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三境”教学法研究
2021-01-03孙优尹梦楠
孙优 尹梦楠
目前的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诸多问题。基于此,我们通过创设并完善“三境”阅读教学法的思路设计,探索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新思路。
一、教学问题
外国文学是高中语文任务群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中语文统编版教材中的外國文学作品达56篇。但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时暴露出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切关注。接下来我们从教师教学、学生解读两个方面透视外国文学课堂问题。
先看教师教学问题。我们在学习中外文学作品时产生的阅读差异,归根结底是文化基因、思维方式迥异造成的。当外国文学的原生语境,通过译者翻译成为语文教材文学篇目时,我们不能忽视语境在偷偷改变了模样。我们举一个最近的例子:2021年9月南京市高三学情调研中的小说阅读材料出现了美国作家霍桑的小说作品《亲情》。小说本身很引人入胜,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作为美国作家作品,中文译者陆续译出“妯娌”“弟媳”“嫂嫂”“我娘”等极富中国文化烙印的口语称谓,当学生无奈表示“无法进入文本”,“语言实在太‘地道’了”的时候,命题者应谨慎选择外国优秀文学作品的中译本。而在课堂学习中,教师也应尽快摆脱传统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积极设计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及外国文学规律的教学思路。
我们再看学生解读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因不理解或忽视外国文学、文化、社会等背景内容,在文本、情感揣摩过程中,陷入思维定势的沼泽。学生受功利化考试思维的影响,课堂中难以培育正确解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和能力,部分学生仅满足于考试中的答题套路,学习陷入机械化积累。那么如何看待学生解读文本暴露出的问题呢?除了因文本翻译造成的客观阅读障碍外,还与学生主动学习思维长期得不到激发,文化常识积累有限,审美鉴赏能力不足,联系时代热点能力较弱有着重要关系。学生应该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课堂上多参与合乎文本语境的项目活动,不断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培育语文核心素养。
由此,在不断课堂实践中,我们选择从“语境”入手,开展项目学习活动,关照个体参与体验,在知人论世的文化背景中,在文化差异比较的思辨中,在与时俱进的时代关照中,达成语文学习的人文主题。
二、语境初探
语境和情境有区别吗?李吉林老师倡导的情境教学,其中提到以生活、实物、图画、音乐、表演、语言表现情境。但语境不同于情境:情境更强调情感作用,而语境更着重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语境教学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情境性等特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研习外国文学名著名篇,了解若干国家和民族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面貌,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培养阅读外国经典作品的兴趣和开放的文化心态。”我们认为外国文学语境指的是地域背景、时代特色、语言风格、民族心理等组成的语境。因此,我们要探究中外文学“三境”教学法,教学方法依据不同的国家文本、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文化形成既多元又高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长期课堂调研及学生观察,我们对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进行了思路探索。在语文课堂的项目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应把外国文学教学引入思维、审美提升的高处。高中语文外国作品教学设计应该结合项目学习的方式,在语境教学法的指导下,在教学目标、环节设置、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出积极改变。我们提出语境“三聚焦”——
