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技术下大学数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探究

2021-01-03展正然杨少静窦林立

中国新通信 2021年20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

展正然 杨少静 窦林立

【摘要】    高校任何教育活动的开展都有非常深层的意义,应该体现出教书育人的作用,同时还要让思政教育和课程教育协同进行。大学数学是非常基础的课程,对于人们的学习水平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就要结合新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模式相结合,在混合式教学中把课程思政和大学数学的内容融合在一起。本文以定积分的概念为例,分析了如何把课程思政和大学数学的内容融合在一起。希望在混合式教学中能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课程思政    Matlab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各种课程和思政理论课协同进行,提高教育的效果,为“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一、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涵义

“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各种类型是目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有着重要价值。“课程思政”从课程的学科专业性出发,从育人的角度体现出课程教学的价值和意义,通过课程和思政的融合,充分的挖掘各种课程的资源,全面的促进学生思想水平的提升,有较高的道德思想品质,为培养高水平的学生总体水平奠定基础。

“高等数学课程思政”需要将思想文化、数学文化以及高等教育理念都融入到其中,在当前高速发展的阶段,实现综合性课堂的探索和应用,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总体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多媒体技术下大学数学与课程思政结合的实践

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情况深入浅出的剖析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体现大学数学的育人功能,在悄无声息中融入思政呢?本文以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这一节为例,给出具体的设计与教学策略.

教学内容:定积分的概念和性质

思政目标:通过案例教学法引入中国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的视频,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希望学生将来作一个对国家有用之才;分享科学家们的科研之路,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家们勤奋探索,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最后通过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来贯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通过实践来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懂得科技强国的重要性。

2.1课前准备

前一节课先让学生从网上和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一下牛顿-莱布尼茨两种微积分的爱恨情仇.让学生从三个方面着手:1.两种微积分的共同点;2.两种微积分的主要差别; 3.优先权之争。通过了解历史,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一个科研的不易,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家们勤奋探索,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

2.2案例教学法引入定积分的概念

2.2.1提出问题

教师先播放一段我国第一课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的视频。简单说说发射成功的过程及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希望学生将来作一个对国家有用之才,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接着,带领学生继续探索太空的奥秘,引出问题: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以后,在太空中的轨迹是什么样的呢?如何计算它的路程?然后,教师给出利用Matlab绘制的人造地球卫星运动的演示图。得出卫星的轨迹为椭圆。

2.2.2解决问题

对于曲边梯形如何求面积?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描述,探讨对于曲线如何求面积的求解方案,归纳出数学思路。

给出学生源代码程序:

>> n=input(‘inputn:=’);

a=0;b=5;h=(b-a)/n

f=inline(‘x.^3./(exp(x)-1)’);

xx=a:.1:2*b;xx(1)=eps;

yy=f(xx);

figure,hold on

x=a:h:b;x(1)=eps;

N=n+1;y=f(x);

%s1=sum(y(1:N-1))*h

s2=sum(y(2:N))*h

t1=x(1);

for k=2:N

t2=x(k);u2=y(k);

t=[t1,t1,t2,t2];

u=[0,u2,u2,0];

line(t,u)

fill(t,u,’c’)

t1=t2;

end

plot(xx,yy,’r’)

让学生自己动手来体会一下这四步:

第一步:分割,化整为零。

第二步:以直代曲,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矛盾是对立与统一。恩格斯曾说过:“在一定条件下直线和曲线应当是一回事”。我们通过无限细分把直线和曲线等同了起来;

第三步:求和。把所有小矩形的面积加起来,作为曲边梯形的面积的近似值

第四步:求极限。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有限与无限的对立与统一。我们通过有限来认识无限,用有限来解决无限。通过极限的知识把有限与无限统一在一起。这种把有限和无限统一在一起的思想在我们大学数学中多次有体现。

最后总结出定积分的概念。这体现了思政中变与不变的关系。虽然实际问题不同,但是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没变。

2.2.3再引入实际问题,由学生自己来解决

为了更好的体现课程思政,让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所以需要通过实践来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彻底贯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课下把该班学生分成4组,让学生自己去挖掘实际问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以实验报告的形式发给老师。这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分工合作也体现出思政中团结就是力量。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把枯燥,抽象的难点变得更直观,形象。可以很好地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2.3线上自选内容

通过钉钉等教学平台发布一些电子教案,借助mooc给学生发一些数学文化欣赏等。

三、结束语

“课程思政”教学的目的就是开挖思政教学资源,让课堂教学顺利的进行,真正的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让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成长实现统一。高校设置的课程都是为了教书育人,所以要创新教学模式,不斷的实现思想政治和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真正的实现协同育人。基于此,大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数学知识传递给学生,同时还应该将教学目标和德育目标融合起来,把数学课程当做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深度挖掘课堂教学的思政元素,让立德树人教学模式深入进行,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  考  文  献

[1]秦厚荣,徐海蓉.大学数学课程思政的”触点”和教学体系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9,000(009):61-64.

[2]李怀珍,武俐.理工科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助推协同育人体系探究[J].河南教育(高校版),2020,000(002):42-44.

[3]赵丽,杨文龙.“课程思政”融入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研究——以《有机化学》课程为例[J].科技资讯,19(4):4.

[4]李艳午.基于课程思政的大学数学课程体系重构[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001):1-3.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赛课网络平台混合式教学在居住空间设计的应用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