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2021-01-03庄妙莉
庄妙莉
(漳州西湖生态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福建 漳州 363000)
新时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我国信息化建设进行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力资源管理也从传统工作模式向信息化方向所转变发展。目前构建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模式已成为各企业形成竞争力的关键工具,特别是最近这几年,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了对企业员工的智能、高效管理,有效解决了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
一、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信息化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信息资源的共享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前我国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环境,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工作缺乏足够的独立性,无法充分适应现代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需要。在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主体职能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信息资源的共享将可以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数据库技术普及背景下,很多企业以及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
简单来讲,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配置现代化、科学化发展的产物,其主要职责是基于大量的员工管理工作内容,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决策提供辅助与保障。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相比,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更倾向于“释放企业工作人员的自身潜力”而非单一的“调整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安排”,且日常工作多为规划性、管理性的内容,和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很大不同。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大部分的数据采集、数据核算以及信息传递等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容可交由计算机软件进行处理,且与人工方式相比工作效率往往更高。在此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在抽身于机械性、简单性、重复性工作流程的同时,有必要将自身的岗位职责、专业素养与企业的综合管理、长远发展相挂钩,即实现向信息化的转型,从而提升企业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更大化地发挥企业工作人员的职能作用。同时,逐步实现向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也能多方面地强化企业人事的专业素养,进而促成其与所在企业的共同发展。在实际的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当中,企业人事应积极学习企业、人力等管理领域的理论知识与工作技能,接触并掌握信息化的工作技能,树立前瞻化、全面化、动态化的工作意识,以满足新形势下的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岗位要求和人才需求。
二、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存问题
1.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认知不足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在各企业发展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关键作用,但是纵观我国大部分企业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现况,普遍企业还没有从观念上真正意识到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程度,存在形式主义倾向,只将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停留在名义层面,在企业建设发展过程中仍然还是秉持着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思维模式,未能提高信息技术以及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无法使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类措施得到调整优化,从而导致了实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现况与信息化发展背景下企业发展需要不一致的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员工队伍规模较大,且流动性较强的企业集团中,其管理层人员并没有理解领会新时期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工作的重要性,从而难以在基层中有效地深化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开展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活动建设中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例如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模式僵化陈旧、理论知识可操作性较差等,非常不利于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各基层员工中的深层落实与创新发展。
2.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协调不足
部分企业在引进信息技术过程中,对于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缺乏足够重视,未能实现对不同岗位协调方案的创新,导致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策略无法得以完整地构建,难以在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方案设计过程中,充分满足信息技术的创新性应用要求。另外,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相关举措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无法在战略层面形成对企业管理工作的精准支持,也使得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推进过程中,难以得到有效的协调处理。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主体工作内容发生的变化缺乏有效关注,部分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处理依然按照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方法进行处置,导致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策略的制定价值无法得到凸显,不利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压力的缓解,也使得信息技术的重要价值难以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得到有效发挥。除此之外,部分企业在制定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主体工作内容时,缺乏对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特点的深入研究,没有根据企业的运行发展规律对互联网新技术引进应用所带来的多方面影响加以总结,从而无法使互联网新技术运用的构成价值得到有效凸显,难以满足新时代下企业整体建设发展的工作需要,且部分企业对于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缺乏对其工作特点的深入研究,难以保证相关工作理念的优化创新。
3.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
部分企业在建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之前,没有对影响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效性的各方面因素加以分析,难以保障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举措能够得到有效的规划设计,难以保障满足信息时代下企业建设发展的工作需要。比如部分企业在制定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方案过程中,对于信息技术所具备的多方面影响缺乏必要关注,在制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策略过程中,缺乏对人力资源规划创新方案的有效设计,无法在信息化推进方面积累足够的经验。对人才、技术两者间作用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在构建新模式、引进新技术的同时,并未做好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工作,部分企业工作人员信息技术水平不够成熟,未能掌握主要信息技术正确操作要领以及运用方法,无法为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具体的支持。除此之外,部分企业在制定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体内容时,对相关数据信息收集情况的重视不足,导致不仅难以确保员工信息的准确性,还无法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另外,在大规模应用信息技术的同时,存在人力资源管理数据信息安防工作不到位的问题,未能将企业内外网隔离并做好访问控制,导致局域网安全性相对会更低一些,存在数据信息被泄露以及篡改的威胁,甚至局域网还非常容易发生被网络攻击的状况。
三、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建议
1.树立对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正确认知
