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横·生
2021-01-05魏田
摘要:基于作文的选材与意蕴、新意与文笔、训练与思维、生活与生根等视角,好作文应具备妙、趣、横、生四特质。教师据此指导学生作文时,要立足课堂,着眼课外,联系生活,激活思维,引导学生写出真正意义上的好作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12A-0076-05
作文的評价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是好作文,人们都能甄别判断出来。本文试着从“妙、趣、横、生”四个字来谈谈小学作文的评价与指导。
一、“妙”
(一)“妙”在选材
选材是写好作文的第一关。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米”即作文的素材,无米即没有素材。当有很多米时,就要选择好米,加上适量的水,辅以恰当的火候,才能蒸出一锅好饭。
首先要有选择积累素材的意识。很多时候,学生没有选择素材的意识,想到什么素材就用什么素材,这样的作文写出来就很难称得上“妙”。积累素材的途径有很多种,如留心观察、广泛阅读、浏览新闻、参加活动等,但最有效的积累是记录。在记录中,学生自然地学会删繁就简,留下最值得记录的素材——生动、有趣、真实、有意义的内容。
其次要学会选用素材写作。学生积累了一定量的素材后,写起作文来就不会慌了。但要做到得心应手,却非易事,必须经常实践。以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植物朋友》为例。习作建议选择一种植物,走近它,了解它,和它交朋友。对于植物,学生并不陌生。但如果想写好它,就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植物。课本举了桃花的例子,经过学情调查,学生更乐意写家中养的植物,如文竹、芦荟、绿萝、多肉……比写桃花、桂花、玫瑰花等更有话说。因为这些植物他们天天浇水、施肥、侍弄,在朝夕相处中培养了感情,也更了解它们的特点。
(二)“妙”在意蕴
何为意蕴?意蕴就是文学作品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1]。学生的作文虽然不能与文学作品相提并论,但是好的作文也是渗透着理性内涵的。学生需要在下笔前立好意,唯有胸中有意,明确习作想表达什么,怎样去表达,才能写出妙文。如一学生在《迎春花》一文的末尾写道:“迎春花的花儿生长在去年生的枝条上,先于叶开放,花期2~4个月,因其在百花之中开花最早,花后即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而得名。我想,迎春花正是依赖着枝条的养分和力量,才绽放出了那么美丽的花儿。所以,我们在欣赏迎春花的同时,千万别忘了那些默默奉献的枝条啊!”与小作者交流,她告诉我是借鉴作家许地山《落花生》一文来写的。《落花生》中写道:“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2]4-5许地山不仅写了花生的好处,还写了花生的特点。那么写迎春花就不能仅仅写它的样子、味道、颜色,还应该写出它有别于其他花的特点,那便是枝条对花的奉献。这么一写,意蕴自然就不同了。
二、“趣”
(一)“趣”在新意
趣是作文的灵魂。何谓有趣?作家叶文玲说:“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2]112此处的“鲜味”与“趣”是契合的。叶文玲说,当大多数同学千篇一律地开始写“秋天来了,树叶黄了,一片一片地飘到了地上”,她却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写秋天。她说,“我把秋天比作一个穿着金色衣裙的仙女,她那轻飘的衣袖拂去了太阳的焦热,将明亮和清爽撒给大地;她用宽大的衣衫挡着风寒,却捧起沉甸甸的果实奉献人间。”[2]112两相比较,叶文玲从别人没写过的角度来写,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读起来更有新意。在学生平时的练笔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有新意的日记、随笔、作文等。如一学生写了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哄妈妈睡觉》,一读题目就新意十足。阅览之后,确实也没让读者失望。原来是妈妈为了让他睡午觉耍的小计策,哄着哄着,妈妈没睡着他却睡着了。多有趣的题材!普通的生活小事流露着多么美好的母爱。教师把这些文字读给孩子们听,引导孩子们关注生活的小事,像作家叶文玲和小作者一样,用自己的感受去发现生活中的小美好。
(二)“趣”在文笔
