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测试企业退出标准研究*

2021-01-02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戚丽

区域治理 2021年33期
关键词:沙盒测试项目期限

安徽财经大学法学院 戚丽

一、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测试企业退出标准的界定

(一)测试企业退出的定义

英国将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定义为“测试企业可以在一个安全的空间内测试创新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和交付机制而不会立即遭受正常的监管后果。”企业公司提交申请材料,审核通过的即可在限定期限内开展沙盒测试,测试企业退出作为沙盒测试的收尾工作对沙盒测试至关重要。测试企业退出指的是,在沙盒测试期限届满之时,测试项目已达到预期目标并符合相关的监管要求,或者沙盒测试过程中出现违法违规事由,或者测试企业基于自身考虑等因素而结束沙盒测试,测试企业提交合规的总结报告并完成相对应的信息披露行为、妥善解决风险损失及投诉事件和赔偿补偿测试消费者合法的权益损失等相关问题,最后再退出“监管沙盒”等一系列的过程。

(二)测试企业退出标准的分类

测试企业退出“监管沙盒”的原因多种多样,退出标准的设计是基础[1]。测试企业退出分为三种标准,即自动退出、退出和退出。自动退出主要是出于对沙盒测试期限届满的考虑,沙盒测试期限的设置为沙盒测试成本和测试消费者的权益保护等方面提供了保障。自愿退出主要是出于测试企业的主观意愿,是测试企业出于对测试项目的前景和测试成本等方面的考虑,不愿再继续或者无法再进行沙盒测试而向主动监管机构申请自愿退出“监管沙盒”,是一种主观意愿的退出。强制退出是出于监管机构的强制干预。当测试企业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了“监管沙盒”规定的应当被强制退出的特定情形之时,监管机构就会强制测试企业退出“沙盒”。

二、新加坡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测试企业的退出标准

(一)明确测试企业退出标准

新加坡MAS《“监管沙盒”指导方针》(以下简称《指导方针》)第7.4条规定:a.根据最新的测试方案与其测试结果和时间表,MAS对沙盒测试结果所呈现的预期目标并不满意;b.在沙盒测试期限截止之际,测试企业仍然不能完全遵守法律和法规的监管要求;如果预计会出现这种情况,鼓励测试企业尽早与MAS接触;c.该测试项目被发现存在某项缺陷导致测试消费者或金融系统的风险大于其好处(例如,对测试消费者或者金融系统造成的风险超过了金融服务在测试中所带来的好处),并且在沙盒测试期限内无法得到解决;d.测试企业违反了沙盒持续时间内MAS规定的其他条件,MAS基于合理原因终止了沙盒测试(例如,测试企业违反沙盒测试中的条件);e.测试企业可以基于自愿而停止,但测试企业必须通知MAS[2]。

(二)“双重满意度+合规”的成功标准

《指导方针》第7.3条规定,a.MAS和测试企业都认为沙盒测试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测试结果;b.测试企业完全可以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2]。对测试企业可以在更大范围下推广测试项目的条件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规定,即“双重满意度+合规”的沙盒测试成功标准。首先,测试企业和监管机构双方都对测试结果满意;其次,必须达到了预期的测试结果;再者,测试企业退出后必须完全符合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要求,沙盒内的宽松优惠政策只限于沙盒环境内;最后,退出前必须完全履行了对测试消费者的所有义务,即对测试消费者的投诉、赔偿和补偿等争议已经全部妥善解决,这是对测试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体现。此外,无论以哪种方式退出,都必须满足《指导方针》第7.5条规定的硬性要求,即测试企业应确保在退出沙盒测试或停止沙盒测试之前,必须完全履行或解决对测试消费者的任何现有义务[2]。

综上所述,新加坡对测试企业退出制定了详细的标准和要求,从测试的预期目标、能否遵守现有法律法规、测试项目本身的缺陷和能否解决以及测试企业自愿和监管机构强制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考虑。例如,新加坡的ECXX Global Pte Ltd、Synoption Pte Lte和BondEvalue Pte Ltd三家测试企业的测试项目可由测试企业本身进行终止或MAS强制要求其在沙盒测试期限内停止;沙盒测试结束后,测试企业的持续经营取决于测试企业从MAS获得所需的监管批准,测试企业可决定在沙盒测试期限届满后自动终止其服务。测试企业可能因为不同的原因而退出沙盒,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测试企业退出标准的制定可以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根据沙盒测试企业届满的自动退出、基于测试企业主观意愿而自愿退出以及监管机构强制退出三个角度进行考量,从测试项目本身的缺陷、沙盒预期目标、测试消费者权益保护、沙盒测试成本以及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等多方面考虑。

