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育视角下高校学生产生图书馆焦虑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2021-01-03姚晓彤

新世纪图书馆 2021年11期
关键词:服务育人美育高校图书馆

摘 要 图书馆焦虑是切实存在于读者尤其是新入馆读者中的一种暂时性情绪,可能会对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产生消极影响。论文从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分析了产生图书馆焦虑的原因,解析了美育在緩解图书馆焦虑中发挥的作用,包括促进文化自信,防止高校教育内卷化及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并结合上述分析提出了图书馆缓解读者焦虑的七项措施及建议,为高校图书馆优化空间建设、提升服务质量等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图书馆焦虑 美育 高校图书馆 服务育人

分类号 G258.6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1.11.003

Abstract Library anxiety is a temporary emotion that exists in readers, especially new readers. It may have a negative effect on readers’ utilization of library resources and service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auses of library anxiety from two aspects: social and personal, and summarizes the rol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alleviating library anxiety, including promoting cultural confidence, preventing involution of tertiary education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Combined with above analysis,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seven suggestions on specific measures to relieve readers’ library anxiety,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university libraries to optimize spac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service quality.

Keywords Library anxiety. Aesthetic education. Academic libraries. Service and education.

0 引言

焦虑是指对未来的事情过于担心或恐惧的一种过度反应,长期处在焦虑当中会使人变得消极甚至衰弱[1]。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面对工作和生活的种种压力,焦虑似乎成为现代人较为普遍存在的情绪。对于高校学生而言:部分学生的自我同一性任务尚未完成,仍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由于家庭教育或成长环境等复杂原因形成一定心理问题,他们在面对诸如考试、科研、就业压力时,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2]。2019年,李秀霞等人通过焦虑量表调查了山东某高校六千多名大一新生的焦虑情况,发现有5.43%的学生焦虑程度较高(量表得分大于14)[3]。但是大部分学生的焦虑只是状态焦虑而并非特质焦虑,如学习焦虑[4]、社交焦虑[5]、就业焦虑[6]等等。

图书馆焦虑即为状态焦虑的一种,由于其可能对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产生一定消极影响,一直以来备受图书馆学者的关注。1986年,Constance Mellon发现有75%到85%的大学生在经历图书馆焦虑,并为自身的这种焦虑情绪感到羞愧。图书馆焦虑是指读者在进入图书馆或者想到要进入图书馆时产生的一种暂时性焦虑[7]。有关图书馆焦虑的研究主要涉及图书馆焦虑现状调查、量表设计、影响因素研究[8]、心理机制研究及图书馆应对措施研究[9]等。1992年,Bostick, S L设计了图书馆焦虑量表,发现超过50岁的人利用图书馆时的焦虑程度最高[10],2006年贺伟在该量表基础上编制了中文图书馆焦虑量表[11],此后不断有学者修订图书馆量表,如杨靖从图书馆素养、情感、资源获取、资源质量等方面测量读者焦虑[12]。宋志强等人从人格冲突理论等多个心理学视角分析了图书馆焦虑的心理机制[13],而后研究了影响图书馆焦虑的因素,包括人口学变量、信息行为方式等,并提出图书馆对缓解焦虑起到的重要作用[14]。

缓解图书馆焦虑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获取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是图书馆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美育对于排解焦虑、紧张等消极情绪,帮助学生建立正向心理防御机制具有积极作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院教授回信中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15],这为高校美育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多次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相关文件,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高校美育提供了文件依据和政策保障。2019年4月,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把美育工作纳入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16]。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指出将美育工作纳入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和“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中[17]。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应当以优质的文献资源为基础,以贴心的用户服务为抓手,以创新素养教育为支点,全面布局,长远谋划,把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纳入图书馆“十四五”规划当中,不但可以缓解学生的图书馆焦虑情绪,还可以促进学校美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以文献调研为基础,结合问卷调查和笔者工作教学中积累的些许感性素材,探究美育视角下高校学生产生图书馆焦虑的原因及对策,以期抛砖引玉。

