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管理视域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策略探讨
2021-01-02祝会才
祝会才
(四川同庆南风洗涤用品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眉山 620864)
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维护企业的资产安全,保障企业的战略目标的落实,对激活市场经济潜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容易对企业的经营产生巨大的风险,甚至导致企业倒闭。针对这一情况,我国企业有必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采取合理的风险管控手段,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一、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内部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内部控制的意识缺乏。大部分企业的管理者较为重视短期效益,忽视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认为内部控制无法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甚至制约了企业经营活动,仅仅将其作为一项辅助性活动对待。
第二,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法律法规中没有明确内部控制的政策规范,导致企业的内控管理制度缺失,存在漏洞与不足。目前很多企业没有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组织机构较为简单,缺乏不相容职务间的相互监督,造成企业内部推诿扯皮,影响企业的运行效率与长远发展。
第三,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不科学。从不相容责任岗位来看,有的企业为节省开支,要求员工一人身兼数职,人为干预企业内控管理。从人员招聘的角度来看,部分企业中存在着任人唯亲的现象,人力资源管理随意性较强,无法有效落实资源配置,造成企业内部管理运行效率降低,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也影响了员工工作积极性。
2.风险评估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在经营中存在着来自外部与内部的各类风险隐患。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能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与管理,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目前很多企业没有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在风险管理方面较为滞后,忽视了事前管理,这也使得企业在应对风险时要付出高昂的代价,甚至倒闭;同时企业没有明确风险管理的准则,仅通过风险偏好来管理风险,很容易因为判断失误让企业置于险境。
3.控制活动方面存在的问题
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控制活动的设计和执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控制活动主要包括授权审批控制、财产保全控制、不相容的职务相分离控制等方面的控制。部分企业的内控制度不健全,且细化程度不高,导致各环节之间的连续性和衔接性受到影响。同时,控制活动还存在漏洞,例如:授权审批较为简化,授权审批执行不严格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安全。
4.信息与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
企业的信息沟通不畅,很多企业对外公布信息缺乏动力。再加上企业管理指令往往是片面的指令式下达,管理者缺乏对信息反馈的重视,信息沟通的双向性不足,缺乏信息的共享。企业没有及时通过例会等方式完善信息沟通渠道,同时受制于成本和规模的限制,没有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容易出现信息反馈滞后的现象。
5.内部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内部审计部门缺失。目前很多企业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没有设置内部审计部门。部分企业虽然设计内部审计部门,但是审计工作流于形式,仅由财务人员兼职审计工作,审计工作成为走过场的形式,导致审计职能形同虚设。第二,内部审计的评价缺乏。运用内部审计监督是为了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进而对内部控制执行进行不断完善,但是很多企业缺乏对内部控制的评价及监督,对各类报告制度的运用不完善。
二、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主观方面来看,企业受到成本效益原则约束,认为开展内部控制活动将付出较多的成本,可能影响预期利润。受到资金的限制,很多企业将有限的资金投入采购、生产、销售等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环节。同时,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文化,企业管理者缺乏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没有开展有效的内部控制活动,管理理念还较为落后,企业管理还存在人治的现象。
三、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方面,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成本效益原则是指导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原则,内部控制建设需要耗费一定的成本,这就要求成本和效益匹配。当成本效益差别较为明显,或成本高于效益时,就需要考虑内部控制措施的必要性,并对各类措施进行及时的调整,将有限的资金运用在能使企业价值增长的部分。另一方面,要遵循简捷有效原则。企业由于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较为简单,可能无法设置较为全面的内部控制系统,这就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置可操作的内部控制体系,便于相关人员进行良好的执行。
四、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步骤
第一,分析企业的特征。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要明确企业的特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宏观环境。如果企业对自身没有清晰的定位和认识,那么无法通过内部控制来完善自身的管理体系。企业要明确自身的性质,认清所处的发展阶段,并随着企业生命周期对管理不断调整。同时,企业要对自身所处的宏观环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所约定的法律和市场准则范围内经营,避免企业触犯法律法规,从而防范重大风险的产生。
第二,加强战略定位。企业的战略是内部控制的目标定位,战略目标也是内部控制建设的最终目标。一旦企业的内部控制与战略不协调,那么内部控制就可能存在方向性的错误,无法帮助企业目标既定实现。因此,企业要明确自身的战略定位,确定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总体发展方向以及明确自身竞争优势,确定产品发展与突破方向。比如,选择成本领先战略,通过减少产品非实用功能、改进产品设计、减少材料消耗,降低人工成本、技术创新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确立在同类产品中的成本竞争优势;抑或是差异化战略,通过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开拓市场渠道,帮助企业获得较高利润;也可选择一体化战略,沿企业经营链条纵向或横向扩大业务的深度和广度,通过一体化延伸产业链。
第三,加强风险点的控制与分析。对风险点的控制与分析要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来考虑。在财务风险方面,需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定性评估是根据企业对自身财务管理的水平进行评价,并根据财务管理水平明确主要风险应对措施。定量评估主要针对财务指标进行评估,分析企业财务指标的异常状况,从而合理控制财务杠杆,实现资金的有序运转与资源的多样化获取,实现资金结构的最优化,并控制利率风险与投资数额,控制还本付息风险。对投资活动而言,通过对财务指标的分析,判断投资项目是否具有持续的回报;建立重大投资方案可行性论证制度,针对投资项目要实行决策审批制度,通过分级审批、集体决策的方式,确保投资决策具有可行性;针对投资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对投资项目进行定期的价值评估,判断投资项目的经营状况。在经营风险方面,企业要明确各类可能存在的风险,针对公司层面的风险,要通过健全企业文化,确保拥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员工主动参与到内部控制过程中。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的精神支柱,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企业员工的工作,要求员工具有团队意识,自觉维护集体利益。在治理结构方面,治理结构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而言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企业的股权高度集中,那么治理结构不科学很容易引发内部冲突。管理结构是判断企业内部控制中各部门是否形成了岗位职责的明确,很多企业由于财力、物力的限制,没有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和风险管理委员会,管理还存在较大缺陷。对此,要健全相关部门职责,设置完善的内部审计管理体系,判断人力资源制度是否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是否避免了任人唯亲的现象,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制度确保企业的有序运作。
第四,形成内部控制体系。在对环境风险点进行识别的基础上,要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将内部控制深入企业的每个角落,通过考核机制促使全体员工都参与到内控过程中。不同的战略适用于不同的市场环境,会使企业面临不同的风险,对此就需要对内控进行优化与调整,促使内部控制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五、结语
我国部分企业管理者还缺乏对财务管理的重视,更多地将企业的资金用到供产销环节,缺乏对各类辅助性活动提供财力和精力支持,再加上很多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存在滞后的弊端,缺乏筹划性和预见性,容易给企业的经营带来毁灭性打击。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重视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且实现了对部分风险的管控,但风险管理效果还不够理想。在这一背景下,企业有必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对各类风险进行防范,以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