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新疆旅游商品制造业助力巩固脱贫攻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2021-01-03李维娜
李维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实施旅游兴疆战略,是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是改善人民生活、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路径,是扩大对外开放、展示新疆形象的有效载体。旅游商品制造业作为旅游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与旅游业的繁荣相伴而生、互为促进。大力发展旅游商品制造业,推出一批富有地域特色和自主品牌、深受游客欢迎的知名旅游商品,提高旅游满意度,叫响新疆旅游品牌,强化新疆旅游记忆,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实现新疆由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经济强区转变。
一、旅游商品制造业对脱贫攻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发展旅游商品制造业是实施旅游兴疆战略的重要支撑,有利于塑造新疆品牌形象
旅游商品承载了满足旅游者购物功能需求、强化旅游记忆和传播旅游地形象等多重价值。新疆利用独特的自然环境、浓郁的民族风情、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旅游商品制造业,不仅能带来较高的经济利益,繁荣商品市场,而且能够向广大公众甚至全世界宣传新疆旅游景区,有利于打造“新疆是个好地方”靓丽名片,推动旅游兴疆战略的深入实施。
2.发展旅游商品制造业是巩固脱贫攻坚的重要基础,有利于扩大就业脱贫致富
旅游商品制造业可以成为全疆千乡万村的拳头产业,旅游商品制造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灵活机动,能够吸纳大量的劳动力,通过不断提高和创新,增值潜力巨大。大力发展旅游商品制造业,能快速让老百姓有活干、有钱赚,生活得到改善,是带动地方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助力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3.发展旅游商品制造业是构建特色产业体系重要环节,有利于打造生态产业链条
旅游商品制造业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是统筹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重要纽带。加快新疆旅游商品制造业发展步伐,充分发挥其联动效应,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以旅游业为核心的产业群,推动新疆旅游业发展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为打造生态产业链条,构建新疆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重要动力。
二、新疆旅游商品制造业发展的基本现状与潜力优势
1.发展基础
(1)旅游商品资源丰富特色突出。新疆旅游商品资源丰富,通过对新疆旅游商品进行分类统计,共超过400多种旅游商品,种类齐全,市场开发前景广阔,除了吐鲁番葡萄、伽师哈密瓜、库尔勒香梨、库车白杏等享誉海内外的特色鲜果外,还有和田玉器、艾德莱丝绸、和田玉雕、英吉沙小刀、民间印染等具有鲜明地方和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深受游客喜欢。同时,新疆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麦西热甫等83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2)旅游消费市场规模不断壮大。经过多年的发展,新疆旅游消费市场已经初具规模, 2019年,新疆接待游客历史性突破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3400亿元(人民币),两项数据增幅均超40%。旅游业蓬勃发展呈井喷式增长态势,新疆已成为海内外游客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旅游节庆活动日益丰富,喀拉峻草原冬季游、丝绸之路冰雪风情节等一批冬季优质旅游活动、精品旅游线路相继推出,“亚欧博览会”“新疆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新疆旅游商品大赛”等会展活动成功举办,形成了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两大会展城市,新疆整体形象和地位不断提升,国内外旅游交易商和观光游客日益增多,极大地拓展了旅游商品制造业的发展空间。
(3)旅游产业生态链条初具雏形。特色地产品精深加工力度持续加大,旅游产品产业链条不断延长。如乌鲁木齐馕文化产业园形成了集制作加工、食品文化展示、品牌展示、销售、体验为一体的完整旅游产业链。时令水果电商销售取得初步成效,如吐鲁番特色农产品电商服务园区,凭借产购销一体的基地建设,取得了国内葡萄干市场的定价权。旅游商品制造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生态链。
2.存在问题
(1)生产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不高。新疆旅游商品制造业龙头企业数量少,带动作用弱,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培育不足,大型化、标准化的商品原料基地建设滞后,如新疆优质林果产量较低,造成原料供给不足,难以形成加工规模;旅游商品制造企业布局分散,且市场销售的大部分旅游商品是小型企业、手工作坊以及家庭生产,受经济实力、生产能力的限制,生产经营以模仿为主,生产规模小、工艺落后、链条短,严重制约旅游商品制造业的产业化发展。
