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分析技术对肺内局灶性磨玻璃结节的CT诊断价值分析
2021-01-05王晓慧
王晓慧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苏州九龙医院 放射科,江苏 苏州 215021)
0 引言
磨玻璃结节(GGN)为肺部常见影像学表现,是肺间质或肺泡早期损害影像学表现,在高分辨率CT肺窗下以局灶性云雾状密度增高影为影像学表现,且可准确分辨肺内血管、支气管。临床大量资料显示肺部CT检查若上时间显示GGN组织出现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等恶性病变几率在50%左右,若CT影像学中GGN显示为实性提示恶性病变几率70%左右,且GGN直径<10mm预后效果较好,术后5年内生存率在100%因此及早诊断对临床治疗、预后有重要作用[1]本次选择50例2019年06月至2019年12月接收肺内局灶性磨玻璃结节患者研究评价肺结节分析技术对CT诊断价值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择2019年06月至2019年12月接收50例肺内局灶性磨玻璃结节患者研究,其中男15例,女35例,年龄28.56-71.36岁,平均(49.51±15.25)岁;10例有长期吸烟史者、40例无长期吸烟史;5例乳腺癌术后复查发现GGN者,8例胸痛、发热、体质量下降就诊发现GGN者,13例健康体检后发现GGN者,24例咳血、咳嗽就诊后发现GGN者。排纳标准:①纳入:签署知情同意书者;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获批者;临床病理证实为GGN者;GGN直径<3.0 cm;②排除:药物禁忌症者;肝肾功能障碍者;继发性高血压者。
1.2 方法。纳入研究50例患者均实施CT扫描检查,选择CT扫描仪(德国,西门子)扫描,扫描前对患者进行屏气训练,确保其可在扫描时平静呼吸屏气,管电压-100 kv管电流-智能毫安秒、准直-0.6 mm、螺距-1.2 mm、层厚-10 mm重建层厚-1 mm、肺窗-150f纵膈窗-130f扫描肺尖部-膈肌底部[2]。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仪,扫描前指导患者进行屏气训练,确保其可在扫描时平静呼吸屏气,管电压-100 kv管电流-智能毫安秒、准直-1.25 mm螺距-0.984 mm层厚-10 mm重建层厚-1.25 mm,扫描肺尖部-膈肌底部[3]。
1.3 观察指标。①由3名经验丰富放射科医师阅片,分析50例患者不同病变类型检出率及CT表现。
1.4 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检验值用t、平方差表示,计数资料检验值以%卡方表示,统计数据借助SPSS 22.0分析,检验结果以P值表示
2 结果
2.1 检出率。50例患者CT检出率详见表1,表2。
表1 检出率(%)
2.2 CT表现。良性病变CT检查无内部气泡、胸膜凹陷、血管集束征,且随着病情加重上述表现越明显,见表3。
表2 磨玻璃结节检出率(%)
表3 不同类型病变CT表现(%)
3 讨论
GGN是肺内局部组织密度增高影,人体正常情况下吸气时肺泡腔扩张可容纳大量空气,呼气时肺泡壁弹性回缩实现气体交换,组织病变后肺泡腔内有少量液体潴留、炎性浸润、肿瘤浸润时组织内密度便会增加,此时CT扫描检查时CT值会升高形成GGN[4]。
随着影像学技术发展在低剂量CT扫描基础上开展肺结节分析技术可提高GGN检出率,因肺结节分析技术可从多平面、多角度显示肺部结节情况,而后通过彩色标记显示结节与支气管的关系,且肺结节分析技术增强扫描可碘增量测定,通过计算GGN碘浓度可明确GGN辐射剂量百分比,若监测显示碘浓度升高提示GGN进展,若监测显示碘浓度降低提示GGN得到有效控制,此为肺结节分析技术监测优势[5]。临床资料显示磨玻璃结节内实性成分的多少直接决定组织病变程度、侵袭范围,实性成分越高恶性几率越大,本研究中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中96.67%为浸润性病变,提示该结论准确性。GGN形状与良性、恶性关系密切,圆形或类圆形较其他形状GGN恶性可能性低,主要是病灶组织成堆积式、膨胀式生长,本研究中良性病变、浸润前病变圆形或类圆形占比80.00%该结果与其他研究一致,提示本研究结果科学性[6]。当结缔组织数量增多会产生纤维性线条影响,这是毛刺的形成原因之一,当然其也与肿瘤与临近支气管等组织靠近时的放射影像有关[7]。一般情况表明分叶征和毛刺征的出现与肿瘤恶化有密切关系,表1研究数据也该观点论证一致,证明该结论的正确性[8]。另外有文献认为肺癌患者体内瘤体内组织呈纤维化和肿瘤数量增加是引起血管集束征的原因,但本次研究浸润性病变概率与浸润前一致,未能证明此观点,可能与病患病灶位置差异有关[9]。
综上所述,在肺内局灶性磨玻璃结节诊断中采用肺结节分析技术、CT影像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可明确诊断、鉴别不同类型病变,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