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智能教育生态理念下产品设计专业混合式教学策略
2021-01-03柴晶
柴晶
【摘要】 产品设计是一门综合类的实践性学科,强调创新及运营水平。在5g智能教育的时代背景下,需要考虑创新教学模式,贴合行业实际需求,培养出具有设计能力及自我提升意识的人才。文章简要剖析此专业教学现状,谈论教学革新方向,结合产品设计A课程,验证混合式教学的应用价值及实效。
【关键词】 产品设计专业 混合式教学 线上平台
引言:
在2017年,教育部初次提出在线开放课,此项提案意味着我国要开始将信息科技和教育领域结合,各高等院校在资源共享上作出巨大努力。在2018年,关于当代国内高等本科教育的讨论会上,教育部再度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并提出构建智慧化的环境,实现精准教学,使学生拥有身处智慧时代的立足之力。
一、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剖析
1.课程性质。该专业课程的前瞻性与实践性比较突出,教学重点落在激发学生创造新性思维及知识运用能力。课时安排上分成理论与实践两项,大部分设有该专业的高校,实践课程的占比相对偏重。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中,此专业常用模式包含理论讲解、实践运用、辅导解答。其中理论讲解是为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理论基础;借助实践运用,教师给出特定的产品命题任务,学生自行设计,以加固其理论体系;针对教学全过程与学生上交的设计作业,进行分析解答,实施针对性教育,使此专业学生均能持有基础的设计技能[1]。
2.教学现状。如今,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课时安排不多,而且内容形式固定。原本课堂教育模式下,理论内容讲解比例相对偏大,导致学生交流及答疑活动的实践不足,无法实现深入开展,甚至会忽略一部分学生,不符合艺术类专业的培养需要。对于个人学习方式,产品设计属于艺术类,大多数学生兴趣点更偏向于自我设计及灵感迸发,并非纯理论内容。但常规教学模式中,学生难以集中注意,甚至不会和教师沟通,造成课堂参与感不足,缺乏主动性。上述教学现象都不适合培育设计人才,在5g智能教育环境下,学校应借助信息化方式,开展课堂教学,以及保障学生自身乐趣,注意个人差异性,而非批量“生产”。
二、5g智能教育生态理念下产品设计专业教学革新建议
2.1混合式教学
在当前智能教育环境中,应联动互联网,打造混合式教学条件,强调培育目标,将设计任务作为灵感激发动力,围绕实践活动,强调过程性鼓励,构成线上与线上、合作与自主的多层次联动格局,突出智慧教育手段多元化,促使应用、检测及评价融为一体,打开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优化此专业学生的整体素养[2]。在混合式教育模式下,线上教学路径一般是网络视频、在线答题及分享讨论等;线下教学偏重于讲解,能组织的课堂活动有:作品展示、理念交流、小组讨论等。此种教学模式将学生闲暇时间利用起来,通过在线教学资源支持学生完成基础理论的了解任务,并在线下课堂之间进行研讨、解答与练习等实践环节,以克服原本理论讲解占用过多课时的问题,为解答与讨论留有更多的时间。而线下教学中,分享个人学习成果,并對未曾理解的知识内容和教师交流,实现深层次了解及情感互动,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2.2内容重构性
5g智慧教育生态理论下,混合式应分成:课前学生自主线上学习;课上教师讲解、学生交流;课后安排线上与线下测试。在课前,学生能获取课程相关的电子资料,按照个人学习习惯进行全面了解,暗示其进行自学并提炼出问题。课上教学中,主要是线下实体学习,可借助翻转课堂,围绕具体的设计命题,展开深度探讨。课后定期开展测试,以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混合式教学并非单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增设在线学习路径,环节设计中还应关注组织模式、教育任务、课时占比安排等。课程内容安排中,需划分出适宜开展线上自学及课堂讲解的内容,并基于内容设计确定任务命题,使教学任务与学生个人技能培养有效融合,注重实体课堂与线上学习的协调设计,发挥在线交流的作用。
