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环境下的制造业成本管理探讨
2021-01-03庞彦沛
庞彦沛
(上海寰宇物流装备有限公司,上海 200080)
近年来,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使得制造企业生产加工模式也是及时调整,对应产品应结合时代发展要求,调整生产技术,争取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在数字化背景下,制造企业为了不被社会所淘汰,已经朝着集成化、智能化趋势发展,数字化建设成为了制造企业重点的关注内容,数字化技术渗透到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而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内部各个环节相互结合和连接,必然会让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更加完善。所以,制造企业需要从数字化发展角度出发,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创新财务成本管理模式,满足制造企业集成化发展要求,促进企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我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趋势
1.数字经济是当前社会各个企业竞争的重点
数字化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新形势背景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被看作为撬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杠杆。对于各个国家而言,数字化密度的升高,其可以从数字化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效益。现阶段,全球经济化发展步伐迟缓,对于寻求新的经济增长产业的国家而言,数字经济发展必然会成为其竞争的对象。
2.制造业是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主体
在数字化经济发展背景下,各个国家先后把数字经济发展重点转移到制造行业中,例如,美国发布了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英国实施工业2025战略等,由此可以得知,诸多国家已经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当作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并且在今后发展中,制造业将会面对较为严峻的市场竞争。
3.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趋势
结合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情况来说,即便互联网企业发展速度比较快,并且享有数字经济发展给其提供的经济效益,但是在传统企业中,数字化及信息化水平比较低,还没有充分享有数字经济发展所创造的效益。所以,促进我国传统企业朝着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作为国际中第一工业制造大国,制造企业是我国发展规模庞大的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意义。我国虽然属于制造大国,但是并非为工业强国,正处于由工业3.0 朝着工业 4.0趋势发展阶段。现阶段,全球制造业市场已经正式进入买方市场,劳动力密集已经无法给制造企业发展提供优势,根据中国制造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据较大比例,再加上我国制造业规模达而不强的状况,中国经济需要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持续发展,中国制造企业也应迎合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积极引进现代化技术,利用互联网发展优势,实现数字化成功转型。
二、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成本工作的影响
制造业企业快速发展,既是对中央经济工作思路的积极回应,也是经济工作重心调整。结合当前情况调查分析,制造业企业仍然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生产型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得到制造企业的支持。制造企业更是研发创新的重要场所,技术进步水平远远高于其他企业,并且制造企业是国际竞争的关键。结合近几年中美之间贸易情况来说,竞争焦点在于制造行业。制造业通过出口从中赚取外汇收入,当前,国家全力鼓励制造业企业向数字化方向改革,推进技术创新。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智能制造技术实现了迅速发展,它能促进制造企业工作效率的提升,节约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
在当前经济发展背景下,如果制造企业没有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必然会遭到社会的淘汰。在未来发展中,制造企业依靠成本取得胜利,数据是制造企业经营生产中必要因素,以前企业发展主要注重电力指数,而今后制造企业发展则看中成本、数据等指标。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的出现,必然会让当前生产车间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未来,成功的制造企业将引入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发展成新兴制造企业。
