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企业管理创新路径探讨
2021-01-03洪光
洪 光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16)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给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经营管理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因此,如何强化企业管理质量,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是维护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管理工作作为确保各项经营活动高效开展的保障机制,从当下的企业的管理现状来看,企业内部存在治理机构不完善、沟通体系不完善以及未能实现有效的监督管理工作等问题,为此需要从公司治理视角下,探究企业管理创新路径,强化管理者对公司治理的关注程度,维护并加速企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一、公司治理的内涵
公司治理主要是指利用各种正式或是非正式的方法,对公司所产生的生产要素进行组合和分配,对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让企业管理人员做成正确合理的决策。企业治理与企业管理之间存在概念基础以及目标追求一致性的特征,同时也存在理论体系相似性的特征,公司治理视角下开展公司管理工作,能够深层次挖掘企业管理问题,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
(一)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之间的联系
高效的公司治理工作不仅能够对企业内多个利益方的关系进行协调,同时也能帮助企业合理分配并高效利用公司资源,加强公司管理者的资产管理水平。企业管理、企业治理并非两个孤立的概念,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第一,二者概念基础相同,提出背景有差异。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的实施都是建立于企业经营管理基础上,因此二者的概念内涵层次具备相同性。但从提出背景角度来看,二者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是由于企业管理伴随着生产过程,而企业治理则是从企业战略发展层面所提出。
第二,二者目标追求相同,具体实施不同。从企业发展角度来看,企业管理与公司治理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但从具体管理实施过程中,企业治理仅是一种保障机制,并未有具体的制度措施,而企业管理更加强调管理方式,因此需要根据企业管理效果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调整。
(二)公司治理对企业管理创新带来的影响
公司治理视角下能够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的管理质量以及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公司治理对企业管理创新会带来的如下影响。
第一,可帮助企业快速梳理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帮助企业利益相关者明确自身需要承担的职责、范围,确保企业能够正常高效运营。一旦企业在发展进程中出现亏损问题,企业董事会、股东以及经营管理者将会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进行沟通交流,维护公司的经济利益,帮助企业早日摆脱发展困境。
第二,公司治理视角下企业管理层需要站在战略发展视角下对问题进行审视,以发展性思维看待相关性问题。在进行管理活动安排过程中,需要以战略管理的模式对所有管理人员进行权责分配,根据战略发展目标选择相对应的治理模式。科学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能够强化企业的战略执行力,帮助企业在指定的时间内实现既定的运营目标,最大程度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步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
第三,公司治理视角下的企业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制定详细周密的执行管理计划,强化管理计划的执行力,为企业正常高效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公司治理视角下企业管理创新路径
(一)推动企业股权结构改革
对于已上市的股份公司而言,极易出现“一股独大”的公司治理结构。为了加强企业管理水平,需要推动上市企业的股权改革进程。我国现阶段资本市场发展并未完善,仅依靠资本市场进行调节,在二级市场进行证券减持调节,将会造成市场出现无法承受的问题。因此,需要开展战略投资人的减持管理活动,通过引进外部机构投资者或是投入资金购买其他企业的股份,继而实现股权的转让,让上市公司的股份实现多样化、分散化发展,加快企业资本资源的整合管理。例如,为了有效约束北大荒集团“一股独大”的发展现状,需要对上市公司的现有治理机构进行完善,强化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借助董事会制度对实现董事会以及经营层的有效区分,避免发生董事会权责与经营人员权责交叉存在的问题;借助董事会制度强化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保证中小股东的个人权力,实现对企业整体利益的有效维护。与此同时,需要不断提升企业监事会的作用,在企业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赋予监事会监督职权以及监督手段,有效落实监事会对于企业管理层以及董事会的监督作用。
(二)创新企业的风险评估体系
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管理层指令得到有效落实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顺利开展的保障策略。我国大多数企业的风险防控措施仍旧停留在制度制定方面,并未将其落实到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中。究其根本,是企业管理者的风控意识薄弱、企业内部并未构建完善的风控文化氛围。为此,需要帮助企业管理者树立风控意识,强化管理人员对风险防控措施开展的重视程度,引导企业管理者认识当今管理工作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以及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基于公司治理视角下的企业管理,管理者需要以风险组合的眼光看待相关问题,对于企业所开展的经营管理活动,需要从战略制定层面开展风险识别工作,借助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将风险降低至企业能够承担的范围以内。为此,需要从企业的整体发展角度以及工作岗位内容两个层面出发,强化企业工作人员的风险防控能力,避免风险防控工作落于表面化,同时需要加强企业内部的风险防控制度建设。例如,金融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大多数并不是直接来自财务活动,而是由于企业管理系统的滞后以及企业员工认识的偏差所致。为了实现企业风险评估体系的有效落实,需不断强化企业管理者与企业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企业员工在入职前后均要开展风险管理内容的培训学习工作,加强员工对于风险的重视程度,将风险意识落实贯彻到员工的日常工作活动中,在企业内部打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氛围。
(三)加强企业战略制定及其创新
战略企业是指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将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与企业所在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相融合,进而创建出能够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中长期管理模型。因此,需要重点关注企业的评估结果,从投资并购、企业模式调整等多个方面进行企业评估工作,同时也要对企业的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将企业的管理精力集中在战略企业实施过程中,为企业管理工作与企业治理工作的有效衔接做好准备工作。为此,需要建立与企业战略目标规划相配套的管理目标,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战略目标进行调整修改,逐步强化企业战略方案的导向性。
