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和现实场景结合模式在影像技术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2021-01-05王传兵李大鹏吴飞云施海彬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医学影像教室理论

王传兵,李大鹏,张 玲,吴飞云,施海彬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南京 210029)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概念最早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巴罗霍华德·巴罗斯[1]提出,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应用于临床医学教学[2]。由于PBL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现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界备受推崇的教学方法。随着技术发展革新,影像技术已经从简单的X线部位投照到复杂的CT、MR等大型精密仪器掌控。与其他临床专业相比,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必须理论联系实践方能有的放矢。

教育部2012年新增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能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肩负着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泰山医学院、徐州医科大学、江苏建康学院、南京卫生学校、盐城卫生学校等多所大专院校的临床实践教学工作,教学任务繁重。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特别是临床实践方法迫在眉睫。

1 PBL教学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PBL教学经典的做法是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分组收集资料、小组讨论、课堂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PBL是由西方国家率先应用,并迅速在高等医学院校普遍实施,被认为是专业教育领域最引人注目的教育革新。国内最早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开展,近年来,国内开展PBL教学的医学院校逐渐增多。这些院校分别在基础课程、临床课程和实验课程中进行了PBL教学的尝试,如王志东等[3]应用全科医学理念开展老年外科PBL与以病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case study based learning,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孙阳等[4]基于全科医学理念开展老年医学PBL教学中的应用;闵卫利等[5]的PACS 影像系统与PBL、CBL教学在肿瘤临床教学中联合的应用价值,都取得良好效果。该院教师发展中心非常重视PBL教学的应用,每年为学校专职教师、各附属医院代课教师开展专门培训,进行现场演练,现场考核,考核通过发PBL导师证书,获得证书后经过每年两次集体备课方可开展PBL教学工作。教师在掌握PBL教学精髓的基础上可以在其他专业交叉代课而不局限于自己专业,前期除了基础课程以外,也在医学影像学理论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了PBL的尝试,获得了一定的经验。

2 新时期影像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及实践教学特点

2.1 影像技术专业教学现状 教育部2012年新增医学影像技术本科专业,四年制医学影像技术是培养从事影像技术与操作方面工作的高精尖技术人才,在机器设备参数设定及治疗剂量控制方面的能力水平均明显优于五年制的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6-8]。此外,CT、MR、PET-CT、PET-MR等大型精密仪器的快速应用,要求影像技术从业人员不仅要能够简单操作更要从理论高度指导实践应用,使这些大型仪器更好地发挥作用,以得到更好的影像图像。目前影像技术专业的教育多是前三年学校集中理论教学,最后一年进入临床实习,学校集中理论授课中基本没有临床实践机会,临床实习过程又没有理论指导,导致理论授课因缺乏实践形成不了客观印象,临床实践又因缺乏理论指导,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2 影像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特殊性 实践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由教师引导或指导学生亲自参加与专业课程相关的实践训练的教学活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影像技术实践教学有其自身特点,学生既要真实地面对患者又要在理论知识基础上进行X线、CT、MR等大型设备实际操控,单纯的PBL教学和单独的理论教学无法真正满足影像技术实践教学的需要。如何提高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实践学习中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践教学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3 PBL虚拟教室的建立及应用

3.1 PBL虚拟教室的建立 标准的PBL教室由中央智能控制系统、教师端系统、学生端系统、录播系统以及各种展示和交互设备构成,各系统通过网络路由模块接入局域网内[9-11]。基于影像技术实践教学的特点,该院放射科创造性地建立概念性PBL虚拟教室,包括四个部分:①前期的学校理论教学作为基础。②有一定的临床见习或者实习经验。③医院数字化多媒体教室作为PBL教学载体。④有患者X线、CT、MR检查的现实场景。概念性PBL虚拟教室是种突破时域限制,包括患者放射科检查全过程的综合性教学模式。

3.2 PBL虚拟教室的应用流程 PBL理论教学和以案例为轴心的现实场景教学相结合的临床实习教学模式重点在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分组收集资料、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然后实际操作完成检查,其他同学仔细观察根据讨论内容找出可能存在错漏的地方,最后回到教室进行总结。即由理论到实践,实践发现问题PBL讨论,再回到实践验证,达到融汇贯通的目的。见图1。

图1 PBL虚拟教室的应用流程图

3.3 PBL虚拟教室影像技术专业学生中的实例 2019年上半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5名影像技术实习生实在践教学中首次应用“PBL虚拟教室”概念教学尝试。所有学生都经过学校系统理论学习,对理论知识有一定了解,并在放射科实习一段时间后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数字化教师给学生展示案例,学生先分组讨论、查阅资料后选一名学生到X线机房现场操作,其他学生仔细观察、记录,并对操作学生进行评价。

代表性案例:患者外伤后到急诊看医生,医生开具腕关节申请单到放射科检查。问题:①我们接诊注意事项?②患者检查步骤?③我们可能用到的医学知识(解剖、医用物理、专业基础、应用实践)?④我们涉及的人文关怀?学生积极性非常高,自动组内分工,有负责查教科书的,有负责上网查资料的,有负责记录的,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讨论热烈。20 min讨论结束后,到隔壁预留的X线机房,选出一位学生对患者(事先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配合)进行腕关节拍摄,同时对拍摄过程中涉及的上面四个问题进行口述,其他学生对其出现问题进行提醒、纠正。结束后回到PBL教室讨论、教师点评。

3.4 PBL虚拟教室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评价 PBL虚拟教室教学模式使学生从理论—实践—理论升华—实践。现实场景中学生身临其中印象深刻,每位学生从被动接受理论知识变成积极主动参与其中,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很好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参加实习,教师对实习发现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使学生从被动和依从学习转化为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如对于摄影角度的精准把握、摄影参数的调节及剂量的最优化、图像后处理的应用等,还可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提出一些实用而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如案例中有学生提出腕关节受伤会不会是舟状骨的问题(舟状骨需要拍摄尺侧偏转位),如果是女性患者怀孕了来拍片怎么办,女性患者拍过片几周后发现怀孕怎么处理等问题。新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讨论

随着现阶段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教学教材已从过去平面纸质的课本发展为立体化、网络化的多媒体教材,教学方式也从传统单一的课程教学发展为网络教学[10]。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学生可以得到更多信息的同时也可以轻易得到上课内容的相关PPT,甚至可以搜索到不同版本,教师讲课内容相对来说缺乏新鲜感。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是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PBL 运用在临床医学中是以医学实际案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全体教员以导师或引导者的身份出现,新知识的理解和学习主要通过自我指导的学习获得[11-12]。PBL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医学影像技术学作为一门飞速发展的学科,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从单一的X线影像发展为CT、MR、超声、DSA等多种影像技术的综合影像学。影像手段从单一到多元化发展;成像从二维显示到数字化多维显示;影像技术从简单的X线部位投照到复杂的CT、MR等大型精密仪器掌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教学工作必须本着理论联系实践的态度,突出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医学影像技术理论知识面广、内容抽象枯燥等方面问题,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提高学习效率, 使教学更为生动和形象,此外也可以通过创新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13-15]。

本研究创造性地建立“PBL虚拟教室”概念,使学生身临其境,以工作状态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有效地解决了影像医学高速发展与影像技术教学中实践和理论教学脱节的矛盾,弥补学校理论教学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使学生能够用学校理论指导实践,再从实践问题上升到理论,以更高理论为基础指导实践的突破。

猜你喜欢

医学影像教室理论
《中国医学影像杂志》稿约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坚持理论创新
“313”教室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影像组学在核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