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安全管理体系SMS的民航双重预防机制构建研究
——以银川机场为例
2021-01-02王家麟
王家麟
(西部机场集团宁夏机场有限公司,宁夏 银川 750004)
一、民航安全管理体系SMS概述
民航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分支,又区别于道路运输、铁路运输等,现中国民航客机多以空客320或波音737为主,每架航班平均客座130人左右,航空器一旦发生事故,乘客生还的可能性极低,动辄就会造成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因此,不论是航空公司还是机场,其安全管理都备受关注。安全管理体系SMS就是从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对保障航空器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管控,其本质就是管理安全的一套系统,包括必要的组织机构、问责制、责任、政策和程序。
二、双重预防机制的背景及概念
2016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必须坚决遏制重大特大事故的频发势头,对容易发生重大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应采取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2021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第四条明确要求“生产经营单位要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2020年8月,西部机场集团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及行业安全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要求,制定下发了《西部机场集团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实施办法》,对集团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程序进行进一步的规范,通过企业内部制度程序保证了工作机制的顺利实施。
三、民航安全管理体系SMS与双重预防机制的区别与联系
安全管理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事故控制,而事故控制又是通过将风险降低、缓解至可接受的范围。安全管理体系作为一套系统管理工具,目标是建立一套系统的、高度结构化的、闭环的管理体系。SMS的实施主要是从安全保证、风险管理、安全绩效管理和安全责任制等方面开展的,有较强的管理因素,虽说风险管理也是SMS体系的核心,但重在责任、绩效和考核。双重预防机制的核心虽然也是基于风险管理的思想和要求,但更强调“方法论”。具体来说,就是企业识别固有的危险源及有害因素,对其进行辨识、分级,分析危险源到事故的这一过程,在过程中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确定风险等级,实现分级管控。针对风险管理过程中的漏洞和缺失以及控制措施失效的环节,将其定义为“隐患”,通过隐患治理的全流程,从而消除隐患。全过程通过“清单化、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实现,运用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的管控措施,从源头上消除、降低或控制相关风险,将风险挺在隐患前面,将隐患挺在事故前面。
四、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概念认知不清,理解存在偏差
一是近年来,各类制度文件中涉及安全管理类的名词较为繁杂,例如“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风险”“安全隐患”“事故隐患”“风险源”“习惯性违章”“事故”等,给企业的领导者、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员工造成了混淆,概念掌握不清。二是机场企业安全主要由行业主管部门(民航局)监管,民航局下设各地区监管局,民航局的各类规章对上述名词的释义与国家应急管理部门给出的释义略有偏差,而机场企业涉及领域较广,大体分为航空领域和非航领域,民航局对非航领域的指导性规章较少。
2.日常培训不到位,员工缺乏风险意识
安全教育培训是企业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员工安全技能和素质提升的关键途径。企业安全培训分为公司级、部门级、班组级三个层级,主要培训内容为运行手册、设备操作规程、应急预案、法律法规等,但培训效果却差强人意。分析主要原因:一是机场企业涉及工种及设备种类较多,安全教育培训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二是培训普遍流于形式,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基层员工风险意识不强,辨识风险的能力较弱,无法识别到真正的危险及有害因素,隐患排查不彻底、不全面。
3.制度保障不完善,风险管理能力较弱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是一项流程性、系统性工作,需采用科学的工作流程,有针对性的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方法。分析主要原因:一是制度标准没有最终完善,企业没有形成系统的制度性风险管理流程,未能实现危险源辨识→风险分级管理→隐患排查治理的一套全系统工作机制;二是机场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技能良莠不齐、安全素养有高有低,加之一线职工安全知识有限,导致对某些部位、场所、设备设施的风险评估不到位、风险定级错误,管控措施和预防措施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构建和完善双重预防体系的措施
1.统一标准,准确理解专业术语的概念
危险源是开展双重预防机制的基础要素,民航类规章ICAO《安全管理手册(SMM)》中将危险源定义为:“可能引发或促成航空器事故征候或事故的状况或物品”但结合非航领域安全管理的要素,危险源可以定义为:可能引发或促成事故、事故征候或其他不安全事件的过程、状况或物品,包括制度程序、过程程序、人员、设备设施、运行环境等。危险源的辨识可利用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以及(GB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两部规范开展。
隐患的概念最早出自原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将其定义为:企业或个人违反相关法律、规章标准,或存在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管理因素。但在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将安全隐患表述为:风险管控失效或弱化极易形成隐患,酿成事故。在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背景下,安全隐患可以定义为:风险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措施实效的环节,包括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2.建立工作程序,加强基本方法的应用
成功的事故预防经验就是实施风险管理,即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的策划与实施。实施危险源管理是预防事故的源头管理,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是事故预防预控的末端环节。将日常安全风险共分为四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
风险管理工作应按照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缓解和跟踪验证四个步骤实施。风险管理的过程记录应以危险源库的形式予以记录,危险源库应有专人负责,做到适时评估、动态更新,并与监督检查机制相关联,确保各项管控措施有效执行。
危险源识别工作。包括主动、被动和预测性识别三种方式。
(1)主动识别是通过系统和工作分析,对本单位所有生产业务按照流程进行分解后识别,主动识别方式应在危险源库建立初期使用;运行过程中,如本单位业务发生变更时,应开展变更风险管理工作,对新系统、新业务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
(2)被动识别是通过收集安全检查、内部审核、内部评估、事件调查、自愿报告和局方监察等过程中发现的危险源信息。被动识别方式应结合主动识别方式一并开展。
(3)预测式识别方式是通过相关历史数据综合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源。预测式识别适用于具备一定规律性的安全业务领域。
3.促进风险管理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有效融合
通过安全检查、内部审核、内部评估、事件调查、安全信息分析等途径开展安全隐患排查,针对排查出来的隐患,关联其造成后果的风险以及危险源,并按照程序记录入档。通过重预防机制的持续运行,不断地充实危险源数据库,针对危险源分级建立风险管控单,持续提升企业风险管控标准化,按岗位、专业对标管控各类风险。参照风险管控单,建立隐患排查清单,隐患排查清单是对风险分级管控效果的验证,隐患排查的依据就是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的“预防控制措施”。比如,有一条危险源是“吊装作业”,针对此风险有一条控制措施为“施工期间安排专人现场监管,对违规违章行为及时制止,做好技术交底”,这样就可以把“施工期间是否安排人员现场监管,是否对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纳入隐患排查清单,在吊装施工过程中进行检查。企业所进行的风险管理就是找出这些漏洞,辨识漏洞危害因素,进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弥补,隐患排查就是确保措施的落地实施,能够从源头上避免隐患的产生,从而促使措施有效发挥作用,最终避免事故的发生。
六、结语
双重预防机制能够为全行业更好地开展安全工作、筑牢航空安全底线提供了遵循和方向,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构建双重预防机制乃是所有企业安全工作的首要任务。正确地构建双重缘分机制离不开上层决策和基层参与,对于民航系统来说,首要任务就是厘清双重预防机制与安全管理体系SMS间的关系,在理解准确的基础上,建章立制,优化管理程序,加强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