数字化企业所产生的各种大数据对成本工作来说既是机遇也是考验。在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趋势发展时,企业自动化生产设备通过传感器,将生产数据传递到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中,并将获取的数据传送到MES系统内,对采集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通过使用数字化、智能化的软件,将各种成本信息提供给财务部门,让财务人员充分了解制造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状况,参与大数据分析活动,利用这些现代化设备,保证成本精细化管理目标顺利完成,减少成本支出,增加竞争优势,给制造业稳健发展奠定基础。
三、数字化转型环境下的制造业成本管理对策
1.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成功转型
在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财务部门需要积极参与到数字化决策制定活动中,推动企业朝着数字化趋势发展。财务人员要积极参与企业数字化改造的准备活动,调查分析技术投资决策的成本,对企业当前使用的成本管理模式进行改造创新。为了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应加强财务部转型,财务人员应主动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如成本数据收集、成本数据调查分析、成本管理方式优化等,加强业务管理,及时与其他部门信息交流,避免出现信息孤岛。为了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财务管理人员应从时代发展角度入手,调整工作模式。目前,大多数制造企业仍然采用传统成本管理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可以保证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信息质量问题出现,但无法从根本上实现数字化转型。为了促进财务成本的数字化转型,需要促进财务与业务之间的融合,利用互联网促进各部门之间信息交流,实现数据共享。通过运用管理会计工具,实现了管理会计信息从业务系统事后分析到实时采集交易数据的转变,为制造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数据支持。随着现代市场经济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导致制造企业竞争模式发生一定变化,需要从产品、价格、信誉等方面进行公平竞争。所以把财务信息化建设渗透到各个环节中,需要对企业财务信息化进行宣传和普及,保证财务管理深入到业务各个环节内。企业需要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各级人员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力度,通过企业网站、微信小程序等,做好宣传工作,吸引更多的员工参与到财务信息化建设活动中,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创建良好的信息化建设氛围。
2.引导成本基础与业务深入融合
为了保证成本核算质量,顺利完成成本核算目标,要求制造企业在开展成本核算工作前,做好相关信息采集工作。在成本核算信息中,包含材料消耗信息、人工消耗信息、物资消耗信息等。从管理角度来说,通过物料清单控制生产部门领料,通过工艺路线获取人工成本和制造成本。在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之前,我国大多数制造企业已经把ERP系统运用到各个车间中,然而在生产上收集的财务信息,将不能保证其信息质量。制造企业的ERP系统在生产领料过程中可以根据BOM和生产要求发放物料,但生产现场的物料管理缺少专业性,月末生产线上在制品和在线物料的计量结果不真实。对于类型多、订单量大的大型制造企业,月末很难停产,也很难准确统计现场材料的实际消耗量,导致直接的生产成本、材料价值无法准确计量,生产成本消耗量比较大,增加企业生产支出。在对制造业企业车间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将会使用大量自动化设备,通过构建一套完整的软硬件系统,在互联网技术的作用下及时获取相关信息,保证材料价值量计量的精准性。财务人员需要积极参与到车间数字化建设活动中,和技术、工艺、设备、生产等人员一同探讨,通过使用数字采集监控系统,将生产订单和标准成本细化到各个环节中,之后利用生产管理系统,直接获取生产成本信息。通过标准化成本和实际成本调查分析,提升生产成本精细化管理水平,并结合当前成本管理现状,对生产管理要求进行改革。通过加强生产大数据调查分析,得出生产过程中异常数据产生原因,及时反馈,根据反馈信息实现财务数据科学引导,达到增效降本的目的。
3.创新成本核算工作方式
随着数字化时代来临,给企业财务转型提供了良好条件。各种新技术的产生,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财务管理的强度。例如,通过使用财务数字化设备,可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如果缺乏创新,会计人员则容易被现代化的设备所替代。对于数字化化工厂而言,展现出的标注在于智能化发展,财务工作也应结合时代发展要求进行调整。在数字化环境下,制造企业应对现有生产经营模式进行调整,结合订单生产模式,完善业务机制,促进企业管理者调整思维理念,满足实现发展要求。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技术的使用,把生产制造体系和消费体系充分结合,工厂数字化是一种新型改革,数字化工厂利用互联网获取生产信息,实现产供销协同发展。企业把财务收集的信息进行集中处理,分析哪种产品适合哪类消费者,从而调整生产战略,结合当前市场发展情况及客户实际需求,科学设计相关产品,以保证生产产品服务客户消费标准,提高销售量,减少库存。