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2021-01-03程琴
程 琴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当前,国有企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张,资产迅猛增长,对行业、区域的影响力愈加增强,在此背景下如何落实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工作,实现对资产的有效利用,进而让国有企业存量资产保值增值,已经成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任务。在财务视角下,国有企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诸如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实物资产不够重视等情况,这也给国有企业的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造成困扰。对此,我们有必要运用财务视角来审视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积极探索可行的管理措施,从而提升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效果,为国有企业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一、资产管理的内容与目标
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作为资产,是企业的权利。资产按照流动性可以划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在企业日常管理之中占据重要地位。结合现实情况来看,主要借助资产、资金的计划与调节,来进一步提高企业资产使用效率,促使企业得以良好运转,以此来为企业盈利目标的实现奠基。所以,从本质上来看,资产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助力企业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在此基础上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
资产管理关系着企业的风险预测、控制成本、利润分配等任务。其中,风险预测指的是依靠会计数据分析以及资产预算等对企业资产预算方案进行编制,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关发展规划并结合市场发展实情来确定具体的发展任务,以此来实现投资的合理调节,实现风险预测的目标。同时,企业在资产管理时,往往需要结合会计记录等信息来进行有效决策,以此来减少潜在风险的威胁。对于控制成本任务来说,其指的是结合资金调配等活动来保证资源的有效运用,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从而实现成本降低和利润增加的目标。而之于利润分配而言,如何实现利润的有效、合理分配是一个重要的任务。而资产管理便承担着这一任务,它主要通过对原始资金比例、贡献度大小或者直接以股权占比等进行利润分配。
将财务预算与资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从源头上控制资产的形成,并做好资产的价值管理。通过高质量的采购,可以使合适的资产在正确的生产位置上发挥出最大的效能,这将直接的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力的提高。资产管理部门不仅需要在建设初期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在运营过程中,还要根据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资产采购以及对资产进行更新。
二、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分析
1.资源配置功能还有完善空间
国有企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理论,充分加强对资源合理配置的管控。通过不断改革提升对资源配置的空间进一步优化。由于国企在多数情况下,经营管理层实行的是委任制和任期制,是从基层或其他单位部门选拔任用,他们更关注如何在较短的任期内取得显著绩效。这是利益驱动下的管理思维,资源配置会绝对分配在这些领域内,而不会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领域内。经营管理层往往是主要领导具有绝对优势的话语权,在经营战略上主要领导的选择起主导作用,以个人眼光格局决定企业资源分配。此外,企业长远发展利益与经营管理层的利益不一致,以及上级管理部门的干预管理、绩效管理的导向,都使得国有企业在资源配置可能存在不合理性。因此,如何进一步促使国有企业面对充分的市场竞争,改善优化经营管理层与国有企业长远发展利益的一致性,探索建立健全职业经理人制度,培养和造就真正有益于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企业家,提升资源分配效率,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2.拉动模式的动力还有提升空间
现阶段,很多企业采用以拉带推模式,在实际经营中,通常是以市场需求拉动产品生产,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产品积压、减少资源浪费。这一模式需要管理者对产品周期有深入理解,以及对市场信息及时的把握和市场变化有灵敏的反应,这与国有企业现行的决策模式还不相适应,经常会出现在收到生产订单后,企业开始走申请决策流程,需要很长时间方可进行决策。同时,客户若对需求信息进行改动后,整个流程需要重新走一遍,效率相对没有达到最优。事实上,资产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通常与企业面临的市场需求和市场压力相适应,通过压力传导,以需求拉动策略,倒逼企业整合资产资源配置,调整企业决策模式和流程,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生产效率。
3.财务管理能力可以继续提高
诸多国企会将经营重点放在生产、销售两个方面,而财务管理能力同样重要,拥有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是企业增强内生动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企业财务部门的职能还需要进一步拓展,能力还有待提升,如何整合现有资源,引入金融衍生产品,实现资产证券化等手段为企业创造财富,降低成本,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这是影响企业提高资产管理效率的一个因素。在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开始尝试进行各类改革,但是由于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他们很难结合现有资源,进行大胆创新,实际的资产管理质量也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实际上,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仅应具备扎实的会计实务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人才管理、团队整合能力,让每个人在财务部门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将“财务”与“管理”进行有效融合。
4.内部控制和信息化管理有待提升
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管理流程存在缺陷,制约了企业的内部信息的流通。信息化建设方面应继续加强,国有企业大都是以单独的应用需求建设信息化系统,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合同管理、专业化管理等系统各自建设,成了大量信息孤岛。进一步加强信息建设顶层设计,整合信息,形成资源共享、协同共管的信息化平台,可以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对策思考
1.立足资产管理监督意义,强化资产管理
国有企业若想落实资产管理监督工作,就必须认清资产管理监督的意义所在,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资产管理监督的自觉性,以此来保证资产管理监督工作的实效。
