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神针联合颈三针治疗心脾两虚失眠临床观察

2021-01-04卢静敏钟宾谟

光明中医 2020年23期
关键词:神针神庭三针

李 霞 卢静敏 钟宾谟

研究显示失眠可诱发心脑血管等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现代医学发病机制未明,治疗手段及临床疗效有限[2]。中医认为针刺可促进腧穴之气流动,使机体阴阳恢复平衡,控制疾病进展[3],调神针由张宏教授总结数十年临床经验所创,以四神聪、神庭、印堂、内关(双)、三阴交(双)为主穴,具有扶正祛邪、调和五脏之效。颈三针以天柱、百劳、大杼为主穴,由靳瑞教授所创,为“靳三针”常用处方,原用于治疗颈椎病,后发现其亦具有改善头颈部血液循环,安神益智开窍之效。笔者临床实践中发现失眠患者以心脾两虚证型居多,故采用调神针联合颈三针之法进行治疗,报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2018年1月—2019年9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民航院区就诊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26~63岁,平均(43.4±10.02)岁;病程5~24个月,平均(11.6±4.91)个月。对照组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28~62岁,平均(43.03±8.86)岁;病程5~24个月,平均(12.16±4.58)个月。2组患者病程、年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失眠依据《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3版》:入睡困难、维持睡眠困难或早醒,且每周至少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尽管有充足的机会和适当的睡眠环境,仍发生睡眠困难;因睡眠困难引起日间功能受损;觉醒困难;不能用其他睡眠障碍来更好地解释[4]。

1.2.2 心脾两虚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夜梦频繁,醒后难眠,睡眠不实,伴神疲、乏力健忘、面色白、食少纳差、头晕目眩,舌淡,苔薄,脉细弱等心脾两虚之象。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在25~65岁;③无其他躯体疾病及精神类疾病;④理解本试验中量表内容;⑤自愿参与本研究,服从工作人员安排。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治疗组:调神针:四神聪、神庭、印堂、内关(双)、三阴交(双),颈三针:天柱、百劳、大杼,可辨证选用补益心脾之穴如心俞、神门、脾俞、足三里等。定穴刺法参照沈学勇主编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第7版。器具选择及针刺方法:采用“天协”牌0.22 mm×40 mm(1.5寸)、0.22 mm×25 mm(l寸)规格一次性无菌不锈钢针灸针。患者仰卧位全身放松,局部消毒。其中,印堂穴向下斜刺0.5~0.8寸,神庭、四神聪刺百会方向0.5~0.8寸,余穴位直刺0.8~1.3寸,以轻柔手法行捻转提插法运气。得气后留针30 min,每隔10 min行针一次,一周5次,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艾司唑仑1.0 mg(天津华津制药厂,国药准字 H12021140,1.0 mg/片),每日1次,睡前口服,连续治疗4周。

1.4.2 观察指标①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6]:用于评定近1个月睡眠质量,由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组成,其中,第19个自评条目及5个他评条目不予计分,剩余18个条目组成7个睡眠因子: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使用、日间功能障碍。每项0~3分,总分0~21分。0~5分:睡眠质量很好;6~10分:睡眠质量较好;11~15分:睡眠质量一般;16~21分:睡眠质量很差。②中医证候积分量表:由23个常见症状构成,每个症状分为4级,1级“无”为1分,2级“轻度”为2分,3级“中度”为3分,4级“重度”为4分,评分越低,症状越轻。

1.4.3 疗效判断标准据PSQI总分判定疗效:PSQI降低率=(PSQI治疗前-PSQI治疗后)/PSQI治疗前×100%。PSQI降低率≥75%判痊愈;50%≤PSQI降低率<75%判显效;25%≤PSQI降低率<50%判有效;PSQI减分率<25%判无效。

1.4.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个案加权后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SQI总分治疗后,2组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治疗组降低更明显,2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PSQI总分比较 (例,

2.2 中医证候积分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积分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例,

2.3 临床疗效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66.7%,2组临床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失眠中医证候流调显示,心脾两虚证型占比最大(14.57%)[7],考虑与现代生活方式及工作模式转变相关,《素问》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现代人生存压力增大,熬夜、加班不可避免,思虑过多,损伤心神,消耗心阴,导致“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冥矣。”或有食宵夜者,“胃不和则卧不安”,久必损伤脾阳,气血生化乏源,营血亏虚,心神失于奉养,或脾运失常,酿湿生痰,积郁化热,扰伤心神,导致不寐。研究中发现纳入病例女性多于男性,可能与女性所承担社会责任及家庭角色相关,50岁以下患者偏多,考虑与该年龄阶段所承受生活、金钱、工作压力相关。因此,多数失眠患者常伴不同程度焦虑、抑郁,而焦虑、抑郁又会进一步加重失眠。现代医学采用镇静催眠类药物治疗,轻者可能引起晨起后口干口苦、头晕头痛等不适,长期服用则导致依赖性强、撤药反应、反弹性失眠[8],重者可产生幻觉,抽搐,甚至死亡[9]。中医注重整体观念,治疗手段繁多,因其着手于病机调整机体阴阳平衡而非针对疾病本身,对某些需长期服药且西医发病机制不明、且无特效药的慢性杂病,效果更为显著。“调神针”处方穴中的四神聪、神庭、印堂位处头颅,可通督开窍、养脑补髓,益智宁神,并可缓解失眠所致眩晕[10];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循胸而行,心位于胸中,有宁心养心、安神助眠之效;三阴交为肝、脾、肾经之交会穴,脾主思,肝主怒,两者决定人之情绪思维活动,肾主水,心主火,心肾交,阴阳合,故能寐。有研究[11]证实“调神针”可改善亚健康患者睡眠质量,缩短入睡时间、延长深睡眠时长,从而减少睡眠障碍发生。“颈三针”处方穴均位于颈部,颈部有重要血管神经通过,以供血于大脑,因此,刺激颈部穴位可间接改善脑部供血;大杼为督脉之别络,督脉为阳脉之海,针刺大杼可调节周身之阳气,促进阴阳平和而调节睡眠;颈百劳为经外奇穴,失眠患者常有颈项强痛、头昏不适、阴液耗伤等伴见症,百劳可活血舒筋止痛、滋养肺阴,缓解各种不适;天柱具有清利头目强筋骨之效,临床实践中发现天柱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或配合心理疏导、积极沟通交流,患者症状亦有主观改善。研究表明[12,13]颈三针可影响椎动脉、颈动脉血流速度,调节海马及下丘脑突触素释放,从而减轻疼痛,改善睡眠状态。

临床中调神针与颈三针均有推广使用,尤其在中医医院,更有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两者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本研究联合两者使用,取“形神同调”之意,一者从病机入手治本为主,一者祛除失眠所致各种不适症状。但由于受样本量、疗程等因素影响,未对患者行随访以了解长期疗效。另一方面,对照组使用艾司唑仑片虽应用广泛,但存在不良反应,研究发现[14]Orexin受体拮抗剂可缩短入睡时间、提高睡眠质量、不良反应少,但仍需长期临床实践证明。未来研究可采用更高级更安全镇静催眠药作对照,进行更严谨的试验设计以证明调神针联合颈三针近、远期效果。

猜你喜欢

神针神庭三针
邵氏组方配伍突三针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观察
手梳前额 缓解失眠
手梳前额可缓解失眠
手梳前额缓解失眠
神厨棱
舒淇晒素颜针灸照,“神针”能让人变美还能治过敏?
靳氏膝三针为主治疗膝骨关节炎40例
手到病除
神医丁三针
针刺智三针和四神聪穴对脑外伤患者认知障碍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