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风险防范与控制策略
2021-01-02庄洪倩
庄洪倩
(潍坊市财信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山东 潍坊 261021)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近年来国有企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也持续增加,要想保证国有企业的稳定发展,必须要对其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和优化。财务管理会影响到国有企业资金的流动情况,如果财务管理手段不科学,会增加企业出现风险事件的几率,不利于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系较为落后,没有积极引进新的理念和新型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国有企业必须要重视在新的形势下对财务管理采取风险防控的必要性,能够结合现阶段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针对性解决措施。
一、新形势下国企财务管理风险防控的重要性
1.提升国有企业财务信息质量
财务管理工作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财务管理模式的合理性能够让国有企业的各项工作得到有效保障,从而保证国有企业业务活动的稳定推进[1]。通过风险防控措施的采用能够对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改进,有效提升财务管理质量,使得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数据质量水平得到有效保证,对于促进可持续性财务管理体系有着积极影响。国有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通过对财务管理进行改革能够强化国有资产管理质量,能够防止企业由于一味提升经济效益,而产生其他违反行业标准或者国家要求的行为。针对国有企业的特点进行分析,国有企业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如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可以对外进行财务信息公布,能够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化水平以及财务信息质量水平。透明化的管理模式能够向公众以及社会展示国有企业的具体经营情况,利用公众以及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来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约束。
2.提高国有企业防范风险能力
当前市场环境变化速度不断加快,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因素也不断增多,如果没有重视对风险因素进行预防和控制,很有可能会给国有企业的发展造成致命性的打击,从而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投资,通过投资来提升经济效益,为国有企业未来发展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2]。国有企业的投资形式多数是合资或者和其他企业进行合作,而国有企业投资时所使用的资金多数是政府所下拨的财政资金。如果有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会使其管理工作出现混乱的现象,无法对财政资金进行有效管理和划分。不仅会出现国家资产损失的现象,同时还会增加投资风险。要想规避风险事件,避免财产损失,需要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重点对投资环节实施有效管理,加强重点环节的风险防控效果,这样才能够促进国有企业整体风险防范能力的提高和强化,确保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抵御风险。
3.提升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效率
通过长期实践工作表明,系统性的财务管理制度可以对国有企业不同部门进行协调,促使各个部门以及不同业务环节之间形成有效整合。通过部门或者业务环节的整合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不同部门之间的优势,让每个部门都参与到相应的活动之中,更好地落实企业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例如在财务管理风险防控措施的制定过程中,可以让不同部门分析自身在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因素,财务管理人员负责对风险因素进行整合,之后对风险防控体系进行完善。通过该种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质量,从而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效帮助[3]。
4.为国有企业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财务管理在国有企业的整体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财务管理所负责的工作内容是对企业资金或者资产进行有效管理,是影响企业各项活动开展的关键工作内容。通过合理的财务管理模式能够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为不同活动提供重要资金支持,同时还可以控制资金的投入量,防止国有企业出现成本过高、效益下降的问题,避免资金浪费问题的出现,对投资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
二、国企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
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两者中具有联系和差异性,需要合理认识两者关系,才能够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改善。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风险因素,通过风险管理模式可以确保国有企业稳定运行,提高企业经济收益。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作为管理人员需要结合风险信息的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应对方案以及管理方式,可以提升财务管理工作运行效率。由此可见,风险信息是财务管理计划得以实施的重要基础前提,而财务管理是否合理会影响到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4]。国有企业所制定的发展目标是影响管理计划和风险防控措施的根本,从这一角度出发,财务风险管理应当从全局出发才能够保证管理有效性,也可以得出未来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工作以及风险管理工作会出现相互融合的现象。
三、国企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风险类型
1.财务管理主体不明确所引发的风险
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和管理主体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然而由于以往国有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着分工不明确的问题,使得管理主体也出现了不清晰的现象。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工作组织架构并不合理,一旦出现相应的问题,难以在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主体。面对这种问题需要明确不同工作内容的管理主体,对责任制度进行完善,利用责任制度来约束工作人员,以此来提高财务管理风险防控效果。
2.财务管理意识不足所引发的风险
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收入会受到多个不同因素的影响,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风险,如果没有及时对风险因素采取控制措施,会使得企业资金链出现故障,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5]。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风险管理是常用的手段,能够明显控制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降低参与人员利益受损的风险,有效保障各方利益,增加项目活动经济价值和附加效益。然而目前国有企业缺乏合理的财务管理意识,没有意识到风险防控的必要性,增加了企业风险事件的出现几率。