1 图书馆焦虑的原因

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处于社会弱势阶层的学生的信息素养相较其他阶层的学生可能相对较弱。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观察发现,很多弱势阶层学生有较强的学习意愿但试错空间小,相对更加依赖学校教育,当发现自己某方面知识有所欠缺时常常反省自己的原因,进而更加努力,甚至不惜以透支身体健康为代价。但有些时候这仅是信息资源不对称或者学习方法不合适等导致的,并不能单纯归结于自身原因。当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时就会习惯付出巨大的努力寻求突破,然而这种学习习惯在大学阶段并不一定合适,从而使得这些学生陷入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中,形成了高校环境下的一种“内卷化”[18]。图书馆焦虑也是如此。家境较好的学生接受信息素养教育较早,利用图书馆资源可能更为熟稔,学习新技术和接受新生事物时更为自信,从而在学习上更容易形成良性循环。而家境较差的学生面对图书馆资源尤其是电子资源可能显得较为陌生,当这些学生无法将从小培养的学习习惯延续到图书馆资源利用中时,可能会彷徨、焦虑甚至恐惧,这些负面情绪进而会影响他们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其中有部分学生在利用图书馆资源和服务遇到问题时,可能羞于向馆员求助,错误地认为仅有自己不会使用这些资源,进而判断自己能力欠缺导致更加羞愧,乃至想要隐藏自己遇到的问题,致使其产生心理或者认知等方面的不适,即图书馆焦虑。面对这种情况,馆员的主动问询就十分必要了。比如,在书库里来回徘徊、茫然无措的读者、在信息检索实践课堂中无从下手、目光困惑的同学,通常需要馆员的主动关心和交流,才会讲出自己遇到的问题。而一旦学生愿意敞开心扉和馆员形成良好互动,通常图书馆焦虑就会大大缓解,馆员在这个过程中也能感受到自身职业价值。

从个体来看,部分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不成熟。自我同一性发展是主体自我与客体自我相统一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发展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1968年,Erickson首次提出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概念[19];1980年,Marcia又进一步将自我同一性发展划分为获得、延缓、早闭、扩散四个阶段[20]。同一性获得是最为成熟的心理状态,对自我的探索基本完成,自我认知与他人评价基本统一;同一性延缓指正处于自我探索阶段;同一性早闭倾向于由监护人等代替做出未来选择;而同一性扩散状态倾向于回避自我探索。中学阶段,部分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完成较好,心理防御机制较为完备,进入大学以后有着较为明确和积极的目标,面对变化更为笃定,面对挫折更为坚强,不容易被眼前的困难或者别人的评价等外界因素打击。部分学生同一性发展完成度不够,处在同一性延缓、早闭、扩散等不成熟发展阶段,更容易出现焦虑等问题[21]。所以相较自我同一性获得的个体,同一性发展不够成熟的个体可能更容易出现图书馆焦虑。笔者在参与山东大学图书馆“十四五”规划前期学生访谈的过程中,了解到学生的一些个性化特点。有的学生表示“别的同学考研我就考研”,有的学生表示“父母觉得我应该考研”,这种对自我无所探索处于同一性扩散或者早闭等阶段的学生会更强烈地表现出焦虑情绪,有的表示需要图书馆提供心理疏导。而在访谈过程中对于未来明确而坚定,同一性任务完成较好的同学则会表达出“我的专业是我自己选的,我希望通过信息检索课学点‘干货’”之类的话语,并且表示利用图书馆时完全不会焦虑。

2 美育对缓解图书馆焦虑的积极作用

20世纪的高等教育,学科划分逐渐精细,注重专业教育的弊端逐步暴露,通识教育成为教育界越来越关注的话题。通识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使其具备合理科学的知识结构和较好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拥有长远的眼光和高尚的精神,而不仅仅是成为某一领域的专业人才[22]。美育是引导学生发现美并且欣赏美,广义上的美育是引导学生有美好的精神追求乃至人生追求,狭义上讲的是开展艺术相关的教育[23],不是只有艺术专业的学生需要开展美育,美育有利于陶养生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是高等学校需要开展的通识教育。具体到图书馆,将美育融入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有利于缓解图书馆焦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美育促进文化自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求我们树立文化自信,这是一种更加强大和深厚的力量。美育通过视听、感受等特殊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将美传递到人的内心深处,比如通过欣赏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作品,感受中国艺术所倡导的意境美,这种哲学层面的概念就可以帮助学生体会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樹立文化自信不意味着文化自大,有了文化自信更能促进文化包容,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时既不过分否定也不盲目崇拜,而是本着和而不同的态度欣赏他国文化和艺术。这种自信包容的态度有利于学生们在面对自己不熟悉的知识和技能时可以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比如进入图书馆后遇到不懂的问题主动向馆员求助,而不会因为害羞而隐藏自身困难。

