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加强检验成本管理的策略探讨
2021-01-02李炳娜王斌斌
李炳娜 王 莉 王斌斌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河北 唐山 063200)
一、前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钢铁企业牢牢把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紧扣当前“产业结构与市场竞争需求不适应、绿色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需求不适应 ”这一主要矛盾,着力在产品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健全优化管理体系方面做工作,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最根本目标是力争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优化成本控制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产品研发、检验先行”,检验环节是钢铁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一个企业实验室检验能力也侧面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加强检验成本管理,提升自动化检验水平,有助于增强企业影响力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钢铁企业检验成本管控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转变慢,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钢铁企业成本管控深度参差不齐,部分企业没有深刻认识到当前形势,及其与先进企业的差距,影响了钢铁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的改善。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质检部门以服务产线、满足产线检验需求为目标,开展各项检验工作,但对检验成本的管理不够有效,存在“固定费用、不可控费用、公司下达多少就落实多少”的倾向;作业部门以生产顺稳为目标,提出各项检验需求,但过程中缺乏对检验委托的优化,重复委托、无效委托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检验资源的无效占用。以上均暴露出对检验成本全过程有效管控不足,缺乏精打细算过紧日子的思想意识,为此,需要转变思想,进一步加强对检验成本管控的重视程度。
(二)揪根意识不深入,主动加压不足
成本管理的根本是对业务流程的管理。然而,在部分钢铁企业中,费用负责人对检验成本构成及其影响因素了解不深入,对每个成本单位构成及相对应业务不甚了解,存在界面不清晰的问题,导致编制计划时指标出现虚报的情况,实际报支存在偏差时,过分强调客观,原因分析不够明确,未结合业务流程对成本管理进行有效管控,影响了检验成本的管理效果。
(三)僵硬分解费用指标,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钢铁企业对于检验成本分解有时过于僵硬,存在为了分解而分解,为了降费而降费的现象,未有效结合岗位实际进行成本项目拆解,制定的措施实用性不够高;常态化跟踪检查管理机制未完全建立,存在完成计划不做分析,未完成计划分析不够彻底的现象,导致成本管理不受控,实际发生常常偏离计划指标。为此,加强检验成本管控监督,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提高员工参与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成本管控执行的力度。
三、钢铁企业加强检验成本管理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凝聚共识
在严峻的钢铁形势面前,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转变观念,由“公司下达多少任务指标就落实多少”、费用不可控的思想倾向,转变为“一切成本皆可降低”“西瓜芝麻一起抓”。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降低检验成本不仅仅是助力公司降本增效,更重要的是以点带面促进实验室精细化管控水平的提升。
(二)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各单位要明确部门负责人是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成本项目管控工作,带头树立“一切成本皆可控”的观念,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明确思路,将勤俭节约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形成人人关心成本管理、人人参与成本管理的良好局面。主管领导亲力亲为,沉下身子到基层查找问题,并组织解决问题,夯实基础管理。层层传导压力,明确各级职责,从部室领导、专业管理、班组长到岗位职工,层层压担子,定指标,确保每项任务有人担,每项指标有人扛,激发了活力,凝聚了合力。严格审核费用报销凭据,对全流程成本管控工作进行不定期抽查,加大监管力度,有效避免胡支乱花的歪风邪气。同时,引导大家深入挖掘各层级管理潜力,降低各种消耗,让全员都参与到成本管控的大环境中来,落实精细化成本管理理念。
(三)做细指标、做实管理
从全流程做好检验成本管控工作,按照“管事必须管成本、管业务必须管成本、所有成本必须有人管”的原则,以业务为起点,规范管理关系,建立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措施可控的成本管理体系,做到心中有数。将检验环节涉及的职工薪酬、机物料消耗、备件费等所有项目单元逐项打开至末级,了解其构成,分管负责人对每笔费用发生情况进行了解,做到全方位、无死角监控。同时,与上级专业部门做好沟通,对影响变化的动因进行分析,做到检验成本处于可控状态。
(四)聚焦过程、抓大放小
各单位要结合自身特点,进一步梳理成本形成过程,动态跟踪成本变化趋势,分析哪些该发生,哪些不该发生,哪些应该降低,为什么不能降低,哪些必须砍掉;从流程再造、业务优化、减员增效等方面,举一反三,补充完善成本压减措施,并做好计划、预测、分析、评价等全过程管控工作。
结合检验部门工作实际,按照二八原则,筛选出修理费、机物料消耗、试验检验费等项目进行重点管控,成立部门一把手挂帅,成立工作小组进行攻关。一是修理费,从降低中心库和机旁库库存、重点设备改造、加大模具备件修复力度等方面进行攻关;同时强化点检机制,将设备隐患扼杀在萌芽阶段,实现有计划的设备检修,减少设备突发故障,降低修理费用。二是机物料消耗,对刀具、炮弹等实验室消耗量大、价值高的物料进行重点管控,刀具材料在全流程监控,开展循环再利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刀片涂金属防护层增加硬度等措施,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消耗量;进口炮弹国产化,降低采购费用。三是试验检验费。主要通过内部加强质量监控提高检测准确性,或充分利用集团内实验室检验资源,强化对标交流,共同提升检验准确性,减少与外部实验室比对等途径来减少试验检验费;同时建立费用标准手册,摸索费用发生规律,实现试验检验费全流程可控。
(五)创新模式、模拟市场
当前,钢铁企业内部检验实验室大多参照对各作业部的检验贡献比,将质检单位发生的全部费用作为检验成本,以分摊的方式进至各作业产线检验成本科目,使得各作业产线检验成本较低,不利于检验资源的主动优化。为此,应创新钢铁企业内部检验费用管理模式,由目前按比例分摊检验成本转变为模拟市场化按检验量收费,增强检验部门费用管控意识,促进各部门优化检验需求降本增效。通过模拟市场化收费,明晰与先进单位的对标缩差,倒逼生产检验与科研检验、实验室设备与产线在线检测设备、有效数据与无效数据(重复委托)等各项资源的整合利用,同时提高作业部门优需求降费用的积极性,由被动分摊转变为主动优化,最终实现全流程的降本增效。
(六)强化监督、动态监控
一是建立费用定期监督机制,形成“月中预测—月末预测—月初分析—措施验证”良性循环,实现成本管理水平螺旋式上升。建立“横向+纵向”多维度管控机制。横向,检验费切块分解,每个专业对分管项目进行总体把控,同时对每个单位指标进行分解;纵向:各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成本科目进行把控,确保本单位指标不超计划值。二是将费用管理纳入各单位绩效考核指标,按月计划考核,每升高1%,扣1分,造成影响加重扣罚。三是定期召开成本管理工作会,分析成本发生情况,查摆问题,采取针对措施快速改进提升,同时各单位交流成本管控经验,取长补短。
四、结语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有助于形成单位上下检验成本管理“一盘棋”的良好格局。全体职工齐心协力,将加强成本管控纳入日常工作,有助于规范和完善相关制度及业务流程,实现由“让我降成本”向“我要降成本”的转变,形成从上到下主动抓成本管理的良好氛围和良性循环,助力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