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高考:一场双向奔赴的相遇
2021-01-02赵乙玮
>>>赵乙玮
(本文责编:白志刚)
高考,一个无数次出现在脑海里的名字,一个总在梦中预演的场景,我紧张又期待地奔向它,它给我一个拥抱,目送我走向更远的未来。
学习与探索
我们总说“寒窗苦读”,容易见其难,难在自守与坚持,却容易忽略其美,美在探索与发现。也许这就是她的魅力,是初次见面的欣喜,是拨云见日的激动,是条分缕析的清醒,是厚积薄发的充实。我愿称其为“锐化”的过程,保持敏锐、始终开放。因此,学习于你我虽不是“轻松”之事,却可以是热爱之事。记得政治老师曾向我们介绍过如何更高效地背诵,秘诀之一便是保持好奇,这一语给了我极大的感触——高三复习中,如何在已知中探索新知,首要的便是摆脱麻木、重拾好奇之欣喜,收获意外之功效。于是,在背诵中,我从问题出发、从未知出发,体验“找路”的感觉,山穷水尽时不急于“问路”,用大纲和脉络串联,“按图索骥”,柳暗花明。要想养成好奇的心态,起初,我要求自己在读课本或接受新知时心中暗想“哦,原来是这样”,或是给自己一声惊叹,如此暗示,便处处可爱,时时美妙。
学习,不止于此
我——是青年,是社会中的个体,作为校学生会主席,组织并参与志愿者服务、执行学校常规检查、举行例行全体会,正是在这段最忙碌的日子里,我收获了高中三年最好、最稳定的成绩。我想,唯有“时间觉醒”,才能有效投入。
我们——是学生,也是战友。穿上班级战袍,这份认同与归属是我们最大的依靠。2020年的最后一刻,我们在宿舍许下心愿,身处一隅的我们,向时代,向未来,准时宣言;在某一个夜晚,回宿舍的路上,我们大喊“某某加油,我们必胜”,我们会握紧同伴的手,告诉她“我相信你”。
学会成长,学着饱满,学而为人。
高考——一场奔赴
曾经设想,高三是何模样,是不分昼夜、挑灯夜战,还是埋首书海、不闻窗外?当我真正走过这段历程,才发现,我的高三是一段和自己的对话,一场与“更好”的相遇。那些情绪——迷茫、焦虑、紧张,都只是外在的高三,最深处,则是一次自我的升华。十分幸运地,在高三遇见了一群可敬而可爱的老师,《给老班的一封信》是与老师的交流,也是每周和自己的对话。如今,再次拿起那一沓以北大校徽为底色的信纸,看着上面的日期,没有了当时的紧迫感,多了走过后的幸福感。像是冲过终点线后回望那条跑道,我看到的是属于我的蜕变轨迹。
3月——“‘输不起的人永远赢不起’,今后,愿把眼泪留待胜利后的喜极”;
“这段时间很难、很紧,我告诉自己,这是上坡的过程,是不进则退的时刻,是咬紧牙、逆风跑的时候。用一分钟在本上写下消极思想。现在,72天,尚可左右,全在我手”。
4月——“这种清醒的感觉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渐渐发现自己的症结所在,重拾‘较真’的习惯”;
“倒计时上的时间渐少,我想,现在不是展望的时候,是低头的时刻……考试后第一天,解决了考试暴露的第一个问题”;
“39天,这周连续几天思考一道题,直到豁然开朗,收获抽丝剥茧、寻找本质的快乐”。
5月——“31天,用问题‘砸’中每个知识点,激起深层思维的浪花……内心充盈,渐入佳境”;
“17天,17次冲锋,17个不敢停歇的日夜……不曾怀疑,满弓,待发”。
6月6日——“高考,来吧!”
信纸的最后一句,总是“赵乙玮 北京大学”,相信“相信”,无悔无憾。
于我而言,更愿称其为一场“双向奔赴”,灌注热情与热爱,报以新知与发现、深邃与饱满。感谢你,高考,我向你奔赴而来,你告诉我星辰大海。
高考落幕,未来启程。这篇“序章”,饱蘸少年热忱,不曾雕琢,清澈而质朴。未来,我向你奔赴而来。
轻松一刻
在一所幼儿园的一个很大的班级里,老师让孩子们问问题,大家一个问完接下一个。有个孩子一直把手举在空中,不过当轮到他问时,他却把手放下了。 老师问他:“怎么了?你等了这么久,为什么轮到你讲,你却把手放下了?” 孩子回答说:“来不及了,已经湿了。”
这天,上课铃声响了好久,还有七八个同学没来。老教授就照例点名,同学们也就一个个地回答“到”。当他叫到“秦明”时,没有人回答。老教授连叫了三声“秦明”,依然没人回答。他稍稍抬了一下头,从老花镜后仔细看了看全班同学,然后很纳闷地说:“这个人是不是人缘很差?怎么连一个朋友都没有。”
老师在课堂上对小明提问,小明站起来却一声不吭。老师:“小明?”老师:“小明??”老师:“小明!你怎么回事啊?你到底知不知道答案啊?好歹吱一声啊!”小明:“吱。”
学校组织数学考试,允许学生们使用计算器。在考场上,同学们都奋笔疾书,用计算器演算着各种试题。这时突然从考场的一个角落里传来了一声惊呼:“天哪,我怎么把家里的遥控器带来了! ”
有一次,老师在讲课时,为了使学生能充分理解慈善的含义,就举一个例子说:“如果一只驴子背负沉重包袱艰难上坡,而主人仍对它拼命鞭打时,我上去加以阻止。比德,你说这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美德?”比德飞快地说:“兄弟般的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