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历史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青年

2021-01-02胡献忠

青年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共青团中国共产党

胡献忠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发展像自然的发展一样,有其自身规律。中国共产党百年接续奋斗,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部分,必然有其内在的运动规律。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党的事业的传承与赓续,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青年的认同与奋斗。而百年来中国青年的发展、中国青年运动的推进,只有坚持先进政党的正确领导,才能保证其科学方向和良好绩效。站在百年历史关头,重新审视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青年的关系与互动,进一步探究革命、建设、改革历史演进的某些规律,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中国青年的时代责任相互激荡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从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到“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从试图变法自强的戊戌维新运动到建立民国的辛亥革命,其中有很多热血澎湃的青年参与者。换言之,青年作为最敏锐感知时代的群体,他们的呐喊、探索和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且,越来越多的受过一定教育的知识青年成为探索的先行者。1907年到1917年,中国至少有1000万人接受了近代教育,逐渐形成一个新的知识分子阶层。这些最早接受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在思想、行动上更为活跃。

1915年,35岁的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以民主、科学为口号,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6年,27岁的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青春》一文,指出:“青年之自觉,在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社会,尤其是知识界,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备受激荡和鼓舞。

1919年,由青年学生率先发起的五四爱国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爆发这一年,陈独秀40岁,李大钊30岁,这是两位重量级导师。同时,在各地比较活跃的五四人物中,毛泽东26岁,邓中夏25岁,恽代英、蔡和森24岁,张国焘22岁,周恩来、张太雷21岁,瞿秋白20岁。这些初步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青年知识分子,大多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后来成为党的重要骨干。

中国共产党创建之时,国内已有中国国民党、中国青年党等政党。正如医生看病各有所长一样,每个政党、团体给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开出的药方是不一样的。正是因为已有政党囿于种种局限,难以担负起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所以中国共产党才应运而生。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明确指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1]。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规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坚持用革命的手段来加以实现。

我们再来看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3个代表的构成:7位有着海外留学经历,4位与北京大学有缘,平均年龄只有27.8岁,25岁以下的占到一半,大多是有见识、有思想的青年才俊。当时全国58名党员(党的早期组织成员)中,除陈独秀、贺民范年龄稍大外,李大钊、董必武、林伯渠、杨明斋等10多人为19世纪80年代出生的“80后”,毛泽东、周恩来、李达、李汉俊、陈望道、俞秀松、张太雷、邓中夏等30多人为19世纪90年代出生的“90后”,还有6人为20世纪之初出生的“00”后。这批党员大多是经过五四洗礼的青年知识分子。这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充满青春朝气、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政党。

因此可以说,先进青年的觉醒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党的成立又促进了更多青年的觉醒。中国共产党是为改变中华民族命运而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因此,党一成立便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在工农群众面前,英勇无畏地投入到实际斗争之中。在失败中徘徊的孙中山不得不慨叹,最好的新血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他们年轻,朝气蓬勃,有思想,有才干,“吾党之新机于是乎在”[2]。戴季陶在1925年致蒋介石的信中感言:“今日最能奋斗之青年,大多数皆为共产党,而国民党旧同志之腐败退婴,已无可讳。”

中国共产党与以往任何政党不同,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新型的、工人阶级的革命政党,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先锋。共产党总是不断打破旧框框、创造新经验。在这一过程中,党为什么需要广大青年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呢?那是因为任何负有远大使命的政党,他的第一个任务,都是说服大多数人民,使他们认同这个党的纲领和策略。领导者必须善于团结少数积极分子作为领导的骨干,并凭借这些骨干吸引中间分子,争取后进分子。青年因其年龄和心理特征,常常最先感知社会变革而又敏于行动,青年的心态能够影响社会心态,青年的行动往往带动社会行动。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青年群体求新求变的固有天性与中国共产党积极进取、与时俱进的品质有着较高的一致性和吻合度。