批阅作文时,经常会发现有的作文文笔风趣灵动,有的则平平淡淡,有的读起来味同嚼蜡。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别?究其原因,一方面得益于学生的语言天赋,另一方面得益于课堂上的随堂练笔实践。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叫《手指》,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生动地刻画了五个手指的鲜明形象。作者运用幽默风趣的生活化语言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手指写得鲜活灵动、幽默风趣。如文中是这样写“中指”的:“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和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3]110诸如“略为”“而已”这些生活化的语言,幽默地写出了中指只是名义上参加,实际上并不出力,但是作用微弱的“他”却处处养尊处优。这样“趣”的文笔需要让学生朗读时反复品味、揣摩,并在随堂练笔中尝试运用。如学生在随笔中模仿着写道:“五官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姣好的,无如眼睛……她有柳叶弯眉为她装扮,又有坚挺的鼻梁为她撑腰。如水一般清澈,仿佛会说话。至于嘴巴、耳朵,只是她的陪衬而已。”“无如”一词写出了眼睛的地位之优,“陪衬”一词写出了她的高贵,这样的仿写也锻炼了学生文笔的“趣”。
三、“横”
(一)“横向”练笔
“横向”即平行的意思。“横向”练笔是通过多种形式展开练笔。众所周知,作文训练必须达到一定的量,才能由量变产生质变。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3~6年级教材的每一个主题单元基本都会安排一次习作,但仅依靠一学期六至八个单元的习作教学与训练的量是不够的。因此,要在每一学期有限的时间内,多管齐下开展较高频次的练笔,让练笔成为一种习惯。
首先,认真上好每单元的习作课。统编教材每一单元的课文与习作是紧密相关的。如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主题是“家乡的风俗”,第一单元安排的课文有《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四篇课文都是围绕家乡的风俗来讲的。教学时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为习作积累素材,积淀写作方法;另一方面,要提前布置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访谈家长等综合性学习实践,了解家乡的风俗。2021年春季开学比较早,教学此单元时正好碰上元宵节,很多学生围绕元宵节的习俗——做元宵、吃元宵、赏花灯、逛古徐城等展开写作。由于学生在写作前做了大量的搜集、访谈等准备工作,所以写出来的内容都比较丰富、生动。如一学生这样写道:“首先,将糯米放入凹槽中,用木槌打成面粉状,再加入少量的凉白开,不一会儿,米粉就变成了一大团‘棉花糖’。奶奶从‘棉花糖’身上取出一块,用手飞快地搓着,不久就变成了长条。奶奶手起刀落,又把长条变成了一个个小圆柱。她拿起一个小圆柱,用手搓成圆球,塞入一大勺美味的黑芝麻,白胖胖的元宵便做成了。光是看包元宵,便是一种享受了!”这样的文字源于真实的生活,将元宵节包元宵写得生活有趣。
其次,利用文本空白随堂练笔。课堂随文练笔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有利于及时地进行写法迁移。如笔者听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一课,课中有这样的一句话:“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仿写:“元宵是用_________ ,里面 _______;饺子是用 _______,里面_______ ;烧卖是用_______,里面 _______。”有学生这样写道:“元宵是用糯米面包的,里面放入黑芝麻糊和白糖,吃起来香香糯糯的,美味极了!”瞧,多好的文字啊!再如,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叫《骑鹅旅行记》,其中大黑猫欺负尼尔斯那段动作描写非常精彩。“他全身的毛都竖了起来,拱起腰,伸直了腿,四脚抓地,尾巴变得粗而短,两耳朝后,嘴里嘶叫着,瞪大的眼睛冒着火星。”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想象公鸡、母鸭、小狗等欺负尼尔斯的情形,仿写一个片段。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只见大公鸡乔治抖了抖羽毛,耸了耸鸡冠,磨了磨嘴巴,怒视着尼尔斯,做出一副饿鸡扑食的架势,吓得尼尔斯连忙往后退了几大步……”仿写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写法的及时掌握,有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
