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经类高校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21-01-04郝红霞

科教导刊 2021年14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统计学教学改革

郝红霞

摘要统计学课程是财经类高校本科生的核心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在同向同行的育人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促进统计学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更好地统一,培养有思想、有文化、敬业爱国的统计专业人才,本文以统计学课程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教育资源、途径和实践,为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统计学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14.052

Study on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the Statistics Course in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HAO Hongxia

(School of Statistics and Mathematics,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1815)

AbstractStatistics course is the core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and contains ric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ources. y.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with the same direc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unification of statistics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to cultivatethe statistics professionals with thoughts, culture,dedication andpatriotism,this papers takesthe course of statistic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expounds the educational resources, ways and practic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teachingreformof statisticscourse.Itcanprovidesome referenceforthereformof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 teaching in the statistical course.

Keywordsstatistic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中共中央、國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开发课程的思政元素,坚持改革创新,把学生培养成专业知识和爱国情怀兼备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更是为思政教学指出了明确的道路和发展的方向,他强调,思政教学要和每一门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统计学是搜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的科学,是财经类高校中几乎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门学科基础课,主要安排开设于本科二年级和三年级。在全国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原则的指导下,如何将统计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在培养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同时能够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本文本着响应国家新型教育理念的宗旨,试图从财经类高校统计学课程的角度出发,围绕新时期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思政元素,深入探查统计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多方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致力于助力学生形成对待自己和社会的正确态度和观念。

1财经类高校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

统计学作为处理数据的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学习过程中包含了大量的数学及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是应用在所有科学研究领域的一种通用的基本技术手段,如统计学在经济学、管理学、信息计算科学等诸多领域中有着非常广泛和深入的研究。[1,2][1,2]从国家层面上来讲,统计的工作关系到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各个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供统计咨询和监督是统计的基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统计是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的长治久安与统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开始的服务百姓到如今作为国家管理的一种职能,统计在一定程度上见证和推动着我国经济社会活动的发展历程。

2016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在《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要坚持实事求是,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和完整及时,建立健全新模式的统计调查体系。该《意见》的通过从制度的角度为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提供了保障平台,但是任何事情的执行和实施都是通过人来进行的。因此,统计学深层次的培养目标是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热爱数据,保护数据,尊重数据,增强学生“四个意识”,培养学生社会主义责任感和道德感,提高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统计学的力量。

2挖掘统计学课程的思政教育理论

2.1增强法律意识,提升学生自我修养

高等学校统计学课程的教学中时时刻刻都渗透着道德和法制意识的约束。在统计数据的搜集过程中,无论是实际领域的统计工作从业者还是作为课程实践过程中的当代大学生,都应该秉持着求真务实和诚信严谨的工作态度,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的获取最真实的统计数据,做到诚实守信,禁止因多方利益的驱使而作出违背自身道德修养、违反法律的行为。在统计数据的处理过程中,要本着尊重数据的内在精神,结合数据自身的本质特征,采取合适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清洗。在对环境、经济、生物医药、公共卫生、审计等领域的数据审核过程中,要坚持对直接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对间接数据适用性和时效性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检查,一定要坚持初心,守住底线,用高超的道德修养和不断提高的自我约束力维护统计数据的审核工作的真实有效性,提高自身法律意识,不断修正自我修养。同时要以此来告诫学生,无论在学习生活还是以后步入社会的工作中,要脚踏实地,不可弄虚作假,唯利是图。

2.2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在统计学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任课教师要能够利用心理学的知识熟悉并了解当下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行为特点,寻找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兴趣点的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学习利用所学的统计学知识去合理地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比如,在2020年这个特殊时期,教学方式从线下到线上的改变是否对大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大学生对疫情期间网络直播行业的迅猛发展的态度、大学生对未来几年毕业去向的分析考虑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社会责任感去关注并挖掘这些社会现象背后所折射出的发展规律。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提醒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判断分析社会现象的全貌,而不是听信网络上的片面之词,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样本结果是否可以代替总体作出统计推断,在潜移默化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有责任也有能力利用科学方法对呈现的数据现象进行剖析,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从内心深处意识到当今新时代大学生正确的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向学生介绍国内的统计学的发展历程时,向学生介绍我国的概率统计学家许宝騄,通过回顾统计学历史发展进程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时间序列数据的学习过程中,利用不同图形向学生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环境、社会民生等方面所取得辉煌成绩,统计数据作为媒介,图表作为载体,透过一张张直观形象生动的图形画面,让学生看到我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向学生讲解和解释清楚每一个统计数据的变化背后所蕴藏着的是我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所作的每一点努力,同时也提醒学生通过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今后的发展蓝图指出了方向。让学生看到任何事情所取得的每一点成就都是由一点一点的努力组成的,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勿以善小而不为,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一定会有我们每一个人的点滴努力。

