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教学法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2021-01-03胡基红

课外语文·上 2021年12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写作教学初中语文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写作教学的重要性也越发得到凸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自主进行表达。但是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面对写作“无从下手”,写作思维并不活跃,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本文认为,以“问题”为引导进行写作教学,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还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本文浅谈几种问题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34-131-03

【本文著录格式】胡基红.基于问题教学法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21,20(34):131-133.

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主导,突出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一种教学措施,此种教学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助推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一、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对一些事物的好奇心也明显降低。通过问题教学法,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以将一些写作技巧通过趣味性的问题传达给学生,让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提升,产生学习写作知识的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对写作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幅度地提升。

(二)明确写作的方向

“无从入手”是很多初中学生写作时的状态,写作的主题找不到切入点,流水账似的文章时有出现。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对作文主题的理解会更加深刻,更能轻松地找到写作方向,找准写作的切入点,促使文章更加顺利地完成。

(三)锻炼学生的思维

教师针对不同的写作内容,提出具有深度的问题,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的锻炼,让学生不断地进行拓展和创新。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高质量的问题可以促使学生的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递进,进而掌握更多的写作技能,助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问题引入,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

问题教学法最突出的作用就是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锻炼,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就是思维碰撞的过程,在写作课堂中引入合适的问题,对激活学生写作思维有较大的作用。在引用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样才能让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有效的延伸,对事物的敏感度也会更强。要想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教师就必须指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例如,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人物描写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作文类型,在对学生进行写作锻炼的过程中,教师可先引入问题,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更加深入。如本次写作的主题是“母亲”,首先,笔者向学生提出问题:“你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针对母亲性格去写,如温柔、开朗、内向、善良、严肃等,也可针对爱好去写,如爱好体育运动的人、爱好音乐的人等)。你的母亲具有哪些特征?(特征也包括了较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外貌特征、衣着打扮特征、体型特征等)”教师提出这些问题的主要目的就是开拓学生的思路。其次,学生提出问题,“想一想”你要从哪些方面对母亲进行描写。有学生说道,我本次想写的主题是“妈妈我想对你说”。面对学生的这个回答,笔者紧接着问道:“你想对母亲说什么?为什么要这么说?”学生有些害羞,在教师的鼓励下勇敢地说出来:“妈妈我想对你说,请你不要每天起那么早,因为我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做饭;妈妈我想对你说,请你不要每天工作那么辛苦,因为我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赚钱……”她每一句想说的话,都包含了和母亲日常的小故事,都透露出浓烈的爱意。学生纷纷受到鼓励,积极发言,明确自身要从哪些问题入手。最后,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汇总,让学生自由发挥,从多个角度去描写母亲,从多个层面表达对母亲的爱。很多学生发现别人描写的角度更好,也可以选择一样的切入点,但是不同人对母亲的感受是不同的,所写出的文章也会独具特色。总的来说,问题的引导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开阔,写作文时不再是“无从下手”,所写出的文章也更具有真情实感。

(二)问题深化,营造积极的写作氛围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两者都是影响课堂教学水平的关键,所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基础。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坚持“民主”的教学原则,在课堂中也要改变“一言堂”的现状,鼓励学生进行提问,构建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舒缓学生写作的压力。此外,教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要进行延迟性判断,切勿直接否定学生的观点,这会导致学生的很多新问题、新的想法不敢表达出来,这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教师在应用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可以深化问题的内涵,如利用生活实际、实物、表演等,促进学生手、脑、口的全面发展。同时,借助生活、表演等途径来对学生进行提问,还可以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改变了以往单调的写作课堂,既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热情,降低了写作难度。

例如,教师可给学生布置关于生活话题的作文,如“节日”“季节”“生活”等,在写“节日”时学生可以写端午节、春节、中秋节。春节作为我国最热闹的节日,有很多热闹的习俗,如贴春联、穿新衣服、放鞭炮等,從这些习俗中就可以衍生出一些问题:“春节时为什么要贴春联?你都知晓哪些关于春节的春联?放鞭炮又有什么寓意呢?你最喜欢的春节习俗是什么……”这些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又具有一定的深度,需要搜集资料,弄清楚这些问题会让学生对春节习俗的了解更加全面,写作也会更加顺畅,改变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

(三)问题点拨,教会学生写作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预习是非常主要的一个环节,预习可以让学生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更加高效地完成写作任务。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点拨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提前预习,搜集相关资料,构思文章的框架,提高学生作文的质量。为了改变自主预习的枯燥感,教师可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进行预习,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共享素材资料,交流自身的感受,然后由教师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说出自己所不理解的知识点,在合作探究中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而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

