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下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重构的思考

2021-01-04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职业技能证书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淮安223003)

引言

课程是教育目标实现的“轨道”,任何时期的教育改革都必须经由课程来落地。为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实现职业教育由规模夸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国家部署启动1+X证书试点工作。1+X 证书试点工作从顶层设计层面推动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而其中课程建设、课程改革将成为1+X证书试点改革绕不开的话题。

一、1+X证书实施引发新一轮课程改革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启动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重要部署,2019年4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要求“自2019年开始,重点围绕服务国家需要、市场需求、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从10 个左右领域做起,启动1+X 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与“双证”不同,1+X证书鼓励职业院校学生获取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证书的开发是试点工作开展的关键,根据《试点方案》要求,由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负责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证书。截至目前,共遴选出79 家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开发了93 个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证书。为保障学生能够顺利取得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方案》要求院校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筹教学组织与实施,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据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公布的试点院校名单来看,各地省级及以上示范(骨干、优质)高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具有行业特色的有关院校率先成为试点单位,一般性院校紧随其后,试点工作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开展。作为一项重大的改革举措和制度设计,1+X 证书不仅了深化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也掀起了职业教育领域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热潮。

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特性分析

根据《试点方案》要求,“职业院校要做好1和X的有机衔接,将证书培训内容与技能要求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因而,研究1+X证书制度下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重构问题必须从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特性入手。

(一)职业技能要求描述的变化

1+X证书制度试点以来,先后开发了93个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其中第一批5 个,第二批10 个,第三批77 个。公布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由六个部分组成,其中在职业技能要求部分阐述技能要求,下面分别选取这三批职业技能要求描述部分内容(第二批为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描述)进行分析,如表1-1、1-2、1-3表2、表3所示。

表1-1 Web前端开发初级能力标准与知识要求(部分)

表1-2 初级老年中户职业技能要求(部分)

表1-3 汽车动力与驱动系统综合分析技术(初级)职业技能(部分)

表2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部分)

表3 工业机器人装调(初级)职业技能等级要求(部分)

第一批虽然只公布了5 个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但在对技能要求或技能标准方面并没有做到统一,如表1-1是能力标准与知识要求,表1-2 是职业技能要求。表1-1由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技能、技能要求和知识要求组成,表1-2 由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组成。从中可以看出,第一批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还强调职业技能对应的知识。到第二批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描述和第三批职业技能要求描述部分就只有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技能三部分,如表2、表3 所示。尤其第三批77 个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全部统一了格式,应该说,这批职业技能要求描述更规范、更严谨。对照表1-1、1-2、1-3 和表3 可以看出,表3 中职业技能实际就是表1-1、1-2、1-3 中的技能要求,是将第一批的职业技能和技能要求合并了,同时不再对知识要求作定义,此处不作说明,不是对知识不作要求,而是更加注重技能的要求。再从描述的用词来看,第一批有用“掌握”“能”,第二批、第三批对职业技能要求的描述更多用“能做”。“能做”更主要强调“做”,更符合技能要求的表述。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技能这样的排列正是符合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念,技能要求的“能做”强化了对完成典型工作任务能力的考核。

(二)职业技能要求描述与国家职业资格工作要求描述的差异

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由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其中第三部分是工作要求。如表4所示。

表4 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车工)工作要求(部分)

但从表4可以看出,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中工作要求的描述看似与表1-3 相同,但技能要求部分的表述来看仍是从知识体系提出的,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工作任务是“能做”,强调的是行动、体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就是行动体系,可以看出,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还是有区别的,当然《方案》中也提出制定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要“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所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也是参考了国家职业标准,“考核内容反映典型岗位(群)所需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体现社会、市场、企业和学生个人发展需求。”

(三)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同级别工作任务的变化

对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还可以发现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在工作领域的最后一项一般都是新技术应用及其技能要求。当代技术飞速发展,产业升级更新加快,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强调在校学生必须掌握行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以下称“四新”)等,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综上,正如WEB 职业技能标准最后总结所说,颁布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从职业的工作领域出发,逐层分解出这些工作领域的“工作任务”,再把工作任务进一步分解“职业技能”,最后分析职业技能所关联的“技能要求”。“技能要求在语义内容上一般包括所应达到的操作结果,以及判断操作是否达到所要求结果的评判标准,强调每项能力要素所应达到的操作水平。”所以,第一,1+X 证书制度下课程体系的重构应该选择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第二,1+X 证书制度下课程内容的重构应该是包含“四新”。

三、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选择的思考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1与X 有效衔接,将证书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进课程教学,这就需要重构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一般来说,课程开发主要包括两个问题:一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二是课程内容的排序,即课程设置。

(一)课程设置:基于职业工作过程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70年,高职教育发展20年,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一直在路上,课程结构从早期的学科知识体系,逐步认同了现在比较流行的基于行动的实践知识体系,课程开发理念从实践导向课程、项目课程到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逐步认识到职业教育与职业工作紧密相关,“会做事”、“做好事”对职业教育的学生更重要,课程的实践内容应更趋向于实际的、既定的工作。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基于行动体系的课程范式,课程的建构过程与是从专业对应的工作领域出发进行工作任务分析,找出岗位及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将典型工作任务整合形成综合能力领域,再转换为符合教学规律的学习领域,从而构建起课程体系,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由此分析得出关联的职业技能要求,

