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日语“金课”建设
2021-01-04任凤凤栾珊许晶莹
任凤凤 栾珊 许晶莹
摘要:各高校都在研究和实践课程思政。日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数形,在“金课”建设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有着自身的课程优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达成日语课程新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职日语;课程思政;金课;课堂教学;教学改革
一、高职日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背景
2014年,上海市率先进行课程思政的试点工作,践行新的教育理念-在大学课程教学中开展教学改革,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地根本任务。2017年《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全国教育要践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充分发掘各门课程中的德育内涵,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8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提出高等教育要打造“金课”。
二、日语“金课”和课程思政共同建设
高校“金课”建设对于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提升课程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所起到的积极作用。“金课”是建立在立德树人基础上的新时代我国高校精品课程。“金课”建设的核心与关键是课程思政,焦点是课程思政元素,难点是聚焦课程思政元素。它是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金课"建设的有力推手,因此要力争把高职日语课程建设成为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语言教学与思想政治深度融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的“金课”。
三、打造“四位一体”互联网+时代下的“金课”
1.是自主学习,不是放任学习。
有任务、有要求的自主学习:基于学习平台,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绝对不是把资源放在网上,然后告诉学生去网上“放羊式”自由学习。而是有学情分析、有教师辅引、有学时要求、有任务驱动、有在线考评、有激励措施的线上自主学习课程。
学生课前线上自学,学习考核合格是课程总成绩的必备条件之一。资源设计与开发由教师团队主导,包括课件、教学资源、课堂交流讨论、单元测验、单元作业以及期末考试。学生注册后,在课程开放的周期内,按照每讲的具体要求自行完成学习。
2.是合作学习,不是“闭门学习”是课程主体。
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学习方式以小组研讨、案例分析、作品展示为主。课前,教师通过学习平台记录了解学生自学情况,确定学习疑难点;课中,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为学习中发现的问题提供多种解决方法,必要时教师在旁适时点拨;课后,教师指导学生组队完成真实实践项目。
3.是个性化学习,不是“一刀切”。
独立思考后的拓展学习:利用微信、播客推送的便捷性、有效性,以及信息推送直达个人移动终端的特点,每天为学生推送集声音、文字、图像、视频于一体的多模态微型学习内容。学生通过手机及时补充更新学习内容。
4.是全方位育人,不是技能的简单运用。
真实环境下的体验学习:基于真实项目,实践项目以“支撑教学,服务社会”为原则,以“德为先、术于专”为宗旨,以增强学习的社会性、情境性、参与性和表现性为目的。
“四位一体”的课程效果。营造了“全时、全域、全互动”的学习环境,实现了学生学习三满足。满足了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与喜好进行学习时间和空间选择的心愿;满足了学生与同伴、教师随时互动的需求;满足了教师根据自己的作息规律陪伴学生成长的期望。“四位一体”课程把知识传授过程放在线上、课外,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实现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把知识内化过程放在线下、课内,师生之间可深度沟通和交流,实现团体化的合作学习;把阅读思辨过程放在掌上、校内,学生通过手机及时补充更新学习内容,实现碎片化的拓展学习;把能力提升放在项目、校外,让学生在做中迁移,实现项目化的体验学习;把立德育人寓于专业技能学习之中,实现了“立德”与“强能”双功效,有利于培养学生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有利于增长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打造日语“金课”课程体系。
结论:
金课的建设与应用,不仅能促进大范围内优质资源共享,还可以探索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变轨超车”。打破传统教育时空限制,激发了全新教学生产力,引发了教育模式革命性变化。因此,高职日语课程必须做到以学习者的需求为中心,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例如将视频中互动、知识点测试、主题讨论、项目式学习、问题式发散学习、在线互评等多种教学活动融为一体,打造混合式教学。为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提供了新的优质教育资源。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的大背景下,高速发展的中国“金课”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战略举措,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强大推动力。
1项目来源: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项目编号是:GZB1320103《“金课”建设背景下创新型高职卓越外语人才培养研究》;
2项目来源:全國人文社会科学(2021度)项目编号是:21BJR01015《“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日语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