(四)优化企业岗位职责
在公司治理视角下,为了加快企业的管理创新进程,需要先对企业的管理章程以及各个岗位职责进行调整与优化。在专业机构的辅助下对公司的现有章程进行优化调整,对于公司管理者的权利责任进行规范,确保每一名管理者都能明白自身的权利边界,确保企业管理者在充分遵循科学合理原则的前提下制定企业决策。为此,需要对企业管理人员开展一系列的人员管理制度以及人员的培训,确保企业管理者能够全面掌握并了解企业治理的价值、内涵、意义等。企业的股东人员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释放自身的权力,全面提升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以及管理素养,为企业改革工作以及科学决策的制定实施奠定基础。
四、公司治理视角下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路径
(一)构建完善的企业激励制度,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成功的公司治理工作,可在平衡各个群体不同层次需求的基础上创造财富。因此,在公司治理视角下需要以“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作为管理目标,寻找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利益的趋同性。对于企业管理人员,需对管理层的薪酬标准进行细化,制定年薪、股权激励、期权激励、培训深造以及福利待遇等一系列的具体的激励计划,不仅满足企业管理层的精神与物质需求,同时也要将管理层的薪酬福利待遇与企业的经营发展相挂钩,借助企业利润提升以及管理人员经营绩效相互关联的模式,促使企业管理人员重视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让其在追去自身更高利益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润,最大程度避免短视行为的出现。
(二)构建完善的企业监督管理制度,打造良好的企业工作氛围
对于企业管理层而言,激励管理制度对于他们的约束是远远不够的。比如,金融企业或是建筑企业的管理层在机会主义的影响下,仍旧存在为了自身利益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因此,在对企业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企业管理层的约束监督力度,明确管理层岗位的职责权利,规定企业管理者违反管理制度的惩罚措施,并积极有效落实,对于企业的重要事项决定,可采取集体决定制度或是牵连制度,避免企业管理权力过于集中。在进行企业工作人员管理过程中,需要遵循奖罚分明的管理原则,从企业治理层面入手,分析企业现阶段存在的制度不足之处,对企业监督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达到企业管理工作与企业治理理念的充分融合。
(三)搭建高效顺畅的沟通协调机制,提高企业部门间的协调运作效率
企业内部沟通机制可分为横向沟通和纵向沟通,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在公司治理视角下,任何管理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畅通无阻的高效沟通协调机制。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由于沟通不畅出现某方利益受到损害的问题。为此,在公司治理视角下的企业管理创新,为了得到充足信息的支持,需要不断拓宽企业现有的沟通渠道,构建完善的沟通协调机制,为企业管理者制定正确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此外,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将沟通工作纳入企业战略发展体系当中,借助高效的上传下达模式降低信息矛盾冲突,对现有治理模式进行完善,加强企业内各个部门以及部门员工之间的联系,在确定部门共同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开展企业管理活动。
(四)规范现有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推进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企业现有内部审计制度的不完善性,将会影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独立性,继而影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为此,需要对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进行改制,让其直接对接于企业最高管理者,实现企业内部审计监管范围的有效拓展与深入,避免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出现审计死角问题,加大对企业财务部门的监管力度,降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发生几率。与此同时,需要加快企业内部审计结果应用制度的规范化建设进程,加强对企业审计意见整改执行的强化工作,借助完善的问责机制对企业各个部门的管理负责进行约束监督,强化企业部门管理者的自律性。此外,在企业整改问题例会分析过程中,需要对企业的整改意见进行定期性的汇总分析,考察企业当期整改工作的开展进度,对于未能在整改期间完成整改工作的负责人给予相应的惩罚处置。在对历史审计工作研究过程中,也能为企业后续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指导,确保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五)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制,完善现有的内部审计监督职能
在公司治理视角下,企业除了要向股东定期提交财务报告外,同时也要将与经营管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汇总,向企业股东提交与企业投资、融资以及成本费用等具体化的分析报告,确保企业股东对企业的经营信息能够详细化了解。同时,企业需要构建完善的自我评估机制,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对企业相关风险进行评估,对于企业管理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部分进行改进剔除,在每年年末对公司的管理工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企业下一年的工作计划进行编制。与此同时,为了提高企业监督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需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独立性,对企业的内部审计风险控制体系进行完善,充分发挥企业审计委员会的监督管理作用,选择职业道德素养水平高的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强化审计人员的自律意识以及责任意识,对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进行规范,有效规避企业内部出现审计欺诈问题,强化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五、结语
总而言之,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二者之间,关系极为紧密,同时也存在相互促进的价值作用。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是以公司治理为基础,为此,需要优化企业岗位职责,实现公司治理与企业管理的有效链接,构建完善的企业激励管理制度、监督管理制度、沟通协调机制以及风险防控管理机制等,强化企业的管理水平,降低潜在风险隐患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实现企业管理及控制效果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