再次,多安排课外日记或随笔。学生每天学习课本,阅读课外书籍,做读书笔记,摘抄美文佳句,最终目的是回归到写。只有通过写才能检测出言语实践的效果。教师要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写日记或随笔。学生写的次数多了,素材就丰富了,思维就打开了,表达的内容也就多了。无论是日记还是随笔,教师还要进行及时的阅读和评价,建立评价激励机制,提供展示平台,激发学生进一步创作的欲望。如笔者在班级中开展每周两次随笔的作文实践,每次随笔写得优秀的学生会得到一本杂志的奖励,学生们非常感兴趣。有一次,一个写作水平一般的学生竟然写了1000多字,题目叫《我小时候的趣事(一)》,虽然随笔中有不少错别字,但是内容让人忍俊不禁。及时的评价可以这样做:一是实行物质奖励;二是全班大力表扬;三是鼓励他继续按照专题写下去,写趣事(二)、趣事(三)、趣事(四)……后来该生对随笔产生了兴趣,每次都写很多,而且越写越好。其他同学也仿此做法写起了自己的连载。一时间,学生们都嚷着说每周写两次随笔次数少了。
(二)“横竖”对比
苏轼在《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观感也是不同的。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师从横向、竖向等不同角度对比观察,会获得不同的观感。
一是对比作文内容的生动性。《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习作要求中提道:“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4]3教师在批改或点评第三学段学生的习作时,首先要参照《课程标准》,看看学生是否达到这一目标。如:同是写做元宵,我们来看看三位学生写的内容。生1:我穿上围裙,拿起妈妈弄好的圆球,用大拇指弄了个圆洞,再把调好的黑芝麻粉倒入圆洞,最后用旁边洞里的面把调料关在里面。生2:妈妈把切好了的小面团递给我,我用手在面上按了一个小洞,用汤匙给它塞了点芝麻,再揉成一个圆球,汤圆便做成了。生3:我将糯米团揉成一个小圆球,再把黑芝麻放入小圆球中,揉啊揉啊,小面团圆鼓鼓、白胖胖的,看起来好诱人啊!我迫不及待地等着它下锅“游泳”了。通过对比三个学生写做元宵的过程,第一个学生用了“弄”“倒”“关”等动词显得生硬直白;第二个学生用了“按”“塞”“放”“揉”等动词相比第一个学生就好多了,更贴近书面语言;第三个学生用了“揉”“放”等动词则更为简洁,同时写了它圆鼓鼓、白胖胖的特點,让汤圆的样子跃然纸上,有着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生动的言语表达。教师讲评习作时,可将三位同学习作放在一起对比,让学生互相借鉴学习。
二是对比思维的高阶性。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5]。学生的作文是平铺直叙还是体现思维的高阶性,通过对比很容易看出来。好的作文总能略胜一筹,在表达中流露出他心思的细腻、与众不同的思想。作家孙道荣在《饭桌上,总是站起来的那个人》一文中写道:“如果留意一下,就会看出,其实在我们每个家的饭桌上,都有这样一个人,当厨房里的水烧开了,当菜凉了需要再热一下,当电话铃声响起,当谁需要用餐具或调料,他(她)总是及时站起来,去帮我们,这个人,如果不是我们的母亲,就一定是我们的父亲。总是站起来的那个人,是用一辈子在呵护我们的亲人啊!”[6]他的文章倍受人们的赞赏,原因就在于他写出了“小”事件背后的“大”道理。这种“小中见大”便是高阶思维的一种体现。孩子们是有灵性的,我将孙道荣的文章读给他们听,他们能听得懂,而且心思也细腻起来,从他们的随笔中可以看得见。一位学生在《爱是什么》中写道:“出门前,妈妈帮你梳好头发或整理好发型,帮你擦好鞋子、准备好早餐,叮嘱你注意路上安全,这是‘妈妈的爱’;学校里,和同学发生了一点小矛盾,彼此都很生气,这时班长过来劝道:‘不要生气了,矛盾是一时的,同学可是要做一辈子的呀,你们和好吧!’之后两人互相笑了笑,矛盾化解了,这是‘同学间的爱’;放学时,见到家门口正在聊天的邻居爷爷奶奶,你和他们打招呼,他们会微笑着说:‘这娃长大了,可懂事了!’,这是‘邻居间的爱’。爱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体会,都能感受得到,每一种爱都值得被记录。”我们不要求所有孩子都能有这样的高阶思维或情感体验,但引导学生思考各种大小事件对人们生活、思想的影响,这样的写作意识应该是需要培养的。