2.3评价多元化
在5g智慧教育生态理念下,考评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的方式可基于混合式教学,开展线上与线下两类。其中,在线考评是依托于课程各章节中,教师下达的任务,并组织设计作品互评[3]。线下考评采取成品展示与讨论考评。前者是学生把自己的设计作品向考评主体展示,负责考核评分的主体可由任课教师、同学代表与专业教师担任。以便在考评期间,可从不同视角评价参评作品,并利于敦促学生自行完成课题任务。此外,学校也能借助在线平台,如学校公众号等,开展实体作品售卖,促使评价形式能够将教学与实践充分整合,激发并维护学生对本专业的热情。而讨论展示则需要学生清楚表达个人作品设计理念,可通过演讲及提问等环节实现。
三、5g智能教育生态理念下产品设计专业混合式教学的实践
3.1搭建线上平台
其一,超星泛雅,该系统平台可设为官方线上教学渠道,和课程安排同步更新。教师能借此上传资料、安排设计任务。学生成功选课后,在同一时间段中签到及投票等,学习行为与活跃度都会有呈现。另外,学生自行搜索教师上传的课件及录制微课,巩固已学知识。而超星泛雅还提供其他功能,辅助教师进行课程安排,方便教学信息归档。其二,微信公众号,保证学生理论基础得到有效扩充,增强其能动性。学生能通过上述系统平台无限次浏览观看课件与视频资料,但大部分学生不会重复使用此类资料。再加上超星泛雅在现场课程功能设置上,仅面向选课同学,服务辐射范围较小。并在每学期结束后,师生权限全部取消,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对此,增加微信公众号,以弥补课程资料归档后的不足。公众号上发布教学信息,比较符合当代学生获取信息的习惯,以保证其接受效果。基于开设公众号,使产品设计有关课程知识能实现不断积累,而学生参与兴趣实现被多层次地调动。
3.2设计程序引导
产品设计的设计程序包括前期调研、受众特征、产品定位及形态语义、制作材质及结构、产品制作及展示等。学生可按照任务命题,实现设计项目驱动,制成完成的设计程序,独立设计出产品。设计程序贯穿于课程教育全过程,能使学生加固自身理论的基础上,接触到贴近社会实践的工作程序。参考学生学习进度与过程性作业的情况,针对性指导各环节涉及到的知识点。此教学环节通常在线下进行,配备在线真实项目案例讨论,让学生能收获比较全面的知识。
3.3设计方法讨论
采取项目分析中,教师需整合分类常见的设计技能。对此要求任课教师既能熟练应用常规多媒体课件,又能增加短视频及动画等特殊的知识点呈现形式,突出各设计方法亮点,丰富教学内容。在课后,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并上传,以供学生自主重温及巩固,加强其对设计方法的感知。该部分教学内容的混合式模式下,在线展示与指导,可供学生复习。线下详细讲解设计方法,并进行成品点评,留给学生更多了解知识的空间[4]。
3.4科技前沿知识
实践教学中,教师需注意科技前沿内容,采用形式丰富的手段,增长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及广度,鼓励其主动了解前沿技术,可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比如,人工智能技术,其是近些年社会探讨较多的问题。对此,任课教师可关注经营范围涉猎人工智能的公司,并把能搜索到的研发动态信息汇总整理,上传至公众号里,让学生能及时掌握前沿的科技。与此同时,教师需利用闲暇时间,研究学习人工智能的有关知识,以设计的视角表达,把此类知识变成科普类的内容。另外,教师也可利用课上时间,向学生介绍人工智能的应用程序,缩小学生和现代技术的距离,并引导其对当前科技研发局势与未来整体走向加以思考。该部分教学侧重于在线引导,但同时也需配备下线活动,开展有关话题的集体探讨,调动起跨学科学习的意识,强化其全局观。同时,在产品设计专业的教学中,教师需结合5G与人工智能等技术,采用有向相似性联想的计算机模拟方法。此处所指的相似性,能体现在表面,也能来源于内在。产品设计期间,由需求域至作用原理域,最终落在物理结构域上。所以,产品需求上的相似为内在,而此也为设计的基础。运用计算机模拟,实现联想出相似性,以确定能替代的部件集合,以追求设计创新。