(一)聚焦“文本语境”下的“细”
语境教学的第一环,应该基于文本语境。我们发现在许多外国文学作品中,因为遗漏文本细节,导致文本解读失误。《品质》中对于格斯拉兄弟的理解,仅靠中译本是不足以理解文本深刻内涵的。例如对“Quality”一词多义的理解,中译本解释为“品质”,我们引导学生可顺利理解出“质量”“水平”等不同含义。这样文章的理解由人物性格的倾向,有转向了人物身份,乃至于人物命运。这是因为手艺精湛的格斯拉兄弟就是在那样一个残酷的机器大生产的社会里,被时代残忍抛弃。由此可见,对文本的语境理解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引导学生自主查找外国作品的版本差异,在关照文本翻译的差异中,不断探索语境带来的阅读乐趣及收获。文本语境下的课堂教学,学生更容易产生文本理解的多重细节感悟。
(二)聚焦“文化语境”下的“准”
教师应启发学生不断提高文化参与的能力。同时在文化语境下,我们应该减少因文化差异带来的文本误读。2021年八省模考的小说阅读,选自川端康成的《秋雨》。有道题目如此设计:“小说写到小姑娘身裹山茶花图案和服的细节,又写律子作为模特参加新年和服表演会,这样写暗示了什么?”山茶花图案在日本文化中寓意为生命的凋零,小姑娘的山茶花图案,指向的是两人相似命运。但学生往往解读时,常主观理解为人物性格的消极或积极。我们关注日本文学的“物哀”美学,也就要理解它不是“丧文学”,也不积极引导人们乐观入世。根据文本、文化语境判断,我们才能理解小说生命美丽却无常的伤感的主题氛围,我们才能化解阅读外国作品的“尴尬”。
(三)聚焦“时代语境”下的“神”
北大教授吴晓东在《从卡夫卡到昆德拉》一书中评价卡夫卡道:“他的小说与我们经历的世界都不像,但又太像了。”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更应该重视学生主动将文本映入现实,增强主人翁精神。我们以《变形记》为例,卡夫卡将甲虫与人的“变形”做了大胆的连接。作者运用虚构出的甲虫形象,与格里高尔做了许多相似的比较,而其中的隐喻性,反映的不仅是卡夫卡时代下的人物命运及社会问题,更是当今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现实写照。这样看来,外国文学学习的时代语境,着力点是培养学生由课内走向课外,由小说语境转向时代语境,由虚拟进入现实的精神品质。
“文本语境”下的“细”是语文学习活动中对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基础能力的要求;“文化语境”下的“准”是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能力的要求;“时代语境”下的“神”是对学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能力的要求。总之,在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有必要积极探索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策略,为学生的综合素养、全面发展做出努力。
三、教学探索
我们以《变形记》教学实践为例,对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思路设计展开积极探索。
(一)设计《变形记》活动情境
近日,学校将举办“外国作家文学作品”文学研讨会,我班拟分享卡夫卡的《变形记》。鉴于调查问卷所反映的此文荒诞难懂的阅读现状,我班同学在阅读的过程中,普遍认为它荒诞难懂,所以我们今天开展一次《变形记》预阅读分享活动,走近卡夫卡,走进格里高尔。
(二)设计《变形记》具体活动
接下来我们通过三项活动设计的教学切片走进外国文学语境教学。
活动一:“我是谁?”
教学切片展示:
师:首先,我们请同学展示“活动一”学习结果,大家在听讲的过程中做好记录工作,有质疑和补充的地方请用笔标记出来,做好发言准备。
生1:首先格里高尔是家里长子,是一位旅行推销员。他的家庭状况是:父亲破产,母亲生病,格里高尔艰辛工作,他希望通过努力工作,还清债务,完成妹妹梦想。我依据文本总结出格里高尔的人物形象。第一是善良忠厚、责任感强:他每天辛苦工作,恪尽职责,尽心尽力。“工作五年了没病过”,由普通的伙计变成成功的旅行推销员。其次他体贴、懂事,变成甲虫之后,害怕吓到家人,体谅父母心情,躲在拥挤、狭小的房间里面,奄奄一息的时候,听到家人说想让他早点死掉,自己也认为这样可以不用再拖累家人。
生2:我个人觉得,刚才的发言把格里高尔描述得太过美好,其实格里高尔还有面对生活压力时畏惧和逃避一面,比如第18段对协理先生苦苦地哀求:“协理先生,就别为难我的父母了!”可以看出他早就对这个工作特别的不满,但是忍耐着没有去老板面前倒出自己的想法,他特别害怕这种负面情绪会损害他在公司的地位,从而影响他还清父母的债务。因此我觉得他还有忍辱屈从的一面。这正是作者的创作意图,一个勤劳善良,体贴关爱的格里高尔有其忍气吞声的一面,不是他本身是一个麻木不仁的人,是他迫不得已必须要成为这样的人,作者想要传达出温存与理解丧失下,个体不可避免的困境。
师:谢谢你的补充和解释,展示了一个丰富复杂的人物性格。对于展示同学关于格里高尔家庭经济状况的疑惑,各位有什么看法?
