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2021-01-04吴晓伟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2期
关键词:语言艺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吴晓伟

摘要:初等教育是学生学习各种知识的重要基础,对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小学语文课堂应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不断创新,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从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改革,提高课堂语言的艺术性,让学生走进实际的情境,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讲授语言艺术,实际上使教材内容更加感人、真实,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前言

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对教师普通话的要求更加严格,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其发音要规范,用词要符合语文标准,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小学生学习语文。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语言规范,更要重视语言的艺术性,充分发挥语言的价值,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从而展示语文学习的魅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

一、教师语言艺术存在的问题

1.语言形式比较单一

实行素质教育以来,学校和教师积极响应有关政策,不断利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探究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然而,很多教师在语言运用方面还是比较简单的。教师们不停地谈论课程内容,语气也比较正式,完全照搬书本的内容,缺乏新鲜感和吸引力。思维能力和智力都处于发展阶段,大多数学生需要依靠情感传递来接受知识。语言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讲授时过于生硬、单调,不但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使学生觉得学习枯燥,对以后的学习影响很大。

2.语言缺乏趣味性

小学儿童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感官、听觉、视觉都比较敏感,在积极作用下可以有效地调动注意力。老师在课堂上使用最通用的语言。通过语言沟通,引导学生表达思想和心理状态。所以,如果教师的语言不够生动,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只有在生动有趣的语言中才能展现其魅力。如果教师不能把语言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不能用生动而具体的语言来描述教材中的人物、自然景物和生活,就不可能创造出有趣、充实的画面。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难以理解相关知识,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语言的艺术性不强

素质教育改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核心素养,把语文人文精神传递给学生,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文内涵。但是,教师的语言素养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课堂智能的发挥有重要影响。将教材中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平时深奥的知识成为日常生活的知识性内容,使看似平凡的文学变成神奇的艺术,培养学生的课堂思维,真正提高其文学素养。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语言缺乏艺术性。不管是和学生的互动,还是知识的讲解,都是固定的、僵化的,学生在情感上不能产生共鸣。教师不能用语言来丰富教材,为学生创设适合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二、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名著的搜集和体裁的描写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学生能从语文教科书中学习到更多的道德品质和生活规律,认识和了解祖国壮丽的河山,体会不同时代的人文情怀。它要求教师在教材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充分整合教材,运用艺术教学语言,引导学生探索真善美,感受语文真正的魅力。语言是语言交际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桥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用准确的语言表达教学内容,还要用适当的语言与学生交流,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困难和想法,达到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提升语言艺术性的策略

1.提高语言的生动形象性,创建真实的情境

这些孩子天真,对色彩、声音和感情都很敏感。为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语言生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容易引起共鸣。要创设真实情境,创造更有效率的课堂。

例如在学习《冀中的地道战》时,老师说“这些英勇的战士是人民的英雄”之类的话,将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真正懂得战争的激烈和战士的牺牲精神。此外,教师若能运用“这些战士就像不惧烈日的后裔一样,在烈焰的包围中,用智慧和勇气向敌人射箭”等情感与视觉隐喻,能激发学生的深层情感,使学生进入与文本中对应的情感情境,更容易理解文本中所表达的情感,深刻理解其中的意蕴,领悟英雄的精神与品质,从而迅速进入学习阶段。

2.深度挖掘语言的魅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语言生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若语文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不能挖掘语言的魅力,体现文字的艺术,表达文字的情感,则教学效果不会令人满意。所以,分析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时,要注意语言的表达。古诗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古诗阅读时,要注意诗歌的节奏、韵律、情感,培养学生的抑扬顿挫的阅读技巧。对随笔进行研究,更需要用优美的语言阐释文本美的内涵。为此,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积累更多的语言知识,以满足教学需要,通过语言表达,向学生展示语文学习的魅力。讲授要富有感情和热情,能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把文章的情感和想法生动地传达出来,使学生在理解内容的过程中体会作品的内涵美,增强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学习作品内容的欲望。老师要引导学生欣赏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情感,仔细分析文本内容,学会灵活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

3.利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学语言的使用过于死板,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制约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同时,师生关系日趋紧张,沟通困难,教师无法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学效果无法提高。增强语文教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参与学习,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可以用一些有趣的歇后语和小故事来引出相关的文章。当解释文章的时候,可以加入一些俏皮的詞汇和网络流行语,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4.提高教学语言的明确性,实现循循善诱

上课讲的话不能随便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特别是小学生的智力还不成熟时,往往会听取老师和家长的意见。老师表达不清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学生,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提高语言的简明扼要,使其生动形象,确保语言的准确性。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教师要注意发音、用词的纠正,以便为学生树立榜样。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来调整语言内容,明确目标,使学生更接近于理解,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此外,教师的语言要艺术化,要注重启发性。

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文学性很强,语言是学习语文的精华。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成长特点,选择适合他们学习需要的语言方法和内容,对教师的语言和艺术表达方式进行讲解和传授,以提高教师语言的趣味性、生动性、艺术性,通过教学语言的表达,营造更为和谐的课堂氛围,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他们积极参与知识思维。它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提高语言艺术水平,用语言的魅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雯婧.浅议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北方文学:2018(010):194-195.

[2]杨晖,罗兴萍,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9(003):105-108.

[3]王丽.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20(7).

猜你喜欢

语言艺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巧用语言艺术生动小学数学课堂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新理念下数学教学的语言艺术
视听语言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