(2)商品档次普遍较低,附加值不高。新疆部分旅游商品如干果、小工艺品等质量不高、档次低、品牌少、商品的包装简单粗糙,缺乏创新,没有按照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和喜好设计,不便于携带、馈赠,叫得响、口碑好的新、奇、特旅游商品较少。同时,新疆缺乏旅游商品开发设计的人员、团队和后备人才,缺乏自己的民族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组织,缺少系列精品和品牌产品。
(3)商品销售方式单一,购物环境有待提升。旅游商品销售场所缺乏统筹规划,许多景区没有建设购物“缓冲带”;部分景区已有的旅游销售场所,零售店数量多而散,高端体验店较少,未能形成主题街区和区域性商品销售体系。景区内商品同质化较为严重,售后服务不完善,电商销售渠道不畅,没有形成销售规模,旅游商品以游客携带为主,无法提供送货、代邮、代托等形式的售后服务。
三、大力发展旅游商品制造业,助力脱贫攻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新疆大力发展旅游商品制造业,必须紧紧围绕总目标,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生态资源、民俗文化优势,用足用好产业发展政策,聚焦重点领域,创新发展模式,拓展市场空间,打造特色品牌,推出一批能满足广大游客有所选、方便购、带得走的特色旅游商品,使旅游商品收入成为当地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旅游扶贫、旅游富民的有效渠道,推进新疆由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经济强区迈进。
1.突出重点,明确产业发展领域
(1)特色旅游食品。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馕、烤全羊、特色烤鱼、穆赛莱斯等民族特色食品,重点支持乌鲁木齐馕文化产业园建设运营。围绕红枣、核桃、香梨、苹果、杏子等主栽品种,重点发展干果休闲食品、浓缩汁、果酒等产品。依托原奶大力发展酥油、奶疙瘩、奶皮子、奶酪等乳制品初加工。开展牛羊肉副产品深加工,积极推进旅游休闲肉食品生产,开发家庭烹饪用半成品,提高熏肉、熏马肠等具有新疆特色的熟肉制品比重。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打造集展示贸易、仓储物流、商业服务、精深加工为一体的采购基地。
(2)特色服饰及用品。重点支持民族服饰、民族花帽、艾德莱丝绸、山羊绒、驼绒等民族特色服饰生产制造。支持和田地区手工地毯编织业发展,规范和提升编织水平,配套和加强地毯整饰,打造中高端和田手工地毯精品品牌。依托熏衣草、玫瑰、海娜花等特色植物资源,发展香料及化妆品产业,开发美白保养、疤痕修复等专用精油,生产精华液、润肤乳液等调理护肤系列用品,打造芳香小镇。
(3)民族工艺美术品。以手工和机绣并重发展民族刺绣商品,积极引入苏绣、蜀绣、云锦等传统工艺技术,推动民族绣品向特色、创意、个性化和精品化方向发展。支持民族金属器皿、十二木卡姆、刀郎等民族乐器发展。支持芦苇画、沙画、民族剪纸、哈萨克木雕、皮画等手工艺品发展。挖掘和田玉文化内涵,发展具有新疆特色和收藏价值的和田玉精品,创新发展具有时尚元素的饰品,发展适于大众旅游消费的戈壁玉等宝玉石饰品和实用工艺品。支持中亚黄金宝玉石产业园建设,打造集金融衍生品交易、黄金宝玉石运输、设计研发、检验检测、展示交易、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等领域为一体的面向中西南亚的区域性黄金交易中心。
(4)特效医疗养生产品。大力发展雪莲、番茄红素、肉苁蓉、恰玛古、枸杞、罗布麻、沙棘、葡萄籽油等特色产业发展和精深加工,形成切片、口服液、胶囊等系列保健产品,支持企业发挥科技优势,扩大保健产品生产规模,引导特色医疗养生产品制造企业向资源优势的地区布局。重点发展骆驼奶、马奶、羊奶和驴奶等小品种营养保健奶制品。
(5)土特产品加工和包装产业。重点支持和田红枣、阿克苏苹果、库尔勒香梨、吐鲁番葡萄、无花果等产品提高加工及储运能力,创新瓜果类包装设计,开发便于长距离运输和游客携带、赠送的新疆特色瓜果商品。培育特色酿酒葡萄品种,优化提升酿造工艺,合理发展干红、干白产品,推广半干、半甜、甜型、起泡酒等产品,提高佐餐酒的比例,丰富旅游市场供给。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国际葡萄酒展会和国际知名葡萄酒大赛,提升我区葡萄酒的影响力。支持伊力、乌苏等本地酒类品牌培育发展,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向高端化、个性化、便携化发展。支持阿勒泰冷水鱼、伊犁蜂蜜、番茄酱等特色产品精深加工。
(6)民俗文化创意产品。鼓励将新疆民俗文化元素融入旅行包、洗漱用品、旅游地图、雨伞、旅行帽、旅游鞋等旅游用品中。利用新疆现有数据中心存储和计算能力,重点发展影视、动漫、游戏等新型数字旅游文化商品,创新游客体验方式,开发适宜游客参与的旅游商品制作项目。
(7)其他商品。随着旅游业发展,适时积极吸引国内外先进旅游装备生产企业落户新疆,重点发展适用于沙漠旅游、冰雪旅游、山地旅游、探险旅游、户外旅游的特殊旅游装备和高端旅游装备。
2.积极探索,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1)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充分整合资源,扩大现有旅游商品制造企业规模,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吸引企业来疆投资,扶持培育一批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条,扩大旅游消费。重点支持南疆以旅游商品制作匠人和农副产品创意开发设计为核心,推广旅游商品生产“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就业,打造旅游商品生产基地。
