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及对策探析
2021-01-02戴晨辉
戴晨辉
(莆田市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福建 莆田 351139)
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的制度,对企业干部在任期内所承担的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跟踪和评价的过程。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旨在明确国企内部干部任期参与企业经济活动中应承担的相关责任。
一、国企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性
1.有利于掌握企业经济运营的真实信息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有企业只能通过自身改革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而企业只有了解切实掌握自身经营状况,才能够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一手信息,那么就需要通过定期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及时掌握企业的运营状况。
2.强化任期责任,保障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内部经济审计能够加强国有企业干部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防止腐败,促进国有企业干部的廉洁自律,维护国有资产流失。国有企业应重视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高审计质量,充分发挥审计结果在考核任免环节的运用,确保国有企业有序发展。通过内部经济审计,有利于及时掌握企业经济运营的有效信息,实现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的监督与保护。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通过量化指标反映企业内部干部任职期间的财务收支经营效果。
3.有利于防范舞弊,促进企业廉政建设
随着政府的简政放权,国有企业自主权利不断扩大,企业领导干部面临的外界诱惑增加,违法舞弊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国有企业开展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能够从源头上杜绝国有企业干部舞弊行为,促进企业干部遵纪守法,认真履行任期责任。在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下,使企业领导干部处于不敢贪、不能贪、不想贪的氛围中。
4.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国有企业保值增值是国有企业的首要任务。如果国有企业未进行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那么就会使企业干部无法厘清职责,形成走一步干一步的错误思想。而不定期地开展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不仅有助于明确企业领导人的职责,而且能够促使企业自我反省,确保企业良性发展,实现国有企业资产的不断增值。
二、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国有企业内部经济审计的重视,有一定的滞后性
目前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在制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以审计结果为主,只重视事后审计,使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相对滞后。事后审计虽然能够客观对已发生的财务收支及经营业务的真实性、合理、有效性做出有效评价,但缺乏事前和事中的审计监督,使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缺乏一定的预见性。其中,离任审计就是典型的事后审计,发现问题已成为事实,不利于及时纠正经营过程中的经济问题,不利于及时有效地纠正问题,造成经营中的管理风险,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同时,离任后再审计,加大了审计工作强度和难度,对审计整改和追责存在一定的难度,会造成负面影响。
2.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未有完善的评价体系,主要是基于财务指标,衡量企业财务状况和经验成果,以考察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程度为标准,容易导致短期行为,侧重对财务指标的实现,追求财务数据表面光鲜,不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含有过多的主观性,部分评价标准与国有企业干部职责缺乏关联性。目前国企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缺乏一套严格、客观、严明的评价体系,无法有力保障审计评价结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未能有效利用
由于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组织人事部门未能充分利用审计结果,造成审计结果未能对组织选人用人上起到相应的作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是考核干部任期内的企业经营状况,体现国有企业干部的领导水平一项能力表现。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流于形式,只是常规的例行程序。国企干部在退休或是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到任新岗位后才实施审计。即使审计人员能够恪守职业道德、客观公正地发现国企干部未能正确履行经济责任的问题,组织人事部门也未必能够撤销、更改人事任命,常常是通过弱化问题的严重程度,不予相应的追责。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未纳入个人档案,未能规范审计成果的运用转化,不能认识到审计评价对考核、任用的重要性。
4.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因为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量大、内容涉及广泛、审计对象特殊,所以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比较高。对开展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部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熟练掌握,而且要具备较强的观察分析能力。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主要是从财务部门及企业其他部门转任过来,缺乏丰富的审计经验。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储备和业务能力等知识不够,制约了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降低了内部审计的质量,使得内部风险增加。
5.信息建设相对薄弱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经营业务范围的扩大,使得企业在经营中的数据信息大量增加,企业其他业务职能部门为了紧跟市场变化,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而由于企业领导缺乏对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重视,导致缺乏对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软硬件投入,内部审计人员仅使用传统的审计方法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增加了审计人员的工作量,未能够合理地使用企业经营数据。
6.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划分界限不够明确
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是国有企业领导人在任期内履职所应承担的责任。而在审计过程中存在界定划分不明确的问题。企业在确定重大经营事项时,须由领导班子成员集体决策,虽通过集体研究,但其主要领导人对该经营事项决策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从而使实际情况不一致。由此导致企业领导经济责任划分不够明确,影响审计人员的判断,降低审计质量。
三、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
1.提高对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视,开展任中审计
随着我国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应作为国企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指标,国有企业管理层应提高对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强调“要以管控、预防为目标进行管理审计”,坚持“有离必审,先审后离”的原则,确保内部经济审计责任有一定的前瞻性,不断完善创新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方法,实行“边审计,边规范,边提高”的审计方法,降低审计工作难度和强度,减少事后审计的弊端,使经济责任审计成为常态化的有效监管机制。
2.完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目前国有企业进入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一套完善的审计评价体系对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具有重要的作用,能为有效的经济责任审计提供切实的依据。审计评价体系应重视评价体系的客观性、谨慎性、全面性和重要性。评价体系不仅要考察企业财务经营情况,更应注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考核,充分运用定向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模式,旨在提高对内部经济审计的客观公正。
3.完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制度
国企应更注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在完善企业治理、促进战略目标实现上的决定性作用。国企高层应统筹设计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在干部考核、纪检监察、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转化运用制度。建立健全审计结果信息共享制度,加强组织人事、纪检监察、财务管理和审计部门的联合协作机制。组织人事部门应科学建立合理的选任制度,利用审计结果建立国企干部个人档案制度,作为考核任命的依据。
4.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只有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才能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国有企业应当根据企业自身的业务结构,通过培训学习,更新审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创新审计方法,同时调整完善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该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强化责任意识,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防范企业审计风险的关键在于审计队伍的素质,审计人员不仅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廉洁自律,从而提高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降低企业管理的风险。
5.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经营效率
一方面,在审计全覆盖的时代,国有企业面临着审计资源不足,软硬件投入少等问题,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企业未能全面有效利用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对比。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的经营发中,企业领导干部面对外界的诱惑增加,信息化的不及时可能导致企业领导干部存在舞弊行为,无法及时发现,对国有资产造成流失。对此,国有企业在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的同时,应加强对审计信息化的建设,创新审计方法,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降低审计人员的工作量,为企业经营提供有力的保障。
6.明确界定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
国有企业应明确界定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三种责任;要划清前任领导和现任领导的经济责任,将二者的成绩与问题明确区分;明确个人决策与集体决策的责任。明确界定经济责任有助于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
四、结语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国企干部的有效监督,是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保障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有效实施,才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保障国有企业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