由此开发的课程是基于知识应用,强调的是工作过程,做事的过程、行动的过程。通过系统化的工作任务的训练,学会对工作任务进行“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获得完整的行动思维路径训练”,实现技能的迁移,最终实现人的能力的提高。

(二)课程内容:基于项目、任务

职业教育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就应与职业工作相关,选取职业工作中的既定任务,进行课程结构的项目化处理,设计项目任务,课程目标是通过综合知识和技能完成工作任务,课程结果是获得制作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这样的课程可以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学习去掌握抽象的概念,学习的过程是行动导向的,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建立了包含人员、工具、产品(流程)和工作行动四个要素的工作程序,形成了工作经历。同时以工作任务为切入点的课程学习也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思考。

因此,工作任务分析是课程设置的关键,要根据职业岗位的工作领域逐层分解、归纳应有的工作任务,以任务引领设置课程项目,通过系统化的工作过程设计,通过“做”学习的工作过程比较,使学生逐渐实现迁移与内化。体现职业实践的逻辑顺序、包含专业典型工作任务的总和即构成课程体系。这样的项目课程学习注重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在注重让学生在各项实践行动中掌握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技巧,培养其问题发现、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引入“四新”

当前以云技术、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技术已经融合到许多的传统产业,出现了许多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技术革新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使得产业发展路径发生变革,产业模式和职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同时随着政府去杠杆、调结构利好政策的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更是加快,高质量转型发展是当代中国经济的重要体现,新技术的应用,带来技能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必须追随“四新”,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推出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提出“四新”要求也是契合了形势的需要。

众所周知,企业是新技术应用的敏感者,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新技术、新工艺必定推动物质技术基础变革、新产品开发、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发展,企业为谋求不断发展,获取更大经济利益,总是率先应用新的技术。课程内容引入“四新”,就必须要有企业参与,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企业技术人员和学院教师共同编写课程内容,才能真正把“四新”内容传授给学生。

四、课程实施和课程管理的思考

(一)建设新型教学团队

将实际的工作过程,通过合理、科学的教学设计,并对其进行系统化的教学处理,设计出系统化的工作过程,从而成为课程,这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很好的职业工作经验和职业专业知识,具备解构和重构知识的能力,还要善于将相关知识的内容融于工作过程之中进行传授,同时在开放式学习模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的情况下,还需掌握教育新技术,所以职业教育的教师不仅要做教书匠,还要成为工艺师(能工巧匠)、教育专家、教育新技术应用者,好比医院的“全科医生”,成为“全科教师”,这要求实在是高,往往一个教师难以胜任,这就需要建立专业教学团队,外引内培,引进企业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与学校教师通过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课程设计和讲授。

(二)制定教育培训自选菜单

《试点方案》指出,试点院校可以“根据社会、市场和学生技能考证需要,对专业课程未涵盖的内容或需要特别强化的实训,组织开展专门培训”,鼓励“试点院校在面向本校学生开展培训的同时,积极为社会成员提供培训服务。”社会成员指本校学生以外的其他学院,包含其他学校考生和非在校考生,又分本专业考生和非本专业考生。社会成员在证书类别、等级以及培训内容上的需求会异于本校学生,对培训地点、培训时段也会有其特殊要求,为了满足社会成员培训的需要,X 证书的培训就需要在试点院校内、校外交叉进行,这就需要学校制定多种教育与培训菜单,以供考生选择。

(三)制作数字化技能示范资源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课程的技能部分是不适合用文字描述提供给学生的,这就需要将技能部分内容数字化,数字化的资源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看,重复看重复练。当然这个数字化的技能教学资源需要企业、学校和教育技术专业机构共同建设,在这个技术无处不在的时代,每一位教师可以成为技术派教师,但不是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成为高手,教学示范动作都能获得好评。好的技能教学资源基本应实现以下两点:一是动作规范、画面清晰、语音流畅、普通话标准;二是技能内容的碎片化,但过程要完整,每一集是一个小短剧。正如学生学习要购买教材,好的技能教学资源也可以购买,从而获得价值。技能示范资源的制作要打破传统思维的限制,走校企合作的路线,邀请企业一线的技术能手参与数字化技能示范资源的制作,从而让技能示范更标准、更专业、更前沿。

(四)建立弹性化课程管理机制

1+X 证书制度培养的是多元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满足学生获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个性化需要,院校课程宜采用“菜单式课程”。不同专业、不同院系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就业预期、职业生涯规划选择不同“菜系”课程。自选式菜单课程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理念,增强了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实用性,可以让学生扬长避短地得到个性化发展。由于刚入学的学生对专业及对应的职业岗位、职业特点、职业前景并不了解,因而不宜在刚入学时就进行选课,建议从选课从大一下学期开始,以便学生能确立明晰的职业意识和清晰的职业理想。学校要加强选课指导,引导学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个人自身特点以及学习实际进行选课,避免盲目的从众行为。弹性化课程管理符合1+X 证书制度鼓励学生获取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宽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初衷。实施弹性化课程管理,还需要在学分管理上建构分类学分制。“所谓分类学分制,就是在课程学分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划分不同的功能模块,分类设置学分要求的教育管理制度。”分类学分制可以为“菜单式”课程提供良好的弹性支持,让学习者能够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课程,满足了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职业技能证书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收录证书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