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沿线村镇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以苏州市盛泽镇为例
2021-01-03张磊玲
张磊玲
(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江苏 苏州 215104)
一、引言
我国大运河由京杭运河、隋唐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全长约3200公里,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等省市,是我国古代交通大动脉和主要运输通道,也是贯穿南北省市的政治和经济活态文化长廊。大运河扩大了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沿线城镇的兴起与发展,进而带动了整个流域的富庶与繁荣。2014年大运河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的地位和价值进一步提升,如何保护传承运河文化、发挥运河文化价值,以促进运河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协同发展,受到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大运河流经的区域中,分布最广的是村镇地区,因此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过程中沿线村镇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对大运河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了系统阐述。顺应此规划,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牵头编制了《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在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将实施智慧旅游建设工程、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精品工程,在大运河沿线培育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休闲农业示范县,支持乡村旅游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村民宿。可以看出,国家政策文件明确指出,大运河沿线乡村应通过文旅融合以拓宽其发展路径。
自十九大后,乡村振兴日益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视,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其中指出“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全方位、分阶段实现乡村振兴已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必然抉择。自大运河申遗成功以来,沿线城市围绕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国家战略,积极探索大运河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新型模式,尝试将运河历史文化资源转变为旅游资源,为村镇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部分地区通过走文旅融合之路形成了典型的运河乡村发展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潍坊打造的“文化+农业”融合发展模式,河北省沧州推出的“运河+文化+旅游”新模式,通过打造文旅融合质量发展的“链条”,在运河沿岸打造运河田园小镇、张之洞文旅小镇等。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度大,并且河道间通达性好,是大运河的发祥地之一,沿线80多公里,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运河苏州段分为苏锡段、古城段、苏浙北段和苏浙南段四段,除古城段外,其他三段均分布着众多古村镇,这些古村镇“因河而生”“因河而兴”,是大运河文化的载体,更是大运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炼整合这些村镇的历史文化资源,发挥各村镇的资源、文化及其他产业优势,促进大运河苏州段沿线村镇旅游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难题。本研究以苏浙南段沿线的盛泽镇为例,深入研究大运河与盛泽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盛泽旅游发展路径,从而为大运河沿线村镇旅游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二、文献综述
