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心理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1-01孙建荣
孙建荣
【摘要】目的:评估胃癌手术围术期采取人性化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接诊胃癌手术患者取样96例,抽签分组,48例/组。分别行常规护理+人性化心理护理(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观察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对比生活质量(QLQ)、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2.58±0.37)min,首次进食(1.83±0.49)d,住院(9.48±1.87)d,疼痛度(3.85±1.27)分,皆小于对照组;护理后对照组QLQ 评分低于观察组;观察组并发症率2.08%, SAS(44.87±4.73)分, SDS(43.58±5.17)分,均比对照组低(P <0.05)。结论:在胃癌手术围术期应用人性化心理护理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率,加快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进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与心理状态,值得借鉴。
【关键词】分析效果;胃癌手术;护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R735.2 R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2-0129-02
胃癌是指起源于胃组织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1],在胃部各区域皆可发生,患病原因通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处于精神崩溃、人际关系紧张状态,心理状态不佳,吸烟酗酒,存有不良饮食习惯,患有癌前病变等因素有关。对于此疾病,不仅需要尽早进行体格、实验室、影像学、内窥镜检查[2],积极接受手术治疗,还需配合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来预防术后并发症[3],纠正患者饮食结构,及时排解其焦虑、紧张情绪,改善患者生存质量[4-5],而以上护理目标在常规护理模式下通常无法全部达成。鉴于此,本次研究结合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接诊96例胃癌手术患者资料,主要研究人性化心理护理的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2019年01月至2021年01月接诊胃癌手术患者取样96例,抽签分组,48例/组。观察组40~72(55.26±5.49)岁,女23例,男25例;对照组40~71(55.09±5.14)岁,女24例,男2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自愿参与研究;(2)具备基本沟通能力;(3)签署知情同意书;(4)病理组织检查、超声检查确诊。
排除标准:(1)其他器官病变严重;(2)有精神障碍,不能正常交流;(3)癌细胞扩散到骨髓的晚期胃癌患者;(4)有手术禁忌证者。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1)饮食护理。由于胃癌患者接受根治术后肠胃功能受到损伤,需重建消化道,故此,护理人员就需重视饮食护理工作,需要严格禁止患者食用刺激性辛辣食物,并指导其进食富含高蛋白、易于消化、清淡的流质食物,直至患者恢复肠胃功能后,即可酌情给予半流质食物。(2)病情监测。密切观察患者切口情况与生命体征稳定性,一旦发现患者存在切口感染或生命體征异常情况,则需紧急通知临床医师,协助其做好对应处理措施。
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同时进行人性化心理护理。(1)心理护理。由于胃癌手术需要重建消化道,具有较高创伤性,患者很容易出现不安、害怕、恐惧心理,针对心态较差,负性情绪严重者,护理人员更需予以重视,不仅要积极与患者交流沟通,定期借助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量表精准评估其心理状态,还需定期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帮助患者及时排解负性情绪,减轻其不安、紧张感,此外,还可通过讲解成功案例的方式来坚定其治疗信心,使其以最佳身心状态接受手术。(2)环境护理。做好病房通风、消毒工作,带领患者熟悉医环境,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患者护理需求,为其构建安逸、舒适的治疗环境,减轻其陌生感同时,有效防止患者出现焦虑情绪。(3)健康告知。手术前,护理工作者需预先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术后可能存在的疼痛、反流性胃炎、肠梗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状,并指导其掌握并发症预防技巧、护理配合要点及相关注意事项,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同时,为提升患者疾病认知水平,还需以通俗易懂语言为其介绍胃癌知识,鼓励其提出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及时纠正其错误认知观点,提升其自护意识。同时,术前还需对患者基本信息进行再次核对,告知其手术步骤,及时鼓励、安慰患者,减轻其恐惧、紧张感。(4)咳嗽护理。胃癌根治术创口较大,为避免切口出血,护理人员则需指导患者合理咳嗽,以此来防止患者因剧烈咳嗽而加剧腹部疼痛感,并有效降低其切口感染风险。(5)疼痛护理。手术后,护理人员需耐心询问患者疼痛情况,并借助视觉模拟评分(VAS)量表记录其疼痛度变化,必要时可选择药物镇痛。针对痛感较轻者,则可通过聊天、播放轻音乐等渠道来缓解患者痛感,转移其注意力。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记录其手术、首次排气、首次进食、住院时间。以 VAS量表判断其术后疼痛度(0~10分),以生活质量(QLQ)量表(0~100分)判断其生活质量,皆与分值正相关。患者情绪状态则通过SAS、SDS 量表(0~100分)评估,负性情绪减小,评分降低。与此同时,记录术后患者出现反流性胃炎、肠梗阻、切口感染症状的例数,据此判断人性化心理护理应用价值。
