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森林保护类学生科研动手能力

2021-01-02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森林保护同学实验

马 玲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科研动手能力在实验科学专业则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推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一项具体措施。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是对直接面向大学生,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协作性和学科性的有益探索。笔者结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多年工作经验,对提高森林保护类学生科研动手能力有一些粗浅的体会与大家分享。

1 认真做好调查研究,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是提高授课效果的前提

在森林保护学教学实践探索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了解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笔者对学习《昆虫生态与预测预报》课程学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2018级学生的2次调查问卷显示有65%的人同学对该课程比较感兴趣,31%的同学对该课程非常感兴趣。有83%的同学对该课程有一定的认识,而有17%的同学并不了解这门课程具体是干什么的。我们选取森保班的智育第一名和外控班的智育第一名和学习较为落后的同学进行分析。森保班的Z同学成绩一直很稳定,各科成绩都比较优秀。外控班的T同学基本知识掌握牢靠,但有偏科现象。但是她的专业课的成绩几乎可以达满分。森保班的L同学,语言方面不是很好。所以成绩不是很理想,希望老师多多给予帮助。外控班同学很有个性,课堂也很能活跃气氛。有的同学在电脑方面也很擅长。无论在森保还是外控都有一些同学没有参加创新实验,但有的可能还想参加,如果老师想找同学做创新,可以在课上了解。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让每位同学了解开这门课的意义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搜集学生对该课程教学的主观评价,结合上一轮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来分析影响《昆虫生态与预测预报》教学的主要因素,并初步探讨可行的教学改进措施。

2 根据授课对象特点,把授课教师的科研前沿内容充实的课堂教学当中

对于我国森林保护专业而言,人才培养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名家和大师多数都在教学科研一线、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教师的科研大都是紧跟本科学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向本科生充分展现森林保护学在森林生态系统的发挥作用的科研魅力。结合具体的森林保护学案例开展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科研兴趣及参与老师科研的积极性。通过调研我们连接到对于老师的科研方向的方面,综合防治、植物药、生态大约各占10%的同学有所了解,还有70%,对昆虫生态研究微生物学研究有一定的认知,因为在报创新实验项目时,我们专业开的课程还很少主要以微生物和基本的昆虫课程为主,所接触的老师也很少。所以同学希望学校在以后报创新实验时,先多让我们和本专业老师接触一下。大部分同学认为老师的科研对自己能力有提高,据笔者所知现在有报创新实验的同学都已开始跟随老师进出实验室,了解不同的实验仪器,和一些很高端的实验。同学们一步一步的跟随老师,可以把以前背下的实验中的操作步骤的注意事项更加深刻的记在脑海里。在实验过程前期我们开始立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学会了查找文献。在实验进行中我们更是统筹规划,有条不紊的进行试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但是大部分学生喜欢上实验课。现在许多老师上理论课讲的都是客观性的东西,不能把标本带到课堂,听起来难理解,记忆不牢;上实验课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易学易懂,并锻炼动手能力,所以大家更喜欢上实验指导学生大创项目课轻松的学习。

3 结合教师的科研项目具体指导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

让本科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实验室科研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调查结果表明78%的学生在做创新实验,做创新实验的学生大部分是准备考研,做创新实验可以接触到很多有资历的老师和他的研究生,在与老师和师姐的交流沟通中可以了解到很多与本专业相关的东西,实验中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为考研做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储备。想锻炼自己实验动手能力,还有一部分是想丰富课余生活,充实自己做创新实验可以将课余时间得到有效的利用,更加有意义;不做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学生是因为感兴趣或是没有找到合适的老师。大家找指导老师主要是看学院的师资队伍介绍去找的自己感兴趣的和资历较深的老师;有的指导教师是教过学生相关专业课程的老师,学生因对教师的课程和人感兴趣,学生就选择跟着此教师做创新实验。笔者指导过的多项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项目,其中有多位在本科毕业后直接攻读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指导的大创项目也曾有学生在挑战杯获奖。笔者深深体会到,进入指导教师实验室,本科生不仅可以提前接触先进仪器,亲身感受学科前沿,还可以与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交流,提前深入了解实验室生活,从中得到鼓舞。激发并满足了本科生对科研的好奇心,提高了他们对科研的热情与兴趣,为本科生培养科研能力、提升科研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先后指导了13位同学主持和参加了国家级,省级和学校级及学院级大学生创新项目,依托于黑龙江省科技创新技术中心,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4 课程实验内容与教学实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昆虫生态与预测预报》一直以来都是理论教学,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笔者根据课堂问卷得知,大部分学生喜欢上实验课现在许多老师上理论课讲的都是客观性的东西,不能把标本带到课堂,听起来难理解,记忆不牢;上实验课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易学易懂,并锻炼动手能力,所以大家更喜欢上实验课,可以轻松的学习。现在我们开设12个学时的实验课,实验中一些训练的做法效果比较好,设计内容多,综合性强,学生不断熟悉基本操作情况下,实验过程也不再匆忙,利于学生养成良好操作规范和科研习惯。因此,我们注重实验基本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实验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练好基本功,养成严谨、细致、规范化的操作习惯,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创新能力是在创新活动中培养出来的,根据森林保护学专业培养应用研究型人才的办学特点,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突出教学实践环节,已成为本专业办学的一个特色。为了坚持发挥该特色,一方面,多开设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课,通过实习和综合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大实习基地和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吸引学生参与基地和实验室的相关建设。通过这些措施,既给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又使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加入到独立创新的行列中,为学生毕业后独立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这些实践均在帽儿山教学实习林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哈尔滨实验林场三大教学、科研基地完成。此外,进一步加强了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及管理,使实验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管理能力更上一层楼,促使实验室管理系统化、科学化,使之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及动手能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5 做好提高森林保护类学生科研动手能力的几点建议

第一,教育成功的关键是拥有足够量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大学应该更加重视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再培训工作,给予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的机会,使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得到优化,形成一支学术造诣深、科研能力强的教学科研骨干队伍,使教师由传统的“教学主导型”向“教研综合型”转变,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起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教师,推动林业专业本科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第二,在高等学校广大教师和学生中对于如何提高大学本科生科研动手能力,予以广泛宣传引导,深入开展协调动员,确保每年级都有对创新项目具有明确认识和浓厚兴趣的一支数量较大的学生队伍,和一支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同时鼓励教师自设大创项目,吸引吸收学生参加。

第三,为了保证鼓励广大学生参与创新项目的积极性,在国家级、校级项目遴选之外,各个基层教学单位每年还应该确立一批院校共建和院级资助项目,学院每年划拨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对做的特别突出的项目还给予重点资助,为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充分的政策保障。对于那些用直接的科研项目安排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的教师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也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性和实效性。

第四,以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为核心平台,不但直接给创新实验项目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及经费,而且通过平台辐射作用,协调全院教师科研项目和学生的对接,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实验及外业,并发给学生相应的科研补助,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科研热情,培养了科研兴趣、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就业技能。

猜你喜欢

森林保护同学实验
生态建设背景下森林保护现存问题及应对措施
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我们的故事
做个怪怪长实验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