长期以来,制造企业的大部分利润将被滞销产品和库存原材料消耗掉。因此,企业应从市场发展入手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有效地生产,减少库存量,避免企业资金大量占用,促进资金流转。在数字化发展背景下,制造企业应向服务型方向调整,个性化产品数量和生产规模扩大,企业成本核算也应朝着现代化方向改变,在这种环境下,给企业成本会计工作开展提出新的标准。在进行成本核算过程中,需要从订单源头入手,构建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与销售生产设计等部门深入交流,确定生产销售范畴,精准评估生产给成本带来的影响,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情况下设置科学的生产和成本管理模式,并利用ERP系统,实现企业生产销售等数据的采集,为企业制定成本管理决策提供数据参考。客户选择产品并下订单后,ERP系统会根据既定的逻辑自动快速计算订单销售成本,实现快速报价,指导后续销售和生产工作有序完成。在实际生产中,领料应实现自动化,并将物料及时运到指定地点进行加工生产。智能设备自动记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并传送给处理端。例如,对于产品的加工数据,财务系统能够及时将生产中各项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并做好信息分解工作。在实现车间数字化改造之前,生产成本按工时或工时分配方法核算。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能够让制造成本信息得到及时获取,各项费用可以归结到各个流程中,之后汇总成生产订单,给生产及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成本资料。
4.选择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软件产品
结合当前我国制造企业经营发展情况来看,满足企业经营发展要求的产品仍具备以下特点。首先,具备信息时代发展理念。其次,产品需要满足制造企业经营发展要求,使用便利。再次,软件产品价格需要控制在企业力所能及范畴内,并且重点思考企业战略发展方向是否合理。最后,产品具备灵活性特点,可以结合业务变化进行调整。制造企业为了实现数字化转型,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积极引进现代化软件设施,例如,ERP系统、CRM系统、WMS系统、MES系统等。制造企业只有具备较强的数据资源竞争实力,才能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从而促进制造企业更好发展。
5.科学规避数据风险
首先,加强数据风险防范与控制,从各子系统源头入手。成本数据信息主要来源于企业业务子系统,所以各个子系统数据是非常重要的。但部分制造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初始阶段,业务人员没有真正理解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因此采取线下业务流程操作模式,使得发生大量成本核算系统外数据,这种数据也被称之为数据“暗流”。而结合数据“暗流”产生原因,从表面上,通过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形成的数据不会给系统带来严重影响,所以企业领导没有给予高度重视。然而,这种数据长时间积累将会形成无法控制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从根源上削弱成本核算系统对流程控制力度,影响企业对基础数据的分析。其次,限制控制疏漏是造成数据风险出现的重要原因。脱离成本核算系统的数据“暗流”是导致成本决策分析不精准的主要原因,而成本核算系统权限控制的疏漏将无法保证数据信息安全性。一旦发生权限控制疏漏问题,轻则会导致基础数据泄露,重则会造成基础数据的丢失。成本核算系统权限控制问题具体展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系统用户授权不科学,导致数据访问控制风险。企业在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时,主要优势则是让企业各项数据可以在一个系统中操作,正是因为该优势,使得成本核算系统中用户有了访问权限,这直接影响用户权限控制。即便大部分成本核算系统中具备权限控制工作,但是如果因为权限设置不合理,容易发生用户越权操作现象,容易造成成本核算数据的破坏和丢失。其次,不相容权限的混合应用,导致成本数据风险的放大。成本核算系统中用户权限管理不只是对用户使用权的管理,同时也展现出用户之间相互制约,不可同时具有不兼容岗位功能权限。在制造企业中,企业成本核算主要数据来源于业务部门,则和财务相关的业务部门,如采购、销售等部门业务中应对不兼容岗位科学设置和安排,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强制性分离方法,对各个业务人员设定对应的权限,防止业务人员之间利用职责随意修改业务数据,通过采取同业务双账号操作方式,也就是在系统中设置两个相同权限的业务人员,采取岗位轮换的工作制度,相互监督与管理,防止重要数据丢失和更改,保证企业信息安全。
四、结语
总而言之,数字化转型发展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必然要素,更是实现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制造企业经营发展中,财务成本管理人员应发挥主观能动力,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技术,降低成本,促进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完成精细化管理工作,在提高企业综合实力的同时,为制造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