美育防止高校教育“内卷化”。纵观艺术史我们可以发现,艺术是随着社会发展动态变化的,每个时代的艺术一定程度上反映时代变化,反映着时代当下人们的思想精神状态。我们欣赏艺术作品,也是在欣赏人类历史。艺术作品不同于客观历史,是极具个人风格和情感的,给人视觉或者听觉的具体感受。所以通过美育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生命力和人生的复杂多面,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胸襟得以开阔,思想得以解放,境界得以提升,而不再拘泥于个人的点滴得失。艺术是可以跨越阶层的,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美好的精神追求与阶层无关,从而跳出惯习与无谓的挣扎,用一种新的更加开阔的眼光看待世界。因此,美育对于防止学生陷入内卷有积极作用,使得学生能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新事物、使用新技术。比如本文所讨论的在利用图书馆资源与服务时显得更为从容淡定、自然舒适,从而缓解焦虑情绪。

美育促进人格健全发展。审美活动其实是一种特殊的交流方式,其可以跨越时空的界限,艺术家以一种灵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思想和内心世界,欣赏者又可以对艺术作品产生自己的理解,从而完成一次与艺术家的“对话”。因此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共情能力的发展,在欣赏艺术品的过程中与艺术家建立情感联系,这是一种超脱了功利是非的自然发生的情感,使得审美主体进入忘我的境界,不自觉地赞同客体所表达的价值观。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产生非功利性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给人带来幸福感,获得安慰和心理补偿,很多心理治疗机构会通过让患者绘画等方式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审美客体可以由具体的艺术作品升华为抽象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帮助受教育者完成自我同一性发展和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自我同一性发展任务完成较好的人,心理状态更为成熟豁达,不易被图书馆焦虑等状态所困扰。

3 通过美育缓解图书馆焦虑的对策

高校教育的“内卷化”再生产机制及自我同一性发展不够成熟都有可能导致读者利用图书馆时产生焦虑情绪,而美育有利于促进文化自信、防止高校教育内卷化及促进人格健全发展。图书馆利用自身场地优势和文献信息资源优势,充分介入审美教育工作从而缓解读者焦虑,推动高校以美育人,是值得图书馆员深耕的主题,就此提出以下对策。

3.1 做好入馆教育第一课

读者的焦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了解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笔者于2020年10月针对山东某高校数学与化学学院的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70份,回收问卷151份。其中男性占比24.50%,女性占比75.50%,年龄集中于20~25岁(占比94.04%),在这些学生中有37.75%的学生首次利用图书馆时感到不同程度的焦虑。通过研究生入馆教育,内容包括介绍图书馆概况、空间分布情况、信息资源利用方法、图书馆提供哪些服务等,这37.75%的学生中有85.96%的学生认为自己利用图书馆时的焦虑有所缓解。入馆教育结束后发放《图书馆资源利用指南》,方便学生尤其是部分不爱提问的同学随时自学。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图书馆开展新生入馆教育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读者焦虑情绪,馆员应当承担起读者知识导航员的使命,让每位读者以放松的姿态利用图书馆资源。

3.2 将美育融入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

通常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以技能性教育为主,但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化中心,还承担了部分文化教育职能。如上文所述,美育以其独特的视听语言和艺术特质对缓解图书馆焦虑乃至其他状态焦虑起到积极作用,所以图书馆可以通过在信息素养教育中融入美育,如在介绍图书馆资源时加入艺术作品欣赏来缓解读者焦虑,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尔后以加入美育为试点,尝试加入其他数据素养、健康素养等内容,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最终目标是将信息素养教育拓展为综合素养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坚持“五育”并举,助力学校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3.3 开展现场审美活动