各企业在制定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方案时,要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思维意识进行有效分析,尤其要对互联网新技术运用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思维意识着重加以考察,树立工作人员对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正确认知,使符合信息时代下企业建设需求的具体措施能够得到合理构建,以此适应信息时代下企业建设发展的需要。以百度的人力资源信息化工程为例,在开展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活动过程中,要保证相关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大局意识,尤其要对企业创造力和引导能力进行考察,为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更加具体的支持。百度的人力资源信息化工程项目组联合人力资源各业务负责人,以及IT各团队负责人,对标最佳实践,以workshop的形式,向业务部门呈现人力资源业务流程的规划方案和构思,收集业务部门的反馈和建议,经过多轮碰撞,最终形成to-be蓝图设计文档。另外,一定要加强对各部门岗位职责体系构建情况的研究,并对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需资源进行总结,使准备性工作得到有效处置,确保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总体质量可以得到有效优化。要结合人本理念制定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具体策略,使符合互联网新技术运用特征的各类措施能够得到调整优化,更加有效地适应信息时代下企业建设的改良优化需要。另外,各企业在制定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方案时,千万要避免形式主义倾向,不能将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只停留在名义层面,要将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创新落实到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维护工作人员的合法劳动权益为目标,归纳总结出一套较为成熟的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模式改革创新方案。
2.深度剖析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影响影响因素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特别多细致的小分项,且涉及的部门以及人员众多,所以在开展相关工作活动时非常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波动。因此,各企业开始制定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方案前,需要对直接或间接影响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效性的各方面因素充分加以分析,从而确保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相关安排举措能够得到科学、有效的规划设计,以此来满足信息化发展背景下企业整体建设发展的工作需要。对于信息技术、招聘与配置标准、培训与开发、绩效考评、薪酬福利以及劳动关系等方面的影响都应该进行充分考虑,例如,想要切实实现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离不开先进、科学的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平台,所以必须对信息技术运用所带来的多方面影响进行总结,同时进一步提升信息管理平台的搭建完善性,确保各项数据管理软件有良好的作业环境,使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策略的制定价值得到凸显,并且使信息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得到有效发挥[1]。
3.深化改革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模式
为了更好地顺应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浪潮,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企业需要加强对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模式深化改革的重视程度,根据上述影响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模式变革有效性的各方面因素建立健全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模式具体变革流程进行合理规划,确保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明晰,制定明确的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评定标准。除此之外,需要全面分析企业发展理念、工作模式以及岗位要求等与员工技能培训相关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训方案,对员工技能培训整体流程进行合理规划,同时,要明确未来企业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促使所制定的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制度更加完整、有效。另外,要做好相关数据信息安防工作,从企业整体信息系统展开整合安排,多角度防范信息系统被病毒入侵,对信息系统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全方位实时掌握信息系统病毒入侵情况,将木马和病毒隔离在信息系统之外,保护数据信息不被泄露、篡改,并进一步加强员工档案数据库的建设,将企业内外网隔离并加强访问控制[2]。
4.加强专业人力资源管理队伍建设
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市场中,技术人才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若组建有高质量、专业化的技术人才队伍,相关工作创新的理想化实现往往也是水到渠成的,所以,为了确保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各企业务必要做好技术人才队伍的培训工作。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顾名思义需要以应用信息技术为主开展相关工作,譬如应用大数据算法应用能够有效减少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量,不必再花费大把的时间在采集数据信息和统计相关数据上,可以将相关工作人员的注意转移到更有价值的方面。因此,在推进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过程中,各企业需要加强信息技术人才建设力度,积极招募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并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例如:开展各主要信息技术正确操作要领以及运用方法培训工作,对工作人员进行云计算、云存储等信息技术指导,并且定期开展信息技术学习交流会,检查工作人员在培训后的学习成果。另外,必须对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各环节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监督跟踪,以便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变革的效率和质量[3]。
5.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
首先,企业在推进落实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需要加强充分挖掘可利用的信息技术资源,允许多元化的工作载体出现,坚持有利于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改革创新的技术应用,坚持优质媒介均可拿来主义,制定符合信息技术运用特征的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改革创新具体举措,不断创新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使符合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建设发展需求的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改革措施能够得到更加完整的构建,例如: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的运用价值可以得到有效凸显,充分满足信息化时代企业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顺利推进的工作发展需要。其次,企业在制定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改革创新的工作方案时,应当结合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会工作的实际情况,协调各方面之间的关系与影响,尤其要对当前信息技术运用的精准性加以考察,根据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探索,构建良好的、完善的信息技术配套,使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改革创新的有效性可以借此得到充分优化,从而提高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专业性与科学性[4]。
6.搭建可视化线上服务平台
依据当前我国各规模企业的总体建设发展目标和策略以及模式改革创新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优势,搭建可视化线上服务平台,使得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高层次开展。同时,需要注意依据搭建可视化线上服务平台实际操作需要,转变相关工作人员工作观念,让工作人员从主观上对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建立正确认知,从而根据企业内外人力资源供求状况的调配措施,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开展招聘、培训以及考评工作。另外,可以通过多种技术方式手段叠加制定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容。例如:深入研究云计算、虚拟化等信息技术,及时更新相关信息技术和设备,创造良好的信息技术软硬件条件。在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时运用信息技术促使工作环节与内容进一步向现代化方向转变,依托可视化线上服务平台建立企业员工电子档案库,实现档案信息的智能化管理,为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支撑[5]。做好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创新性调整研究,确保改革创新落到实处,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服务评估体系,并积极提高评估活动的有效性,进而促成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模式改革创新有效落实的研究。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因此,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情况,企业在开展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时,应树立对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正确认知,深度剖析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影响影响因素,深化改革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模式,加强专业人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搭建可视化线上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