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抚慰丧亲家属
——在非安宁疗护专科病房临床实施哀伤辅导经验谈
2021-01-02马文敏
文/马文敏
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乡村城镇化的程度加深,在医院里离世的患者越来越多。然而,我国医患比与护患比“双低”,医务人员疲于专科治疗和护理,无暇应对家属们的丧亲哀伤;我国医学院校也缺少哀伤辅导的课程,导致院内非安宁疗护专科的医护人员哀伤辅导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匮乏。当面对家属的丧亲悲痛,刚从业的医护人员无所适从,有经验的老医生则可能会上前简单安慰几句,多数就成为了家属眼中冷漠无情的医护人员,令家属无法化解内心的悲痛和焦虑,更有甚者,个别家属的悲痛转化为愤怒,向医务人员宣泄,成为医患矛盾的常见成因,继而发生伤医事件。
事实上,无论父母或是子女,伴侣或是挚友,医治无效离世时,人们都要经历心理的痛苦——哀伤。哀伤辅导就是以医学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应用各种心理学的技术来协助哀伤者在合理的时间内(就丧亲而言不超过1年),引发正常的哀伤,并健康地完成哀伤的任务,以增进人们重新开始正常生活的能力。这里需要简单解释一下——正常的哀伤,就是指内疚、自责、失落、悲痛,甚至愤怒的情绪并伴随相应的行为改变,随时间延长而减弱,最终恢复平静,获得心理上的成长。那异常的哀伤也有多种表现,主要是哀伤者深陷不良情绪无法自拔,行为过激,甚至有自伤或伤人的倾向,长时间无法恢复,严重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社交。从上述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哀伤辅导得由受过医学心理学培训的专业医务人员实行。但,事实上,多数综合性医院即使有为数不多的几位心理医生,也没常规开展此项耗时耗力的心理治疗,遑论很多医院尚未设置心理专科。这也是我国在国际上死亡质量排名落后的原因之一。短期内,我们无法改变当前医院内大多数病房缺失哀伤辅导的现状。但,医者父母心,相信千千万万的医务人员都不想被家属认为是麻木不仁或铁石心肠的,都希望能抚慰到家属,只是不知如何去做?
在研习了哀伤辅导专业内容后,笔者不断尝试将哀伤辅导的原则融入日常临床工作中,反复实践和摸索。我们做不到心理医生或灵性关怀师那样专业的哀伤辅导,但,我们肯定能在日常医疗工作中给患者家属带来心理上很大程度的抚慰,减轻他们的哀伤反应,降低发生异常哀伤的可能性。这里,我们建议面对临终患者或者病危患者的医护人员在日常的医疗工作中完成八件事,分别是患者辞世前的“两提前、两提醒”,以及辞世后的“两告知、两提供”,具体措施详述如下。
“两提前”
其一,提前告知家属患者病情的可能走向,尤其为何病情危重及不良预后。当然,这是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全面梳理患者病情后,根据病理生理演化规律,分析得出的结论,绝非主观臆造或夸大其词。这样做是让家属对患者的病情恶化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避免未来产生强烈的心理打击,从而减轻哀伤。另外,提前让家属考虑:如果抢救,是否接受各种有创的抢救措施?出于缓和医疗的理念,当病情危重不可逆转时,不提倡采取这些延长临终痛苦的措施,患者本人或家属有权拒绝。当然,若患者已有生前预嘱,尤其事先有“我的五个愿望”文本的签署,家人的哀伤反应定会大大减轻。
其二,提前通知患者家属及至亲探视,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避免患者或家属留下“没能见上最后一面”的遗憾,特别是在患者神志清楚时,让患者和家属有机会进行情感交流,交代后事,哪怕只是四目对视和握手,也能起到缓解患者家属哀伤反应的效果。
“两提醒”
其一,提醒临终患者的家人做好患者辞世的物质准备,包括寿衣、告别仪式、殡葬的方式等身后事。避免家属因毫无物质准备而焦虑不安,六神无主的情况下难以应对后事,导致身心俱疲,加重哀伤反应。
其二,提醒家属询问患者遗愿,立下遗嘱,并尽量满足和实现。看似是为了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提高其死亡质量。其实,对于家属来说,能尽全力达成患者的心愿,也是抚慰他们自身哀伤的一个途径。换句话说,家人为患者做的事越多,越心安,遗憾越少,哀伤反应也就越轻。
患者在病房辞世后,在场的医护人员要尽早尽可能做到“两告知,两提供”。
“两告知”
其一,第一时间告知家属患者离世的直接原因,例如是血循环衰竭还是呼吸衰竭,是脑出血还是心肌梗死。这有助于消除患者家属的疑虑和惊恐,接受患者离世的事实。还要告知患者离世的准确时间,这是患者与家属连接的一个重要时间点,既是家属的心理需求,也是通知至亲和处理后事的客观需要。
其二,告知家属患者遗体在院内要经历的流程,包括护理、清洁、着装、送往太平间;同样有助于缓解家属震惊之余的无所适从和焦虑情绪,减轻哀伤反应;如果条件许可,可询问亲属宗教信仰和风俗,协助执行。现代大都市普遍风俗观念淡薄,没有特殊讲究的就可按照医院的流程进行,家属随同即可。在此过程中,医务人员必须始终保持肃穆,接下来要引导家属表达哀伤。只有顺畅地把哀伤表达出来,才能减轻和治愈哀伤。
“两提供”
其一,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提供患者及其家属单独的房间或空间,其内安静整洁。让家人和患者独处很有必要,因为国人在众目睽睽之下是不愿宣泄释放情感的。引导家属尽早表达出悲伤的情绪,是哀伤辅导的要务之一。
其二,提供家属表达哀伤的指引。此刻被悲痛情绪控制的家属,往往本能的哭泣和哀号,其实,这并不是最佳的表达哀伤的方式。哀伤辅导的专业人士都知道,在患者心跳呼吸刚刚停止的时候,听力尚存,建议家属坐在患者边,握手并倾诉衷肠。倾诉什么好呢?近代的安宁疗护专家都建议“四道人生”——即道爱、道歉、道谢和道别,把对患者最想倾诉的话语都说出来,最想表达的情感都表达出来。这是一个私密的时刻,建议医务人员短暂回避。此时,请允许家属哭泣,甚至在不影响其他患者的情况下,可以号啕,宣泄悲伤的情感。可能有的医务人员会认为,医院又不是家里,这样做影响其他患者,那就根据病房的条件,把控表达的时间和程度,耳语提示家属声音的大小和时限的长短,切不可横加制止,妨碍哀伤的适度表达。其实,此时一切安抚类的言语都是苍白的,无需多言,医务人员给予同情,表情凝重足以。过程中注意老年家属的身体情况,不要因过度悲伤出现意外,同时适时地提醒子女关注。如果风俗上允许,也可给予家属花束、慰问卡以表达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哀悼和对家属的抚慰。在某些安宁疗护或老年医学科的病房可能已成为常规,也是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
上述八条建议和日常临床工作完全契合,在非安宁疗护病房中并不难做到。实施起来,既不太耗时,也无需医学心理学专科哀伤辅导的技能,却能起到较好的抚慰临终患者家属的作用,达到哀伤辅导的效果,相信各位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医学同道也一定乐于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