1.加快消费转型升级,搭建消费平台。
一是推进城市化建设,挖掘城镇居民的消费潜力。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虽然较改革开放初期已经具有长足进步,但城乡资源的分配不均,使得城乡差距仍然存在,乡村中仍有巨大的消费市场需要进行深入探索。二是构建公共消费、社会性消费、居民消费的消费平衡。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与疫情危机压力的双重挤压中,居民与社会性消费在长期疲软的周期经济下逐渐下降,国内市场难以回归以往稳步增长的消费格局。对此,应通过公共消费的合理增加刺激居民、社会消费的逐步回升,通过消费券发放等经济刺激形式,重新调动起居民消费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三是以疫情经济为发展契机,推动数字化消费的发展。2020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速达到7.3%,相较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4%境遇,线上数字经济的消费成为中国消费体系的发展“黑马”。四是完善新型消费体系建设体制机制,让民众敢消费,愿消费。疫情后,公众的消费理念趋向保守,消费投入越发单一,为调动民众消费的积极性,国家应注重推进消费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优化产品服务的生产供应的监管,为民众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同时,抑制房价增长,提升民众购买力,让民众重新拾起消费信心,恢复正常消费观念。
2.“输血”“解压”政策双行,搭建企业发展平台。
全球疫情的扩散蔓延使得原本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更是雪上加霜,经过疫情冲击后,中国的企业发展一方面面临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断链、萎缩的危险,另一方面,疫情中缓的经济循环使得许多企业面临产能过剩、供应缺失甚至是产业要素短缺的发展困境。对此,中国应注重关注企业的生存障碍,采用“输血”“解压”的两种政策取向,使国内企业重焕生机。对于中等规模以上的企业,国家应通过“减税降费”的方式控制企业运营成本,以税收调控与财政激励为关键要素,促进中等规模以上企业的创新升级。对于小微型企业,国家应采取“输血政策”,降低小微型企业贷款融资利率,出台中小微企业发展优惠政策,为中小微企业渡过经济寒冬加一把劲,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能够生存下来。在“输血”“解压”挽救国内企业发展困境的同时,国家同期应警惕大企业为实现利润增长而开展垄断控制,形成不利于国家经济良性竞争与内循环顺畅的劣势局面。
3.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搭建市场发展平台。
尊重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确保经济要素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循环过程中畅通无阻。注重推动劳动力要素循环,以城镇化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差异,以新基建推动中国经济的新增长极,使劳动力要素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内外之间三重循环畅通。关注土地要素循环,密切关注农村宅基地建设、农民股份合作、农业增产创收等方面,加快农村土地资源流转,优化土地制度改革方案,实现城乡土地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促进资本要素循环。针对我国实体经济与金融产业的发展根据,虚实不调问题,应注重完善资本市场制度,提高循环要素利用率,通过国企发展优势盘活存量资产,同步督促政府宏观指导,引导资金脱实向虚,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三)开放视角:坚持国内国际平台开放,加快促进两个市场的循环发展
一方面,就国内开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来说,全球经济的发展障碍使得国民经济发展收缩,民众消费投资取向保守,企业生产规划越发谨慎,无论是市场企业、组织、个人都缺少了生产性积极,难以回归经济常态。对此,应注重对内开放水平,在空间层面,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促进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展区的经济合作,破解区域内部行政壁垒,畅通市场要素流通渠道,破解“碎片化经济”难题,提升资源配置利用效率;在制度层面上,解除管制,为提升居民和企业的生产效率,推行创业发展政策扶持,为居民和企业的经济成长空间降低障碍。
另一方面,从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执行上,应注重国际循环中国内经济的嵌入,促进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循环的协同发展。诚如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所提出的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国家的投资和消费不足,因此拉动国家的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对此,除却国家内需的挖掘,国际外需也是十分必要的。国外经济循环能够以动态比较优势,推进国家产业专业化分工,促进生产率提高,与此同时,加入全球创新链,实现中国产业链与全球产业链的有机结合,实现创新分工全球化、资源配置全球化,创新能力全球协调等多面发展。最后,以国际循环俘获全球价值链中的关键技术与发展要素,从中汲取市场发展经验与产业转型资源,推进本土的产业链的优化升级,打造一批国内名牌企业。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主要研究的结论是:第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注重国内国际两种循环两个市场联系配合的格局建设,新发展格局是国家基于实际国情与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是主动、动态的循环。第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验积淀背景下,中国为抓住大国经济转型契机,勇担大国经济发展责任的重要之举,是建立在中国经济发展制度基础优越,消费潜力巨大,信任资本雄厚的前提下的明智之举。第三,“双循环”格局的最终实现,应在供给层面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发展,在需求层面,注重消费、企业、市场发展三大平台建设,兼顾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发展格局,实现国内外双循环的联系互通。
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疫情危机蔓延全球的大背景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仅是破解中国当下经济发展困境的重要启示,同时也是下一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全局性战略部署,是管长远、管全局的关键举措。因此,应注重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要点,积极促进国内循环扩张与国际循环升级的配合促进,实现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的伟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