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扑克牌的魔力

2021-01-04王钰津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51期
关键词:智障学生扑克牌数学教学

王钰津

摘要:本文研究了扑克牌游戏的多种教育功能,结合扑克牌游戏的实用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介绍扑克牌游戏在智障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例。借助扑克牌游戏激发智障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智障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智障数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扑克牌  智障学生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智障学生智力低下,观察、认知能力差,感知事物迟钝,给数学学习带来特别大的困难。本来智力上的缺陷已经让智障学生对数学望而退步,加上枯燥、乏味的数学内容,很多智障学生都对数学产生厌倦心理。但是扑克牌就有一种魔力,可以把数学的学习变得富有娱乐性和可操作性,激发智障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智障学生各种数学能力,让智障学生的学习充满了快乐和好奇,收获成功的喜悦。

一、扑克牌在智障数学教学中的有效作用

(一)扑克牌具有激发智障学生学习兴趣的魔力

玩是所以孩子的天性,对于智障学生来说,一味的让他们学习数学,是一件很枯燥和痛苦的事。把扑克牌游戏带进课堂教学中,利用扑克牌有图形有数字,简便轻巧,玩起来既轻松又千变万化的特点,老师可根据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通过扑克牌游戏来分解汲取。

(二)扑克牌具有集中智障学生的注意力的魔力

由于大脑发育受损,智障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智障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做那些乏味的练习题。扑克牌游戏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扑克牌更直观、可以动手操作,而且在游戏、比赛中智障学生更能集中注意力。

(三)扑克牌具有提高智障学生数学数感的魔力

智障学生由于先天性的缺陷,他们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和活动,对游戏活动有着天然的心理趋向。因此,老师顺应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扑克牌游戏引入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的意义和作用,积累经验,建立良好的数感。

二、扑克牌在智障数学教学中的巧妙应用

(一)理解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是培养数学能力的前提。智障学生的思维长期停留在直观形象阶段,缺乏分析、综合、概括能力,他们难以理解掌握各种规则和概念。在学习数学概念的时候恰当的加入扑克牌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概念,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可以组织学生运用扑克牌进行认数、数数活动,老师选取2——10共9张扑克牌,将牌反扣在桌面上,随机抽取一张,让学生认上面的数字。如果学生认对了,就请他说说是怎么认的,从而引导他们去数扑克牌上花的朵数,练习数数;如果认不对,就让学生数牌上的花数来得到正确的结果。这样的游戏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认数、数数,还可以学会数字的读音。好玩有趣的扑克牌游戏,既满足了智障学生好动、好奇好胜的天性,又达到了认数、数数的教学目的,真正实现了“做中学”的教育理念。除了认数教学,在教学“理解相邻数”、“掌握单双数”、“认识顺序”、“认识大于號”等这些内容的时候也可以加入扑克牌游戏,加深对概念的认识。

(二)开发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活动的核心,而智障学生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玩扑克牌不仅在玩的过程中可享受无穷乐趣,还能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可运用扑克牌让学生感知长方形的周长的变化情况。游戏一:每个学生各准备1张牌,摆放在桌子上,组织学生计算这张牌的周长是多少。游戏二:给学生2——4张扑克牌,让学生将牌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摆放在桌子上,组织学生计算拼成后的大长方形的周长。程度较差的学生可以只玩第一个游戏,程度较好的学生两个游戏都可以玩,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设计难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其实 “分类与集合”、“比较数的大小”、“巧排顺序”等扑克牌游戏都能开发智障学生的数学思维,所以扑克牌既是好玩的玩具又是实用的学具。

(三)提高计算能力

智障学生由于智力的缺陷或落后,他们的分析、综合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比较差,对计算数学往往感到困难,老师在设计计算的练习时加入一些扑克牌的游戏,可以增强智障学生计算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计算的能力。如:《2O以内加法》巩固练习中,同桌各持数目相同的牌,每人各出一张,谁先算出两牌之和,就赢这两张牌。这一活动,极大地调动了智障学生的口算积极性, 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口算能力。在学习“乘法口诀表”时智障学生的记忆力差,真的很难记住,但是玩扑克牌就可以帮助学生有趣的学习乘法。如:“钓鱼游戏”学生拿着一张数字牌,去钓桌子上的任意一张牌,然后根据牌面的数字大声地读出“几乘以几等于几”,这可以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记住“乘法口诀表”,又可以在练习中提高乘法的计算能力。

三、扑克牌在智障数学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一)要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设计扑克牌游戏

运用扑克牌游戏教学的本意是通过形象、生动的游戏使智障学生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然而,如果教师运用游戏的内容脱离了教学目标,数学游戏就变成了一般的娱乐游戏,其结果只是给学生带来一阵欢笑,什么都没留下。因此,每一个教学游戏的设计都必须服从教学的需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思维方法与学生喜爱的游戏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二)扑克牌游戏的选择难度要适中

运用扑克牌游戏教学,可让学生活跃气氛,增添学习兴趣。然而游戏内容过于简单化,会让学生失去挑战性,产生厌倦感受;内容过难,又会挫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变成教师一人演独角戏的局面。一个好的数学游戏,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设计不同的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都愿意参与,都有所收获。

(三)组织扑克牌游戏时要控制纪律

扑克牌游戏因其趣味性、可操作性,赢得了热闹的课堂气氛。但如果教师管理不善,智障学生的自控能力又较差,极容易出现互相打闹起哄的混乱局面。扑克牌游戏的顺利开展,需要在课前制定较为完备、严密的规则。

扑克牌作为数学课中的一个小道具,在我们智障数学教学中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不仅激发智障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们的各种数学能力,让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充满了快乐和好奇,扑克牌游戏的规则简单、 操作性强、 效果显著。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扑克牌的这种魔力进行数学教学,让它成为智障数学教学的好帮手。

猜你喜欢

智障学生扑克牌数学教学
混乱的扑克牌
智障学生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
生活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及调整策略
优化仿说句子训练,提高智障学生说话能力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扑克牌中的数学
巧摆扑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