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部分中学生心理虐待和攻击性行为的相关分析*
2021-01-05秦倩李兵陈明炫万英李毅庹安写
秦倩,李兵,陈明炫,万英,李毅,庹安写**
(1.贵州医科大学 医学人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2.贵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心理虐待是指对儿童有责任义务、关系亲密的人持续地、重复地对儿童采取不恰当的抚养方式,如对儿童的恐吓、贬损、干涉、纵容、情感忽视等,虽不涉及身体和性的接触[1],但长此以往,将会对儿童的认知、情感、行为造成消极影响[2]。攻击性行为是指由于对他人或自身产生敌意、愤恨等不满情绪而施加的破坏性行为,包括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等[3],是衡量个体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后期发展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4];青少年攻击性行为是中学生群体中较为普遍的一种问题行为,这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5]。为有效解决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园存在的欺凌问题,2018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中小学生欺凌防治落实年行动的通知》,各地方政府也开始针对此问题相继出台各种地方性预防及治理方案并着手推进[6]。在心理虐待家庭中,不利的生活环境容易使儿童形成多疑敏感、孤僻自处等人格特点,导致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不良的行为模式[7]。随着年龄增长,中学生进入身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各项生理机能逐渐成熟完善;但与此同时,其认知发展水平不高,思想易偏激,该阶段攻击性行为更具有破坏性[8]。基于此,本文对中学生心理虐待与攻击性行为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两者的关系,以期为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科学预防和有效控制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贵州省贵阳市、安顺市、遵义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5个地区,调查10所中学,按年级分层(初一~高三),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施测,共发放问卷2 500份,有效问卷2 303份,有效回收率为92%;其中男生1 093人、女生1 210人,初中1 452人、高中851人,年龄11~21岁、平均(14.80±1.71)岁。
1.2 调查方法
1.2.1一般情况调查表 采用自编的基本情况调查表,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民族、生源地、是否住校或班干或独生子女,以及父母和家庭情况等信息。
1.2.2心理虐待量表 采用潘辰等[1]修订的《儿童心理虐待量表》,共23个项目,包括恐吓、忽视、贬损、干涉及纵容 5 个维度。采用利克特 5 级计分,其中0=无,1=很少,2=有时,3=经常,4=总是,量表及各维度上的均分>1分,则视该项目为阳性,分数越高表明个体在童年期受到的心理虐待程度越高。本次调查中该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 0.891。
1.2.3攻击行为量表 该量表由Buss和Perry编制而成,刘俊升等在中小学生群体中进行了修订[9],用于检验受试学生攻击性行为倾向,量表修订后的Cronbachα系数为0.84,重测信度系数为0.92,具有良好的信度;问卷共20道题目,共包含身体攻击、敌意、愤怒、替代攻击4个维度;采用五级评分制,其中“1”表示题目表述内容与自己的情况“非常不符合”,“5”表示“非常符合”,
1.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次调查的数据均来自于学生自主测试,为减少共同方法偏差问题,本研究首先采用程序控制方法,问卷设计阶段严格控制问卷长度,合理设置题目顺序。施测过程中选择不同地区、学校、年级,使用统一指导语,并采取匿名测评,降低受试学生顾虑,尽量从根源上控制并减少共同方法偏差的产生;数据的分析阶段,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结果表明,第一个公因子的解释方差比为22.97%,小于常用的临界标准40%,因此,可认为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问卷经过核查后,对有效问卷进行编号,使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采用双人双录。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差异分析,心理虐待与攻击性行为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心理虐待及攻击性行为得分
中学生的心理虐待、恐吓、忽视、贬损、干涉、纵容的得分分别为(1.00±0.65)分、(1.51±0.98)分、(1.03±0.81)分、(0.65±0.82)分、(0.72±0.75)分、(1.03±1.45)分;攻击性行为、身体攻击、愤怒、敌意及替代攻击得分分别为(2.56±0.69)分、(2.37±0.76)分、(2.43±0.94)分、(2.98±0.95)分及(2.58±0.79)分;各维度平均分均低于理论中值3分。
2.2 心理虐待及攻击性行为在性别和学段上的差异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学段的中学生在心理虐待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上,男生攻击性行为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学段上,高中生攻击性行为高于初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及学段中学生心理虐待与攻击性行为评分比较分)Tab.1 Comparison of the scores of psychological abuse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among middle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different genders and school
