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热敷方式对颈型眩晕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7-05-16王小康高风丽
王小康++高风丽
【摘 要】目的:探讨对我院院内制剂改变热敷方式对颈型眩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科室收治的进行综合检查后其病情96例被确诊为颈型眩晕。我们根据热敷方式的不同将这96 例患者随机分为棉垫巾组和治疗巾组,每组各有48例患者。结果:棉垫组总有效率95%,治疗巾组总有效率8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积分治疗后比较p<0.05,棉垫组优于治疗巾组。结论:对中药药包热敷方式的改变,在治疗颈型眩晕时,可提高其治疗效果。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院内制剂;颈型眩晕;护理方式;热敷
我院院内制剂,用法(制川烏、制草乌、制南星、制白附子、姜黄、醋乳香、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大黄、赤芍、艾叶、小茴香、樟脑等)研成粉末状,用一次性煎药袋制中药包水蒸气加热药包。为了减轻患者痛苦,增加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我们用棉垫和一次性治疗巾进行对比观察。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进行综合检查后其病情96例被确诊为颈型眩晕。我们将这96例患者随机分为棉垫巾组和治疗巾组,每组各有48例患者。他们的年龄在42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6±10.2)岁。他们的平均病程为(6.7±3.4)年。在棉垫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2例。治疗巾组他们的年龄在43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4±9.8)岁。他们的平均病程为(6.8±2.9)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纳入标准
①符合颈型颈推病的西医诊断标准; ②符合颈型颈推病的中医辨证标准; ③近期未服用对该试验有影响的药物; ④年龄18~70岁; ⑤病程3个月以上; ⑥签署知情同意书。
(三)排除标准
①伴有脑出血、脑梗、中枢神经器质性病变等引起的头晕者; ②伴有脑、心、眼、耳源性眩晕的患者; ③伴有精神及神经异常的患者; ④孕期及哺乳期妇女; ⑤有严重创伤及手术的患者; ⑥孕期及哺乳期妇女; ⑦病情危重。
(四)退出试验病例标准
患者试验过程中出现过敏或不配合治疗
(五)治疗方法
一次性治疗巾组:采用本院常规综合治疗[1]①天麻素注射液600mg加5%糖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7天;②香丹注射液30mL加5%糖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7天;③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以5mL注射器,抽取注射液2mL,双侧足三里穴位常规消毒后,各注入1mL。每日1次,疗程7天。在这一治疗基础上加用眩晕一号方,药包用蒸汽加热后用一次性治疗巾包裹,待温度患者可以耐受时,以大椎穴为中点将其敷于颈部,每日两次,疗程为7天。棉垫组:同一次性治疗巾组,将一次性治疗巾用棉垫代替,余治疗方法相同。
(六)疗效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及疗效标准》,并参照《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治愈:疗效指数大于等于90%。好转:症状及体征减轻,实验室检查有改善,疗效指数30%~89%。未愈:症状无明显改变,疗效指数小于30%。
(七)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取双侧检验,检验水准a=0.05,P小于或等于0.05,则认为该检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见表1
(二)两组症状积分比较见表2
两组治疗前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比较p<0.05,棉垫组优于治疗巾组。
讨论
根据中医理论,利用中医中药与热汽化的完美结合,借蒸汽和药力的双向作用, 实现“皮肤吃药”的物理疗法。临床上我科室在治疗颈椎及眩晕时多给予患者中药包热敷进行外治疗法,但大多采用不透气的一次性治疗巾包裹来热敷颈部,这样药物的作用就减弱了,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总有效率和症状积分上棉垫巾组优于治疗巾组。
综上所述,表明换用透气的棉垫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一次性治疗治疗巾,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简介:王小康(1987-),男,山西临汾人,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2015级研究生,运动医学专业。
参考文献:
[1]金伟,罗晓琼.综合方法治疗颈性眩晕30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01:32-33.
[2]齐笑.你的皮肤会“吃药”[J].医药与保健,2013,0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