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筹划思路
2021-01-03贾一梦
贾一梦
(金碧物业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企业开展所得税筹划,实际上就是对业务活动中涉及所得税的环节进行事前筹划,制定一套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所得税筹划方案,以达到控制税务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目的。从理论层面来说,企业开展纳税筹划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即合法性原则、时效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目的性原则等,结合国家的政策环境与市场需求关系变化,预先编制科学的纳税方案,以期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企业开展所得税筹划的意义
近年来,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服务行业的发展,服务行业逐渐成为我国市场经济领域中的增长点。同时,伴随着其他经济行业的发展,企业也走上了市场化道路,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了更高层次的管理和服务[1]。一方面,由于服务行业的业务范围较广,收益产生方式与其他行业也有所差异;另一方面,又由于企业税费核算还涉及物业服务相关的预收费项目等,因此在预测税务成本的过程中可能会因核算结果不准确、收入确认时间不科学等问题,给企业带来多缴税或少缴税的风险。这就需要企业加强风险防控能力,规范开展税务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规避税务筹划风险。
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业务,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开展所得税筹划。依据税法相关规定,所得税缴纳以企业收入所得为纳税依据。即在规定的纳税时间内,以收入总额为基础,扣除不征税部分收入、事前可扣除项目、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的部分,作为企业应缴纳的所得额,再乘以与实际业务内容相适配的所得税税率,形成应缴纳的所得税。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所得税的筹划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增加企业的可支配资金。通过税务筹划工作,企业可以基于自身的主营业务,对各项收入来源进行梳理,优化企业的资金运营模式,从投资活动中获取更多的收益,进一步实现资金价值最大化。其二,实现企业的运营目标。所得税筹划也是一个促进企业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让企业有限的资金与资源投入到增值环节,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还要结合国家最新税法规定的相关要求,在促进国家税收稳定增长的同时,企业也能够充分利用国家税收政策、顺应国家的政策引导,尽快调整企业的产业框架,完成企业的运营目标。
二、企业所得税的筹划思路
1.对组织结构层面的筹划
对于部分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来说,在设置组织结构时,可以充分利用部分经济开发区的特殊优惠政策,实现合法控税。国家规定对于部分设置在西部地区、主营业务符合国家政策鼓励的产业项目,其营业收入在超过当年收入总额60%的企业,经过当地税务机关的备案与审核,可以在2030年年底前按照15%的税率计征所得税。基于此,企业可以将子公司设置在西部地区,享受15%的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还可以利用汇总缴纳税收政策,在近几年难以盈利的部分地区设置分公司,平衡地区税收差异,也有利于降低企业整体的税务成本。如果子公司属于独立法人企业,可以单独开展纳税活动。企业可以将总公司的部分业务转移到子公司,以子公司的名义与业主签订委托合同,由子公司负责缴纳企业所得税。而大部分新设立的子公司规模较小,满足小微型企业减征政策,则可以通过税务筹划降低总公司的所得税税负。
2.对税前扣除项目进行筹划
人工成本虽然在服务类企业成本支出总额中占比较大,但按照所得税相关规定,企业的人工成本可以参与所得税税前抵扣。基于此,企业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对人工成本扣除进行税前筹划。在这之前,企业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明确绩效管理办法,并对一定时期内员工的工资薪金和绩效奖金进行调整。例如:给员工发放的职工福利费用应当不超过工资总额的14%,给员工的培训费用支出应当控制在工资总额的8%以内,并注意在汇算清缴以前对员工纳税年度以内的工资薪金进行计提,避免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2]。同时,在税务筹划过程中,由于企业要承担员工代扣代缴的职能,因此,企业也需要合理控制员工数量,部分业务项目可以采取劳务分包的方式进行。