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探究

2021-01-04陈虹百王夏冀

科教导刊 2021年14期
关键词:教育管理

陈虹百 王夏冀

摘要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研究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基層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对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实效性,对于高校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意义重大。本文在分析新时代研究生党员群体的特点、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生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研究生基层党的建设助力。

关键词 研究生党员 教育管理 高校基层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14.038

On th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Graduate Party Memb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CHEN Hongbai, WANG Xiaji

(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Anshan, Liaoning 114007)

AbstractCollegesanduniversitiesareanimportantpositiontocultivatesocialistbuildersandsuccessors.The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graduate Party member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grass-roots party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graduate Party member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more high-quality comprehensive talen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aduate Party members in the new era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graduate Party member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 of graduate Party members, in order to help the construction of graduate grass-roots party.

Keywordsgraduate Party members; education management; the basic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研究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基层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对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实效性,对于增强党的组织活力和战斗力,促进高校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培养意义重大。新时代,党的新的伟大建设工程对研究生党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必须充分了解高校研究生党员群体的基本特点,正确分析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的重点问题,不断探索创新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途径,提高研究生党建的影响力、组织力和战斗力。

1研究生党员群体的特点分析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序列中的顶端,研究生是我国高等院校学生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群体。一般来说,高校研究生都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比较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而且学习能力比较强,在思想上更是具备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他们往往会比其他学生更容易接受一些比较新颖的事物。在高校研究生群体中,一个最为突出特点就是存在一定的年龄差异,而且学生的来源也是比较多元化的,又由于生活环境的不统一以及所学习的学科专业的差异,使得研究生党员群体呈现出比较独特的特点,决定了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研究生党员比例逐年提高。进入新时代,随着研究生招生数量逐年增加,我国高校研究生党员的数量和比例也随之逐年提高,有的学校研究生党员人数已经超过了研究生总数的二分之一。以某文科高校研究生的整体现状来看,其中研究生中的党员人数甚至已经达到百分之六、七十。这样的高比例存在,说明研究生群体不仅具备较高的知识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水平,而且在政治思想领域也是比较突出的,鉴于研究生党员的这一共同特点,给研究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也奠定了相应的基础,使整体工作开展起来更加顺利。

研究生党员学习工作比较分散。在高校中,研究生可以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目前我国研究生专业的学制通常为2-3年。但是这些时间里,学生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剩下的一年或两年中,学生要准备论文或者一些专业性实验。与本科生不同,学生要获得研究生学位,除了专业技能合格以外,还必须要进行一定数量的科研工作。每个研究生都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科学研究内容。由于研究生来自不同专业,而且研究方向和课题不同,甚至导师的观点也存在差异,所以导致学生学习的规律也有很大不同,这对组织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就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此外,相对于本科生来说,研究学生时间比较自由,开放性强,这使得很多研究生更在意自身的利益,对集体责任意识淡薄,合作精神不足。

研究生党员思想呈现复杂性和多元化。高校的研究生群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其结构和组成都存在一定的复杂性,所涉及的专业也是非常广泛。通常情况下,研究生的生源途径有很多,在其年龄层次上、学习和生活经历上以及所选择的科研方向上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也直接导致了高校研究生在整体的思想认知层面也更加多元化,所以这些研究而在入党之前也会存在各类不同的动机。比如有些研究生党员是坚信共产主义,并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有些研究生党员是认为入党以后能够在踏入社会以后给自己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提供助力;还有个别研究生党员完全是处于个人的虚荣心理,希望以此获取更多的利益等。高校研究生党员的这些思想特点,使得高校开展党员工作以及对新入党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2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问题分析

当前,许多高校研究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虽然充分结合了其工作的特点和优势,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仍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研究生党员入党前后表现不协调。当前高校研究生入党前后的总体情况来看,很多研究生党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入党之前在各方面的表现中都特别积极,学习上也比较努力,但是一旦在入选之后就开始逐渐松懈下来。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些研究生党员在学习和工作中态度消极,思想信念不够坚定,缺乏相应的宗旨意识,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而且很少参与一些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积极主动性不高,对一些公益活动态度不积极,并没有真正实现思政观念的提升,甚至有个别的在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偏离现象,往往为了谋取一己私利而无视集体利益,这就影响到党组织的形象,导致研究生对党员工作产生误区。

研究生理想信念教育相对不足。在日常的培养中,高校一般都比较关注对研究生群体专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往往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并严格要求学生能够在取得相应学位的同时获得与之相匹配的专业能力,并且能够在相关的学术期刊中发表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学术成果。但是,如过分重视对研究生专业素养的提升,而忽略了对研究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忽视了研究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性,使得一些研究生黨员也开始更加注重自身的文化成绩,进而忽略了自己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甚至对党的基本宗旨、党员权利和义务、党的纪律等缺少应有的认知和自觉。