例如,在写作想象类型的作文时,教师就可以利用问题点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让学生在预习中掌握更多的写作方法。作文的主题是《假如我……》,很多学生面对这种宽泛的命题,无从下手,思维过于局限,这时就需要教师用合适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点播。教师可提前对学生进行问题引导,如:“假如我是一个医学专家,我就可以攻克一个个的医学难题,成为病毒的克星;假如我是一名军人,我就可以担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假如我是一个环境专家,我就可以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细致的研究,找到更多的解决办法。假如你是一名老师,你会怎样坚守你的岗位?假如你是一个农业科学家,你又会从哪些方面为农民提供服务……”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限时间的问题讨论,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在小组内进行讨论预习。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下、在问题的点播下,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有的学生说道:如果我是一名医生,我就可以为此次的新冠疫情做出贡献;如果我是一个健身专家,我就可以研究出更加科学有效的健身、减肥方法;如果我是农业专家,我要研究出更加高产、抗疾病的水稻,提高农民的收入……在对问题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自然地构思文章的框架,为写作做好准备。

问题讨论结束以后,教师再将想象作文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要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将古人看作现代人进行写作;第二,打破物体和人的界限,将物看作人物来进行写作;第三,打破虚拟和现实的界限,把没有实现的事物,当作实现的东西来写。例如,在对景物进行描写时就可通过拟人的方式来进行,“随风飘落的枫叶,如翩翩起舞的姑娘,缓缓地落到地上,美丽极了……”“假如我是一名医学家,我要研究出一种能量胶囊,服用胶囊以后,我们就可以不用吃饭,不用过多地休息,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去工作,去做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在这两句话中,前者将“枫叶”比喻成“小姑娘”,后者将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当作是要发生的事情进行写作。把握想象类型文章写作的方法,会促使写作更加顺畅。

(四)问题回馈,促进学生对作文的修改与提炼

在写作完成以后,后续的校对和修改是非常主要的环节,在修改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语句进行提炼,对错误的表述进行纠正,提高文章的整体质量。所以,学生掌握修改的方式是非常主要的,尤其是初中学生的作文,教师只能进行适当的修改,不能大范围地进行改正,改得太少学生无法发现自身写作的不足,改得太多又会让学生对写作产生畏惧心理,这样会限制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就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提炼作文的内容,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不仅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还能享受学习的过程。

例如,在写作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在日常积累一些写作素材,如好词好句、经典古诗词、名人名言、谚语、歇后语等,让学生在写作时可以通过引用名人名言、诗词等提高作文质量。有些学生在写作时,所引用的古诗词或者使用的词语并不恰当,教师就可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如“请翻阅词典或者利用网络,查询诗词或者这个词语的应用是否恰当,请通读文章检查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整体检查文章布局,思考段落的划分是否合理……”通过这些具有指导性的问题,对学生的文章进行回馈,可以让学生对作文进行修改,整体提高文章的质量,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五)问题讨论,鉴赏作文成果

对作文进行鉴赏、对文章的质量进行等级划分,并找到最优秀的文章進行集体展示,组织学生讨论自己的感受,对于增加学生的写作经验、巩固学生的写作知识有较大的作用。在每次写作结束后,教师都可通过问题讨论的方式,对作文进行鉴赏,如:“请同学们谈一谈从这篇文章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请指出文章中有哪些好的修辞手法,这个作品写得好在哪里,又存在什么不足等”。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增加了自身的写作经验。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细致地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讨论结束后,教师需要进行最终的总结和点评,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写作经验。

例如,“风轻柔地吹过,带动了小树翩翩起舞,它如同母亲的手般轻轻地抚摸我的脸庞”“春天,田野里禾苗绿油油的,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叶子都是精灵在跳舞”,这些景物的描写方法非常形象和生动,采用了拟人的描写方式,将作者对景物的喜爱之情更好地表达出来。对写作手法、情感表达方式的学习,均可通过鉴赏活动来进行,以问题为引导进行作文鉴赏,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写作技能,集他人所长,弥补自己的不足。

同时,在鉴赏活动结束以后,教师还可用问题进行嫁接转新,延伸联带,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在本次写作中存在的不足,回忆作文的要求,分析自己都使用了哪些写作的技巧,总结他人的写作方法,提高自身的习作能力。鉴赏结束以后,教师需要进行写作延伸,布置相同类型的作文题目,开拓学生的思路和眼界。如写作完“我的母亲”以后,教师可提出问题:“如果写‘我的同桌’‘我的父亲’‘我的老师’等,你又该如何进行写作呢?你是否可以将本次写作的方法应用到下次的写作中呢?”通过这样的问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更加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锻炼,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方法,进而整体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教师必须长期坚持,多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平台,通过多样化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写作,让问题成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晓华.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作文:中小学教学研究,2020(1).

[2]王梨.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J].东西南北:教育,2018(11).

[3]刘艳.浅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指导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0(5).

[4]李进孝.问题化学习在初中语文写作构思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写算,2018(32).

[5]陈声琳.探寻问题解决途径 促进创新思维培养[J].黑河教育,2019(6).

作者简介:胡基红,女,1978年生,河南伊川人,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为汉语言。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法写作教学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激发思维灵感在高中语文问题教学法应用分析
问题教学法在思修教学中的实践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