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与健康教育

2021-01-05周艳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3期
关键词:血压高血压老年人

周艳玲

(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中心医院,吉林 延边 133613)

0 引言

随着医疗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类平均寿命大幅提高,根据我省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年末,我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为529.18万人,占省内总人口的19.57%[1]。随之而来的老年疾病问题不断增多,高血压在老年病、慢性病中发病率高居首位。社区基层卫生中心(站)作为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社区的主要功能建设在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优势明显,在提高就医效率、降低医疗成本上的作用广为认可,通过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社区护理,完善建档管理,给予健康指导、血压监测、合理用药、定期随访等项目的制度化建设,可以有效的控制老年患者血压发展,提高辖区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9月间我院组织开展“关爱辖区老年人健康”免费体检中诊断为高血压疾病的老年患者共56名,根据个人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43名,男24例,女19例,年龄61-73岁,对照组13名,男6例,女7例,年龄65-78,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模式:在患者来院诊治过程中,社区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宣教,包括常规用药指导及为患者发放高血压知识宣传手册,对高血压常识知识、并发症、禁忌、注意事项进行系统告知。

1.2.2 观察组患者行社区护理模式:在开展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利用新技术手段建立各项信息较为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通过数据采集、跟踪随访、社区护理备案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情况进行全程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开展符合老年患者实际需求的相关社区护理工作。①建档管理,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详细准确的记录患者的各项基础数据,定期更新老年患者数据,通过电话随访、老年人社区医院就诊等数据来源及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近况进行更新,通过老年患者的数据曲线对比,为医生更新治疗方案及诊治提供参考。②健康指导,通过老年患者近期数据变化情况开展电话随访,对影响血压额敏感项目进行问答,然后根据家庭、个人情况展开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及时对老年患者饮食、运动等问题及生活中存在的不良嗜好等行为予以纠正,同时及时与老年患者家属就该问题进行沟通,鼓励患者家属监督患者培养健康饮食、作息习惯,以保证老年患者血压指标平稳。③血压监测,定期对老年患者血压情况进行监测,按月为老年患者建立血压情况图谱,方便掌握老年患者近期血压状况,通过手把手的操作培训患者、家属正确使用血压仪,对确实存在困难的老年患者进行家庭随访,确保医生、老年患者、家属对血压状况了解,通过护理工作的开展将家庭医生的工作内容落到实处。④合理用药,根据老年患者病情发展,建立长期性、规律性的用药方案,结合患者情况,监督患者服药情况,认真讲解药物降压特点,避免患者自行停药,影响治疗效果。⑤心理护理,由于老年人长期受到高血压病痛影响,个人情绪低落、消极[3-4],护理工作中要充分考虑患者实际情况,摒弃官方的说教方式,以唠家常、闲聊的方式为患者讲清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通过患者自身数据进行比较,对治疗效果和患者依从性进行肯定,争取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⑥定期随访,每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跟踪随访1次,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等。

1.3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社区护理前后血压控制情况。通过自制问卷调查两组患者掌握高血压疾病知识情况,总分100分,80-100分为较好;60-80分为一般;60分以下较差。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采取社区护理后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变化比较()

组别 例数 舒张压 收缩压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3 142.38±14.216 122.43±12.24 97.73±9.61 82.24±8.16对照组 13 141.67±14.14 129.25±12.36 97.12±9.55 88.18±8.46 t - 0.215 2.546 0.289 3.276 P - 0.827 0.013 0.771 0.012

2.2 两组患者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在3个月社区护理后对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比较[n(%)]

3 讨论

高血压作为老年人现阶段常见的慢性病,药物治疗方式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药物治疗周期长,对患者自身的行为自控能力和服药依从性有很高的要求[5],社区护理作为现阶段社区卫生医疗机构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在实施中有着距离近、方便群众、持续性较强等优势。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不按医嘱服药及自发停药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患者出现脑卒中、心血管疾病并发等严重后果,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在对老年患者采取日常不间断的高血压疾病知识宣讲的同时开展社区护理,老年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高血压疾病知识知晓率有较大提高,分析原因:一是现代社会人们逐渐提高了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大家对健康教育的内容和范围需求也逐步增加,针对辖区老年患者适时开展高血压知识宣讲、提高护理能力和应急抢救措施方面的健康教育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6],促进健康理念深入人心。二是由于社区护理拉近了患者与医生、护理人员之间的距离,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的同时得到了大家对护理工作的认可,自发的提高了自身的服药依从性和遵医嘱行为,对老年患者、家属健康教育活动效果明显[7],三是社区医疗比重逐步加大,社区在治疗管理慢性病患者方面优势发挥明显,通过完善的建立患者健康档案,日常随访工作的不断开展,对提高辖区内居民健康水平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不但有效提高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基础资料的不断充实、完善、汇总,在医疗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更加凸显。

传统的护理和健康教育为独立性较强的两项工作,两项工作之间联系较少,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为健康教育宣教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选模式,其中护理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宣教不断节约了时间成本,同时由于目前老年人寡居的实际社会情况,满足了老年人的被关心的心理需求,比较能够得到老年人的认同,从而使得老年人在接受护理工作时抵触情绪更少,对护理工作更加配合,这需要护理工作人员在熟悉护理工作流程的同时,对高血压病症原理、治疗方式、禁忌等相关医学知识有着全方面的深刻了解,可以通过解答老年患者关心的问题的同时向其普及老年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同时还需要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心里状态有着明确的了解,护理工作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对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及能力水平提出了高标准和高要求,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符合目前社会对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现实要求,同时也为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提档升级提供了一条现实途径。

综上所述,通过社区护理工作开展范围、力度不断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内容、形式的不断开发、进化,有助于辖区老年患者对自身血压进行有效控制,同时高血压知识的传播范围由患者个人扩展到患者家庭,对营造社会关注高血压健康起到一定作用,值得在社区医疗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血压高血压老年人
《全国高血压日》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