此外,结合税收政策规定,为残疾人提供岗位的企业,可以对员工的工资按照100%进行加计扣除。因此,企业可以吸纳部分残疾人员工,不仅可以依法享受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社会声誉。除了人工成本以外,企业还需要关注其他成本项目的筹划,以业务招待费用为例,政策有规定,企业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相关的业务招待费用,可以按照实际发生额的60%进行税前扣除,但扣除比例不得超过营业收入总额的5‰,企业可以利用这项政策严格控制业务招待费。当然,对于超出限额的部分,企业可以将这一部分支出转化为佣金、合作费等形式入账,作为可抵扣成本处理。此外,企业还要注意:在对本年度的成本费用进行汇总时,必须要在次年汇算清缴以前取得相应的发票凭证,作为纳税依据提交至税务机关进行备案和审核。企业与关联方存在借款交易时,注意借款金额应当低于关联债资,确保债务利息可以作为税前扣除项目进行全额扣除[3]。
3.对收入结构进行筹划
为了确保企业具有相对充沛的现金流量,企业可以优化投资结构,除了主营业务以外,企业可以将账户的闲置资金投入到国债、政府债券等领域中。税收政策规定,投资国债或地方债券的收入,可以享受收入免税的优惠政策。同时,投资国债的风险性较低,且投资收益相对稳定,可以给企业带来充足的资金来源。另外,税收政策还规定了,对于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与同性质企业之间发生的权益性投资收益可以享受免税政策。企业可以与其投资收购的分公司或子公司之间签订项目经营责任书,在分(子)公司纳税活动发生以后,将余下的利润上缴至总公司,则可以享受权益性投资收益免税的政策,进而降低企业的所得税税务成本。
4.对收入确认进行筹划
企业在开展业务项目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向业主征收(预缴)管理费用,或需要向承包单位支付(预付)服务费等,收入与支出时间节点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计税结果。基于此,企业应当秉持资金时间价值原则,按照权责发生制开展收入确认工作,将本期应确认的收入和成本分摊到不同的会计周期内,尽量递延所得税纳税时间节点,获取资金时间价值,能够节约税务支出,达到税务筹划的目的。
5.对服务技术进行筹划
近几年国家对技术研发领域政策优惠力度较大,部分工艺技术升级较快的企业也可以享受相关政策。对于企业来说,针对服务技术进行税收筹划,不仅能够提高企业整体的服务水平,还能够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具体来说,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经营现状,基于成本效益原则开展所得税筹划,可以加强与外部研发机构之间的联系,通过合作开发管理软件、收费软件等方式,不断转变企业的服务方式。或者,企业也可以及时更新服务设备,引入一些技术型产品。在技术服务方面的投资可以作为研究开发费用,按照75%进行加计扣除。对于已经形成无形资产的,可以按照实际成本的175%进行摊销。同时,企业为经营活动所更新的设备器械等,依据政策规定,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所购入的新型设备,单位价值低于500万元的,可以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中进行税前扣除,不需要再后续使用过程中进行计提折旧。企业在引入一些环保、节能设备时所投入的成本费用,也可以按照当年所得税纳税额度的10%进行抵免,抵免不足的也可以在五个纳税年度以内进行结转[4]。基于此,企业还可以采购一些智能或节能设备,提高服务产品的技术优势。通过对这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充分应用,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也能为企业的长效发展奠定基础。
6.对小规模企业进行筹划
国家税收政策对小微型企业倾斜,有相关规定,符合国家评审规定的小微型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其所得税可以按照50%的比例计税,且适应税率一律为20%,在季度预缴环节就可以执行。同时,小微型企业的年度所得税纳税税额低于50万元、员工人数少于80人,且企业总资产在1000万元以下的物业公司,税务筹划应当充分考虑到以下两方面因素。其一,对有劳动合同的员工和劳务派遣的员工人数进行统计,并合理控制员工人数,对于部分业务可以采取外包的方式,满足小微型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享受条件。其二,企业的员工人数与总资产应当结合(当年)本季度的总额度确定平均值,而季度的平均值应当以季度初和季度末的平均值为参考依据。
三、企业加强税务筹划工作的相关策略
1.确定所得税筹划思路
