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联合针灸治疗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1-01-01杨新娣舒娟李爱琼
杨新娣 舒娟 李爱琼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汤剂补中益气汤联合针灸治疗对肺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下简称: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肺气虚型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补中益气汤加减和针灸治疗,共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治疗前后肺功能FEV1的变化。结果:对治疗后两组有效率进行对比,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咳嗽、气短、呼吸困难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可明显改善肺气虚型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补中益气汤;针灸;中医证候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4-0025-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动则加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数据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9.9%,是我国城市居民第四位、农村首位的死亡原因,是中国造成生命年损失第三位的疾病[1]。临床上将COPD分为两级,即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2],其中,在急性加重期的时候病人可出现短期内咳嗽、咳痰、气喘以及喘息加重,咳痰量增多,或者是呈脓性、粘液性的脓性痰等等。有的还会伴有发烧的症状,肺功能及身体状况恶化较快;而稳定期一般指咳嗽和咳痰以及气促的症状,症状轻微,是一个肺功能及身体状况较为稳定的状态。稳定期是COPD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健康状况及预后。慢阻肺属中医学“肺脹”、“喘证”范畴。为了寻找更为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治疗方法,本研究从中医治疗方面,对部分慢阻肺稳定期患者采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治疗效果良好。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6月到2019年6月在呼吸内科住院,符合慢阻肺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年龄50~72岁,病程1~7年。纳入标准:1参照2015年版《实用内科学》中的慢阻肺诊断标准:慢性咳嗽、咳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以及有慢阻肺危险因素接触史,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70%。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肺脾气虚证的标准进行证型诊断:食少纳呆,咳喘气短,易感冒,体倦乏力,咳声低弱,久咳不止,舌淡脉弱。2能接受中药汤药及针灸治疗的患者,对汤药无过敏;3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晕针者;2有肺结核、肺癌、II型呼吸衰竭者;3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者;4精神异常,无法配合治疗者。脱落标准:1发生严重并发症,必须紧急治疗者;2有严重不良反应,无法继续治疗者;3依从性差,无法继续配合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0.17±6.74)岁,平均病程(3.10±1.94)年;对照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9.90±6.84)岁,平均病程(3.07±1.99)年。两组间一般资料对比,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1.2方法(1)治疗方法。1中西医结合常规治疗实施于对照组,包括氧疗、止咳、化痰、平喘治疗。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和针灸治疗。方药组成为:生
黄芪30g,红参10g(先煎),炒白术30g,陈皮15g,升麻12g,柴胡10g,当归20g,炙甘草10g。口唇紫绀明显者酌情加入:川芎、三七、地龙等;便秘明显者加入:麻子仁、柏子仁、枳壳等。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连续服用30天,为一个疗程。针灸选用穴:肺腧、定喘、膏肓、肾俞、太渊、太溪。定喘采用刺络拔罐法。余穴采用毫针补法,可酌用灸法或拔火罐。医者对手及患者针刺部位常规消毒,采用单手持捏进针法刺入穴位,得气后留针20分钟。1次/天,3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1个月后统计疗效。(2)观察指标。1根据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中对肺气虚型的表述,对患者咳嗽、咳痰、胸痛及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观察;2采用肺功能检测仪,主要测定治疗前后第1秒时间用力呼出量(FEV1)/肺活量FVC的比值的变化情况。(3)疗效评价。判定标准的依据是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症候积分减少70%以上,临床症状、体征得到明显改善为显效;症候积分减少30%以上,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改善为有效;症候积分减少不足30%,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甚至加重为无效。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人数×100%。
1.3统计分析运用软件SPSS17.0,以(x±s)描述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以t检验;两两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c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临床疗效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的比较治疗前,对比两组在咳嗽、咯痰、胸痛、呼吸困难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咳嗽、咯痰、胸痛、呼吸困难评分明显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对比治疗前后肺功能FEV1见表3。
3讨论
慢阻肺是内科常见慢性病[5],常反复发作,晚期可出现肺源性心脏病、肺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是内科中疑难杂病,一旦急性加重,往往会成为危急重症。《诸病源候论》中记载:“肺虚为微寒所伤则咳嗽,嗽则气还于肺间则肺胀,肺胀则气逆,而肺本虚,气为不足,复为邪所乘,壅否不能宣扬,故可逆短乏气也。”
通过对慢阻肺的临床治疗来看,肺脾气虚证型属于比较常见的类型,中医学认为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其生理功能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辅心调节气血运行,故脾肺功能与病情之间有紧密的联系[6]。故而本研究中应用补中益气汤补益肺脾,增强肺脾功能。补中益气汤,最早出自李东垣所著《内外伤辨惑论》。明代医家张景岳评价到:“补中益气汤,允为李东垣独得之心法”。此方可以说是中药方剂中补气的代表方。方中以黄芪入脾肺经,一则补中益气、生阳举陷,二则补肺实卫,固表止汗。故本方重用为君药。人参、白术、炙甘草甘温补中,合黄芪则补气健脾之功益著,同为臣药。针灸取穴中,采用《针灸学》中,哮喘一節内,虚证的治疗方法,以补益肺肾、止哮平喘为治,其中,肺腧、膏肓针灸并用,可补益肺气,补肾俞以纳肾气,肺经原穴太渊配肾经原穴太溪,可充肺肾之气,定喘为平喘之效穴。
通过对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生活质量及肺功能检查,了解临床疗效,对评价慢阻肺的病情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等也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发现,观察组较对照组在咳嗽、胸闷、气短程度、呼吸困难方面均有明显好转,提示补中益气汤联合针灸治疗,可明显改善尘肺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肺通气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此外,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FEV1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显著。说明联合治疗可以使气道舒张、提高肺顺应性,从而改善其阻塞情况,延缓了病情进展。
综上所述,在规范化长期氧疗的基础上,通过中药及针灸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有着显著的改善作用,并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等.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6(8):1204-1212.
[2]高翔,云浩.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肺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0,34(07):132-134.
[3]卢庆华.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7):102-103.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4(6):61-65.
[5]顾小琼.李可“培元固本散”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20,17(36):107-108.
[6]肖鹏云.针灸联合四君子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无创通气并发腹胀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20,13(15):1993-1996.