第一,充分认识落实好资产管理监督的强化工作是推进实现国有企业保值增值的需要。在国有企业当中,只有依托资产管理监督才能进一步保证企业能够健康平稳地发展。而国有企业在准确把握相关资产管理监督理论的基础上,做到内部思想和内部认知方面的统一,尤其要处理好国有企业干部职工和领导班子的资产管理监督工作,有效消除既有的摆位较低、重视不足等问题。同时,企业应当将资产管理监督当作一件大事来推进,在此过程中,切实做好自身的改革、净化与完善,以此来助力企业竞争力的增强。
第二,充分认识落实好资产管理监督的强化工作是自身转型以及发展的重要保证。首先,应当注重对管理层是否发挥了良好的领导作用来展开有针对性的资产管理监督。在此过程中,要重点做好经理层、董事会以及管理层会等在重大决策、规则履行方面的监督工作,确保他们能够发挥好自身引导者的角色作用,为企业的健康化、规范化发展奠基。其次,应当注重对民主集中制的实践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国有企业尤其要注重对“末位表态”“四不直接分管”以及“一把手”等多种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有效监督,以此来为民主集中制的有序化推进铺路搭桥。再次,应当注重对提醒制度方面的监督。同时,应当注重相关规范制定情况的资产管理监督。国有企业要围绕廉洁从业等各种规范制度的制定甚至推行情况展开有效监督,以此来树立一个良好的内部廉政风气。国有企业要立足“一把手”履职行为,将资产管理监督工作推进到底。
2.明确资产管理监督任务,精准落实资产管理
围绕重大决策的落实以及部署情况,切实做好资产管理监督工作。首先,在理论学习方面。国有企业应当围绕集中培训、理论学习等活动展开检查和监督工作,确保资产管理理论学习活动在方向上的正确性以及在结果上的有效性,进一步彰显他们的价值。其次,在重大决策落实和部署方面。国有企业有必要重视对总经理办公会、董事会以及各级管理层会做好重点监督,确保相关重大决策得以良好的推进和落实。再次,在巡视整改方面。国有企业要提高对于巡视巡查工作的重视度,依托该途径来获取更多的反馈意见,进一步强化自身的整改效果,为企业自身的发展提供良好助力。
围绕企业管理方面的重要领域,切实做好资产管理监督工作。首先,要对于企业内部的人员选拔以及聘用情况展开监督。国有企业要围绕内部人员,尤其是领导职位人员的选拔以及录用情况展开重点的监管和考核,确保这些人员选拔以及录用方面的公开性和公正性。如果期间出现有违规录用、不公平选拔等情况时,一定要进行严肃处理,以此来搭建一个公平、公正的内部人员选拔与录用机制,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自我提升意识。其次,要对内部权力的运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国有企业有必要着眼于权力运行方面,切实做好各层级在权力使用方面的具体情况,尤其要做好廉政风险方面的检查与防控工作,以此来进一步推动政治生态的建设事宜。再次,要对职能部门的运行情况进行重点监督。职能部门作为国有企业的重要构成模块,是其得以良好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推进资产管理监督工作时,国有企业务必要做好对职能部门运行情况的监督工作。
3.积极推动资产管理的专业化发展
国有企业若想保证自身经济效益,实现良好发展目标,就必须要积极推动资产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发展。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管理人员务必要有着较为深刻的资产管理理念和认知,进而更好地结合国有企业的资产实情,来落实好资产管理工作。然而,结合现实情况来看,由于各个国有企业往往有着各自独特的企业文化,所以它们各自的资产发展实情也有着较大的不同。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规模的不同对于资产管理往往也有着异样的要求。因此,国有企业在优化资产管理模式过程中,毋需去引进最先进的模式,而是要立足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快打造一个针对性强的内部控制机制,以此来对资产管理的提供良好的规范效应,进一步推动资产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发展,发挥其实际的发展促进效能,为其更好地生存和发展铺路搭桥。此外,在这一过程中,国有企业还应重视并且做好风险评估工作,要主动去对各项资产活动展开风险评估,以此来实现资产管理和风险控制目标。在此基础上,国有企业还应做好投资成本的核算以及控制工作,要加快建立一个合理化、科学化以及专业化的投资决策机构,搜集和分析准确的成本信息,规范和引导国有企业开展合理投资行为,以此来为国有企业的健康化发展奠基。
4.不断强化管理人员的资产管理认知
对于新时期的国有企业而言,如果想要保持良好的竞争力和发展活力,管理人员必须有良好的资产管理认知,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内部人员资产管理意识的提升,进一步保证国有企业的生产与发展。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首先,管理人员有必要制定一系列的资产提升计划,将资产管理渗入到每一个管理部门工作当中,以此来提高资产管理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提高资产管理信息的精准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国有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情况,制定更为科学的发展决策。其次,管理者有必要做好资产管理工作流程等方面的学习工作,强化自身对于整个资产管理体系的认知,以此来更为精准地了解这一工作为的不单单是记账、算账以及报账,而且也为了能够给国有企业经营决策、发展决策提供强有力的参考。在此基础上,要围绕决策层的改革来引入资产管理力量,构建一个科学化的国有企业决策体系。再次,当前,国有企业有必要加强专业性资产人员的引进工作,以此来推动资产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在此基础上,对于现有的资产管理人员,国有企业也要做好针对性的技能强化、理念提升以及信息化等方面的培训工作。如可积极牵线资产管理专家,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和管理者进行资产管理的培训,以此来提高资产管理人员以及管理层的资产管理认知,让公司的资产管理水平能够更上一层楼。
5.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和信息化建设
内部控制制度是新兴的企业管理方法,是促进企业走向管理密集型的重要法宝,它能促进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逐步走向集约化经营。在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部门中,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在单位内部建立各个部门牵制和紧密联系的关系。在各个部门的岗位设置上按照相互制约相互分离的原则。同时,将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紧密联系起来,三者之间形成相互牵制的关系,建立一套严谨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制度和方法,提高各类资产业务操作的科学性,真正做到账实相符。
加强信息化建设。运用先进技术建立信息化系统,将资产的价值管理、实物管理和维护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减少工作量,真正实现账实相符;利用信息化系统可以有效提高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从而为作出正确发展决策提供会计信息依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完善信息系统,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提高国有企业资产的管理水平。
四、结语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如果想要资产总量稳步增长,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主导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就必须认识到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其当作发展的核心任务来抓。不断运用新的思路和方法去促进资产管理工作的革新与优化,积极打造一个现代化、信息化的资产管理系统,发挥资产管理工作的效能,为国有企业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