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探讨
2021-01-02魏婷
魏 婷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重庆 400065)
1 培养女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意义
通过女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更多的女性成功开展就业活动,促使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还可以对就业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与此同时,还可以促使就业观念得到改变,增强女大学生择业观的科学性,激励更多的女大学生主动开展创业活动。伴随着社会和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和进步,独立女性的群体在不断扩大,在各个行业的创业活动中,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进来,利用培养女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可以对创业活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对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促使多样化的社会发展需求得到满足。
2 女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的原因
2.1 女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意识
当前,在大多数学生看来,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只是针对极个别的学生,这些学生所具备的创新能力与理论学习成绩都比较突出,相关教育活动不属于大众群体。关于就业方面,大部分学生希望工作具备一定的稳定性。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了多元化的思潮,对女大学生的人生观念造成了冲击,女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了西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关于社会角色的定位方面,社会更倾向于将女性定位于家庭方面,认为女性未来的生活主要取决于婚姻,这一思想对女生的成长造成了重要影响。高校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教学模式与教育思想都比较落后,在教育方式方法方面,对性别差异性关注程度比较低,很难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严重影响了女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活动的开展。
2.2 自身性格特质的影响
无论是女大学生的生存情况,还是企业发展情形,都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市场环境都处于飞速的变化之中,面对激烈的外部环境,在开展择业就业选择活动的过程中,相比较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的心理更容易产生问题,除了会对一定的情绪造成不利影响之外,还比较容易生成焦虑、畏惧心理。女大学生受到自身性格特质的影响,在创新创业能力发展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也影响了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提升,很难承受巨大的压力,不注重团队之间的合作,这些方面都阻碍了女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活动的开展。
2.3 社会用人观念比较畸形
当前的政治与经济制度已经将原本的家庭结构打破,然而,受到男尊女卑这一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依然将女性困于家庭中。在新时期,关于人才的组成部分中,女性人才这一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整体上而言,女性人才的社会地位比较薄弱。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应当对优秀的女性品质予以认可,并将优良的传统女性文化发扬光大,建构更加和谐的女性文化环境,这样可以将优良的社会环境提供给女性创新创业活动。立足于社会性别视角可以发现,关于女性人才资源的开发机制与发展战略方面,存在着一些盲区或者偏见,在社会公共政策中,不能够与男性人才居于平等地位,女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活动受到社会环境与舆论氛围的影响。
2.4 缺乏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
各大高校在具体开展培养工作的过程中,对学生专业与通识教育培养活动关注程度非常高,不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提升。关于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大部分教师依然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注重开展改进活动。在一些高校看来,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与业余和精英教育基本相同,很难促使女大学生人生职业规划的需要得到满足。一些高校教师不注重开展教育思想、内容与社会实践的对接活动,不能够将更多的社会实践基地机会提供给女大学生。
3 女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措施
3.1 进一步确定有关培养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为了促使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提升,帮助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具备创业精神。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活动,利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主要帮助学生掌握创造岗位的方式方法,而不是将工作岗位寻找的方式方法直接提供给学生。面对当前社会,高校应当对自身的教育思想作出改进,由传统的就业教育,发展为新型的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在进行女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应当与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在认真开展基本教学活动的同时,还应当提升对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关注度。在具体的工作中,应当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利用多样化的措施,创设更加和谐的环境氛围,在此基础上,对创新创业的培养目标作出进一步确定,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认真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
3.2 深入改进并优化课程整体设计
现阶段,在我国高校专业课程的设计方面,理论知识体系课程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对实践知识课程关注度比较低,特别是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注重强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面对该情况,教师在设计学科的过程中,可以将专业特色充分表现出来,针对课程,立足于系统视角,强化开展相关的设计活动。在设置有关课程的过程中,应当围绕创新创业教育来进行,关于课程的选择活动方面,应当将必修课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融合成为一体。在必修阶段,应当高度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有关知识内容,还可以依据具体情况,对于创新创业存在关联的科目开展教学活动。在开展实践课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以专业特色为依据,确保所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能够促使所有专业大学生的创业需要得到满足。利用学科的科学设计,促使各个专业的学生得到提升,帮助学生在掌握实践知识内容的同时,还具备一定的创业思维,这样可以有效推动女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体系建设活动的开展,为其创业活动,提供更加科学的方式方法。在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将创新创业教育思想贯穿进来,这样课程与课程间可以起到互为促进的辅助作用,确保闭合链条的生成,利用实践课程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对有关创业的内容作出更加系统地掌握,比如:产业链、方法、知识链等,为女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更多的保障,实现女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提升。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与其他类型的教育活动相比较,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高度重视学生的思考与实践能力,这也取决于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现阶段,各个高校正在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教师比较关注女大学生知识教育活动,对精神培养活动关注度比较低。为了加快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活动的开展,在进行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时,各个高校应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活动,大力改进并优化教学考评工作。在建设教师团队的过程中,应当要求各个教师高度重视女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在进行实际评估工作时,教师应当对学生锻炼与实践中的具体能力给予高度重视,不应当将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作为考察重点。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导作用,高度重视女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激励女大学生充分体现出自身的优势,面对不同的女大学生,其创业定位也应当有所差别,积极指导女学生开展个人综合评估活动,增强女大学生创业的自信,帮助其积极投入至创业活动中。
3.4 强化优惠政策的宣传活动
当前,为了加快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活动的开展,国家陆续出台并实施了相关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并且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中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为了加快推动女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活动的开展,国家有关部门还应当立足于制度视角,对多样化的扶持政策作出明确,为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活动的开展保驾护航,关于有关优惠政策方面,还可以利用网络、媒体等形式,开展相关的宣传与解读活动。关于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的技术难题方面,政府可以提供政策的支持,针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可以要求有关企业与其开展对接活动,这样可以促使创新创业的技术难题得到妥善处理,并突破技术的制约作用,帮助女大学生顺利打开创新创业大门。关于资金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还应当对扶持力度作出加大,特别是女大学生刚步入社会亟需创业启动资金,一旦缺乏启动资金,即使具备比较高的实践能力与个人素养,创新创业活动也很难顺利完成。所以,政府与高校应当强化开展政策的支持活动,应当将可以申请的项目与资金提供给学生,帮助具备一定能力与素质的女大学生顺利开展创业工作。
4 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比较严峻,女大学生就业的难度系数更是与日俱增。在新时期,女大学生应当主动对自身的就业思想做出改变,不断强化自身的创业意识,实现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确保人生价值的高效实现,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