在社会变革大潮中,青年的个体力量总是有限的,青年的整体性目标和群体利益需要通过组织的运作来实现。20世纪20年代,中国青年的命运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发生根本改变。虽然党成立之初吸引的只是少数先进青年,广大普通青年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了解、认同、追随,有一个过程。但无论怎么说,共产党一经成立,便打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纲领和旗帜,让很多正在探索和思考的青年深受鼓舞。党所信仰的马克思主义成为青年人观察和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年找到奋斗的方向。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青年的命运也焕然一新。进而言之,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年代,进步青年的政治热情、现实理想需要通过先进政党加以实现。历史已经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导亿万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年问题“在中国有头等重要的意义”。中国青年深受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具有强烈的革命潜质。他们既是革命运动的主力,又是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这一时期,正在发展中的中国共产党需要不断汇集力量,需要青年在革命运动中发挥先锋作用,需要青年在革命战争中冲锋陷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人口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了1957年的57岁。青年成为生产建设中当之无愧的主力军,是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也是社会主义新人的铸炼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揭开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改革开放需要勇于打破旧框架,善于开创新局面的情形,正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一代青年挣脱思想羁绊、展现青春活力的态势同频共振。青年的现代性与国家现代化在40多年时间里交会交融,相互激荡,共同弹奏出一曲气势雄浑的民族复兴交响乐。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秉持“国家要发展,青年首先要发展”的理念,各领域各行业青年继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广大青年不断创造着社会价值,也创造着新的时代风气。

二、不同历史时期党的领导人均高度重视青年群体不可替代的突击作用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青年族群一直是成人社会的附属物。近代以来,随着民族灾难的不断加重和抗争探索的持续展开,青年群体作为整体性力量的地位和作用开始显现。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后来“相约建党”并成为党的早期领袖的陈独秀、李大钊,在这一运动中发现了青年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他们不遗余力地赞美青春的力量。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词中开篇便讲:“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3]他进而设计出“新青年”的六条标准: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这些标准即使放在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今天,仍不失教育、借鉴意义。

李大钊常常把“青春”“青年”比喻成未来的国家。他高调赞扬青年之精神:“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4]激情呼吁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5]。

毛泽东作为中国革命伟大的实践者和领导人,对变革社会的推动力量感受最为深刻。在他看来,青年是“民族解放斗争的先锋”,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某种先锋队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6]。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毛泽东对青年提出要求和希望相对较多的时期。从西北青年救国会上的演讲到延安青年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大会上的演讲,从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的讲话到对中央团校第一期毕业学员的讲话,从为陕北公学成立与开学纪念题词到为安吴青训班二周年纪念题词,从为刘胡兰题词到为《中国青年》杂志第一期题词,充分体现了党的领袖对广大革命青年的鼓励和期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论是大规模经济建设,还是培育社会主义新人,中国共产党开创的崭新事业都需要青年群体率先启动。这一时期,毛泽东称赞“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7],“无论工厂、农村、军队、学校的革命事业中,没有青年就不能胜利”[8]。他还形象地把青年比作“早上八九点的太阳”[9]。1952年到1953年,毛泽东对青年团工作的指导相当密集,从另一角度体现了党的领袖对青年一代的关爱。1955年,毛泽东在给《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写的按语中,对广大青年赞赏有加,并充分肯定农村团组织的重要作用。

1978年,在开启改革开放新航道的历史关头,邓小平明确指出:“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10]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邓小平从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的高度,多次谈到青年的教育问题,并且十分鲜明地提出要大力培养使用青年干部。为了进一步推进现代化建设,江泽民一再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11]他深刻指出:美好的未来要青年去创造,未来是属于青年人的[12];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是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任务[13]。在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80周年大会上,他希望广大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坚持发奋学习,注重锤炼品德,不断开拓视野,勇于进取创新,始终艰苦奋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胡锦涛告诫全党:“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14]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他用了较大篇幅阐述青年在党的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广大青年提出殷切希望。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肯定“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是未来的领导者和建设者”[15],“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16]。他反复强调:“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17]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对青年群体的历史作用进行了全面论述,并集中对青年提出六点要求,即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他特别强调:“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青年总是引领风气之先,是现实世界最具创新精神的力量。在青年运动的舞台上,青年是充满激情与想象的自觉的行动者和创造者。青年作为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从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的历届领导人,无一不赞美青春、关爱青年,无一不重视青年在变革社会中的先锋作用,无一不关注、推动青年的健康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青年驰骋思想的天空更加浩瀚,青年实践创新的舞台更加广阔,青年塑造人生的机会更为丰富,青年建功立业的条件更为有利。