生3:我认为这是卡夫卡特别设计的一个真实的人物角色。家里有女佣并不代表他的家庭状况很好。课文25段对老萨姆沙的描写说道“因为对他父亲来说早餐是他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他一边吃,一边翻阅报纸,要花好几个钟头”,在家里债台高筑,母亲疾病缠身的情形下,父亲袖手旁观,17岁的妹妹只知道穿漂亮的衣服,睡睡懒觉,家里还租住了大的公寓,雇佣女佣。这更说明格里高尔平日里不仅仅是在维系家庭运转,还尽可能让一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他深爱自己的亲人,但是他的家人在格里高尔面对这样繁重的人生压力的时候,没有一人伸出援助之手,所以“女佣”的出现委婉地鞭挞在变形之前,人与人也是冷漠的。
【教师点拨】活动一的“我是谁”,需要充分借助“文本语境”教学方法,即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细节,挖掘主人公格里高尔的社会身份、家庭地位、性格命运等细节,完成对文本的简明梳理。学生学习过程的深入与个性思考,需要基于对文本阅读的基础理解。同学们通过对《变形记》的整本书阅读,在书中找到大量与格里高尔有关的细节,并经过对人物性格分析,以及人与人关系剖析等,逐渐将人物的细节脸谱及家庭现状、社会背景等内容,勾勒出较为清晰的轮廓,为语境教学的深入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活动二:“我变成谁?”
教学切片展示:
师这样一个友善的、屈辱的小人物有一天早上起床发生了“变化”,他变成了什么呢?我们进入活动二的探讨。译者的看法却各有不同,不同译者有不同的译法,阅读全文,结合格里高尔·萨姆莎变形原因,说一说你喜欢哪个译者的翻译版本,并阐释你的理由。
生1:我想说说我对变形原因的看法,一是职业艰辛:如第4段他的心理描写:“我选了个多么艰辛的职业啊,成天都在奔波,在外面出差为业务操的心比坐在自己的店里做生意大多了。加上旅行的种种烦恼,为每次换车操心”;二是生活困难,就如前面诉说的债台高筑;三是人际关系淡薄,第4段指出“打交道的人不断变换,没有一个保持长久往来,从来建立不起真正的友情”;四是失去自我,为了还债,放弃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如第5段:“等我攒够了钱还清父母欠他的债,大概还得五六年,我一定办理这件事,那时就会一帆风顺。”
师:大家讨论的很深入,鉴于这种讨论,在译文意象的选择上你们喜欢哪一个,理由是什么?
生2:我喜欢就第四个翻译。甲虫在自然界中是一个非常微小的昆虫,符合格里高尔社会底层小人物的角色设定,其次变形之后的甲虫又笨重又丑陋,寓意不能挣钱的他成为家庭累赘,受到家人厌恶。
生3:我喜欢“大毒虫”,它相对其他翻译来说比较简洁精炼,概括了整个虫的形象。其次更能体现出他变成甲虫之后,对他之后的生活带来的危害,尤其是家人的各種排斥。
生4:我尊重你的喜欢,但我认为你的理解上有逻辑的漏洞,“毒虫”更多是向外的伤害,小说不是说格里高尔对社会有害,而是格里高尔变形之后自己受到的危害,与你的观点相反。我更喜欢“甲虫”意象,首先区别于其它意象,它有沉重的“甲”,象征着格里高尔生活负担和压力;其次它瘦弱的腿与甲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出格里高尔不堪生活重负,孤立无助、弱小对自身命运无法掌控。再次,它前面的修饰语,“大”却有大而无能的无奈,“吓人”传达出它周遭人的心理感受,也描绘了主人公艰难的生存处境。“虫子”的翻译太过笼统,不能传达出人物的特点,“跳蚤”是妨害人生活的昆虫,并且手脚灵巧,因此“甲虫”最为合适。
师:在大家的讨论中,我们其实更可以确定一点,对小说的理解既要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又要放在文化背景之中。
【教师点拨】活动二的“我变成谁”,则需要充分运用“文化语境”教学方法,意即我们通过文化语境的教学方式,把教学切入口放在翻译文本差异的比较和选择上。我们挑选《变形记》开头的四个不同中译本,希望学生通过对文本翻译的差异,产生个性化思考。“我变成谁”的讨论中,我们首先要深入文本语境,接着在文化语境的活动气氛中,关注格里高尔与甲壳虫意象的关系,并不断引导学生在文本细节暴露出的文化细节中,理解作品特定时代、作品特定文化、作品特定主题的深刻内涵,最终生成学生系统、深刻的主动阅读感受。
活动三:“谁在变形?”