3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途径的探索

3.1明确统计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传统统计学的教学目标大多数都是教会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统计学理论知识,会用相关的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应用,而统计学知识背后所潜藏的思政教育内容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探索课程思政改革的社会背景下,要结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来重新制定统计学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明确课程思政在统计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要把提高学生法律意识,提升其自身修养,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作为统计学课程的目标宗旨,帮助学生建立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使得知识的学习、能力的获得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在统计学课程的教学中得以实现。

3.2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统计学课程教师的思政意识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任课教师在思想上认同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才能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主动加入课程思政的相关要素,进行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努力寻找统计学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案和授课模式,使得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落在实处。其次,学校各部门要积极主动地组织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培训,促进思政专业课教师和统计学专业课程教师的交流合作,形成多学科交叉的学习环境,逐渐树立教师有意识的课程思政形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期望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无形的为学生树立新时代高校教师的优秀楷模,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对学校、家庭、社会的正确的认识观。

3.3挖掘统计学课程思政内容,促进教学改革

教师在熟悉统计学理论课程内容的前提下,要进一步探索理论知识背后的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如在频率和概率的讲解中加入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的观点,在贝叶斯理论教学中,结合“狼来了”的故事说明村民为什么最后没有上山的原因,同时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在假设检验的讲解中,在一定假设条件下,两类错误不可同时降低犹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是可以通过增大样本容量的方法同时减少犯两类错误的概率,以此例告知学生面对认识事情都要从长远的发展的动态的眼光来看待,不能“坐井观天”式的观察外界的变化。通过这种扩展性的讲解引导,寻找适合当代大学生在道德、法治、文化、爱国等多方面的落脚点,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趣味性、多样性,注重知识传授和思政育人功能于一体。

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变化使得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如今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探索适合理论教学和思政课程教學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除了传统的教师讲授方式之外,可以选择自主学习、直观演示、讨论式等多种方式。统计学课程思政促使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型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带动学生学习专业内容的积极主动性,还能够在认知、理念和情感等方面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能将思政元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4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

实践是检验学生学习最直接的方法,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应该将统计学和思政教学实践相结合。比如,在间接数据搜集内容的学习中,引导学生从合适渠道进行数据的下载和整理,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内容,教育学生要珍惜和尊重前人的劳动成果;为了体现近年来我国所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指导学生搜集过去几十年中我国在经济、环境、民生和全球性服务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利用规范的统计图和表对这些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展示。通过这些展示发现,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中高速的新阶段,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在大家的努力下有了明显改善,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显著变化,人民幸福指数有了很大提高。这些数据所展示出的结论让学生产生了一种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又一次强化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度挖掘数据背后的原因,让学生意识到,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优势,因此要坚定四个自信,树牢四个意识,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共同创造人类美好未来。

4结语

本文阐述了财经类高校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思政教学改革的教育资源、思政教学改革的途径和实践经验,说明了统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既要深度挖掘专业知识和思政理论的结合点,又要从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方面进行不断探索,使得专业知识教学和思政教学同向同行、协调推进,实现全方位育人,为国家培养严谨、守信、敬业、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本文获得南京审计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培育项目19QNPY016资助

参考文献

[1]潘鸿,张立芳,魏思琳.“课程思政”理念下《统计学》课的教学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9:54-55,60.

[2]余晓美,孔令十.统计学课程贯彻“课程思政”理念的探索与实践[J].滁州学院学报,2019,21(6):119-121,125.

[3]胡瑞香.浅谈课程思政理念下《统计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国际公关,2020,12:84-85.

[4]赵健.课程思政理念下“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路径研究[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5):92-96.

[5]陆伟东,陆敏.财经类高效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探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20,16:109-110.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统计学教学改革
大数据的统计学基础分析
统计学教学与实验实践的一体化整合初探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省属地方高校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