三、中国青年运动只有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才能达成预期产生良效

中国近现代历史一再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是一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自新的政党。这是区别于世界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一个民族的发展和复兴,离不开强有力的支撑性政治力量的凝聚和推动。青年运动作为社会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兴起和发展同样离不开先进政党的坚强领导。

中国青年运动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这是历史的必然。1923年团中央第一届执行委员会书记施存统撰文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本团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一部分。”他进而强调:“欲求运动的一致,我以为须进一步决定完全服从共产党的政策。根本理由是因为共产党一个政党,他对于政治的观察比我们要清楚,他是共产主义全部运动的指导者。”[18]从掀起大革命高潮的五卅运动,到唤醒抗日救亡的一二·九运动,再到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二条战线,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发起并指导一波又一波青年运动,借助其力量化解危局,摆脱困境,推动民主革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然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中共最高领导者并没有刻意去强调“青年运动”这一概念,但在1949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给中华全国第一次青年代表大会的贺电称,“希望你们的大会是过去三十年中国青年运动的一个良好的总结,同时是新时期中国青年运动的一个良好的开端”。1953年,刘少奇在团二大的致辞和林伯渠在青代会二大的祝辞中,1957年邓小平在团三大的致辞中,1978年李先念在团十大的致辞中,以及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领导人在历次团代会的致辞中,一直都在使用“青年运动”一词。在共青团和全国青联的官方报告中,“中国青年运动”这一用语,更是从来就没有中断过。

1998年2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在与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以及随后2002年在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2003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在共青团十五大选出的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的座谈中,以及2012年在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都明确使用“青年运动”的概念。如果说,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青年运动专指反对黑暗统治和旧秩序的激进运动的话,那么1949年10月之后的中国青年运动,内容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开放,囊括青年发展、青年文化、青年思潮在内的青年集体行动。这些集体行动主要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发起、领导的青年行动,同时又涵盖在党和国家宏观政策影响下的青年自发行动。

为什么从革命年代开始,在中国政治话语体系中一直都在使用“青年运动”这一概念呢?研究认为,中共高层是把青年群体作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来看待。青年运动是青年的集体行动,不是个人行为。尽管不同历史时期,青年运动的外在形态随时代需求变化而变化,有时呈现出激烈的抗争性,有时则体现为平和的嵌入性,但青年运动的根本方向和追求目标没有变。青年运动实际上是青年发展的大趋势,从某种意义上讲,对时局发展和政治社会运作产生着引导性乃至决定性影响。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把握当代青年的行为特质和青年运动的基本规律?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明确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19]同年6月,习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再次强调了这一观点。2014年6月,习总书记在对共青团工作的批示中指出:“要深入研究当代青年成长的新特点和新规律。”[20]在2015年7月《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中,习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青年工作的领导,认真研究新形势下青年运动的特点和规律。”[21]2019年4月19日,习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强对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运动的研究,深刻把握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规律。”在这里,习总书记又一次提到“青年运动”。这显然在于强调以史为鉴、以史为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一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要想达到预期目标,必须立足于该国历史文化传统和政治传统作出理性的现实选择。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关键性因素。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新时代我们所坚持的党管青年原则,就是坚持党管青年发展、党管青年工作、党领导青年运动的有机统一。从历史的视野来看,青年运动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的,不可能是直线式的不断高涨。这种波浪式发展,不仅由客观环境所决定,而且也是由社会运动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所决定的。不论青年运动处于高潮还是低谷,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青年运动离开了先进政党的方向指引和科学谋划,只凭青年群体的激情冲动,对时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是有限的。

