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以佛山市为例

2021-01-03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佛山装备制造业

徐 挺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300)

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迅速,全球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装备制造业尤其是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我国一直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据国家统计局1月27日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装备制造业利润比上年增长10.8%,对制造业整体带动作用明显;高新技术制造业利润比上年增长16.4%,是利润增长最快的工业行业板块,有力推动了工业利润结构的不断优化。

我国启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以来,把建设制造业强国的目标任务上升为国家战略。广东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和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带动力量,积极响应,及时发布了《广东省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意见》和《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佛山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面对新的历史使命,佛山抢抓机遇,迅速行动。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充分发挥佛山在装备制造业方面的基础优势,以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为切入点,以智能制造为主要发展方向,以培育优质装备制造企业、重点攻关关键核心技术等为主要措施,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一、佛山装备制造业总体情况

截至2020年,佛山市工业总产值超10亿元的先进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30家以上,佛山11家企业进入广东制造业500强企业前100名单。全市建有装备制造业重大公共研发平台15个。全市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将突破万亿元大关,稳居佛山第一大产业,在珠江西岸六市一区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获批后,佛山装备制造业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排名第一,约占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业总量的一半,发挥着示范效应和龙头带动作用。

二、佛山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简要分析

(1)企业研发。为准确了解佛山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实际情况,本文对佛山部分装备制造业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接受问卷调查的9家装备制造企业中,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7家,占比77.78%;9家企业均设立了专门的研发中心;9家企业2020年投入的研发经费超过1亿元。

(2)技术与产品。在生产技术方面,接受问卷调查的9家装备制造企业中,只有2家企业掌握了关键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产品的创新性方面,接受问卷调查的9家装备制造企业中,有4家企业选择“以借鉴国外同类产品为主”;5家企业选择“能推出完全自主创新的产品”。

(3)金融服务。根据调研结果显示,佛山对全市装备制造业的金融支持存在贷款支持面偏窄、金融服务的创新性比较滞后等主要问题。目前,在佛山装备制造企业中,大型企业、跨国企业很少,主体是中小型企业,先进装备制造企业的数量偏少。这些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资金实力薄弱、负债率高等问题,很少能符合银行的信贷条件,银行对装备制造企业的信贷支持主要体现在龙头企业、大型企业、骨干企业上,这些中小型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支持。因此,他们在自主创新等方面投入力度偏低,企业仍然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加工制造阶段,尚未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型制造企业。

三、佛山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问题分析

1.不掌握核心制造技术,产品主要面向中低端市场

装备制造业具有技术构成复杂、配套零部件高度多样化的特性。发达国家的装备制造企业主要集中于高新技术的掌握与攻关、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与创新,而劳务型、传统型、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则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汽车制造为例,佛山已经是汽车制造大市,但却不掌握核心制造技术,企业往往只能根据其核心能力和关键资源重点从事价值链上的某一环节或某一工序,而无法掌握整套关键生产技术。虽然随着政府、企业的重视,生产技术、研发能力也获得了很大幅度的提升,但核心技术,甚至核心部件仍然受制于大型跨国公司。被动的发展路径极大地限制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空间,影响了其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动力。

2.装备制造业基础较弱,系统集成和工程成套能力较差

目前,佛山先进装备制造企业的制造水平正在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甚至部分产品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是,企业的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制造技术、标准体系等的发展相对滞后。先进装备的生产工艺、操作系统、集成能力主要依靠国外,缺乏一批能够独立进行产品设计与制造、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强的装备制造企业。大部分装备制造企业走的是价值链“低端道路”,系统集成和工程成套能力较弱,自主创新受到抑制。

3.自主创新型人才匮乏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企业中,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职工不超过企业总人数的10%,大专及以下学历的职工占了企业总人数的70%以上。绝大部分装备制造企业认为:“难以培养出高水平的研发人才与研发团队,难以引进高水平的研发人才与研发团队”,是制约佛山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

四、佛山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佛山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是通过产业在各个方面的创新能力来展现的,它需要有技术的领先、经费的支持、市场的优势、人力资源的保证、知识和能力的支撑等方面的要求。而装备制造企业在自主创新上人力资本的投入、资金的投入、场地的投入、创新效益状况等构成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R&D(Research&Development研究与开发)人员、研发活动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资源,是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基础和发展的驱动力。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益则是通过基础设施投资、研发活动投资、R&D经费投入等提升创新资源的结构来实现的。

2.佛山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综合考虑佛山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与特点,以及根据国内外对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方面的研究,参照国家统计局提出的衡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四大指标,本文初步预选了27个指标。通过进一步对27个指标的筛选,去除了主观性较强的指标和产生重复的指标;最后确立包含了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数量、研发人员数量、R&D人员数量、R&D经费投入额、工业总产值等10个指标的佛山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五、提升佛山装备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1.政府加强引导与调控,促进创新资源开发,打造特色产业基地

政府需制订有关装备制造业的重大科技和产业化发展计划并进行引导,集中优势资源,引导企业在进行内部创新的同时,加强与同行业竞争者、上下游企业、跨国公司等的合作互动,鼓励产业协作、集群发展,打造更多的类似于佛山精密制造产业基地、佛山自动化机械及设备产业基地等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并根据佛山装备制造业的专业化分工形成集群发展,为佛山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培育产业主力军形成比较完善的政府支撑体系。

2.强化基础,集成创新,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鼓励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先进装备制造企业为主体,逐步打造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平台体系。一是搭建自主创新平台,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合作共建先进装备制造技术创新平台,实现产品工艺、外观与构造设计、技术创新、生产集成和制造水平的整体提升;二是大力支持企业研发中心的建设。支持装备制造业中的龙头企业创建高水平的技术改造与服务中心、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等自主创新平台,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孵化器,突破共性技术,掌握核心技术,以自主创新推动企业发展。

3.引导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传统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化、集成化、高端化发展

佛山应根据装备制造企业对“互联网+”的迫切需求,以发展为中国智能制造先进城市为目标,大力实施智能制造的应用推广。一是鼓励金融机构对佛山传统行业的信贷支持和技术支持,逐步提高在传统行业中开展智能化生产的力度,推广打造智能化生产线,提升集成制造技术水平,优化生产流程与工艺。坚持走“智能化、集成化、高端化”发展道路,全力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龙头城市;二是率先引导部分佛山先进装备制造企业融入“互联网+”时代发展潮流,吸引国际、国内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入驻佛山,将智能技术、互联网技术在佛山先进装备制造企业中优先推广,与产业基础、系统集成、技术革新深度融合后,再逐步推动佛山装备制造产业整体向高端制造迈进,实现佛山由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转变;三是在依托企业自身、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开展联合研发、技术引进、创业孵化、技术培训、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打造创新资源共享平台。

猜你喜欢

佛山装备制造业
《佛山陶瓷》杂志征稿启事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佛山瑞光
防晒装备折起来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