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路径*

2021-01-02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肖安阳

区域治理 2021年33期
关键词:思政特色思想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肖安阳

思政课程从总体上来说,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教育核心的课程,课程基本的知识内容便是以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以及理论构成,其教学目标是将学生自身的思政素质以及道德素质进行深度培养,使其养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政课程的知识内容体系具有较为抽象的特点,还兼具社会实践教育等内容。本篇文章便对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进而使思政教育的目标得以实现作了有效探讨。

一、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思政课程结合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新时代背景下的崭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针对马克思思想进行研究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面推行不仅能为我国人民以及党的前进带来动力,而且还对我国民族复兴的企望有着指引的作用,其使我国人民群众在生活中能够重拾前进的信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已经成为现今人民群众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继承、创新、科学等特性使其在对党的行动引领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我国始终有着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所以从事教育行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引导学生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深入学习,并且要将其蕴含的意义充分领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应当紧跟党的前进脚步,使自己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并且要结合现实生活,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思想含义不断加深理解。而且要学会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自己的未来结合,使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能够更加顺应党的号召。在未来,我们的国家还会在社会主义思想道路中继续进步继续前进。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思政教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融合,不仅能让学生在思政课程教育中体会到思政教学方式以及理念的丰富有趣,还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思政课程中蕴含的知识魅力,使思政课程的教学能够更加轻松,并且使教学效果更加令人满意[1]。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背景下使思政教育提升的路径

(一)进行科学有效的提问,使学生开拓思维

现今许多教育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思考的开端是问题本身。在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只有进行科学有效的提问,才能为学生的思考方向确定路线,进而使学生的思维锻炼更加高效,使学生的思维深广程度得到有效拓展,最终使教学的高效得到保证。教师在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四个方面进行周全的考虑。(1)提出的问题需要具备针对性。教师需要在设计提问问题时对课程知识点进行深刻了解,问题应当针对知识点提出,一个有效的完美的问答,其根本就是问题中对知识点的针对性。教师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对问题中包含的思政知识内容进行引导,学生们就可以依据教师的引导方向对问题作出正确的解答。教师如果想让思政课程中能够出现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高效的学习效果,就需要对思政教材中的知识进行不断地深入了解分析,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精神及知识进行全面的掌握,并且在设计过程中要做到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趣味性的把控,面对教学内容的不同,问题也应当是不同的。教师需要在问题设计中将教学内容、进度以及学生实际学习水平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针对其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问题,让学生们能够在对问题的思考、解析以及回答中使自己的思政知识更加巩固,使学习的成效更加令人满意[2]。(2)问题需要有启发性。教师在进行教学问题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其问题中是否蕴含了启发性。在课堂中进行提问的主要目的便是使学生能够自主对知识进行探究,以及使学生能够对知识积极思考,启发自己的大脑。思政课程随着新课改的普及与应用,课堂中对于提问的教学方式也逐渐多样化起来。(3)提问要具备生活性。新课改要求思政课程中的提问应当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互联系,还对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思考行为进行了鼓励。思政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实际的生活,并引出现下的社会热点,开展思政知识话题,让学生们能够在与自身实际生活相贴近的学习过程中,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知识进行有效学习。引导学生们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社会问题进行分析。例如教师可以依据之前的“郑州暴雨”话题或“东京奥运会”的话题对学生们进行提问,在提问的过程中引入思政课程的知识内容。教师通过对这些社会实时发生的热点话题进行分析,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思政课程知识的学习重要性以及知识学习的魅力,进而使学生们能够激发出学习的热情,通过不断地思考以及解析,使自身的思政知识储备更为全面,思想政治水平以及思政认知能力得到提升。(4)提出的问题需要具备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设计问题时,应当对题目的难易程度进行严格把控,学生面对的问题应当做到由简至繁的一个过程,让问题的难度逐步提升,最终使学生思维扩大的目标得以实现。教师最开始设计出的问题应当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对其进行解析以及回答,在此之后,问题的难度便可以开始递进增加。现今的思政课堂提问中,教师准备的问题通常不具备循序渐进的原则,问题的难度或者过于简单,达不到学习的效果;或者过于困难,使许多学生根本解答不出来,让教学效果下降地更为严重。因此,教师在对问题进行选择或者创设的过程中,应当顺应循序渐进的原则,使问题的难度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轻易地就能将其解答出来,让思政内容不能很好地在学生心中巩固。过于困难的问题通常会让学生们不能很好地捋清头绪,导致面对问题时产生厌烦以及不敢回答的情绪[3]。

(二)建立真实有趣的情景,使学生更加感兴趣

虽然现今的思政课程教学中不乏一些教学活动,但多数都是已经使用了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教学活动,难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进行教学场景搭建的过程中也通常只会强调思政理论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创设出来的教学场景多较为沉闷。现在所推行的新课改的意义便是要对课程方式进行改革,使人们对思政课程的枯燥、单调的印象消除。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班级、学生个体教学条件等因素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教学场景搭建,教师需要利用其情景教学的丰富有趣的特征,使学生能够被思政课程教学所吸引,改变学生对思政课程的成见,并且让学生能够对思政课程教学更加热爱,进而让思政教学的效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教师在进行思政情景教学方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课程的生动性、生活性以及实践性[4]。

首先是生动性。不论是什么年龄段的学生,其对于外界以及未知事物的求知欲以及好奇心都是非常旺盛的,希望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来对这些新奇的事物进行了解和认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将学生的这种特性进行合理利用,使思政课程中蕴含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课堂中,并且对其进行情景概述,使学生能够被思政知识讲解的内容所吸引。教师在进行思政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将课程中蕴含的知识尽量触及学生未知的领域内,与此同时,要利用其足量的思政教学魅力,使学生们能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能够有兴趣进行学习。

其次是生活性。思政教学的情景教学方式,其根本就是来源于日常生活,如果情境教学脱离了日常生活,其就失去了教学意义。因此,在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政课程教学工作时,教师应当注意情景的设置,应当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所贴近。让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产生共鸣,进而使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目标达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也要在实际的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对生活情景的分析以及再现,使学生能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知识含义更感兴趣[5]。

最后是思政教学的实践性。创设教学情景的意义便是使学生能够拥有一个舒适的轻松的实践课堂。推进情景式教学,使学生们在思政课程中发挥其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一次次实践中实现独立思考,并使其自身的情景感知能力得到锻炼,使其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为使教学情景的设立能够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让其能够主动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探究,并将其运用至实际生活中,教师就应当在创设教学情景时注重针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设计。

三、总结

综上所述,要想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进现今各个思想政治的课堂中,就需要教师以及学生的双重积极响应,这不仅对思政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一项较为系统的教育工作。所以,在实际的思政教育过程中,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论进行不断地创新,并且做好其宣传工作,使学生们能更加深刻地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猜你喜欢

思政特色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特色种植促增收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