四、“生”
(一)“生”在生活
好的作文应该有生活味,有烟火的味道。作者就像一位大厨,把酸甜苦辣的生活滋味通过写作这道菜去体现;作者又像一位理发师,将需要修剪的发型洗剪修、吹染烫,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发型设计。如写事类的作文比较常见,学生往往会将一件事反复写,直至自己都觉得枯燥乏味了。但如果引导学生把思维扩散开去,就可能打开写作之源。《课程标准》对作文与生活的联系是这样阐述的:“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4]15笔者经常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审题,学习写作的“同类项合并”。比如,“那一次,我真后悔”“校园里令你难忘的事”“六年小学生活的感触”“童年里印象深刻的事”“特别”等,都可以合并为写事类的,即“令自己难忘的一件事”。学生可以写去某处游玩,也可以写课堂上、家庭中发生的一件事,还可以写一次尴尬的经历等。比如,一学生写童年最难忘的一件事。她对到上海迪士尼游玩的经历印象深刻,那么就可以用这段经历当作素材。她在开头这样写道:“童年是一条河,河水在不停流淌。河水里有小鱼儿、石头、水草、浮萍……小鱼儿在河里快乐地游着,如同童年里快乐的时光。记忆的小鱼儿游到了上海迪士尼乐园,我在那儿见识了许多没见过的风光……”接下来便可以进入迪士尼游玩的正题。同样,这段经历还可以用作“令我难忘的事”“特别”等作文题。生活永远是写好作文的源头活水,所以要想写出好作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好好生活、好好体验、好好表达。
(二)“生”在生根
语文教师应有这样一种情怀:在学生心中播下文学的种子,让文字在他们心间生根,努力让他们能写一手好文章。当然,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加引导。一是要多读书,多观察。作家与普通人的不同点是嬉笑怒骂皆能写成文章,原因在于他们读书多、观察多、思考多,将生活与文学融会贯通了。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写随笔、日记、微作文,记录读书时、交流中、生活中遇到的人或事,记录可以帮助学生筛选、整合素材,储存一些有趣的、生动的人或事。二是要多摘抄,多模仿。课堂上,我们会学到一些经典文章,要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字摘抄下来,在平时的习作中多加运用。如,《牧场之国》中有这样一句话:“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3]97这段文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牧场中牛犊与老牛不同的模样,牛犊端庄得像贵妇人,老牛威严得像家长。学生通过品读,可以感受到文字的生动,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摘抄下来,模仿着写,假以时日学生的语感就会生根发芽。
综上所述,小学作文评价的妙、趣、横、生体现在作文的不同层面、不同视角、不同维度。作为语文教师,评价指导学生作文时要立足课堂,着眼课外,联系生活,激活思维,引导学生写作文时做到真实有趣、真情演绎、真切表达,从而写出更多真正意义上的好作文。
參考文献:
[1]陆萍.从材料核心中放大文章意蕴——浅谈哲思类材料的记叙文写作[J].中学语文,2015(18):107.
[2]温儒敏.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温儒敏.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杨丽琴,黄瑞夷.培养学生阅读的高阶思维[J].语文教学通讯,2016(30):18.
[6]孙道荣.饭桌上,总是站起来的那个人[J].意林,2016(14):51.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童心作文’教学与实践研究”(D/2013/02/035)的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21-10-18
作者简介:魏田,泗洪县衡山路实验学校(江苏宿迁,223900)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宿迁市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