三、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测试企业退出标准的设计建议

(一)测试企业自动退出

首先,测试期限的设置要综合考虑到测试项目的推广时间和耗费成本,尽可能地降低测试企业的成本投入。过长的沙盒测试期限会增加测试企业的成本且甚至会延误创新时机[3](p21-39)。其次,考虑到我国监管机构现有监管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监管沙盒”需要更多掌握金融科技专业知识和具备监管能力的复合型监管人才,这就需要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过长的沙盒测试期限将会耗费较多的监管资源成本,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再者,“监管沙盒”是在金融科技创新和防范化解风险的国际大背景下提出的,因而防范风险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标准,沙盒测试期限越长可能造成的风险泛化越严重,测试消费者权益可能受到的损害越大。最后,目前国际上的沙盒测试期限大概在3个月至24个月之间,这是大多数国家及地区的实践经验总结。综上所述,测试企业的沙盒测试期限应不宜过长,可以参考国际上的24个月为最长期限,但具体的沙盒测试期限应由测试企业与监管机构根据具体测试项目的测试需求而协商决定,以体现沙盒的宽松而优惠的监管策略和满足测试企业对金融科技创新的积极追求和个性化测试要求。

(二)测试企业自愿退出

针对自愿退出主要考虑以下三点要素:其一是监管机构要充分尊重测试企业自愿退出的决定,但应当审查测试企业退出工作是否已全面妥善完善,例如相关的交易工作是否终结、测试消费者的赔偿和补偿问题是否已解决等。其二是自愿退出需要书面告知监管机构,以便监管机构能够对此及时做出应对策略。其三是测试企业自愿退出后,即不再享有沙盒所赋予的宽松优惠监管环境。自愿退出标准的认定应当限定在合规和成本范围内。其一,合规的考虑因素主要指的是测试项目不能完全达到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经过反复研究与测试仍然无法达到监管要求的。其二,成本的考量应当包括测试企业在沙盒测试期限届满前基于沙盒测试的已投入和将投入成本等。此外,为提高我国金融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激发测试企业研发的动力与激情,监管机构在审查测试企业自愿退出之时,对于因测试成本过高但却具有巨大潜力和美好蓝图的测试项目,监管机构应当以适当的方式予以协助并使沙盒测试继续[4]。

(三)监管机构强制退出

监管机构有权依据硬性标准强制测试企业退出沙盒。硬性标准可从以下六点来考虑:一是有明确迹象或者充分理由证明沙盒测试无法达到预期目标,但测试企业无正当理由仍继续进行沙盒测试。二是测试项目存在着不可完善的合规风险或者金融风险,测试企业在沙盒测试期限内无法通过现有技术进行完善,或者测试企业未能有效而妥善地解决测试项目的技术缺陷或者漏洞;三是测试企业提交了虚假的、具有误导性的信息或者报告,或者发现测试企业在沙盒测试申请过程中隐瞒或者未披露会对沙盒测试造成重大影响的事实或信息;四是测试企业触犯沙盒边界,严重违反了“监管沙盒”规则,给沙盒环境或者测试消费者权益造成较大损害,例如测试企业的测试行为违反数据安全或者保密要求等;五是测试企业在申请并成功进入“监管沙盒”后并未及时展开沙盒测试,造成监管资源浪费的;六是测试企业故意毁损沙盒环境内的基础设施或者导致沙盒环境严重污染等行为,扰乱正常的沙盒测试秩序,侵犯测试消费者合法权益的。

相关链接

金融科技英译为Fintech,是Financial Technology 的缩写,可以简单理解成为Finance(金融)+Technology(科技),指通过利用各类科技手段创新传统金融行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提升效率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定义,金融科技主要是指由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技术带动,对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服务业务供给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业务模式、新技术应用、新产品服务等。

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以及移动互联为引领的新的工业革命与科技革命,会导致金融学科的边界、研究范式不断被打破和被重构。

本轮科学技术的爆发导致金融行业传统发展模式受到颠覆性冲击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全球数据积累存量已达到引爆新一轮行业变革的规模和水平,全球数据正以每年4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2017年全球的数据总量为21.6ZB(1个ZB等于十万亿亿字节),金融数据在其中占比很高,此外金融市场天然拥有海量标准化大数据,适合前沿科技落地生根。

猜你喜欢

沙盒测试项目期限
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测试项目准入标准制度研究
不好惹的沙盒树
用软件处理Windows沙盒配置文件
篮球半场往返运球上篮的训练方法——体育中考篮球测试项目训练心得
Windows 10“沙盒” 不仅更安全
本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签订了固定期限合同,是否应支付双倍工资?
《沙盒监管》对我国金融创新监管的启示
纤检机构管理信息系统标准项目库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企业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延长之我见
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一点思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