3.5作品点评辅导
在安排过程性设计任务的前提下,对学生作品加以点评指导,并指出学习期间易走入的误区,使得其可以设计出高质量的作品。为激发创作灵感,可把往届学生作品上传到平台上。鼓励学生进行观摩与学习,比较深入地明晰重难点,强化对课程知识的了解。经过实践验证,利用此种形式,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程度较深,并有意愿继续探究,刺激其学习动机。此外,在线发布作品,可推动学生交流,并通过观摩他人的作品,提高自己设计作品的质量。此教育环节需实现线上与线下并举,上传往届优秀作品,并指出其中设计亮点与有关设计技巧、知识点;实体课堂中,实施作品辅导,使学生明确自己设计的问题所在。结题时,上传学生作品,经过长期积累,建立作品展示数据库,达到不断交流互动的效果。
3.6成品设计展示
抛开原本外形结构的问题,产品设计A课程教学目标:学生独立设计的前提下,分析探究人工智能,以展現出当代学生对如今社会总体局势的思考。结课后,不仅要分享产品电子资料,还需学生动手完成实物模型,组织作品展览,由大众予以评价。制作产品模型与分享展览都需尽可能贴近现实设计项目情景,强化学生的实战体验感,并积累设计经验。在微信公众号上同时更新设计模型作品,通过动画与短片等方式,简单介绍作品的设计理念及功能、应用优势等,扩大成果的检验范畴,以求能获得比较接近实际的评价。此教学环节主要开展形式是线下介绍及实践,并搭配在线归纳及展示上,过程中学生收获理论内容的同时,还锻炼自我实操技能,促使院校教学和社会形成良性互动[5]。
3.7教学成效反馈
产品设计A课程,选择运用任务项目制的方法,使学生清楚产品设计程序,完成作品呈现。每年教学成果报告均被若干领域人士重视,而且在混合式模式下培养的设计人才,会主动参加各类相关赛事,积累实践经验。通过在参加比赛,增强学习信息,提升探索效率,发现自身的缺陷及新设计理念。学校也会举办教学比赛,为教师主动创新教学提供动力。产品设计专业,开展混合式教育,确实能提升本专业学生的探索及学习效率,并敦促教师保持终身学习与自我优化的意识,一直保持高昂的育人热情。为创造出更好的教学效果,可开展多校联合,并持续改进混合式教育具体实践安排,优化微信公众号及线上教学课程资源,推动产品设计、人文及科学等多维度整合,给产品设计的教育提供新角度。
四、结束语
产品设计专业涉猎的领域较多,如家具、灯具等,需要学生灵活应用设计方法,并拥有综合创新水平。在5g智慧教育背景下,混合式教学符合本专业育人需要,突出学生的主动权,进行艺术上的交流。同时培养学生提炼并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训练思辨技能。借助线上平台,使学习资源的分享范围得到延伸,打破时空上的壁垒,重构专业课堂,强化师生信息技术运营能力,具备推广价值。
参 考 文 献
[1]戴慧萍.面向产品设计专业的《人机工程学》混合式教学实践与探索[J].绿色包装,2020,(12):40-42.
[2]任梅,李文嘉,魏芬.设计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产品设计A课程为例[J].教育观察,2020,(45):66-68.
[3]谭嫄嫄,汪沙娜,曹向楠,等.基于OBE理念的产品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混合式教学模式[J].教育现代化,2020,(36):67-71.
[4]王烨青,罗锦宏,李亮亮.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职院校电子类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1):170+172.
[5]李雯雯.“混合式翻转课堂”在产品系统化教学中的研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3):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