税收政策具有宏观调节作用,一般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而不断变化。尤其在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阶段,企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税务筹划工作也必然会受到政策变更的影响。在企业所得税税法全面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必须结合税法规定开展所得税筹划工作,对比新旧税法之间的差异,从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角度分别出发,控制所得税成本。例如:在会计处理方面,企业可以采取分期结算、赊销等手段延迟回款入账时间,递延纳税时间,从而获得资金时间成本。或者,企业也可以从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入手,采取合理的方式加速折旧或提前摊销,实现成本前移[5]。总的来说,企业对所得税的筹划关键节点主要集中在延迟收入确认、加速计提折旧、扩大抵扣范围、税收优惠政策应用等环节。
2.提高对税务筹划工作的重视度
企业在开展税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部分企业仅以纳税申报和票据管理作为主要内容,对税务筹划重视程度不高,这使得企业整体的税务成本偏高。基于此,企业的管理层人员必须尽快转变管理理念,在涉税业务开展以前,由专业的税务会计人员对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与税务成本进行事前预测,结合业务内容制定税务筹划方案。同时,针对增值税、所得税、房产税等税种的征收方式,对企业的不同业务活动开展分析与规划,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管理需求的税筹方案,提高企业整体的经营收益。当然,如果企业的预算比较充足,企业也可以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所得税筹划工作,并建立相应的税务风险预警机制与税务风险防范机制,提高所得税筹划方案的可操作性。
3.提高税务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税务筹划本身是一项系统化的管理工作,全面覆盖企业的涉税业务,需要税务会计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在了解税收政策的基础上,立足于企业整体和业务前端开展筹划工作。因此,企业需要为税务筹划工作配备专业的人才团队,通过组织培训的方式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让税务会计人员参与到一线业务当中,积累实践经验,拓展知识层面。同时,我国的税收体系尚不完善,税收政策还处于不断改进与优化的阶段。因此,税务会计人员也需要时刻关注税收政策变化情况,梳理本企业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的减税降费出谋划策,发挥自身在税务成本控制工作中的作用。
4.实现对税务风险的全过程控制
在税务筹划阶段。因筹划方案不科学,造成多缴税或少缴税等问题,都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因此,企业在针对所得税开展税务筹划的过程中,要形成税务风险全过程控制的管理理念。
在事前防范环节。首先,企业需要建立税务风险防范环境。企业除了在思想意识方面要高度重视以外,还需要在风险管理部门当中设置税务风险管理小组,以税务会计人员牵头主导,抽调业务部门的人员,集中开展税务风险评估与防范工作。其次,设置税务风险管理目标。由于企业的战略目标是实现经营利润最大化和提升市场知名度,因此其税务风险管理目标需要结合企业的战略管理目标,通过税务筹划与风险防范优化企业的收入结构、减少税费成本支出,挖掘企业潜在的经济增长点,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再次,对企业的涉税风险点进行梳理,建立所得税税务风险清单,并加强对关键环节的监管与评估。最后,夯实税务风险防范的基础工作。以所得税为例,在税务管理工作中,要注意纳税人身份认定、所得税税率变化、所得税从低纳税条件、服务项目定价、合同签订模式、收入确认形式等,预先识别税务风险因素,并做好事前防范工作[6]。
在事中控制环节。以风险识别为基础,基于风险特征、风险成因、风险影响等因素对风险类型进行深入分析与判断。对于已经识别到的风险,可以结合风险的影响程度,划分出风险等级,并找出造成风险的关键原因。利用信息技术对风险点实行动态监督,通过实际值与指标值的对比,及时发出风险预警信号,形成风险预警报告。在共享平台的应用下,风险预警报告可以立即反馈到相关的业务事项责任部门,并传达到管理层层面。结合风险清单,对以往形成的风险事项进行整理,并建立风险管理台账,对风险识别和防控工作形成相应的管理记录,为后续的税务管理工作提供信息依据。
在事后应对环节。对于已经发生的税务风险,企业可以采取的风险应对手段一般包括风险转移、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分担、风险对冲等,构建多元化的风险应对机制,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风险防御水平。同时,建立风险自查自纠机制,即定期组织风险管理小组成员,对税务筹划方案、纳税申报流程、税费核算过程等关键环节进行自查,排查其中的操作风险,并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适应税收环境,在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开展税务管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税务筹划工作,结合企业的业务内容从多个角度制定筹划方案,有效防范税务风险,在合法、合规、合理的情况下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