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1-01-03姜丞

课外语文·上 2021年12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应运而生,这是一种新型职业教育理念,与语文学科所具有的特点十分契合,即实践性、应用性强。这种教学法能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的调控为主要手段,在此基础上可以将教学任务结合起来,这对进一步增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转变师生角色至关重要。同时,利用这种教学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即自主学习、知识应用与问题解决能力,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实现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从而能够为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充足的保障。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34-062-03

【本文著录格式】姜丞.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2021,20(34):62-64.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存在明显区别,侧重于如何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并能够围绕课堂相关任务、明确的教学目标,来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旨在将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激发其学习热情。学生在建构自身的知识能力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如自主探索等,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锻炼知识获取能力,教师可以就学生在其中的表现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同时,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这对激发自身内在学习动机十分有效,也能够进一步内化理解教学内容。由于任务驱动教学法优势众多,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灵活地应用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和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纵观当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普遍存在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情况,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与普通高中生的素质存在明显差距。鉴于学生语文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对于一些学生而言,教师的辛苦付出、良苦用心并不被理解,导致课堂教学完全是教师的课堂,缺少师生互动,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经常存在,不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导致课堂缺乏吸引力。

同时,在中职教育中语文课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专业学习离不开语文,学生要提高专业课成绩就需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作依托。再加上中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正在逐渐形成,相应的语文课程便成为学生开展德育的重要场所,这对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和塑造良好的人格都至关重要。基于此,教师有必要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积极性,认真学好中职语文课。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相关概述与实施意义

(一)相关概述

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是指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布置语文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在课下利用现有资源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来布置任务,科学、合理地划分整个教学系统,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明确指出学生必须掌握的重难点,这些知识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紧密结合语文任务,确保学生能够明确任务难点,所布置的任务也能够被广大学生所接受。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查询相关资料和掌握一定解题技巧、思维方式。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利用任务驱动教法学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需要在课堂上积极有效地讲解任务解题思路,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可以充分保证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实施意义

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开展学习活动时要求必须围绕学习任务进行,可以帮助学生改变以往被动学习的状态。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进行基础建构时能够充分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强化对新知识的探究与运用。这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强化交流与学习,重视课堂氛围的活跃。同时,学生可以开展小组学习,组内分工明确,可以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自信心。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要求与设计原则

(一)实施要求

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具体主要体现在教学技能与综合素养上,为更好地凸显教学特色,要求教师必须真正做到以“导”为主。第一,对这种教学法的主旨与要领,教师必须进行深刻的理解与把握。第二,全面、彻底地研究课堂目标,并结合学生特点、知识储备量、认知水平等对相应的课堂任务进行科学的设计、系统的分解,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第三,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需要教师提供一定指导、引领,重视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旨在不断提高他们的独立探究能力,并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全面评价学生的表现以及任务完成情况,对课堂进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控。

任务驱动教学法必须将学生以“学”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出来。学生需要明确自身的学习任务,课下能够主动预习新课、搜集相关资料,并帮助学生制订科学的课堂教学任务。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小组合作探究等 ,并积极地评价所参与的任务。

(二)设计原则

1.符合学生认知结构

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時,有必要充分考虑语文学科知识所具有的特点、学生知识结构与学习特点,严格按照由浅入深与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设置任务时不能太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做到有所适从。

教师需充分了解学情,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全面考虑,在此基础上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任务涵盖范围,具体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即基础层面、拓展层面,积极地训练学生能力,并不断提高其个人能力,不管是专业特色还是学情特色需要同时兼顾。

2.兼顾应用性

在任务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任务的应用性、可操作性给予高度重视,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在设计课外任务时需进一步贴近学生的生活,重视拓宽学生知识面;有机结合课内任务、课外任务,确保任务设计符合学生所学专业、工作发展方向,将学生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性、自主性充分发挥出来,还能够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更好地解决在实际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如在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课中,可以创设一个专门的交流情境,积极地开展体验训练并增强针对性,强化学生的问题发现能力、分析能力、解决能力,能帮助学生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3.任务设计系统性

教学任务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可以考虑关于总体任务如何化繁为简,将其复杂程度降低,细化成若干个小任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热情。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需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指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初步学习知识,在此基础上强化理解与掌握,并创新性地应用到具体课堂教学中。值得一提的是,任务的具体设置严禁大、空、繁,确保合理、科学,还要求少而精、切实可行。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由此对教学观念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学习语文能够促进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基于此,在新教育形式下,学校与教师有必要结合时代发展潮流来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而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意义重大,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依然需要深入地探索、改进。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对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且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学习内容,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在学习《雷雨》时,就当时的时代背景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着重讲解,为更好地再现当时的社会背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努力营造当时的时代背景,然后按照课文内容分配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与扮演,旨在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整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最后,在认真学习完这篇文章以后,鼓励学生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教师可以利用自习时间为学生播放《雷雨》这部影片。

(二)合理设计任务,激发学习兴趣

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就在于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学习任务。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必要严格按照一定原则,即“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等。同时,严格按照实用性原则,确保实际技术的形成,加强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具体在设计任务时必须密切留意以下几点:第一,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需要增强目标性;第二,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有效内化,全面涵盖教学目标知识点与技能;第三,按照学生年龄与阅历,需增加课堂趣味性,学生乐于学习,整体任务不能枯燥,才能确保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教学任务要求必须真实,不能设置过难,便于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师生在相互协作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第四,要求所设计的任务能够细化为若干个小任务,重点需要突出。

如在讲授《雨巷》时,首先教师可以就新格律诗音律美、绘画美、建筑美的特点向学生进行详细的介绍,学生可以结合自身意愿挑选一个角度来制作教學课件。明确教学任务后,在小组内学生可以积极地讨论如何制作课件并做好准备工作,如搜集图片、资料等,在此期间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与学习诗歌,还能够锻炼运用计算机的能力。

(三)开展自主学习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中心与主导就在于任务、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充分发挥这一教学模式的作用,就需要强调学生的作用。换言之,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学习语文本身就是不断积累、思索的过程,学生在课外、课堂中需要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强化学习与掌握相关技能、知识。

除此之外,教师还需做好评价工作,及时讲评,真正做到查漏补缺和反馈矫正。

五、结语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法的不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但是,由于这种教学法应用时间不长,在今后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学校、教师进行不断的完善与补充,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动中职语文教育的发展,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琴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6).

[2]李隽.“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2018(4).

[3]王玉平.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8(8).

[4]陈宁梅,冯芳.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口语交际——在面试中如何自我介绍》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7(14).

[5]周扬.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课外语文,2017(7).

[6]汤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7(11).

[7]杨衍.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成功(教育),2013(22).

[8]倪福疆.基于任务驱动的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以“我们将来的事业”活动为例[J].职教通讯,2016(36).

作者简介:姜丞,女,1986年生,吉林省吉林市人,本科,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职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军械士官大专“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成人教育中的运用分析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