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政务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研究

2021-01-03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电子政务政务办公

郝 娇

(延安大学,陕西 延安 716000)

一、引言

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进行办公、管理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表象虽然为网上服务替代传统的办公室服务,但政府作为信息交互的中心节点,其服务的对象确是企业和公众。所以,如果从企业角度来看,通过电子政务的带头作用,企业信息化发展才具备良好的外部环境,并且通过内部的信息化建设帮助企业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信息化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衣食住行,比如淘宝购物、美团外卖、第三方支付、滴滴快车等,而且不断创新了商业模式,这也意味着信息化发展对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企业信息化建设符合了时代的发展需求,并且在提高企业办公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方面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反观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虽然电脑办公比较常见,但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导致投资不足;开发的软件系统不能很好地支持业务发展,办公效率低下;运维管理体系不健全等。这些问题不仅浪费了企业宝贵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难以发挥信息资源的强大作用。

三、电子政务现状

2018年4月,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要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再次引起广泛关注;2016年起,《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互联网 + 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等相关政策的密集出台,无一不说明电子政务的广阔发展前景。2020年7月26日,《2020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中文版)》在京发布,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排名升至全球第45位,达历史新高,在线服务指数(衡量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排名也大幅提升至全球第9位,首次跻身全球前十。随着“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化,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持续推进,我国在线政务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电子政务发展迈上新台阶。

四、电子政务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

电子政务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地方政府能够深入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主动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调整;政务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政府在线服务覆盖率及在线服务工作量、质量都有较大幅度地提升。并且,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发展和壮大的必经之路,希望通过信息化建设来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愿望日益强烈。可以说,电子政务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影响逐渐扩大。具体影响详见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引导作用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除了受到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外在条件制约外,还需要与之对应的操作系统和软件的支持。提供信息化服务的供应商,为了降低企业成本投入,提高产品与企业实际情况的契合度,往往更加注重对内的信息交互,即在企业内部构建信息化平台,但是却忽视了企业对外的信息交互接口。比如,企业电子办公普及率比较高,甚至部分企业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但在实现与外界的交流、沟通与资源共享方面略显不足。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这些问题,可能让企业望而生畏。基于这种情况,电子政务的推广无疑给企业打了一剂“强心针”。政府通过对电子政务的建设和推广,一方面在社会上带来了示范效应,提高了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扩大了该行业的市场规模,让越来越多的服务商和供应商步入到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这在无形中减少了企业单打独斗所付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电子政务的建设和推广加速了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和管理中的应用。比如,在电子政务内网的安全保密方面,其采用了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审计系统、漏洞扫描系统、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物理隔离卡等措施。保障了企业的登录安全,避免信息外泄所带来的后续风险,方便企业快速认证并接入电子政务内网中。在法律法规方面,国家先后颁布了《中国电子签名法》《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通过概括、普遍、严谨的行为规范保障企业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的合法权益,并且对企业后续的商业行为做出了规范和要求。解决企业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的后顾之忧,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向更深层次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3.便于企业参与政府采购

对企业而言,政府采购项目具有信息公开、透明和风险低的特点,因此,很多企业都会选择参与到项目的招投标环节。比如,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的工程建设项目,根据我国《招标投标法》的相关规定,政府采购的程序要求不得指定供应商,不得排斥供应商的自由参与权,这就给企业参与公平市场竞争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在电子政务实施前,诸多政府采购项目都是通过竞争性谈判的方式选择合作企业,这种方式虽然便于操作,但其仅仅是一个流程,《政府采购法》对竞争性谈判的操作细节没有做出规定。所以,这种信息不完全公开的采购方式,一方面不利于社会对采购项目的全过程监督,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广大企业参与竞争。为此,电子政务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官网等信息平台发布招投标信息,实现信息的全国共享。企业根据获得的招投标信息,比如,资质、规模、技术要求、信用度等条件衡量自身条件,从而量力而行,积极参与到政府采购项目中。

4.推动企业的无纸化办公进程

从电子政务的作用来看,其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第一是对内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地区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提高政府办公的效率;第二是对外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开放性,提高信息系统建设的集约化水平。可以说,电子政务强调了无纸化办公进程中对于多种沟通和通信方式的集成。从企业角度来看,其除了需要通过互联网收集和了解市场信息外,还需要随时关注政策的变动情况。所以,电子政务在追求政令传达效率的同时,无形中督促企业可以建立与之对应的信息化系统,比如,将电子文件直接导入内部信息网络中,从而及时调整战略计划和生产管理重心。这种无纸化的办公模式,不仅实现了政策对市场的良好规范和约束作用,而且在企业内部实现了节约效用,避免传统纸质资料不好保存、耗费人力财力等问题。

5.实现了与企业的互动交流

电子政务平台的信息发布功能毕竟只能为企业提供无差别服务,即便有了RSS技术,这种服务仍然缺乏个性化。企业有时需要针对自身遇到的实际问题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交流,这就要借助电子政务平台提供的互动交流服务。互动交流服务在电子政务平台中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有的电子政务平台提供了留言板,有的电子政务平台公布了各部门的投诉咨询信箱,还有一些平台甚至提供了BBS系统。为此,企业一方面可以借助这些途径实现与政府相关部门的互动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将这种互动交流方式融入企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中,从而实现企业内部的协同管理以及资源共享。

五、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电子政务还是企业信息化建设,都属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基于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需要考虑对企业这一受众群体的实际需求,强化其在电子服务方面的功能。企业同时也需要做好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的相互交流和沟通,这样才能实现两者间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电子政务政务办公
AKTION MENSCH总部办公空间
Sharecuse共享办公空间
X-workingspace办公空间
政务云上看政情
关于陈某政务公开申请案的启示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
智慧城市时代的电子政务研究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
我国县域电子政务工作的困境
政务微信,你加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