教学切片展示:
师:卡夫卡的《变形记》只是在讲述一个人变甲虫的荒诞故事吗?到底是谁在“变形”?何谓“变形”呢?
生1:我认为首先是格里高尔的变形:从一个人变为甲虫,却没有丝毫恐惧,为别人而活,造就了一个“公共的我”,因此走向变形。二是亲情关系的的变形,一开始家人的温柔体贴,后来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家人害怕、畏惧,最后厌恶、嫌弃,格里高尔死去的时候,一家人出门度假,如释重负,仿佛从未有过格里高尔一样,亲人之间丢掉了温情,变成了麻木,冷淡;三是社会的变形,金钱至上成为社会的准则,当物质的需求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亲情就不复存在,人性的光辉因此暗淡。
生2:我觉得联系前面变形的原因中的理解,我补充说明第一点变异,首先是人们自我的丧失,人成为自己所不是的东西,即使在自己最亲近的人中间也找不到同情、理解和关爱,人与自己的处境已经格格不入,其次是对自己这种异化无能为力,所以卡夫卡很多的小说结局以悲剧结局。马克思说过:“所谓异化,就是‘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就是人成为了非人,最终却无能为力。
师:大家的角度很多维,格里高尔变形的原因和内涵虽然会有时代的变化,但是人本身的异化困境是一个永恒的命题,英国大诗人奥登曾说:“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异化的变现吗,我们该如何面对呢?
生3:衡水中学张锡峰在《超级演说家·正青春》里,讲述自己身为农村学子的不易与艰辛,直言“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大城市里的白菜”。勤学刻苦,突破自己值得提倡,台风稳健,自信阳光值得表扬,但是我们在豪言壮语背后也看到了分数至上论背后需要关注的思想异化,我们不去嘲笑“小鎮做题家”,不去鄙视想要改变命运的孩子。但我们也要思考教育的目的,培养健康的思想、人格和情操的重要性。
师:是的,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有迫不得已外在的压力,有暂时无法释怀的心理困境,卡夫卡的作品强调环境对人的扭曲,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人的自主性。纵然社会如何的冷漠无情,纵使人生暂时艰难,我们也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忠厚做人,对生活充满希望,不让自己“异化”“变形”。
【教师点拨】活动三的“谁在变形”,应在“时代语境”教学方法的引导下完成作品主题探讨与升华。这里的时代语境,意为我们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参与体验后,还应该指导学生触摸当下生活脉搏。原生的生活经过想象和夸张变成了文学史上经典的作品,观摩这些荒诞背后的人生样态,我们还需要回到自己的生活和时代中,用所学到的知识,提升思维品质,去思辨不断变化的生活真相,关注、参与当代文化,提高社会责任感。我们可以融入他的时代与之共舞,但是我们也应该在自己的时代积极面对人自身的困惑,也只有把这种命题放在时代的脉搏中,才能让学生感受生命变化的质感,从而为人类寻求光亮。
“三境”教学法对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着十分积极作用。通过“文本”“文化”“时代”语境的探索,我们形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审美主体的碰撞共鸣,凸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语境设计、活动安排不能脱离学生认知水平,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在学生现有能力的基础上开展课堂活动。课堂教学还要讲究实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小心求证,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孙优.用三重“语境”突围语文外国作品教学困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08上).
[3]赵福楼.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语境教学探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20(1).
[4]孙优.基于英文语境的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现状及设计方案[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11上旬).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项目“高中语文外国作品基于英文语境的文本比较研究”(2019JK13-L025)研究成果】
孙优,文学硕士,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博士在读,现任教于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尹梦楠,江苏省昆山市第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