四、中国共青团为实现党的战略目标实施青年总动员

一般来讲,中国共产党是青年运动的领导者,中国共青团是青年运动的组织者。所谓领导者,就是在思想上、政治上实施总体把控,对事物的发展进行方向性指导。具体领导方法有直接发出政治号召、出台相关政策、创造社会氛围等多种样式。所谓组织者,主要是指在既定的战略方针之下,奉命而独立开展工作,把党的政治意图转化为青年的行动。在不同历史时期,青年团的重要工作和活动都是围绕党的政治纲领、政治主张和各项政策展开的。因此,共青团工作最大的政治逻辑就是“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或者说“党旗所指,团旗所向”。

革命战争年代,共青团紧跟共产党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为创建新中国而英勇奋斗。1922年8月,当中国共产党通过劳动组合书记部在全国发动劳动立法运动时,刚刚正式成立三个月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机关刊物《先驱》上全文刊登了指导这场斗争的纲领《劳动法大纲》,并发表文章号召青年工人参加斗争。1923年6月,中共三大确定国共合作的方针。青年团积极组织选派团员青年到黄埔军校和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组织发动青年参加工农运动,支援北伐战争。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公然发动反革命政变,对革命人士举起了屠刀,一些意志薄弱者脱离了革命阵营。在中共五大闭幕的第二天,即1927年5月10日,共青团四大召开。会议通过的《大会宣言》郑重宣告:“本团是无产阶级青年的革命组织,他应当在党的指导之下,吸引广大的劳动青年群众参加革命的斗争,同时在这些斗争中去养成他们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22]1928年7月,共青团五大根据中共六大提出的“争取群众,准备暴动”的总任务确定了团的基本任务——争取团结更广大的劳动青年在中共的周围,为进一步发动青年参加工农革命斗争,帮助中共准备群众武装起义,推翻国民党政权而斗争。土地革命时期,共青团最重要的动员工作,莫过于动员根据地青年参加红军队伍了。在1933年的扩红热潮中,福建共青团组织了315个连的模范少先队参军。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正在重新组建中的青年团动员农村青年积极参与土改,参加支前,光荣入伍,“保田保家打老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进而完成改革、改造,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当时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工作。1953年6月,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二大指出,青年团的任务是“在党的领导下,在毛泽东同志教诲下,继承和发扬中国青年运动的优良传统,团结全国青年为建设祖国而忘我地劳动,为建设祖国而奋发学习”。1957年5月,青年团三大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斗争中,我国青年的任务可以用三个口号来概括:积极劳动、努力学习、加强团结。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工作,也就是要在这三个方面对全国青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帮助青年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从积极参与“三反”“五反”增产节约,到组建青年突击队、青年垦荒队,各级青年团在巩固新生政权、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团的工作和活动达到了空前的覆盖和影响。

“文革”结束后,党的工作重新恢复到正常的理性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2月,共青团中央召开会议,明确把“学四化、干四化”作为新时期青年的主课,把学习、宣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做好大转变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全团的第一项任务,强调共青团组织要从参加政治运动为主,转到以参加生产建设为主。团的一切工作都应围绕现代化建设作安排,都应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1993年5月,团的十三大提出,青年要担负起历史责任,踊跃投身经济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有所作为。2008年,面对新形势,团十六大根据党的要求,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了共青团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四项职能。

走进新时代,中国共青团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当好助手和后备军”这一根本性组织定位,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青年热情和干劲,积极投身奋勇建功中国梦的时代洪流。一方面,各级共青团组织深入开展“青春喜迎十九大·不忘初心跟党走”“学习总书记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青春建功十三五”“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等一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领广大青年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和情感根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各级共青团组织发挥组织化动员优势,继续做强擦亮青年文明号、青年突击队、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志愿者、创青春等工作品牌,引领广大青年在科技创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应急处突等领域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不断提升共青团对发展大局的贡献度。

猜你喜欢

共青团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关于油田企业共青团建设的思考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探讨如何开展好建筑企业共青团和青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