关于大运河与沿线村镇旅游的研究,学者们主要侧重于从宏观角度提出大运河文化与村镇旅游融合的对策建议。谢林轩(2018)以通州张家湾镇为例,探索了运河文化遗产在乡村建设发展中的价值,并提出了构建整体性生态博物馆群、风貌整治和公众参与的发展策略;姚璇(2019)分析了河南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问题,提出要制定发展规划、环境治理、消除阻碍因素、打造旅游品牌等对策建议;张少刚(2019)提出以大运河文化为思想主轴,以文化教育引领,津冀运河沿线的城镇和乡村要系统发展,创建“运河文化开放大学”,建立实践基地、研学旅行基地等;宋春花等(2020)研究了新时期如何将运河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融合,提出加大运河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将运河文化建设与居民生活相联系、将运河文化融入乡村产业、利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宣传等发展策略。陈忠(2021)研究了运河小镇盛泽镇“丝绸”主题的文旅融合对策,提出围绕丝绸形成三大主题特色,开发丝绸和运河为主题的旅游项目,打造小镇品牌。
综上所述,目前学者主要从区域视角研究大运河与沿线村镇旅游的融合策略,个案研究较少,缺乏对运河与具体村镇旅游的关系研究。因此,本研究以运河沿线盛泽镇为例,在分析大运河与盛泽镇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盛泽旅游发展对策。
三、大运河与盛泽镇发展历程
盛泽镇始建于三国时期,位于苏州市吴江区,地处江苏、浙江两省的交界处。流经盛泽的运河分为大运河苏浙南段东线故道和中线新干流,东线故道开通后,流经盛泽的河段长约10.8公里,后开通苏浙南段中线新干流,流经盛泽新城区进入桃源,流经盛泽河段长约10公里。盛泽是伴随大运河畅通而兴盛的市镇,盛泽的兴起与发展、居民人口数量与生活习俗演变、商业与文化的繁盛都与大运河有密切关系,是因大运河兴起的村镇典型代表。
盛泽于明朝时期因大运河成为商业重镇。明朝前,该地只是村落,居民仅有五六十家,且商业发展程度低。后来到成化年间,依托畅通的京杭大运河,盛泽才成为重要的商贸交流中心,并且逐渐成为江南丝织业的中心。贸易的发展带来社会人口大大增加,到嘉靖年间居民已经达到上百家,且居民多不从事农业生产,而是以种桑养蚕为主。
清乾隆年间,盛泽的丝绸贸易达到顶峰,且产业逐渐多元化。自从形成绸市后,盛泽汇聚了各地商人,当时人口剧增,居民数量超过一万,成为吴江县内规模最大的镇。因为丝织户的增多,催生了大量从事中间贸易的牙行与牙人,他们成为丝绸交易的中间商人。本地百姓依赖便利的运河交通,从事一些手工业、商业、服务业的生产与经营,各行各业都得到迅速发展。清末因为运河淤塞、战乱频繁,盛泽商业受到一定程度冲击,尤其是民国初年因为西方先进交通工具的兴起及织造技术的进步,盛泽商业逐渐走向衰落(郑民德,2019)。
在近代及现代社会,盛泽的文化遗存保存完好,这为盛泽文旅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盛泽历史上曾经是有名的“绸都”,丝绸文深深影响了商业空间和居民生活,外地商帮建立的会馆、居民以丝绸店铺命名的街巷、节庆期间举办的各类与丝绸相关的传统活动等,这些文化遗存因为不在运河沿线,而是地处运河腹地,所以能避免战火得以保存至今,这些文化遗存是盛泽丝绸文化的重要载体。
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苏州段大运河发展也受到政府和学界的高度重视,盛泽因其与运河的特殊关系,成为苏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节点。2017年5月,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相继发布了《市政府办公室关于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堤防加固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京杭大运河苏州段堤防加固工程进展情况介绍》,提出将大运河苏州段文化带建设将形成“一带、两心、四镇、八园、多点”的线状布局,其中四镇将是运河沿线发展的主体,从北至南是指望亭、浒墅关、平望和盛泽,盛泽位列其中。
四、大运河与盛泽镇关系分析
1.运河与盛泽产业发展
大运河对盛泽丝绸产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对盛泽“丝绸之都”的形成和发展起直接促进作用。明清之际,随着京杭大运河的贯通,盛泽成为沿岸重要的商贸中心,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在这里开展丝绸贸易,这里成为江南丝织业的中心,盛泽丝织品不仅作为贡品,还沿运河销往江浙、山东等国内其他地区,甚至经浙东运河销往海外,形成了专业性的市镇。同时,随着丝绸贸易的发展,盛泽的居民人口也骤增,数量达到上百家,他们以从事丝织业、种桑养蚕为谋生的主业。当时,盛泽与苏州、杭州和湖州并称为“中国四大绸都”,明清时期的发展为盛泽丝绸产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至今,丝绸产业仍是盛泽的主导产业。当时,盛泽并与周边平望镇、乌镇、震泽镇等构成了一个苏浙地区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经济圈,盛泽在这个经济圈内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起货物转运、销售的功能。明清盛泽丝绸贸易和丝绸产业的发展,为盛泽丝绸产业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也奠定了盛泽在苏浙地区经济圈中的经济地位和作用。
大运河还促进了镇区内其他产业的发展。明清时期随着全国各地的商贾数量增加,人口也逐渐增多,因从事丝织业的户数多,产生了牙行与牙人,他们根据丝织数量的多少将丝织户分成大户和小户,大户由专门从事中间贸易的牙行招徕商人上门收购,小户则自行去市场售卖给商人;同时,为了满足全国各地商人的需求,本地居民则依赖便利的运河交通,从事手工业、服务业等行业,当时服务业、饮食业、杂货业就已经有了迅速的发展,由此盛泽的产业发展开始呈现多元化的特征。
2.运河与盛泽空间布局