3.科学投资思维不足所引发的风险
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多数企业仍然是以人工的方式实施管理,未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没有进行合理的科学技术投资,导致管理质量下降,效率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个别企业已经开始引进了信息化平台和大数据技术,但是技术和平台的使用受到了管理理念和专业技能因素的限制,制约了现代化财务管理系统的应用和构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所需要负责的内容较多,涉及到的部门和业务活动较为复杂,管理手段的落后会直接影响到管理质量。
4.内部控制制度不足所引发的风险
内部控制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虽然拥有内部控制体系,但是没有定期对内部控制效果进行评价,使内部控制体系难以得到持续改进,影响了内控效果。内部控制制度不足的问题会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控制效果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财务管理质量,在这种情况下,会增加国有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的几率[6]。
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风险防控的几点建议
1.明确管理主体,建立健全责任制体系
管理主体是保证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因素,面对管理主体不明确的问题,需要立即对其进行清晰划分,才能够保证风险防控工作的有序开展。第一,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内容进行分析和明确,安排不同的人员专门负责相应的工作内容,完善组织架构体系,形成分工明确的管理模式,为后续管理工作提供重要基础。需要加强企业法人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其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和功能[7]。第二,针对责任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国有企业所需要承担的债务以及权益较为复杂,需要明确具体工作责任,在出现风险事件后需要根据责任制度及时寻找到责任主体[8]。因此还需要在责任制度中增加适当的奖励或者惩罚措施,能够提高责任制度的约束性。
2.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意识
必须要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能够主动对风险事件进行防范,将风险因素扼杀在摇篮之中[9]。第一,对防范制度进行改进和优化。将风险防范意识融入到管理制度中,例如可以在工作内容之后增加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事件,让相关人员了解自身在工作过程中容易碰到的风险因素,可以在日常工作中主动规避风险因素。第二,加强管理人员培训。通过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可以使其了解风险防控的重要性,对于提高财务管理风险防控效果有着积极影响。国有企业在对财务管理员进行培训时,应当针对市场环境变化制定合理的培训主题,使其能够了解新形势下所面临的风险事件类型,是财务管理员可以结合风险类型制定合理的应对方案[10]。
3.确保财务管理模式规范化、科学化
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模式必然要进行改进,不断向着科学化以及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这样才可以为国有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和技术保障[11]。国有企业需要把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作为领导人员需要了解企业负债率以及利润率,能够了解当前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在做出财务管理决策时能够真正做到立足实际。在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计划时,需要管理人员能够以前瞻性的意识对风险进行预估,推测可能出现的风险类型和风险事件特点,考虑到风险事件可能带来的影响。在此之后,针对风险事件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能够保证国有企业投资活动的稳定开展,有效避免财务风险事件。同时在对财务指标进行考量时,也需要制定完善的考量体系,确保能够提升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水平[12]。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需要利用现代化原则对财务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充分考虑到财务管理过程中所能使用到的各种资源。在必要时国有企业可以向国外企业进行经验借鉴,积极学习其他企业的优秀财务管理经验。
4.从实际出发构建并实施风险控制制度
风险防控制度是保证风险防控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对风险防控制度进行优化和调整[13]。在风险防控制度中必须要明确风险管理流程,这样才能够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稳定进行。风险管理的流程如下:第一,企业对自身的经营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对业务活动项目的特点、市场环境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结合多项数据识别出企业经营中所经历的风险因素。第二,在明确提出风险因素后对其造成的影响进行预估,根据预估结果制定防控方案。第三,在出现风险事件后企业可以按照所制定的方案采取措施进行控制,持续监控风险事件的变化和波动[14]。在强化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之后可以促进防控机制的完善,确定防控工作的标准和具体要求,使企业各个部门都能够主动落实防控要求,将风险管理融入到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企业需要将发展战略作为基础制定防控制度,分析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特点,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模式。
5.加强国企财务风险防控信息化建设
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控带来了新的技术支持,相关企业可以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积极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优化财务管理流程,提高风险防控效率[15]。通过信息化系统能够及时将风险数据进行分析和上报,以图表的形式向相关人员展示风险事件的严重性以及发展趋势,与风险应对措施的制定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利用信息化系统还可以将相关风险信息进行存储,形成知识库,能够为之后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基础。如表1所示,为信息化风险管理系统各个模块工作内容。
五、结语
国有企业需要对财务管理进行有效的优化和改进,提升国有企业财务信息质量,提高国有企业防范风险能力,提升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为国有企业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需要重点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改进。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主体不明确、财务管理意识不足、科学投资思维不足、内部控制制度不足均有可能会引起风险问题。面对这种问题,国有企业需要明确管理主体,建立健全责任制体系,进一步提升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意识,确保财务管理模式规范化、科学化,从实际出发构建并实施风险控制制度,加强国企财务风险防控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