研究生党员的群体意识相对弱化。当前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环境也逐渐向开放性过渡,此外一些西方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渗透,给高校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也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高校研究生教育本来就存在一定的独立性,这也直接导致了当前研究生的党员群体的思想意识淡薄,甚至存在个别的研究生党员有一种独特的优势感,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常常本着以自我为中心的原则,将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完全不顾及集体的利益,甚至还有少数研究生党员为了能够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而做出一些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

3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建议

坚持规范党员发展程序。发展党员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是党组织吸纳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关键手段。要按照《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条例》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基本要求,加强对积极分子培养和教育,细化培养流程,重点培养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笃信,对党组织的政治认同,对党员权利、义务和党的各项纪律的自觉遵守,严格入党的各项程序,严把研究生党员入党关,要确保入党的研究生的条件能够真正符合党员的基本要求,实现党组织的良性、健康发展。

突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通过对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使其能够从真正意义上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心,并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信仰坚定、信念坚定、信心坚定,研究生党员才能在今后遇到困难时临危不惧,时刻坚持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主的原则,并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贡献,真正发挥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高校研究生党员管理教育工作中,所涉及的导师一定要具备一颗真诚待人的心,在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时,也要适当调整自身的工作风格和管理模式,以适应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从根本上实现对研究生的生活和学习的有效管理。高校研究生党员管理工作,往往会涉及很多细节性的问题和内容,而面对这些不变的内容,需要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创新工作模式,改进工作方法和管理手段,使其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进而有效实现对研究生党员的真正教育目的,培养研究生党员的强烈爱党意识和深厚的家国情怀,使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重视党员自身品德的提升。教育的目的就是能够让人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并能够涉及利益问题时做出最正确的选择。研究生是高校中比较特殊的群体,也可以说是高校中的先进分子,所以在此阶段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至关重要。要加强对其思想品德的提升,并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和创新更加先进的管理策略,创新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机制,抓好研究生党员的支部建设工作,引导广大研究生党员积极参与集体性活动,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充分发挥自身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坚持三个并举的原则。一是管理与教育并举。对于当前的高校研究生党员来说,对其实有效的教育是提升整体管理效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研究生党员开展教育工作,提升其综合素养,增强其在行动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依托一些相关管理制度的要求和制约,规范研究生党员的日常和学习行为。二是理论与实践并举。不管是对其进行理论教育还是实践锻炼,都是促进研究生党员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要强化研究生党员的党的理论学习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使其能够真认同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跟党走,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能够充分发挥出党员的时代性引领。三是教育与培养并举。要有效地将教育、培养、学习、教学、科研等方面进行融合,对研究生党员的整体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注重教育和培养研究生党员具备强烈时代的民族复兴的使命感和职责感、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艰苦奋斗的精神、诚实守信的态度等等,要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将自身价值融入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

创新党组织生活模式。一方面要严格党的“三会一课”制度,严格研究生党员的组织生活,让每名研究生党员在规范有序的组织生活中不断强化党员意识,锤炼党性观念,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又要充分考虑研究生党员的自身特点,加强党内文化建设,创新组织生活模式。一要体现政治性。研究生党员的任何活动的开展都必须要有鲜明的主题,不能偏离组织生活的基本要求,禁忌娱乐化、随意化。主题教育活动要充分体现新时代党中央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立足研究生党员群体的基本特点,着眼于研究生党员的党性锻炼,着眼于研究生党员的群众意识的提升,着眼于对研究生党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党员在主题教育活动中不断受到思想上的洗礼、心灵上的震撼、政治上坚定、党性观念的提升。二要体现灵活性。在研究生支部化建设上,要充分考虑研究生支部的专业范围比较广泛、学生比较分散的特点,科学设置党支部,下设一些不同专业方向的党小组,使得支部组织建设和专业领域学习充分融合。三要体现多样性。既可以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等平台开展理论学习和知识比赛,也可以经常组织研究生党员开展线下的公益实践、社会体验等,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切实增强了研究生党员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

总之,高校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开拓进取,砥砺前行,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2018年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研究”(课题编号:L18BSZ054)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林洁,陈佳妍.一体两翼强党建,四轮驱动促发展——浙江工业大学“124”研究生党建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J].中国研究生, 2020(07):74-76.

[2]罗逾兰.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协同推进的路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03):155-159.

[3]王期文,张成相,杜秀娟.新时代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研究[J].山西青年,2020(08):26-27.

[4]靳诺.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把好人才培养“出口关”[J].中国研究生,2018(9):7-9.

[5]季娟.高校研究生党建需要精准发力[N].光明日报,2017-8-29(4).

猜你喜欢

教育管理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探析
实践教学在小学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价值分析
高校党组织和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研究
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完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论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的赏识教育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