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体育活动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路径初探
2021-01-02李凤华
李凤华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 100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时,越来越关注身体素质的提升,也为体育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据我国教育部门对高职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调研分析显示,整体结果较好,学生身体发育良好,但视力下降、肥胖、耐力素质水平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所以高职院校在体育课程改革方面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实施方案,丰富学生的体育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最终实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1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所面临的现状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招生数量上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高职在校学生数量大幅度提升,导致高职院校在人力、物力方面的压力日益彰显,如:师资力量紧缺、体育教学场地紧张、运动器材短缺等。伴随着经济市场的飞速发展,工作岗位的技术性特点要求高职毕业生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能力,因此在课程安排方面,专业实训课时占据了大部分的课程,减少了公共科目的课时,使得体育教学的改革举步维艰。另外,面对较大的学习压力,学生也将重点放在了学习上,而忽视了体育课外活动的重要性,所以,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必须要将传统的体育课程模式打破,积极开展体育课外活动。体育教学改革所针对的是所有在校生,并且每位学生都享有课外体育活动教育的权利。因此,关于体育教育实施方面,体育课程、体育课外活动、体育比赛或课余训练都应给予全体学生平等参与活动的机会,并且一一进行指导。如果仅在体育课程范围内进行体育教育改革,而不重视体育课外活动层面的改革,那么势必影响体育教学改革的成效。高职院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这种目标的落实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体育技能和执业能力的重要性,这就导致体育教学机制尚未完善,仍然存在一些不利的影响因素,如体育设施不够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单一、教育模式陈旧等,以至于学生课堂参与度低。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事业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课外体育活动,其不仅是体育教育工作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体育课外活动既能帮助学生对课堂中学习的体育知识和竞技技能加强巩固,还有助于学生养成日常进行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然而,因缺乏教师方面的统一指导,高职院校的一些在校生对进行课外体育活动便失去了兴趣与耐心,严重影响了其身体素质的保持与提升。所以,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改革中应将课外体育活动作为重点工作。
2 高职体育教学中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
针对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改革是以课外体育活动为基础而展开的,我国有关教育部门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统计,其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呈良好状况,一年级的合格率为85%,三年级合格率为84%,这两个年级所有学生的测试合格率约为95%左右,这项数据表明,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从而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高职院校以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体育教学改革,针对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具体次数进行制定的,能够维持学生相对平稳的运动频率,使学生的运动成效大幅度提升。在针对学生运动频率是否稳定的调查中发现,学生保持长期稳定的运动频率,那么其身体素质保持着较高的水平,体育成绩也较突出,反之,不参加或者较少的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其身体素质较低,且体育成绩不理想,由此看来,高职院校学生合理的课外体育活动对其自身身体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保障学生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和生活。
3 课外体育活动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3.1 科学制定体育课外活动方案
据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生活活动调查统计表明,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男生都以体育锻炼或者玩网络游戏等形式为主要活动,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将近38%的男生以网络游戏为主要活动,大约30%的男生主要活动是体育锻炼,其余男生主要以巩固学习、影视或网络社交为日常活动。而大多数女生都以影视或者网购为主要日常活动,而仅仅只占整体约10%的女生会进行体育活动。通过对学生各个体育项目的锻炼次数的调查中,男生中每项锻炼次数在三次以上的仅占男生整体人数的30%左右,女生则更少,仅仅约为25%。面对如此情形,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学生所处的年级不同其活动特点也就存在差异,高职院校应根据这一特征对课外体育活动方案科学合理的制定,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团体活动,如:拔河比赛、接力赛跑等,还可以利用一些类似两人三组、两两对抗等小游戏提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并让全体学生都加入到其中,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多种多样的体育课堂内容,还能使课外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最终实现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效果。
3.2 营造良好的课外体育活动环境
素质教育是教育基础目标之一,课外体育活动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应严格依据这一基础目标,并与高职院校自己的实际教学现状和办学条件相结合,对本校内的课外体育活动环境进行改善,对活动中所需的所有基础设施进行优化,在体育活动场地和体育器材方面加大财力的投入,为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利的基础设施和场地环境等,为学生体育课外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基础。例如,高职院校可以结合本校条件增建一些攀岩馆,或者体育武术馆、跆拳道馆、击剑馆、搏击俱乐部等,这样一来,在课余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一些运动项目进行学习和训练,还可以报名一些体育兴趣班,在学校提供的场地上从事体育锻炼,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在一定基础上保障了学生的人身安全。此外,在这些场所内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专业的指导,有效的提升了学生参与各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3.3 扩展课外体育运动的项目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不能单纯的追求创新,应加强校内现有资源的合理运用,并将校内各项体育活动场所的运用效率进行提升,并在此基础上,增强对学生的管理,定期安排学生积极加入到各项体育活动之中,例如,学生通过早操或者课间操的组织形式,养成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扩展课外体育运动项目,通过丰富多样且形象生动的体育活动形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高职院校能够按照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如果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则应适当进行课外体育运动,还能与学生所学的专业内容相结合,对课程安排进行优化整合,使其与体育课程间冲突得到缓解,在高职院校教学计划中科学的增添课外体育活动,进一步推动体育课程地位的提升。此外,还可在高职院校内创办与课外体育活动有关的俱乐部,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拥有亲身体会健康运动魅力的机会,通过开展这一系列活动,既能培养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还能有效的推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3.4 建立健全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室外工作保障体系
高职体育教学改革除了上述措施之外,必须提升体育教师队伍作用的重视,建立健全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室外工作保障体系,科学的制定管理方案,才能全面提升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质量。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教师的教学任务因课外体育活动的增加而增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难度与强度,伴随而来的还有教师所面临的较大的教学压力,另外,由于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更加多层次、多样式,教学内容中添加了许多专业性较强的体育竞赛活动,致使教师在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方面也发生了改变,在教学任务方面,教师不仅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还要保证体育教学成果的提升,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参与体育锻炼为其自身带来的益处。面对这一现状,高职院校应在体育教师室外动作方面有针对性的建立保障体系,使体育教师在保障待遇方面有所提升,同时,也使体育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保证。只有将体育教师的工作隐患彻底解决,才更有利于高职体育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教学之中,也只有高职体育教师将自身的全部力量贡献于体育教学改革事业中,才能更好的保障体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性提升。例如将课外体育组织活动、课间操的组织工作、进行学生体能测试的组织任务等这些增加的课外体育活动都与体育教师的工作计量相结合,从而在体育教学改革中教师所得报酬与其付出成正比。
总而言之,在我国教育领域中高职院校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我国的发展培育了很多的人才,所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身体素质成为了现代教育事业中的关键所在。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中充分利用课外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增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实现体育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