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
2021-01-02王广勤
王广勤
(山东省东营市天立学校 山东·东营 257000)
英语学科中的核心素养的要点:主要涵盖了下面几点内容:首先是语言能力,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也就是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自我表达。其次是思维品质,在教学中,学生能够对事物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思维特见解。然后是文化品格,培养学生去认识不同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如对国外优秀文化的见解和认同,能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最后是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和应用英语的能力,利用多方面的工具去获取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老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更要丰富他们的内涵,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这一学科核心素养,或将成为不同学段英语课程核心素养的基础。
1 语言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是通过四大法宝“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来实现的。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语言能力这方面的要求更高了,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看”这一要求,“看”有别于“读”,“读”只是要求学生学会阅读和理解文章,但“看”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参与性,能够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东西结合自身学习,寻找不同的方式去学习。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应该结合语言的知识技巧来设计适当的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利于学生亲身体会,在具体的不同的语境中应用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语言的运用也会更加准确鲜明。语言能力除了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外,还包括语言意识、交际身份意识等等。
具体来说,语言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英语和英语学习的一些意识和认识,例如,对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性的认识,对学习英语的意义与价值的认识,对英语与文化、英语与思维之间的关系的认识;(2)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是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建构和表达意义的能力;(3)理解各种题材和体裁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篇的能力;(4)使用英语口语和书面语进行表达的能力;(5)通过语言建构交际角色和人际关系的能力。
语言能力的内涵,感悟如下:
第一,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知识。语言知识不局限于单元语音、词汇和语法层面的知识,还包括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
第二,语言能力的界定不仅强调了语言知识的学习,而且特别注重语言知识在建构和表达意义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就是说,语言使用者究竟是如何利用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语用等方面的知识来表达的。
第三,要注意语言能力描述中反映的不同思维层次,如“阐释和评价语篇中的主要信息和观点”“评价事实与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和比较语篇中的主要信息和观点”“理解事实与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区分语篇中的事实与观点”“找出语篇的主要信息和观点”。要准确把握这些描述中使用的“阐释”“评价”“分析”“比较”“理解”“区分”“找出”等描述词语的内涵意义。
2 文化品格
国际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是21世纪公民的必备素养。学习外语,特别是英语,是实现国际理解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但是,很多人认为国际理解和跨文化交流只是一种语言工具,而没有意识到学习英语的过程本身也是增进国际理解和形成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过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不只是要求学生简单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粗略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它跨越了文化意识这一层面,将之提升到培育人才的高度,拥有英语课堂独特的培养人才方式,提出了文化品格素养这一要求。英语课堂教学要想把文化育人放到首位,可以从英语这一学科的内在价值入手,如加强在美学、人文、科学价值等方面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习大量的英语语篇(包括口语语篇和书面语篇)。在学习这些语篇的过程中,学生要接触大量的英语国家社会现象和文化背景。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小学的各个学科都对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重要的影响,英语学科也不例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各种形式体现在语言和语言运用当中。学习母语以外的语言,能够使我们了解其他民族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文化品格核心素养不仅仅指了解一些文化现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包括评价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解释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比较和归纳语篇反映的文化,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化品格的内涵超越了以往所说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层面。
3 思维品质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学习和运用语言要借助思维,学习和使用语言又能够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学习和使用母语以外的语言,可以丰富思维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英语教育界人士广泛认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很多活动能够促进学习者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用英语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过程不但有利于学生通用思维能力的培养(如识别、理解、推断),而且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英语使用者(不一定是以英语为母语者)独有或擅长的思维力方式和思维能力。
现在“填鸭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还是没有完全消失,导致了很多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局限,不利于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所以要先培养思维品质。英语思维的提高,利于引发学生思维的多元化。语言是思维发展的垫脚石,借助英语语言可以帮助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我们可以用一个单词,一个词组,一个句子,一个段落甚至一篇文章来表达,不仅搭建了思维的内在架构,也渗透了具体的现实的思维形式。在真实的情境中训练学生,会达到自然而然领会的效果。听说教学要在课堂上,给话题、给主题,模拟情景,促使学生积极配合,完成任务。无论是练习语言的形式还是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都会起较大的作用。对于读写教学,提问一些开放式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与学生互动,转换思维方式,引领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更高级别的思维品质。
4 学习能力
21世纪的公民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发展英语学习能力尤为重要。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对中国的中小学生来说,学好英语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此,掌握英语学习的要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显得尤其重要。
《高中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授课时要有意识地帮学生形成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自我调整学习策略的能力,会帮助他们更加有效地学习,学习能力不仅是指学生能够主动地使用学习上的一些策略,还指学生利用这些策略来不断提高自身学习的一些能力。很多方面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英语学科的难点主要就是我们和西方国家之间语言文化的差异和周围中文环境影响,而个体差异则体现在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掺杂的一些个人习惯。没有语言学习环境,学生学习能力无法提高,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加强学生在情景对话练习中的导演作用,在营造的真实环境中加以语言教学。教堂教学要将汉语、英语两种语言进行比较,加以区分,提高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学习习惯是每个学生独一无二的行为特点,其对一个人学习效率具有促进或者阻碍的影响,也是能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方面,老师应该采取多种有效手段,促使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填鸭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丧失了自我思考的能力,长期而繁重的“题海战”也无法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精神去打持久战。重要的知识点的遗漏是学生学习能力上的绊脚石,而我们要想提高英语学习能力也是要反反复复去练习。因此,培养学生的良好复习习惯,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核心素养的学习能力,并不局限于学习方法和策略,还包括对英语和英语学习的一些认识和态度,例如,对英语学习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持续的兴趣,要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成就动机,才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形成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另外,处理使用学习方法和策略以外,还要能够监控方法和策略的使用情况,评估使用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
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是国家顺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潮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为新世纪教育改革确立的发展方向。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老师应让学生深刻了解英语学科的思想内涵,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构建快速有效的学习方法,获取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思考的教学主题,真正做到英语教育育人的课目标。课堂教学主题需要老师对教学大纲进行系统规划整合,从吸引学生们学习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的驱动力,教学内容不光是停留在传授语言知识的表层上,更是使教学内容到达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充分理解知识背后蕴含的真正底蕴,促进学生深度思考,达到理解语言知识承载下的文化底蕴。虽然在教学要求中一直强调学生是主体,但目前应试教育模式还尚存在,老师依然起着主导作用,学生主动性不高,缺乏自己的思维辨识能力和学习能力。所以,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老师们应该根据目前教育部提出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做出相应的调整,牢记教育育人的目标,实现自己教育育人的重要作用,力争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