随着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日益多样化,图书馆具备开展现场审美活动的可行性,这对高校学生美育有着积极作用。图书馆利用自身文献资源优势和场地条件,通过与博物馆、美术馆、歌剧院等合作,可以给读者提供现场欣赏艺术作品的机会。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活动多在网上进行,相较于现场欣赏,这种方式缺少了真实感和互动感,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审美能力的培养。现场审美活动是开展美育不可或缺的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现场体验对于在场人员心灵的净化是线上活动所不能企及的。在现场审美氛围下,学生能够坦诚直接地分享自己的情绪与思想,也有利于教育者感受、理解与移情,促进师生建立有效沟通甚至融合视域,达成帮助学生舒缓焦虑情绪、建立积极心态的目的。以山东大学图书馆“十四五”规划调研为例,在需要哪种文化体验选项中,用户选择最高的是艺术鉴赏类活动(68.48%),表明了用户对现场审美活动的需求,为图书馆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现实依据。

3.4 发挥真人图书馆美育功能

图书馆与艺术学院或相关艺术机构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不定期邀请艺术家及有关学者莅临现场,以馆藏资源为支撑进行艺术作品的演绎和讲解。从开展普及类讲座开始,再到深层次解析类,感受分享类等,组织面向不同层次学生的分级讲座,逐步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以山东大学图书馆为例,邀请艺术学院教师讲解馆藏《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宋画全集》,使得馆藏优秀艺术欣赏类书籍可以被更多非专业学生欣赏利用,今后还将扩展到多媒体资源,如邀请音乐系教授带领学生使用“库克数字音乐图书馆”,既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种缓解心理压力的正确方式,还可以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率。

3.5 优化环图书馆环境

图书馆是高校文化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是美学的重要体现,故图书馆的外观建筑设计要在符合高校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凸显特色。虽然馆舍建成后建筑外观不易改变,但是内部环境是可以不断优化的,这也是让读者体会到图书馆人文关怀的方式之一。美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高校图书馆的很多空间甚至角落,都具备美育的可能性。图书馆是脱离于家庭和职场的“第三空间”,颇具审美的馆舍环境和氛围可以帮助读者放松精神,释放压力,方便读者在这里较为自由地欣赏美和创造美。山东大学图书馆在文理分館走廊设文史哲名人介绍,医学分馆走廊设中外医学名家介绍,艺术外语分馆设艺术家介绍,青岛分馆设钢琴角,多数分馆设朗读亭等等,通过多种方式“以境育人”。在山东大学图书馆用户满意度调研中,用户对空间环境的评价较低,这可能是由于部分馆舍内部装修完工较早,相较于现代化新馆略为陈旧。调研结果显示,用户对馆舍内部空间环境的优化、舒适、便捷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将是旧馆改造方向。

3.6 增加图书馆新媒体审美体验

优化网站,不仅指技术方面的优化,还指图书馆的网络界面更加友好,让读者使用起来更为简单。尽量减少使用如“OPAC”“通借通还”这类相对专业化的词语,而使用便于读者理解的更为亲和的语言展示资源与服务。设置留言板等虚拟空间,给读者提供与图书馆交流的机会,利用公众号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建立便捷贴心的移动图书馆。在努力拉近与读者距离的同时,文宣内容也不宜过于“蹭热点”,不宜过多使用网络流行语,要避免公众号同质化,牢牢树立图书馆的文化引领作用,做成文化品牌,体现校园特色,以真诚大气的文字引导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关注生命价值,培养高尚人格。这样才能让读者在使用图书馆新媒体过程中产生非功利性的审美体验,进而更加热爱图书馆,更加愿意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

3.7 加强馆员美育

一是以美育、德育强化服务意识。提高馆员的思想境界,保持良好服务态度,是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早在2010年就提出“善待学生”的观念,不仅仅是从政治和就业的角度出发,而是贯穿学生在校全过程。馆员以亲切友好的态度回答用户咨询,主动问询帮助看起来遇到困难的用户,通过馆长信箱、学生会、图书馆委员会等多种途径加强与用户交流,知学生所需,解读者所难,从细节处让用户感受到来自馆员的温暖和关心,以缓解其图书馆焦虑,这是服务专业化的体现。二是提高自身艺术修养。通过将美育融入信息素养教育,开展现场审美活动等方式来缓解图书馆焦虑乃至其他状态焦虑,这些方式都需要馆员自身具备一定艺术修养,这是图书馆开展美育工作的基础。