1.4统计学分析
资料分析用SPSS 21.0,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分别以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2.58±0.37)min,首次进食(1.83±0.49)d,
住院(9.48±1.87)d,疼痛度(3.85±1.27)分,皆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生存质量
对照组 QLQ 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2。
2.3焦虑抑郁度
护理后,观察组SAS(44.87±4.73)分, SDS(43.58±5.17)分,比对照组(49.15±5.39)分、(48.62±4.74)分低(P<0.05),见表3。
2.4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率2.08%比对照组14.58%低(P<0.05),见表4。
3讨论
现如今,人们经济水平提升,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皆发生不小改变[6],胃癌发病率也因此而逐年递增,对患者生活、工作皆造成了一定困扰。临床治疗中,约有70%以上胃癌患者早期并无典型症状[7],少数患者可出现轻度上腹部不适症状,与胃炎或消化不良症状相似,易出现漏诊或误诊情况,难以引起患者重视。当病情发展至进展期时,患者可表现为上腹痛加重、上腹部饱胀感、呕吐、嗳气、消瘦乏力、食欲减退、持续大便潜血、黑便、呕血等临床症状[8],而其生存质量也会明显降低。
本次研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用时更短,并发症率、 SAS、SDS评分皆低于对照组, QLQ 评分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缘由为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难以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纠正患者饮食结构,及时排解其焦虑、紧张情绪,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而人性化心理护理则可在有效满足患者心理护理需求,提升其治疗信心与依从性的同时,充分发挥手术疗效,提升护理质量,加快其术后恢复进度,切实改善其身心状态。其中,积极与患者交流沟通,定期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关注其情绪变化,提供人性化心理疏导服务,可减轻其不安、紧张感,使患者以最佳身心状态接受手术。做好病房通风、消毒工作,依据患者实际需求营造安逸、舒适的治疗环境,可避免其出现严重抑郁、焦虑心理。预先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术后可能存在的不适反应,指导其掌握并发症预防技巧、护理配合要点及相关注意事项可提升患者认知水平与自护意识,降低并发症率,加快患者术后恢复进度。通过人性化咳嗽、疼痛护理,可减轻患者不适反应与烦躁情绪,改善其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在胃癌手术围术期应用人性化心理护理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率,加快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进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与心理状态,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刘晓玲.强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23):148-150.
[2] 高小莉,孟慶彬.个性化护理联合心理诱导在胃癌患者术后恢复期间的应用效果[J].中华全科医学,2019,17(11):166-169.
[3] 苗娜,杨爽,苏秀然,等.评价在胃癌患者护理中予以心理护理和营养支持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6):141-142.
[4]张晶.观察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对胃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J].心血管外科杂志,2020,9(3):59.
[5]王玫.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负性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人人健康,2019,496(11):20,23.
[6]孙慧.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胃癌患者效果及疼痛,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价值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4):67.
[7]何丽萍,周淑敏.心理护理结合营养支持在促进胃癌患者术后恢复方面的价值[J].人人健康,2020,516(7):261.
[8] 朱建梅,强明珠,何科茗.基于积极心理学干预联合 PDCA 循环法在化疗期胃癌患者 PICC 护理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9,40(17):115-119.
(收稿日期:2021-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