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带方联合甲硝唑阴道凝胶治疗湿热下注型带下过多的疗效观察
2021-01-04关越交
关越交
带下病是妇科常见疾病类型,即妇女带下量减少或增多,常合并异味及质地、颜色异常。临床工作中发现,育龄妇女带下病患病率一直较高,与带下经络、津液协调作用腑脏、胞宫有关,明显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甚至影响人际交往问题。中医指出,津液化为带下,湿邪损伤任带二脉情况下日久化热,湿热相结致任脉不固、带脉失约后带下过多,精血亏少、任带二脉失养情况下带下过少。妇科收治患者中,湿热下注型带下过多患者居多。既往治疗中,针对湿热下注型带下过多患者一般采取甲硝唑阴道凝胶治疗,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远期疗效仍不理想。为了提高湿热下注型带下过多患者的治疗效果,本院采取止带方联合甲硝唑阴道凝胶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深入研究。详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 92例湿热下注型带下过多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年龄最小25岁、最大46岁,平均年龄(35.50±6.50)岁;病程2~12个月,平均病程(5.50±2.50)个月。联合组患者年龄最小23岁、最大45岁,平均年龄(36.30±6.30)岁;病程3~15个月,平均病程(5.80±3.50)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带下过多患者知情参与,符合《中医妇科学》诊断标准;③患者未接受其他治疗;④患者有性生活史;⑤治疗用药患者无禁忌。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患者;②其他妇科疾病所致带下过多患者;③过敏体质患者;④退出治疗、依从性差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甲硝唑阴道凝胶治疗,早、晚清洁会阴,甲硝唑阴道凝胶瓶颈送入阴道并挤压瓶体促使凝胶挤入至阴道深部,1支/次,早、晚1次/d,连续治疗2周。联合组采用止带方联合甲硝唑阴道凝胶治疗,甲硝唑阴道凝胶治疗方法同对照组;止带方:赤芍、牡丹皮、泽泻、茵陈及栀子各10 g,牛膝、黄柏、车前子及猪苓各12 g,茯苓15 g,1剂/d,药煎取汁300 ml,早、中、晚温服,连续治疗2周。另外,叮嘱患者治疗期间合理饮食,禁止使用其他药物,忌性生活,做好阴道冲洗工作。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治疗效果 判定标准:治愈:治疗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中医证候积分下降>95%;显效:治疗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并开始趋于正常,中医证候积分下降70%~95%;有效:治疗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30%~69%;无效:治疗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无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30%,均未达到上述效果[3]。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阴道清洁度 阴道清洁度分为Ⅰ、Ⅱ、Ⅲ、Ⅳ度,阴道清洁度评定标准:Ⅰ度:治疗后镜下复查以阴道杆菌为主,有大量上皮细胞;Ⅱ度:治疗后镜下复查见部分阴道杆菌、上皮细胞,存在部分脓细胞、杂菌;Ⅲ度:治疗后镜下复查见少量阴道杆菌、上皮细胞,有大量脓细胞、杂菌;Ⅳ度:治疗后镜下复查无阴道杆菌。阴道清洁度正常即Ⅰ~Ⅱ度,异常即Ⅲ~Ⅳ度、有阴道炎风险[1]。
1.3.3 中医证候评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价患者的主证(带下量多、色黄脓性、质粘稠、臭秽难闻)、次证(小便赤短、外阴瘙痒、小腹疼痛、胸闷纳呆、口苦而腻)、舌脉象(舌红、苔黄腻/厚、脉濡数)。依据症状严重程度评分,主证分别记0、3、6、9分,次证分别记0、1、2、3分,舌脉象无、有分别记0、3分;分数与中医证候呈正比关系[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44/46),其中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分别为12、20、12、2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26%(36/46),其中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分别为5、20、11、10例;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33,P<0.05)。
2.2 两组阴道清洁度比较 联合组阴道清洁度Ⅰ度、Ⅱ度、Ⅲ度、Ⅳ度分别为23例(50.00%)、21例(45.65%)、1例(2.17%)、1例(2.17%);正常患者44例(95.65%),异常患者2例(4.35%);对照组阴道清洁度Ⅰ度、Ⅱ度、Ⅲ度、Ⅳ度分 别 为15例(32.61%)、15例(32.61%)、8例(17.39%)、8例(17.39%);正常患者30例(65.22%),异常患者16例(34.78%)。联合组阴道清洁度正常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538,P<0.05)。
2.3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联合组带下量多评分为(2.50±0.50)分、色黄脓性评分为(2.20±0.50)分、质粘稠评分为(1.80±0.30)分、臭秽难闻评分为(1.90±0.40)分、小便赤短评分为(0.50±0.20)分、外阴瘙痒评分为(0.50±0.20)分、小腹疼痛评分为(0.50±0.20)分、胸闷纳呆评分为(0.50±0.20)分、口苦而腻评分为(0.30±0.20)分、舌象评分为(0.70±0.30)分、脉象评分为(0.70±0.30)分、总分为(11.80±2.30)分;对照组带下量多评分为(4.80±0.70)分、色黄脓性评分为(4.30±0.50)分、质粘稠评分为(3.60±0.60)分、臭秽难闻评分为(3.50±0.50)分、小便赤短评分为(1.30±0.30)分、外阴瘙痒评分为(1.20±0.30)分、小腹疼痛评分为(1.20±0.40)分、胸闷纳呆评分为(1.30±0.50)分、口苦而腻评分为(1.50±0.30)分、舌象评分为(1.80±0.50)分、脉象评分为(1.90±0.50)分、总分为(25.50±3.30)分。联合组带下量多、色黄脓性、质粘稠、臭秽难闻、小便赤短、外阴瘙痒、小腹疼痛、胸闷纳呆、口苦而腻、舌象、脉象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带下病即女性白带量增多且色、质、味异常,临床患病率较高,且趋向年轻化,长期迁延情况下导致慢性输卵管炎等疾病。另外,疾病病程长且反复发作,导致患者明显负性情绪,进而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西医指出,女性阴道、尿道较短,细菌经尿、阴道上行侵入,从而导致盆腔感染等妇科炎症疾病、白带异常。针对此类疾病一般采取局部用药抗菌药治疗,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易复发,反复治疗期间易产生耐药问题,所以治疗效果并不理想[4]。甲硝唑阴道凝胶属于外用型西药,用药后在抑制病原菌氧化反应的基础上实现灭菌效果,局部效果强,安全性高,但是远期疗效不理想。中医依据患者症状不同进行带下病证型划分,湿热常见,患者有白带量增多、色黄等表现,主要病因病机为外邪侵入,治疗侧重“治病求本”理念[5]。止带方中有猪苓、茯苓、车前子、黄柏、栀子等成分。其中茯苓、车前子等具有渗湿止带的效果;赤芍、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的效果;黄柏、栀子等具有泄热解毒的效果;牡丹皮具有增强免疫力、镇痛、抗菌的效果;诸药共奏清利湿热止带、解毒杀虫的效果[6]。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阴道清洁度正常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带下量多、色黄脓性、质粘稠、臭秽难闻、小便赤短、外阴瘙痒、小腹疼痛、胸闷纳呆、口苦而腻、舌象、脉象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胡玉梅等[7]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对湿热下注型带下过多患者采用止带方联合甲硝唑阴道凝胶治疗可以明显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症状改善,联合治疗安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