4 结语

图书馆焦虑是读者进入图书馆时的一种暂时性焦虑,对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与服务产生消极影响。本文从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探讨了产生这种焦虑的原因,并针对产生焦虑的原因论述美育对于缓解图书馆焦虑的积极作用,包括促进文化自信,防止高校教育“内卷化”,以及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最后提出图书馆具体的应对策略,包括做好入馆教育第一课、将美育融入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开展现场审美活动、发挥真人图书馆美育功能、优化图书馆环境、增加图书馆新媒体审美体验、加强馆员美育等,为图书馆优化空间建设、提升服务质量等提供参考。图书馆应当通过教育、服务、沉浸式体验等多种方式让读者明白阅读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而是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享受其内在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REMES O, BRAYNE C, VAN DER LINDE R,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eviews on the prevalence of anxiety disorders in adult populations[J]. Brain and Behavior, 2016, 6(7): 1-33.

高水红. 内卷化:学校教育过程的文化再生产[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20(4): 13-18.

李秀霞, 王皓, 孙琦, 等. 山东省某高校新生焦虑情绪现状及其关联因素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19, 46(12): 2205-2208.

徐锦芬, 寇金南. 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自我调节策略研究[J]. 外语学刊, 2015(2): 102-107.

张倩, 李晶华, 马天娇, 等. 长春市某高校大学生社交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J]. 医学与社会, 2020, 33(3): 112-115.

段彩彬, 周会, 许晓辉. 大学生的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及自尊分离与就业焦虑的关系[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9, 33(4): 301-306.

MELLON C A. Library anxiety: a grounded theory and its development[J].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1986, 47(2): 160-165.

李永明, 郑德俊. 图书馆焦虑因素相关分析及模型构建[J]. 新世纪图书馆, 2019(1): 10-14.

罗亚泓. 国外高校图书馆留学生延伸服务及思考[J]. 图书情报工作, 2017, 61(7): 68-74.

BOSTICK S L.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Library Anxiety Scale[D]. Ann Arbor: Wayne State University, 1992: 82-84.

贺伟. 图书馆焦虑量表的修订及应用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 2006: 22-25.

杨靖. 公共阅览情境下图书馆焦虑量表修订与验证[J]. 图书情报工作, 2019, 63(7): 72-79.

宋志强, 徐建华. 图书馆焦虑心理机制分析[J]. 图书与情报, 2012(2): 34-36.

宋志强. 我国高校学生图书馆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天津:南开大学, 2014:120-127 .

习近平. 习近平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EB/OL]. (2018-08-30)[2020-12-21].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8/30/c_1123355797.htm.

教育部. 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 (2019-04-11)[2020-12-21].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904/t20190411_377509.html.

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 (2020-10-15)[2020-12-21]. 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5/content_5551609.htm.

刘世定, 邱泽奇. “内卷化”概念辨析[J]. 社会学研究, 2004(5): 96-110.

埃里克森 E H. 同一性:青少年认同机制[M]. 孙名之, 译. 2版.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8: 15-18.

ROWE I, MARCIA J E. Ego identity status, formal operations, and moral development[J]. J Youth Adolesc, 1980, 9(2): 87-99.

陳坚, 王东宇.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与存在焦虑的关系研究[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0, 8(3): 235-240.

陈向明. 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 高等教育研究, 2006(3): 64-68.

曾天一, 李艳. 新时代艺术教育的话语建构[J].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35(5): 88-100.

姚晓彤 山东大学图书馆馆员。 山东济南,250100。

(收稿日期:2021-01-13 编校:曹晓文,谢艳秋)

猜你喜欢

服务育人美育高校图书馆
勤工俭学发展战略的思考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提升学生公寓“服务育人”水平、打造服务育人“第二课堂”
高校辅导员:“服务育人”做学生日常生活的服务者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美育教师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