盛泽地区湖荡密布,河港纵横,大运河水系与盛泽乡村的数十个大小湖泊和无数条大小河港连结在一起,形成巨大的水路网交通系统,这些自然和人工水系是沿线乡村与镇区经济往来的交通方式,也是主要发展区域,人口和产业也主要分布在水系沿线。
明清时期,运河带来了盛泽的商业繁荣,同时也影响了镇区内空间布局结构。丝绸交易主要依靠水路,水路是镇区的商业中心,商业布局以市河为中心,各类店铺、作坊、商户都沿河两岸分布,镇区空间以市河向外扩散,有后街、新街、太平街、花园街等街巷,各地商帮会馆、宗教庙宇、书院、桥梁等则分布在街巷中,当时盛泽的空间布局深受商业发展的影响。
后来随着大运河水系的变化,盛泽镇的空间布局也逐渐发生变化。19世纪后半期开始,古运河虽然通航,但是运输功能逐渐下降,对盛泽的影响越来越小,随着中线新干流开通,在保留原有古镇基础上,镇区建设逐渐向中线扩展,周边产业扩展至烂溪塘沿岸,形成新干流沿线的市镇。
3.运河与盛泽商业文化
明清之际,徽商、晋商等外地商帮在商业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他们实力强大,经营的货物种类繁多,对盛泽商业文化的形成起了关键作用。外地商帮为了强化行业组织、扩大商业规模,在盛泽修建了不少会馆,一共有八所,这些会馆多数由运河区域的商人或工人修建,山东2所、浙江2所、江苏2所、安徽1所、山西1所,部分会馆一直保留至今,成为盛泽商业文化的象征。
盛泽的居民生活也深受商业文化影响,由于商业发达,有1/3的弄堂以作坊店铺命名,如当房弄、柴行弄、竹篁(行)弄等,且一直保留至今。因丝绸业发达,有些弄堂以丝绸行业的用语命名,深深打上了丝绸商业文化的烙印,如筘店弄、梭子弄、运经弄等。盛泽商业文化浓厚,居民善于经商,南北财神弄和南北分金弄的命名反映了盛泽人希望于财神进弄,财帛滚滚而来。
清代,由于丝织业发达,盛泽产生了我国古代第一个专业丝绸交易场所——庄面,一直保留至今,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承接“庄面”的功能,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了中国东方丝绸市场,在行业内也具有较高知名度。
4.运河与盛泽古诗文化
因大运河的畅通,盛泽和外界往来频繁,自唐朝开始,很多历史名人沿着大运河走进盛泽,他们在这里留下很多诗作,促进了盛泽诗歌文化的发展。唐朝诗人李白来到盛泽寻访好友屈突氏,写下的诗句“风落吴江雪,纷纷入酒杯”成为描绘吴江风光的历史名句;宋朝官员黄由来到穆和溪隐居,在溪边大家浜建造了“尚书第”和诸多亭台楼阁,他的后裔繁衍于此,这条溪被称为黄家溪;明朝黄家溪有一位著名学者史鉴,在当地留下了许多诗作和轶闻;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六下江南,都曾沿着运河路过盛泽,乾隆皇帝第三次南巡的时候,还在盛泽运河旁的积庆寺住了一宿,积庆寺因此而改名为吉庆寺。
大运河不仅带来了盛泽诗作文化的发展,也造就了秀美的水乡风貌。早在明清时期,盛泽地区就有“盛湖八景”和“黄溪八景”之说,其中“帝阁朝霞”“龙湾夕照”“积庆晓钟”“寨湖烟屿”都位于大运河畔。
五、盛泽村镇旅游发展路径
1.以“大运河+丝绸产业”,打造文旅特色小镇
依托盛泽优势产业丝绸业,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契机,打造运河沿线“丝绸”主题文旅特色小镇。首先,精准定位盛泽为产业类特色文旅小镇,依托产业优势,将盛泽打造成为运河沿线丝绸旅游、交易、研发中心,定期举办丝绸产业博览会,交易会,研讨会。其次,围绕丝绸产业打造“丝绸+观光”、“丝绸+会展”“丝绸+研学”“丝绸+休闲农业”“丝绸+休闲度假”等不同主题业态。最后,整合丝绸文化古迹和古镇资源,设计运河丝绸文化旅游产品,将苏州大运河沿线盛泽、震泽等小镇串联,形成运河丝绸小镇专项旅游产品。
2.以“大运河+传统文化”,创新文化旅游产品
目前盛泽大运河相关遗存主要以静态展示为主,活态较少。秉承“活态、生态、动态”的保护与开发理念,整合盛泽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与大运河相关的典型故事、历史人物,依托会馆、特色街巷,将运河与盛泽发展的故事通过旅游演艺、戏剧等形式展现出来,打造沉浸式体验产品以吸引旅游者,以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盛泽现有的民俗节庆活动如蚕家婚俗、太湖渔家婚俗、七月半出会等虽然名字上与运河无关,但实际活动内容均与运河息息相关,因此应整合现有的民俗活动资源,以大运河为统一主题,打造大运河品牌下的民俗活动。
3.以“大运河+水路交通”,开发乡村休闲旅游
大运河与盛泽河湖形成的水路交通网曾是商贸通道,也是盛泽村与村、村与镇相连的通道,更是乡村绿色长廊,因此适宜开发乡村休闲旅游。一是发展乡村水上游,依托当地水网优势和秀丽景色,开发运河观光游和盛泽水上游,用水路串联盛泽文化遗址、河湖风光、休闲农家等休闲项目,形成盛泽乡村水上游产品;二是挖掘盛泽乡村地区传统民俗活动;三是打造无公害蔬菜、自助种植采摘“乡村休闲综合体”、乡村休闲一条街等多个休闲项目,发展成为集休闲、观光、采摘、度假于一体的运河沿岸休闲旅游基地。
4.以“大运河+数字技术”,发展盛泽数字文旅
数字文旅是村镇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一是地方政府部门与企业、社会组织合作,挖掘文旅资源数据,共享数据资源,共建数字文旅平台,打造盛泽绸都文旅平台;二是根据群众生活和文旅需求,在文旅平台打造应用生活场景,将大运河打造成为盛泽主要的应用场景,打造如“大运河+社区”“大运河+演出”“大运河+古诗”等场景;三是结合VR、AR、5G等技术,创新数字文旅产品,开发数字技术沉浸式体验产品,并打造大运河数字产品品牌;四是转变营销方式,结合苏州大运河文旅发展的契机,采用“线上+线下”的营销方式,实现线上向线下引流,实现线上文旅体验的消费转化,从而提升绸都形象的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