(2)集约化经营开发模式。以特色旅游城市为载体,规范整治旅游商品市场,主要在民族街(巴扎)、大型购物中心、和连锁超市以及民族工艺村建设特色商业街区,布局一批景观式旅游商品购物区和购物中心。积极建设集购物、演艺、游玩、餐饮为一体的室内旅游休闲场所,在乌鲁木齐重点打造国际大巴扎和国际会展中心两个综合旅游服务购物体验基地。在有条件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设立乡村旅游商品展览、交易中心。鼓励发展特色餐饮、主题酒店。
(3)旅游节庆与会展推广模式。鼓励新疆旅游商品企业积极参与全国及全疆展览会和投资谈判,多层次,多主题的推广和销售优秀旅游商品。不断扩充旅游节庆会展内容,为小型旅游商品生产企业提供渠道,建立完善旅游节庆会展的商品展销体系。鼓励支持餐饮、住宿、娱乐业等其他产业,开展新疆特色美食节等活动,丰富游客体验项目,增加旅游各个环节的收入。
3.创建品牌,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1)丰富商品种类。按照“生活需要,富有特色,便于携带”原则,培育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加快推进旅游商品研发生产。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旅游商品研发生产企业,提升旅游商品附加值。积极推动传统工艺技艺与创意设计、现代科技和时代元素相结合,加强旅游商品创意、包装设计和工艺制作改进。面向国内外举办新疆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让旅游商品成为宣传新疆的新名片。
(2)提升产品质量。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利用现代工艺技术和科技手段改良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技艺,提高旅游商品制造水平,引导旅游商品向小型化、艺术化、实用化方向发展。积极引导地方特色和现代加工技术相结合,促进产品提质升级,开发新疆制造、新疆创造等高品质、特色化系列产品。通过开展国际对标、加强质量精准化管理、推进质量检验检测和认证等手段,实现品质提升。
(3)加强品牌建设。做大做响“中国好果园”“新疆礼物”等特色品牌,推进旅游商品品牌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传承和弘扬老字号品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对老字号纪念品的开发力度,推出一批富有地域特色和自主品牌、深受游客欢迎的知名旅游商品。完善品牌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旅游商品品牌认证和发布机制,发布“新疆礼物”名录,提升新疆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开放合作,拓展产业市场空间
(1)培育购物旅游基地。充分发挥与中亚国家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同的优势,大力发展乌鲁木齐国际旅游港、霍尔果斯和喀什经济开发区的免税购物,搭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著名品牌和进口免税商品的综合性展销平台。依托乌鲁木齐、喀什等重点城市和天池、喀纳斯、那拉提等重点景区,引进大型企业培育购物旅游基地。积极推进各类口岸边境互贸市场建设。引导、支持新疆旅游商品制造企业积极参加国外会展。
(2)发挥援疆优势。落实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引进援疆省市旅游商品制造龙头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参与新疆旅游商品制造业建设,鼓励旅游企业之间开展业务合作,共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在对口援疆省市集中布局一批新疆特色旅游商品的营销网点,继续办好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新疆特色产品展示会。
(3)拓宽销售渠道。加大网络宣传投入力度,鼓励本地旅游商品制造企业与不同类型在线旅行社合作,通过官方网站、微信、抖音等载体,进行旅游特色商品宣传推广。引导旅游商品超市等销售点在旅游交通主干线沿途、车站、机场合理布局,构建旅游商品销售网络体系。加大与京东、淘宝等大型电商物流企业战略合作,加强本土电商平台培育力度,形成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积极建设跨境电商平台,加大新疆自有品牌海外销售。
5.提升服务,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1)完善旅游商品销售物流体系。引导扶持3A级以上景区设立旅游商品直销店,旅游、公安、工商、邮政等相关部门联合制定旅游商品快递物流规范,畅通物流通道,培育富民产业链。
(2)建设管理规范经营诚信的购物环境。规范各景点设置的旅游商品诚信店以及超市旅游商品专柜经营;加强旅游服务业特别是旅游商品销售企业的规范管理,为游客提供货真价实的旅游商品。探索实施旅游商品7天无理由退换制度,打造诚信旅游品牌,营造诚信旅游环境。
(3)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整合社会培训资源,加快培育一批旅游商品制造专业研发人才。支持地方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综合利用教育培训资源,开设旅游食品、旅游商品制造等相关专业。继续实施“天池计划”等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锻炼成长计划。建立新疆旅游商品创客基地,吸引创客人才,促进旅游商品创新。
新疆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旅游商品制造业作为旅游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与旅游业的繁荣发展,相互促进。借助新疆旅游商品优势,拓展产业市场,大力发展新疆旅游商品制造业助力巩固脱贫攻坚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