2.3 心理虐待与攻击性行为及其各维度间的相关分析
对贵州地区中学生心理虐待与攻击性行为及各维度间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理虐待量表中除纵容维度外,总分及其余维度(恐吓、忽视、贬损、干涉)均与攻击量表总分及其各维度之间有正相关(P<0.05)。见表2。
表2 被调查中学生心理虐待与攻击性行为的相关系数(n=2 303)Tab.2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psychological abuse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among middle school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n=2 303)
2.4 心理虐待与攻击性行为的典型相关分析
将心理虐待5个维度(恐吓x1,忽视x2,贬损x3,干涉x4,纵容x5)组成的X组变量与攻击性行为4个维度(身体攻击y1,愤怒y2,敌意y3,替代攻击y4)组成的Y组变量进行典型相关分析,共得到3对典型变量,两类指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典型相关系数分别0.455、0.156、0.091。见表3。为便于不同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比较,使用标准化的典型变量系数,由标准化典型系数可以得到3对典型变量的函数:第一对,V1=-0.652 x1-0.209 x2-0.008 x3-0.295 x4-0.070 x5,U1=-0.369 y1-0.179 y2-0.387 y3-3.313 y4;第二对,V2=0.380 x1+0.713 x2-0.492 x3-0.446 x4-0.742 x5,U2=-1.182 y1+0.612 y2+0.413 y3+0.178 y4;第三对,V3=-1.378 x1+0.725 x2+0.957 x3+0.038 x4-0.056y5,U3=-0.005 y1-1.178 y2-0.786 y3-0.330 y4。由第一对典型相关变量可知,V1主要由x1决定,U1主要由y4决定,说明中学生心理虐待与攻击性行为的相关性主要表现为恐吓与替代攻击的相关;由第二对典型相关变量可知,V2主要由x5决定,U2主要由y1决定,说明中学生心理虐待与攻击性行为的相关性主要表现为纵容与身体攻击的相关;由第三对典型相关变量可知,V3主要由x1决定,U3主要由y2决定,说明中学生心理虐待与攻击性行为的相关性主要表现为恐吓与愤怒的相关。
表3 被调查中学生心理虐待与攻击性行为典型相关系数(n=2 303)Tab.3 Typica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psychological abuse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among middle school and high school students(n=2 303)
3 讨论
本研究主要考察了贵州省5个地区10所中学2 303名中学生心理虐待与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及关系,研究结果显示,2 303名中学生心理虐待、恐吓、忽视、纵容均呈阳性,表明贵州地区中学生存在心理虐待的现象,施虐者往往是他们的抚养者,大多数抚养者缺乏相应的心理知识,心理虐待没有明显外部表现[10],多为无意识中发生、且行为结果不易察觉,对行为影响更具延迟性,长期不恰当的抚养方式,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可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次调查中,中学生攻击性行为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敌意维度得分最高,说明贵州地区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状况良好,并且对他人的攻击主要表现在对他人仇视的心理和敌对的情感上,这一问题不能轻视,应加以防范。心理虐待在性别和学段上无差异。说明中学生遭受心理虐待的现象普遍存在,性别和学段的影响较小。攻击性行为男生高于女生,这与方永慈[11]研究结果一致。男生的身体构造,激素,力量等生理因素,以及高冲动性的性格均会增加其攻击性行为,且女生容易被攻击性行为造成的犯罪感和害怕情绪所影响,从而对攻击性行为产生抑制作用。此外,高中生攻击性行为高于初中生,初中生大多以身体攻击为主,而高中学生更多以安全,隐蔽的方式(敌意、愤怒、替代攻击等)表达自己的攻击性行为,本次调查中隐蔽的攻击性行为所占比例较重,这也许正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恐吓、忽视、贬损、干涉、心理虐待与攻击性行为及其各维度之间均为正相关。这与韩美玲等[12]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中学生早期遭受的心理虐待越多,后期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越高。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抚养者长期表现出恐吓、忽视、贬损、干涉等行为,容易让其产生愤怒、敌意、挫败等负面情绪,并且这些过度专制和约束的养育方式经过不断强化后,更容易形成一系列的非适应性行为[13],可能以直接的身体攻击或间接的言语攻击等形式表现出来。说明心理虐待与攻击性行为关系密切,若想降低中学生攻击性水平,减少攻击性行为,可以考虑从心理虐待各个维度进行干预。
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反映心理虐待的典型变量主要由恐吓、纵容决定;反映攻击性行为的典型变量主要由替代攻击、身体攻击和愤怒决定,由3对典型变量的函数表达式可以推断出,恐吓、纵容与替代攻击、身体攻击和愤怒呈正相关,即当中学生在儿童期遭受的恐吓越严重,抚养者对其不良行为越纵容,个体越倾向于表现出替代攻击和身体攻击,以及愤怒情绪。研究指出,心理虐待被认为是最常见的虐待形式,它与身体虐待一样具有伤害性,由于不易识别,所以常被人们忽视,但它所造成的伤害将会持续到青春期甚至到成年期[14]。儿童期遭受心理虐待的个体容易在观察中习得与抚养者相关的不良行为模式,在后期更易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心理虐待的普遍性及持续性的不利影响,提示需要重视儿童期家庭教育对个体攻击性行为带来的长期影响,有研究提出青少年阶段是进行预防和干预的关键时期[15],故若想预防和减少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发生,需要提倡健康的家庭教养方式,从家庭内部进行干预,儿童期心理虐待干预工作不应因家庭结构差异而差别对待。同时对中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